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的根源
这本书介绍了两个核心概念,一个是逆向联结、一个是逆向关系,所谓逆向,可以理解为错误的和畸形的。逆向联结的反面就是正常的、良好的和有效率的接触方式:做自我介绍、询问对方的情况、倾听对方说话;逆向联结则是在目标是与对方拉近关系的前提下的不当接触方式:比如,对人下定义、猜测对方的想法。我曾经遇见一个人,当我告诉他我的职业以后,他马上说我的工作很轻松,我说不是那样的,他不等我说下去,马上抢话说他碰见的跟我同样工作的人,都是很轻松的。甚至还仅凭我写的几篇文章,对我的性格进行了一番评论。他并没意识到,他是在用对我下定义的方式与我接触,与他想要拉近与我的关系的目标背道而驰的是,这让我很反感。
再讲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次在家乡游泳,我注意到两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姑娘、就上前去搭话,得知她们是从**大学毕业之后来我家乡这个小城工作的,我马上说,“哦,在这里是不是找不到中意的男朋友?”一个姑娘立刻不好意思地说:“要找还是能找到的”。在这里,我依据的是我自己的经验,即我家乡的优秀人才都外流了,我和我的朋友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开玩笑说,留在家乡会找不到好的男朋友。我说那句话的时候,表达的是我的关心和忧虑。然而我没有注意到,我和她们并不熟,这种不恰当的关心(俗语叫做“自来熟”),在她们看来却是挖苦和嘲讽。我想与她们相熟的愿望也彻底落空,甚至连说声对不起的机会她们也不会给我。
我爸也常犯类似的错误,我家小区里有一对夫妇,曾在法国定居多年。因为和我爸妈常在一起练合唱,邀请我爸妈到他家去做客。落座以后,看他家的相册,是他们女儿在一个铁塔前面照的。我爸马上说,这是埃菲尔铁塔吧,埃菲尔铁塔可真是太漂亮了,比我们国家的**还如何如何。结果对方就只能看着我爸微笑、听他发表完这一长篇大论了。
以上是逆向联结,再说逆向关系。以逆向联结结合在一起的关系就是逆向关系。如果两个人的关系中充斥了忽视、猜测、不承认对方的感受、想法和个性,即忽略了对方是个与自己有着不同情感、个性的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系,就是逆向关系,也就是本书所说的控制关系,让我们放下控制暂且不谈,看看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
经常有人对对亲人和爱人说:“我知道你……”(猜测、定义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你总是……”(定义对方的性格和人格)“你就是个……的人”
例如一位女士描述了她丈夫的野蛮行为,她丈夫常常对着她大喊大叫,让她不知所措:
“你懂什么?一边呆着去。”
“你总是这么不小心!”
“得啦,你就是这么想的,别再跟我争了。”
“你就不能温柔点,我看见你那个样子就生气。”
这些话,会从控制欲很强的人嘴里脱口而出,有时还会伴随暴力行为的发生。——满脸怒气地冲到她面前,从她手里一把抢过正在读的书,撕成碎片,然后丢进垃圾桶。这是压制性控制关系的典型表现。
还有另外一种控制的情况,例如一个人描述他是如何控制自己妻子的:他有时当她不存在,有时则让她感觉做错事。
“没有人能发现我的控制欲,因为我是个对待朋友很友善的人。但当周围没有别人的时候,我就很容易发火,我以为那是发神经。每当我发神经之后,我都非常自责,但我根本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类似下面的行为,经常在我与我妻子之间发生:
不和她说话,让她感到孤独和被拒绝。
表现得很冷漠,当她问我有什么问题时,我却冷淡地说:“没什么。”
有时候出门去玩,故意不告诉她去哪、什么时候回,让她在家里忐忑不安地等一夜。
不让她和她原来的朋友来往。
如果她问我问题,我就发火。
我总说是她的错。
我告诉她,结婚以前我比现在过得舒心多了。
指责她整天不知道做些什么。
这是一个婚姻中使用冷暴力的典型例子,有很多男人在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这样对待妻子。甚至有一些暴力的使用者,会把自己暴力归咎于对方:认为是对方“自找的”、“至少也有部分责任”、“自己应该预料到”、“活该倒霉”。
在家庭关系中往往控制者认为自己很爱受控的一方,爱往往成了控制的理由,而事实是他们完全忽视了对方。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叫“米勒的女儿”:一个叫米勒的人,和魔鬼进行了一场交易,用自己的一部分地产(后花园)以及上面的东西换终生的富贵。他极爽快地同意了这笔交易,因为他觉得只是损失后花园和花园里的一颗苹果树而已。但是他“考虑”得太不全面,他女儿当时正好在后花园玩耍,因此女儿也被魔鬼带走了。
当妻子告诉他这个噩耗时,为时已晚。米勒和妻子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他们的女儿非常痛苦,经受了各种折磨,才逃脱魔鬼的控制。
米勒想得到更多的财富,这个目的并不坏,但是他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在魔鬼掠走他女儿之前,他就已经“失去”了女儿。正因为他没真正把女儿当回事,所以当有情况时,也想不起女儿来。如果他真把妻女放在心上,在做这件事之前,至少应该和她们商量一下。这样他就会知道,女儿当时还呆在后花园中,也就不会和魔鬼进行这样的交易。或者他女儿知道了他的打算,就可以提前离开后花园了。
