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源码
在我看来,小说一直走的是模仿现实的路子,而一路发展变化无非是对“真实”的定义不同。古典主义小说“好像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作者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对从男女主角到路人甲乙的心理活动一清二楚,读者也就是被动地接受一个故事,双方都觉得那就是真实。巴尔扎克似的众生相的呈现,好像就最最牛逼了。这样过了好多年,有人开始质疑这种“全知全能”视角——到底是否存在真实记录生活的可能性?文字与其说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不如说是对生活的回忆。真实的标准被模糊,唯心一点说,没有普遍的真实,只有对个人成立的真实。于是有了意识流——我自己脑袋里的东西是我唯一能确信的,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体验,这些我能把握的东西才是对我唯一真实的。作者通过意识的语流把读者裹挟着拉进回忆的漩涡,读者感到自己和作者合二为一、难分彼此。
那么先锋小说又是怎么回事?简单地说就是把目光从内容投向形式,从“写什么”到“怎么写”。马原就是第一个跳出来的人,“一把神赐的猎刀,划开现代与当代小说的界限”。他的小说通常由几个不相关的故事交叠而成,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门拼贴艺术,没头没脑、没头没尾,让那些看惯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的人们没了方向。但仔细想一下,生活中有多少有头有尾的故事呢?没有,一个都没有。也不过就是无意义的交叠拼贴,好像要发生什么似的,最后不了了之。我喜欢马原的说法,“偶尔逻辑局部逻辑大势不逻辑”。每一个小片段都清清楚楚,摆在一起却不知所云。这或许(我情愿不加或许二字)更接近生活的样子,更真实。但我又不愿意说马原是在用他自己的方法还原真实的生活,那样看起来挺蠢的,而马原是个聪明人,他在和读者玩把戏呢。他不会甘于藏在故事后面做个傀儡师,而是大喇喇地走上台面,和书里的角色互相调侃。
过去的小说都想方设法让读者信以为真,安徒生在《豌豆上的公主》的最后就特地加了一句“请注意,这是一个真的故事”;马原则毫不羞涩地告诉读者,哪有什么真实,看着再真都是小说家编出来的,他在《冈底斯的诱惑》一开头就说“当然,信不信都由你们,打猎的故事本来是不能强要人相信的。”就像他在《虚构》一文里干的的那样:他说他跑到麻风病村,发生了一段耸人听闻又充满奇怪诱惑力的爱情故事,那里的人面目模糊却自给自足,自成一个小世界,读者也在日光下混混沉沉坠入他的叙述中……邦!他突然背后一棍打醒将要睡着或已经睡着的读者。你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他说“最后请抬头再看一眼标题。恩哼。”(好吧这是我说的)肯·克西在小说《飞越疯人院》开头,借角色之口说:“即使这些事从未发生过,我说的也是真的。”他当然有他的道理,因为他要反映的是社会现实。但这句话要是马原来说,我想会变成这样:“即使这些事全都发生过,我说的也是假的。”
不过,马原作为一个叙述大师,我相信,或者说我愿意相信,他也有不可说的苦恼。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他的手法上,以至于只谈技巧不论其他,他作品中那些真诚的东西就惨遭无视了。我引一段邵燕君在《从交流经验到经验叙述——对马原所引发的“小说叙述革命”的再评估》,有点长,但我还是尽量一字一句原样敲下来,因为似乎只有他/她一人注意到了这种可能的尴尬局面:
