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出世之态度 做入世之事业

这是大学语文老师,对苏东坡的评论,我认为再合适不过了。
1036年,苏东坡降生,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世人发出了“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的感慨。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熙宁(1068-1085)年间,因与王安石新法的政见不合,被迫离京,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地方官。元丰二年(1079),因写诗被诬诽谤朝廷而逮捕入狱;后被贬谪黄州。宋哲宗即位,旧党司马光执政,东坡被召回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旧党与新政交替之际,东坡因其政见复受排挤。绍圣元年(1094),新党再度执政,苏轼又被贬到惠州、儋州,直到1100年宋徽宗即位,才被赦北还。1101年,卒于常州,后追谥“文宗”。
身似不系之舟,
心如死灰之木,
问汝平身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就是苏东坡的人生写照:宦海沉浮,遗世独立。
苏轼的事业,成就,经历使他成为了卓越之人,而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精神世界:通达人情、超凡脱俗、得失随缘、养身养心。
苏轼是一位哲人,良好的文学修养,卓越的艺术天赋,爱生活又善于生活的独特气质,都值得人们敬仰。我们敬佩他的为人处世,坦然面对人生际遇,虽消极处世,却积极生活的那份豁达和超脱;当一切得以升华之后,心灵便得以安宁,视野也得以开阔。
苏东坡的文学世界是澄明,平和,淡泊,深湛的。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凄凉;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然开朗;有“拣尽寒枝不可栖,寂寞沙洲冷”的清高卓绝;有“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过,江海寄余生“的超然洒脱;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美好祝愿...
人总要有特定的环境际遇,才能够施展其雄心抱负。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总是回环往复的,以一个个体来说,我们无法选择。魏晋时期,因其政治的特殊,文人不免有太多的无奈,而造就了其特有的魏晋风度;大唐盛世,又以其开明政治,而成就了一定意义上的太平盛世。我们一己之力不能改变大势,但若能做到在得志时,不张狂;在失意时,不自弃;那也是一种问心无愧的理想境界了。
当然,苏轼并不是一个完人,有其糟粕,也有偏激片面之处。我们都在捏造一种偶像,一种能够膜拜,值得敬仰仿效的偶像。此时,相信对于其热衷者来说,一切又都瑕不掩瑜了。
1036年,苏东坡降生,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世人发出了“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的感慨。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熙宁(1068-1085)年间,因与王安石新法的政见不合,被迫离京,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地方官。元丰二年(1079),因写诗被诬诽谤朝廷而逮捕入狱;后被贬谪黄州。宋哲宗即位,旧党司马光执政,东坡被召回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旧党与新政交替之际,东坡因其政见复受排挤。绍圣元年(1094),新党再度执政,苏轼又被贬到惠州、儋州,直到1100年宋徽宗即位,才被赦北还。1101年,卒于常州,后追谥“文宗”。
身似不系之舟,
心如死灰之木,
问汝平身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就是苏东坡的人生写照:宦海沉浮,遗世独立。
苏轼的事业,成就,经历使他成为了卓越之人,而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精神世界:通达人情、超凡脱俗、得失随缘、养身养心。
苏轼是一位哲人,良好的文学修养,卓越的艺术天赋,爱生活又善于生活的独特气质,都值得人们敬仰。我们敬佩他的为人处世,坦然面对人生际遇,虽消极处世,却积极生活的那份豁达和超脱;当一切得以升华之后,心灵便得以安宁,视野也得以开阔。
苏东坡的文学世界是澄明,平和,淡泊,深湛的。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凄凉;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然开朗;有“拣尽寒枝不可栖,寂寞沙洲冷”的清高卓绝;有“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过,江海寄余生“的超然洒脱;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美好祝愿...
人总要有特定的环境际遇,才能够施展其雄心抱负。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总是回环往复的,以一个个体来说,我们无法选择。魏晋时期,因其政治的特殊,文人不免有太多的无奈,而造就了其特有的魏晋风度;大唐盛世,又以其开明政治,而成就了一定意义上的太平盛世。我们一己之力不能改变大势,但若能做到在得志时,不张狂;在失意时,不自弃;那也是一种问心无愧的理想境界了。
当然,苏轼并不是一个完人,有其糟粕,也有偏激片面之处。我们都在捏造一种偶像,一种能够膜拜,值得敬仰仿效的偶像。此时,相信对于其热衷者来说,一切又都瑕不掩瑜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