当这种忽视和冷漠发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米勒,而我们还坚信是爱着对方。那么究竟什么使我们有了米勒那样的行为呢?作者把这一系列行为背后的恶魔叫做人格分裂。这个词在我们的大众文化中有点严重。所以还是让我们暂时放弃这个词,看看家庭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吧。
杰克3岁时,他的父母带他到城里给他买冬天的衣服,走走停停一个小时,时间有点晚了,于是他们急急忙忙地从商店里出来吃饭。杰克有点累了,结果一不小心摔倒了,膝盖很痛,他开始大哭起来。
他的父母连忙拉起他,几乎同时说道:“你又没有受伤,哭什么。你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别浪费时间了,也不怕别人笑话。”这些话影响了杰克的感受,扭曲了事实。这一经历对杰克产生了负面作用,他的内心体验被父母从外在的表象所扭曲。
另外一个例子:
有一天,一位女士带着她的女儿来到一家咖啡馆。看着柜台下的各种冰淇淋,妈妈问:“你要哪种冰淇淋?”
“我想要香草的。”女儿说。
“有巧克力的。”妈妈说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怎么会想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妈妈说。
“我现在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她妈妈说。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孩子,都被教育要忽略自己的感受。家庭和文化会塑造我们要勇敢、坚强、积极上进,以及各种被文化和父母老师个人喜好偏爱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受了别人对我们的定义,在得知“我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或者“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的同时,我们的恐惧和无知的那一面就被压抑了。不幸的是,孩子对一切的教育都是敞开的,我们童年的时候的自我认识主要来自于我们身边的权威人物。这个人物可以父母、老师也可以是对孩子有重大影响的任何人。只要这个人说的话,让孩子“往心里去了。”他便可以以某种有意或无意的方式操控孩子。
如果这个权威人物的控制性强的话,孩子的自我认识过程就会由正常的由内而外,即通过感觉、直觉、思考来了解和体认自己,转变成为由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而事实上由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所以扭曲的过程就发生了。为了更像别人所说的那个人,就要压抑和扭曲真正的自我,痛苦和错误的认知他人的方式就由此形成。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自我分裂。自我分裂的人,如果不能达到自己期望的自我形象,如勇敢、坚强、温柔、可爱等等(这些定义最早是由别人给予的),就会感到自卑、失落和痛苦。于是他们的人生就要不断使自己成为那个虚假的人,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成为了我们选择成为的人(书中称作培育性控制,是健康积极的),区分正常与否的标准就是我们是否能认识到内在真实的自我。自我分裂者切断了体会自己内心感受的通道,为了使自己看上去更像那个虚假的人,会要求周围的人和他的想法一致,即要求别人也确信自己是那个样子。为了让别人和自己保持高度的统一,别人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一个“完全安全”或者说是“完美”的人,应该是像泰迪熊那样的,不会有跟自己不同的感受、意见和人格。
许多人从小就在虚构这样的“梦中情人”,某一天他们找到一个有“梦中情人”特点的人,跟他/她结婚,于是这个梦中情人的形象就套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了。这个真实的人的一切特征都被“梦中情人”取代了,这个真实的人如果表现出和“梦中情人”不同的感受、观点和行为,就会被他们的伴侣看作是对“完美而稳定”的婚姻关系的挑战,而受到压制,有时是忽视和冷淡、有时是暴力。
看以下这个例子:
有个男人告诉我,他一看到妻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但是他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如果我们进行分析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要维护虚幻的人越来越困难。他的妻子越来越多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因此越来越不像“梦中情人”。为了维护这种控制关系,他会认为自己日益受到挑战,因此他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有强制性。控制者会认为,尽力施加控制就能最大限度地维持关系,并使双方更加亲密!
