文人文气

近日在啃读台湾张大春先生的新书《认得几个字》中的那几个字,愈发佩服这类“顽童”般的学人文士,不料翻读刘绍铭先生这本《浑家·拙荆·夫人》,更现趣味。书中内见“张大春旧学深厚……大头春讲故事,神乎其技”(页158),还有“林行止的两个世界”、“经济·民生·林行止”,更有“白先勇就是这样长大的”、“黄永玉书画人生”、“王德成如此繁华”、“余光中的缪思”等篇目,活脱脱的文人雅事,致使整本小书气场明显,散发出一股股温暖的文气。
刘先生写道:“今天讲究‘文气’的作家会跟古人一样,费尽心机追求句子与句子间音韵声律的调和”(页4),是“务实作家”,“苦吟”文字,修成正果,写出有“嚼头”的文字,有如黄永玉者之“谑人与自谑的童心”(页33),有如夏志清者之“安身立命的人文精神”(页42),有如乔志高者之“量才适性”、钟玲者之“灵怪气息”、郑树森文字那“反思”成其本色,以及香港有幸留住的“唐吉诃德”李欧梵,等等。方块文章,文人坦荡,文气常在,也似乎“除书外,再身无长物了”(页104)。
翻读完这本小书,“用情至性”这种体验泛留在心前,尘事繁芜,多有这些文人带起这股清澈的文气,剪裁出如雨暖人间。是为读书小记。
刘先生写道:“今天讲究‘文气’的作家会跟古人一样,费尽心机追求句子与句子间音韵声律的调和”(页4),是“务实作家”,“苦吟”文字,修成正果,写出有“嚼头”的文字,有如黄永玉者之“谑人与自谑的童心”(页33),有如夏志清者之“安身立命的人文精神”(页42),有如乔志高者之“量才适性”、钟玲者之“灵怪气息”、郑树森文字那“反思”成其本色,以及香港有幸留住的“唐吉诃德”李欧梵,等等。方块文章,文人坦荡,文气常在,也似乎“除书外,再身无长物了”(页104)。
翻读完这本小书,“用情至性”这种体验泛留在心前,尘事繁芜,多有这些文人带起这股清澈的文气,剪裁出如雨暖人间。是为读书小记。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