“《西海的无帆船》发表于《冈底斯的诱惑》之后(载于《收获》1985.5),但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与《冈》同期创作的作品。在这里,马原显示了经验与叙述实验结合的另一种可能。在这篇作品中,马原讲述了几个汉人去西藏探险的故事。在故事一开始,马原也耍尽了他在《冈底斯的诱惑》中所耍的花招,甚至说:‘好心好脾气的读者会原谅你,像纵容一个孩子一样纵容你。对他们来说,你郑重其事和嬉皮笑脸没有本质不同。你无论怎样,都不过是在讲一个故事;你努力使故事有效果,就像刘宝瑞老先生的故事一样使人专注。你觉得委屈了是吗?’但深入到作品之中,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与嬉皮笑脸讲述的故事确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这里讲述的是几个汉人去西藏探险的故事,而不是去看天葬的故事。马原在这里融入了深切的个人体验。虽然我们很难判断哪些经验是作家亲身经历过的,哪些属于想象的部分。但在这部作品中,马原所描写的许多经验细节,如探险人马陷于荒漠,姚亮被迫让藏人用土办法做切割盲肠手术,小白在野牦牛的攻击下劫后余生……都具有感人的力量。这些经验势必包含了大量的超验成分,但他给读者的感觉却极为真切生动,恰如马原在作品一开始就以嬉皮笑脸的方式所说的那样:‘这样的经验对任何人也只能有一次,绝对不重复。’在这些感人的细节里,人物也复活了,不但陆高、姚亮恢复了原貌,连大札、小白、白珍这些人物也各具形态,栩栩如生。其实,在这篇作品里,马原也注入了强烈的叙述意识,其中,几种人称视角的交替变换甚至到了机械的程度。但这种叙述策略的运用是同时为两种目的服务的,一种是为了叙述本身,展现他新的叙述姿态,一种是为了把那种深切、独特的体验以最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这两者之间,马原也是有着迷惑和矛盾的。在第一章的末尾,他以叙述者的口气写道:‘记住,不要向别人诉苦,包括不要向别人展示你腹部的伤疤。这样你的故事就算有了弹性,别人听了它就会胡思乱想或一笑了之。为什么你一定强要人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呢?’而在第二节的开头,他又以姚亮的口吻写道:‘随他怎么说,我反正要强调这一切就是真的。我为什么不能叫人看看这条伤疤?难道我们吃了这么多苦,都是虚拟出来的?!’这里其实泄露了马原一种微妙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为了把写作变个样子,为了改变读者的阅读观念,他希望读者把他所有的故事都看成是虚构的,只在他的叙述圈套中获得快感,而不必被任何经验所感动。另一方面,假如马原在故事中确实郑重其事地溶入了他个人的深切体验,而读者还把他当作是嬉皮笑脸(如马原自己所指示的那样),那马原也确实会感到有点委屈,但却是一种说不出的委屈。”
那么多评论马原的文章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吴亮的《马原的叙述圈套》。不单单是他在评论界普遍抓瞎的情况下,抛出“叙述圈套”这根救命稻草(这根稻草被评论界一抓就是好多年),而且他表现得特酷,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啤酒瓶底学究腔,而是把马原当作对手,进行一场智力上的击剑角斗——力求一针见血又不失绅士风度。他说,“我不打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依照小说主题类别等等顺序来呆板地进行我的分析和阐释,我得找一个说得过去的方式,和马原不相上下的方式来显示我的能力与灵感。”“我应当让他嫉妒我,为我的阐释而惊讶。”他在和马原比胸毛呢!像这样自信满满的长胸毛的评论家实在太少啦!(可惜网上找不到吴亮的原文,哎)