这就解释了一个奇怪的悖论:一个被控制者可能会谈论到他/她被配偶严重虐待,然而对方对他/她表现出来的却是赞赏,甚至是崇拜的态度。
说控制者是自我分裂的人,还因为他们往往表现出双重人格:一方面他们关照、讨好周围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人都很和善,以确保周围的人对他都有正面的评价;另一方面,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对待最亲的人,肆意地虐待。
例如一个人描述的:
我从没有做过任何可能被公众觉察的不当行为。在公共场合,我不会发火或去贬低某个人,因为那样会破坏我完美的形象。甚至当我得不到任何好处时,也要让大家看到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好人。我深深地需要其他人尊重我。我最大的恐惧是有人,包括我妻子在内,发现我的所作所为是不恰当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宁愿放弃自我,也要维护外在形象的人。
这个外在形象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例如,我们的文化时常教唆我们,“你需要……去做,才能……”“要得到认可你需要这么干”“看上去像这样你才算是漂亮的或英俊的”,“你需要成为……才是成功的”,“除非有人喜欢上你,否则你就什么也不是”。这些文化习俗带来的恐惧,使男人和女人都产生了控制的需要。
男人控制女人的四个基本方法是:
公然表示愤怒以及类似的行为,使真实的妻子感到害怕。
操纵真实的妻子,让她像“梦中情人”一样地去行动。
为了给“梦中情人”腾出更多的空间而使真实的妻子的空间变小。
为了把她变成假想的人,而使真实的人变得糊涂。这就是说:鼓励她放弃自己的思想,从而使她的思想与控制者的思想保持一致。
一些女人在控制关系问题上仍旧保持着的错误的文化习俗如下:
如果要使你的爱人高兴并表现得好,就不要表现得过分聪明,从而使他找到一个男人“应该”有的感觉,这样他就会感到开心,愿意和你呆在一起,因为没有他你就真的不能活下去。
若你不能留住他,就说明你不是足够的好,或者不是足够的无助,或者没有足够地遵循这个规则。
保持弱势,以维持你们之间的关系。
书中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高雅的宴会上,我听到一位70岁的老人和他40岁的女儿之间的一段对话,得知女儿下周末与一个新的求婚者一起去航海。老人对女儿说,“不要让他知道你是一个航海冠军,让他认为他更擅长航海。”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成为控制关系的牺牲品,例如以下几个例子:
被控制者说:“我不喜欢做饭。”控制者说:“怎么可能。每个人都喜欢吃你做的饭”。
被控制者说:“我真的好想去旅行。”控制者会说:“你不喜欢和我在一起了。”
被控制者说:“我再也不想和你约会了,因为我发现我们俩的价值观有分歧。”控制者说:“你怕我们太亲密了吧。”
在这些例子中,没有一个控制者能够认真听对方说话,并及时做出反应。相反,控制者继续虚构被控制者,没有认识到被控制着的个性,被控制者似乎根本就没有自我。
而控制者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注意到:
在打击别人的同时,相信自己所显示出的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己的优越感。
在反对别人的建议的同时,相信自己所表现出的不是无知,而是聪明才智。
给别人下定义时的同时,相信自己非但没有与别人疏远,而是与别人走得更近了。
对别人发号施令时,相信自己并没有显露出对独立的恐惧,而是显示了自己的无所畏惧。
希特勒正是这样的一个人,许多罪犯也是。
相比爱和亲密的关系,许多人把自己永远是“对的”看得更为重要。控制者对被控制者的爱,往往是因为他需要对方来保证自己“永远是对的”的地位。
正常的人际关系,与此相反,是会让一个人认识到另一个人的个性的。无论两个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沟通,还是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沟通,相互之间都会对听到和看到的事情做出恰当的反应。例如,当听到一个人的好消息,另一个可能会说:“哦,那太好了。”当看到一个人伤心时,另一个人可能会说:“是什么事让你觉得心烦?”“你想把那些烦心事说出来吗?”他们会澄清任何模棱两可的事,会倾注自己的注意力和情感,努力去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许多恋人和夫妻在确立恋爱关系或者结婚的那一刻,就获得了安全感,即对方不会轻易离开自己了,同时也放弃了为了解和尊重对方的做出的努力。许多人认为自己的伴侣和自己一样是全心全意对待对方的。这个想法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即忘记了对方是与自己不一样的人,认为只要是彼此好,对方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更不要说让他改变自己了。
我妈给我讲过一个怕老婆的男人的故事,这个男人的老婆脾气古怪、人际关系很差,还有癔病,动不动就歇斯底里。这个男人的父母和朋友经常怂恿他说:“小芝子(他老婆的名字)太厉害(脾气太坏),你应该揍她,往死里揍,下回她就不敢了。”这个人却从来不以为然,老婆爱拜什么佛就让她拜,爱怎么作就怎么作,他总是心平气和。我妈问他为什么,他说:“儿子都那么大了,离婚了我再找个谁,能对儿子那么好。我不惹她就完了,惹她我还得给她看病(去精神病院)。”
这对夫妇的关系固然不能算好,不过这个男人用很朴实的想法平衡了他的生活,当对方没有反省能力的时候,他去包容,未尝不让人感到可敬。
以上就是我从这本书里读到和想到的,像其他评论者说的那样,读这种心理学的书,过程总是艰辛的,一边读、一边拿自己“开刀”。不过读完以后,我想我学到了很多,并且坚信了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不过本书最后几章,在把控制关系拓展到团体行为中去时,我觉力度不够,有点虎头蛇尾,想了解这团体中的控制行为,推荐电影《浪潮》,更直观的阐述。另外在本文中,我没有涉及到打破控制关系的方法,也就是这一切症结的解决之道,我以为,那些方法要到我们的内心去寻找,书虽中有所涉及,不过写的不够具体和深刻,也就不引述了。
再讲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次在家乡游泳,我注意到两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姑娘、就上前去搭话,得知她们是从**大学毕业之后来我家乡这个小城工作的,我马上说,“哦,在这里是不是找不到中意的男朋友?”一个姑娘立刻不好意思地说:“要找还是能找到的”。在这里,我依据的是我自己的经验,即我家乡的优秀人才都外流了,我和我的朋友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开玩笑说,留在家乡会找不到好的男朋友。我说那句话的时候,表达的是我的关心和忧虑。然而我没有注意到,我和她们并不熟,这种不恰当的关心(俗语叫做“自来熟”),在她们看来却是挖苦和嘲讽。我想与她们相熟的愿望也彻底落空,甚至连说声对不起的机会她们也不会给我。
我爸也常犯类似的错误,我家小区里有一对夫妇,曾在法国定居多年。因为和我爸妈常在一起练合唱,邀请我爸妈到他家去做客。落座以后,看他家的相册,是他们女儿在一个铁塔前面照的。我爸马上说,这是埃菲尔铁塔吧,埃菲尔铁塔可真是太漂亮了,比我们国家的**还如何如何。结果对方就只能看着我爸微笑、听他发表完这一长篇大论了。
以上是逆向联结,再说逆向关系。以逆向联结结合在一起的关系就是逆向关系。如果两个人的关系中充斥了忽视、猜测、不承认对方的感受、想法和个性,即忽略了对方是个与自己有着不同情感、个性的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系,就是逆向关系,也就是本书所说的控制关系,让我们放下控制暂且不谈,看看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
经常有人对对亲人和爱人说:“我知道你……”(猜测、定义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你总是……”(定义对方的性格和人格)“你就是个……的人”
例如一位女士描述了她丈夫的野蛮行为,她丈夫常常对着她大喊大叫,让她不知所措:
“你懂什么?一边呆着去。”
“你总是这么不小心!”