马原有两大法宝,除了叙述圈套呢,还有不能不提的就是“西藏”。这个写小说的汉人在西藏生活了七年呢。不过我只看过《虚构》这一本小说集。这本小说集里正儿八经讲西藏的也只有一篇《冈底斯的诱惑》。所以我只好谈谈这篇。其实马原自己都讲得很直白了(简直太直白,但姑且认为是有必要的):“我在藏多半辈子了,我就不是这里的人虽然我会讲藏语,能和藏胞一样喝酥油茶、抓糌粑、喝青稞酒,虽然我的肤色晒得和他们一样黑红,我仍然不是这里的人。……我说我不是,因为我不能像他们一样去理解生活。那些对我来说是一种形式,我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他们在其中理解的和体会到的我只能猜测,只能用理性和该死的逻辑法则去推断,我和他们——这里的人们——最大限度的接近也不过如此。可是我们自以为聪明文明,以为他们蠢笨原始需要我们拯救开导。”所以整篇《冈》都在一种寻寻觅觅终无所得的雾气中铺开:没有打成的猎、没有捕到的野人、还没怎么接近就突然死去的美丽的藏族姑娘、没能看成的天葬。还有那个堪称终极意象的羊头——在沼泽地深处的二十几米高的石质羊头,但又不是石雕。“我沿着沼泽边缘走,试图寻找一条哪怕是能够稍稍接近它一点的途径,我失败了。没有任何一条可以接近它的路。”一切都处于神秘的混沌中,心向往之,却不能至。马原在某次谈话中说道:“前不久在李陀家闲谈,他很意外地岔开话题,谈到《冈底斯的诱惑》,他说他‘突然感到,这篇东西有种强烈的形而上的力量,通篇渗透着对某种绝对意志的崇拜’,我顿时感到被打中了。”羊头,还是羊头,我觉得马原对西藏的种种情感乃至比情感更高/深一层的[要用哪个词来指代呢,我想不出,姑且填一个你喜欢的两个字的词吧],都在这个羊头里面了。陈丹青谈到《西藏组画》时说:“那种场面(指朝圣)绝不仅仅是发人深思的,那是很美的,或者说简直是壮观的。这些争相匍匐在地的善良人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多么苦,也不知道自己多么美。”西藏是那么特殊,我常想如果我到了那里要用怎样一张脸来面对那里的藏民,我可能期待西藏能净化自己,可鬼知道极有可能仅仅是我弄脏了西藏,既然没办法真的和藏民感同身受,仅仅做一次走马观花的旅游,光想想罪恶感也溢到喉咙口了。有时候又想,人和人也是平等的嘛,你觉得别人特殊不是存心把别人边缘化么?你仗着自己人数多就以为自己普通么(这何尝不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特殊)就当作汉人和藏人交个朋友,大家各自保留自己的价值取向,不也很好吗?马原的老婆真聪明啊,这个女人在西藏生活了三年,一次也没进过布达拉宫,宁可远远地望着它在阳光下光彩四溢的白墙红墙。既然没可能真正进入,何不留一份余地,大家隔水相望含情脉脉——想一想不也是很好的么?(就当我是酸葡萄吧)
那么先锋小说又是怎么回事?简单地说就是把目光从内容投向形式,从“写什么”到“怎么写”。马原就是第一个跳出来的人,“一把神赐的猎刀,划开现代与当代小说的界限”。他的小说通常由几个不相关的故事交叠而成,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门拼贴艺术,没头没脑、没头没尾,让那些看惯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的人们没了方向。但仔细想一下,生活中有多少有头有尾的故事呢?没有,一个都没有。也不过就是无意义的交叠拼贴,好像要发生什么似的,最后不了了之。我喜欢马原的说法,“偶尔逻辑局部逻辑大势不逻辑”。每一个小片段都清清楚楚,摆在一起却不知所云。这或许(我情愿不加或许二字)更接近生活的样子,更真实。但我又不愿意说马原是在用他自己的方法还原真实的生活,那样看起来挺蠢的,而马原是个聪明人,他在和读者玩把戏呢。他不会甘于藏在故事后面做个傀儡师,而是大喇喇地走上台面,和书里的角色互相调侃。