“得啦,你就是这么想的,别再跟我争了。”
“你就不能温柔点,我看见你那个样子就生气。”
这些话,会从控制欲很强的人嘴里脱口而出,有时还会伴随暴力行为的发生。——满脸怒气地冲到她面前,从她手里一把抢过正在读的书,撕成碎片,然后丢进垃圾桶。这是压制性控制关系的典型表现。
还有另外一种控制的情况,例如一个人描述他是如何控制自己妻子的:他有时当她不存在,有时则让她感觉做错事。
“没有人能发现我的控制欲,因为我是个对待朋友很友善的人。但当周围没有别人的时候,我就很容易发火,我以为那是发神经。每当我发神经之后,我都非常自责,但我根本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类似下面的行为,经常在我与我妻子之间发生:
不和她说话,让她感到孤独和被拒绝。
表现得很冷漠,当她问我有什么问题时,我却冷淡地说:“没什么。”
有时候出门去玩,故意不告诉她去哪、什么时候回,让她在家里忐忑不安地等一夜。
不让她和她原来的朋友来往。
如果她问我问题,我就发火。
我总说是她的错。
我告诉她,结婚以前我比现在过得舒心多了。
指责她整天不知道做些什么。
这是一个婚姻中使用冷暴力的典型例子,有很多男人在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这样对待妻子。甚至有一些暴力的使用者,会把自己暴力归咎于对方:认为是对方“自找的”、“至少也有部分责任”、“自己应该预料到”、“活该倒霉”。
在家庭关系中往往控制者认为自己很爱受控的一方,爱往往成了控制的理由,而事实是他们完全忽视了对方。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叫“米勒的女儿”:一个叫米勒的人,和魔鬼进行了一场交易,用自己的一部分地产(后花园)以及上面的东西换终生的富贵。他极爽快地同意了这笔交易,因为他觉得只是损失后花园和花园里的一颗苹果树而已。但是他“考虑”得太不全面,他女儿当时正好在后花园玩耍,因此女儿也被魔鬼带走了。
当妻子告诉他这个噩耗时,为时已晚。米勒和妻子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他们的女儿非常痛苦,经受了各种折磨,才逃脱魔鬼的控制。
米勒想得到更多的财富,这个目的并不坏,但是他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在魔鬼掠走他女儿之前,他就已经“失去”了女儿。正因为他没真正把女儿当回事,所以当有情况时,也想不起女儿来。如果他真把妻女放在心上,在做这件事之前,至少应该和她们商量一下。这样他就会知道,女儿当时还呆在后花园中,也就不会和魔鬼进行这样的交易。或者他女儿知道了他的打算,就可以提前离开后花园了。
当这种忽视和冷漠发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米勒,而我们还坚信是爱着对方。那么究竟什么使我们有了米勒那样的行为呢?作者把这一系列行为背后的恶魔叫做人格分裂。这个词在我们的大众文化中有点严重。所以还是让我们暂时放弃这个词,看看家庭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吧。
杰克3岁时,他的父母带他到城里给他买冬天的衣服,走走停停一个小时,时间有点晚了,于是他们急急忙忙地从商店里出来吃饭。杰克有点累了,结果一不小心摔倒了,膝盖很痛,他开始大哭起来。
他的父母连忙拉起他,几乎同时说道:“你又没有受伤,哭什么。你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别浪费时间了,也不怕别人笑话。”这些话影响了杰克的感受,扭曲了事实。这一经历对杰克产生了负面作用,他的内心体验被父母从外在的表象所扭曲。
另外一个例子:
有一天,一位女士带着她的女儿来到一家咖啡馆。看着柜台下的各种冰淇淋,妈妈问:“你要哪种冰淇淋?”
“我想要香草的。”女儿说。
“有巧克力的。”妈妈说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怎么会想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妈妈说。
“我现在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她妈妈说。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孩子,都被教育要忽略自己的感受。家庭和文化会塑造我们要勇敢、坚强、积极上进,以及各种被文化和父母老师个人喜好偏爱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受了别人对我们的定义,在得知“我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或者“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的同时,我们的恐惧和无知的那一面就被压抑了。不幸的是,孩子对一切的教育都是敞开的,我们童年的时候的自我认识主要来自于我们身边的权威人物。这个人物可以父母、老师也可以是对孩子有重大影响的任何人。只要这个人说的话,让孩子“往心里去了。”他便可以以某种有意或无意的方式操控孩子。
如果这个权威人物的控制性强的话,孩子的自我认识过程就会由正常的由内而外,即通过感觉、直觉、思考来了解和体认自己,转变成为由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而事实上由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所以扭曲的过程就发生了。为了更像别人所说的那个人,就要压抑和扭曲真正的自我,痛苦和错误的认知他人的方式就由此形成。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自我分裂。自我分裂的人,如果不能达到自己期望的自我形象,如勇敢、坚强、温柔、可爱等等(这些定义最早是由别人给予的),就会感到自卑、失落和痛苦。于是他们的人生就要不断使自己成为那个虚假的人,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成为了我们选择成为的人(书中称作培育性控制,是健康积极的),区分正常与否的标准就是我们是否能认识到内在真实的自我。自我分裂者切断了体会自己内心感受的通道,为了使自己看上去更像那个虚假的人,会要求周围的人和他的想法一致,即要求别人也确信自己是那个样子。为了让别人和自己保持高度的统一,别人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一个“完全安全”或者说是“完美”的人,应该是像泰迪熊那样的,不会有跟自己不同的感受、意见和人格。
许多人从小就在虚构这样的“梦中情人”,某一天他们找到一个有“梦中情人”特点的人,跟他/她结婚,于是这个梦中情人的形象就套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了。这个真实的人的一切特征都被“梦中情人”取代了,这个真实的人如果表现出和“梦中情人”不同的感受、观点和行为,就会被他们的伴侣看作是对“完美而稳定”的婚姻关系的挑战,而受到压制,有时是忽视和冷淡、有时是暴力。
看以下这个例子:
有个男人告诉我,他一看到妻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但是他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如果我们进行分析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要维护虚幻的人越来越困难。他的妻子越来越多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因此越来越不像“梦中情人”。为了维护这种控制关系,他会认为自己日益受到挑战,因此他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有强制性。控制者会认为,尽力施加控制就能最大限度地维持关系,并使双方更加亲密!
这就解释了一个奇怪的悖论:一个被控制者可能会谈论到他/她被配偶严重虐待,然而对方对他/她表现出来的却是赞赏,甚至是崇拜的态度。
说控制者是自我分裂的人,还因为他们往往表现出双重人格:一方面他们关照、讨好周围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人都很和善,以确保周围的人对他都有正面的评价;另一方面,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对待最亲的人,肆意地虐待。
例如一个人描述的:
我从没有做过任何可能被公众觉察的不当行为。在公共场合,我不会发火或去贬低某个人,因为那样会破坏我完美的形象。甚至当我得不到任何好处时,也要让大家看到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好人。我深深地需要其他人尊重我。我最大的恐惧是有人,包括我妻子在内,发现我的所作所为是不恰当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宁愿放弃自我,也要维护外在形象的人。