过去的小说都想方设法让读者信以为真,安徒生在《豌豆上的公主》的最后就特地加了一句“请注意,这是一个真的故事”;马原则毫不羞涩地告诉读者,哪有什么真实,看着再真都是小说家编出来的,他在《冈底斯的诱惑》一开头就说“当然,信不信都由你们,打猎的故事本来是不能强要人相信的。”就像他在《虚构》一文里干的的那样:他说他跑到麻风病村,发生了一段耸人听闻又充满奇怪诱惑力的爱情故事,那里的人面目模糊却自给自足,自成一个小世界,读者也在日光下混混沉沉坠入他的叙述中……邦!他突然背后一棍打醒将要睡着或已经睡着的读者。你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他说“最后请抬头再看一眼标题。恩哼。”(好吧这是我说的)肯·克西在小说《飞越疯人院》开头,借角色之口说:“即使这些事从未发生过,我说的也是真的。”他当然有他的道理,因为他要反映的是社会现实。但这句话要是马原来说,我想会变成这样:“即使这些事全都发生过,我说的也是假的。”
不过,马原作为一个叙述大师,我相信,或者说我愿意相信,他也有不可说的苦恼。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他的手法上,以至于只谈技巧不论其他,他作品中那些真诚的东西就惨遭无视了。我引一段邵燕君在《从交流经验到经验叙述——对马原所引发的“小说叙述革命”的再评估》,有点长,但我还是尽量一字一句原样敲下来,因为似乎只有他/她一人注意到了这种可能的尴尬局面:
“《西海的无帆船》发表于《冈底斯的诱惑》之后(载于《收获》1985.5),但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与《冈》同期创作的作品。在这里,马原显示了经验与叙述实验结合的另一种可能。在这篇作品中,马原讲述了几个汉人去西藏探险的故事。在故事一开始,马原也耍尽了他在《冈底斯的诱惑》中所耍的花招,甚至说:‘好心好脾气的读者会原谅你,像纵容一个孩子一样纵容你。对他们来说,你郑重其事和嬉皮笑脸没有本质不同。你无论怎样,都不过是在讲一个故事;你努力使故事有效果,就像刘宝瑞老先生的故事一样使人专注。你觉得委屈了是吗?’但深入到作品之中,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与嬉皮笑脸讲述的故事确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这里讲述的是几个汉人去西藏探险的故事,而不是去看天葬的故事。马原在这里融入了深切的个人体验。虽然我们很难判断哪些经验是作家亲身经历过的,哪些属于想象的部分。但在这部作品中,马原所描写的许多经验细节,如探险人马陷于荒漠,姚亮被迫让藏人用土办法做切割盲肠手术,小白在野牦牛的攻击下劫后余生……都具有感人的力量。这些经验势必包含了大量的超验成分,但他给读者的感觉却极为真切生动,恰如马原在作品一开始就以嬉皮笑脸的方式所说的那样:‘这样的经验对任何人也只能有一次,绝对不重复。’在这些感人的细节里,人物也复活了,不但陆高、姚亮恢复了原貌,连大札、小白、白珍这些人物也各具形态,栩栩如生。其实,在这篇作品里,马原也注入了强烈的叙述意识,其中,几种人称视角的交替变换甚至到了机械的程度。但这种叙述策略的运用是同时为两种目的服务的,一种是为了叙述本身,展现他新的叙述姿态,一种是为了把那种深切、独特的体验以最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这两者之间,马原也是有着迷惑和矛盾的。在第一章的末尾,他以叙述者的口气写道:‘记住,不要向别人诉苦,包括不要向别人展示你腹部的伤疤。这样你的故事就算有了弹性,别人听了它就会胡思乱想或一笑了之。为什么你一定强要人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呢?’而在第二节的开头,他又以姚亮的口吻写道:‘随他怎么说,我反正要强调这一切就是真的。我为什么不能叫人看看这条伤疤?难道我们吃了这么多苦,都是虚拟出来的?!’这里其实泄露了马原一种微妙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为了把写作变个样子,为了改变读者的阅读观念,他希望读者把他所有的故事都看成是虚构的,只在他的叙述圈套中获得快感,而不必被任何经验所感动。另一方面,假如马原在故事中确实郑重其事地溶入了他个人的深切体验,而读者还把他当作是嬉皮笑脸(如马原自己所指示的那样),那马原也确实会感到有点委屈,但却是一种说不出的委屈。”
那么多评论马原的文章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吴亮的《马原的叙述圈套》。不单单是他在评论界普遍抓瞎的情况下,抛出“叙述圈套”这根救命稻草(这根稻草被评论界一抓就是好多年),而且他表现得特酷,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啤酒瓶底学究腔,而是把马原当作对手,进行一场智力上的击剑角斗——力求一针见血又不失绅士风度。他说,“我不打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依照小说主题类别等等顺序来呆板地进行我的分析和阐释,我得找一个说得过去的方式,和马原不相上下的方式来显示我的能力与灵感。”“我应当让他嫉妒我,为我的阐释而惊讶。”他在和马原比胸毛呢!像这样自信满满的长胸毛的评论家实在太少啦!(可惜网上找不到吴亮的原文,哎)
马原有两大法宝,除了叙述圈套呢,还有不能不提的就是“西藏”。这个写小说的汉人在西藏生活了七年呢。不过我只看过《虚构》这一本小说集。这本小说集里正儿八经讲西藏的也只有一篇《冈底斯的诱惑》。所以我只好谈谈这篇。其实马原自己都讲得很直白了(简直太直白,但姑且认为是有必要的):“我在藏多半辈子了,我就不是这里的人虽然我会讲藏语,能和藏胞一样喝酥油茶、抓糌粑、喝青稞酒,虽然我的肤色晒得和他们一样黑红,我仍然不是这里的人。……我说我不是,因为我不能像他们一样去理解生活。那些对我来说是一种形式,我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他们在其中理解的和体会到的我只能猜测,只能用理性和该死的逻辑法则去推断,我和他们——这里的人们——最大限度的接近也不过如此。可是我们自以为聪明文明,以为他们蠢笨原始需要我们拯救开导。”所以整篇《冈》都在一种寻寻觅觅终无所得的雾气中铺开:没有打成的猎、没有捕到的野人、还没怎么接近就突然死去的美丽的藏族姑娘、没能看成的天葬。还有那个堪称终极意象的羊头——在沼泽地深处的二十几米高的石质羊头,但又不是石雕。“我沿着沼泽边缘走,试图寻找一条哪怕是能够稍稍接近它一点的途径,我失败了。没有任何一条可以接近它的路。”一切都处于神秘的混沌中,心向往之,却不能至。马原在某次谈话中说道:“前不久在李陀家闲谈,他很意外地岔开话题,谈到《冈底斯的诱惑》,他说他‘突然感到,这篇东西有种强烈的形而上的力量,通篇渗透着对某种绝对意志的崇拜’,我顿时感到被打中了。”羊头,还是羊头,我觉得马原对西藏的种种情感乃至比情感更高/深一层的[要用哪个词来指代呢,我想不出,姑且填一个你喜欢的两个字的词吧],都在这个羊头里面了。陈丹青谈到《西藏组画》时说:“那种场面(指朝圣)绝不仅仅是发人深思的,那是很美的,或者说简直是壮观的。这些争相匍匐在地的善良人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多么苦,也不知道自己多么美。”西藏是那么特殊,我常想如果我到了那里要用怎样一张脸来面对那里的藏民,我可能期待西藏能净化自己,可鬼知道极有可能仅仅是我弄脏了西藏,既然没办法真的和藏民感同身受,仅仅做一次走马观花的旅游,光想想罪恶感也溢到喉咙口了。有时候又想,人和人也是平等的嘛,你觉得别人特殊不是存心把别人边缘化么?你仗着自己人数多就以为自己普通么(这何尝不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特殊)就当作汉人和藏人交个朋友,大家各自保留自己的价值取向,不也很好吗?马原的老婆真聪明啊,这个女人在西藏生活了三年,一次也没进过布达拉宫,宁可远远地望着它在阳光下光彩四溢的白墙红墙。既然没可能真正进入,何不留一份余地,大家隔水相望含情脉脉——想一想不也是很好的么?(就当我是酸葡萄吧)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