这个外在形象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例如,我们的文化时常教唆我们,“你需要……去做,才能……”“要得到认可你需要这么干”“看上去像这样你才算是漂亮的或英俊的”,“你需要成为……才是成功的”,“除非有人喜欢上你,否则你就什么也不是”。这些文化习俗带来的恐惧,使男人和女人都产生了控制的需要。
男人控制女人的四个基本方法是:
公然表示愤怒以及类似的行为,使真实的妻子感到害怕。
操纵真实的妻子,让她像“梦中情人”一样地去行动。
为了给“梦中情人”腾出更多的空间而使真实的妻子的空间变小。
为了把她变成假想的人,而使真实的人变得糊涂。这就是说:鼓励她放弃自己的思想,从而使她的思想与控制者的思想保持一致。
一些女人在控制关系问题上仍旧保持着的错误的文化习俗如下:
如果要使你的爱人高兴并表现得好,就不要表现得过分聪明,从而使他找到一个男人“应该”有的感觉,这样他就会感到开心,愿意和你呆在一起,因为没有他你就真的不能活下去。
若你不能留住他,就说明你不是足够的好,或者不是足够的无助,或者没有足够地遵循这个规则。
保持弱势,以维持你们之间的关系。
书中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高雅的宴会上,我听到一位70岁的老人和他40岁的女儿之间的一段对话,得知女儿下周末与一个新的求婚者一起去航海。老人对女儿说,“不要让他知道你是一个航海冠军,让他认为他更擅长航海。”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成为控制关系的牺牲品,例如以下几个例子:
被控制者说:“我不喜欢做饭。”控制者说:“怎么可能。每个人都喜欢吃你做的饭”。
被控制者说:“我真的好想去旅行。”控制者会说:“你不喜欢和我在一起了。”
被控制者说:“我再也不想和你约会了,因为我发现我们俩的价值观有分歧。”控制者说:“你怕我们太亲密了吧。”
在这些例子中,没有一个控制者能够认真听对方说话,并及时做出反应。相反,控制者继续虚构被控制者,没有认识到被控制着的个性,被控制者似乎根本就没有自我。
而控制者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注意到:
在打击别人的同时,相信自己所显示出的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己的优越感。
在反对别人的建议的同时,相信自己所表现出的不是无知,而是聪明才智。
给别人下定义时的同时,相信自己非但没有与别人疏远,而是与别人走得更近了。
对别人发号施令时,相信自己并没有显露出对独立的恐惧,而是显示了自己的无所畏惧。
希特勒正是这样的一个人,许多罪犯也是。
相比爱和亲密的关系,许多人把自己永远是“对的”看得更为重要。控制者对被控制者的爱,往往是因为他需要对方来保证自己“永远是对的”的地位。
正常的人际关系,与此相反,是会让一个人认识到另一个人的个性的。无论两个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沟通,还是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沟通,相互之间都会对听到和看到的事情做出恰当的反应。例如,当听到一个人的好消息,另一个可能会说:“哦,那太好了。”当看到一个人伤心时,另一个人可能会说:“是什么事让你觉得心烦?”“你想把那些烦心事说出来吗?”他们会澄清任何模棱两可的事,会倾注自己的注意力和情感,努力去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许多恋人和夫妻在确立恋爱关系或者结婚的那一刻,就获得了安全感,即对方不会轻易离开自己了,同时也放弃了为了解和尊重对方的做出的努力。许多人认为自己的伴侣和自己一样是全心全意对待对方的。这个想法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即忘记了对方是与自己不一样的人,认为只要是彼此好,对方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更不要说让他改变自己了。
我妈给我讲过一个怕老婆的男人的故事,这个男人的老婆脾气古怪、人际关系很差,还有癔病,动不动就歇斯底里。这个男人的父母和朋友经常怂恿他说:“小芝子(他老婆的名字)太厉害(脾气太坏),你应该揍她,往死里揍,下回她就不敢了。”这个人却从来不以为然,老婆爱拜什么佛就让她拜,爱怎么作就怎么作,他总是心平气和。我妈问他为什么,他说:“儿子都那么大了,离婚了我再找个谁,能对儿子那么好。我不惹她就完了,惹她我还得给她看病(去精神病院)。”
这对夫妇的关系固然不能算好,不过这个男人用很朴实的想法平衡了他的生活,当对方没有反省能力的时候,他去包容,未尝不让人感到可敬。
以上就是我从这本书里读到和想到的,像其他评论者说的那样,读这种心理学的书,过程总是艰辛的,一边读、一边拿自己“开刀”。不过读完以后,我想我学到了很多,并且坚信了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不过本书最后几章,在把控制关系拓展到团体行为中去时,我觉力度不够,有点虎头蛇尾,想了解这团体中的控制行为,推荐电影《浪潮》,更直观的阐述。另外在本文中,我没有涉及到打破控制关系的方法,也就是这一切症结的解决之道,我以为,那些方法要到我们的内心去寻找,书虽中有所涉及,不过写的不够具体和深刻,也就不引述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