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在四大名著里面到底应该排第几?
最近拜读了吴闲云先生的一本小书。说是“小书”,是因为篇幅上来说,此书不长;但是若从书籍的精彩和给我的启发来说,绝对是非常大的。这本“小书”——《煮酒探西游》,原名是《西游记未解之谜》。顾名思义,书中写的是《西游记》里大家觉得有漏洞矛盾的地方,然后给出作者自己的解释。人们常说“一千个人有一个人哈姆雷特”,同一本书让不用的人来评论解释,当然是会有百家之言,不同的看法。但是之所以我看到这本书会很有兴奋之感,是因为我觉得吴先生给出的解释合情合理,找出的依据也是从原著里面取得的,各种推理论证也是丝丝相扣,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坦白说,在通读此书之前,我个人认为《西游记》是四大名著里面写的最差劲的,因为逻辑结构硬伤太多,人物过于脸谱化,缺乏立体感。这些缺点如果统统用“《西游记》只是一部神怪小说,书中写的都是神仙妖魔”的理由来解释的话,那么我认为《西游记》最多只是一部有趣的书,把它列入明朝四大奇书和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里面,实在是高抬了。不过经过《煮酒探西游》里的论证,让我觉得《西游记》根本就是一部逻辑相当严密,人物塑造复杂,厚重有深度的小说,它的亮点不仅仅只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神话故事的精彩描写。
比如,《西游记》里面到底是“取经”还是“传经”?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中作者已经写的很清楚了,是如来自己要传经,“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那么既然是要自己传经,为什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佛祖不把经书带去东土大唐,亲自念经诵佛呢?你不是要普度众人,劝人为善的么?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为什么非要唐僧师徒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到你西牛贺州取经呢?有人用“作秀论”来解释,如果不历经艰险,显示不出诚心,这也是电视剧版的《西游记》里给出的解释。但是大家请注意!那是在拍电视啊!人家关心的是什么?收视率!拍清朝正剧的,能在太后寝宫里面挂上个柳永的《雨霖铃》。在古代,只有妓院里面会挂那个啊!太后寝宫里面挂的应该是先祖遗训!所以可见电视剧里面的错误改编是很多的,然而因为其广泛传播的影响,对很多人都有了先入为主的影响。在吴闲云先生的书里面,提出了“斗争论”:为什么不是佛祖送经书给东土大唐?因为那里是道派的地盘,你这便是直接抢地盘,操人家饭碗!所以是要“寻一个善信,来我处求取真经”。这是他们自己来要的,不关我事哦!可能大家对这样的解释不大接受,觉得这与平时大家心里神佛的传统形象相差太远。不过大家仔细想一想,无论是道还是佛,劝你入他门下是干什么?就是为了勉汝善行么?会不会是盯着你口袋里面那几个香火钱啊?这个问题我在这里不能细说,不过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中国,宗教只是宗教,它确实是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不过中国人骨子里对佛和道有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统治中国文化,人民思想的,其实一直都是儒家思想,佛和道在中国并没有像清真教在穆斯林国家或者基督教在欧洲那样,对人民从思想上形成真正统治力!那么把握住《西游记》是如来要“传经”,而不是唐僧要“取经”,才能不被后面取经过程中精彩的故事所误导,陷入局部而丢失大局。
另外,大家看电视版的《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这一回,都是觉得孙悟空神通广大,天庭之中无人能敌,十万天兵视之为无物,玉皇大帝都被吓得钻桌子了!其实这也是误导!原著里面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认真研读下原著里面对这一故事的描写,理性客观的分析下作者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到底是要表现什么,是不是就要表现孙悟空神通广大,手段厉害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作者写到后面孙悟空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路上总是斗不过一些妖怪呢?这不是自己扇自己耳光子,留下个如此大的逻辑漏洞么?其实不然!因为大闹天宫的故事主旨根本不在表现孙悟空的威猛厉害。如果真是这样,本回直接取名“美猴王横扫天庭”不是更贴切,更过瘾么?不过吴承恩先生用的是一个“闹”字!这就是表现大家风范,用字精准的地方!什么是“闹”?是不是非得身怀绝技,无人能敌才能闹?不!其实只要你不怕死就能闹!也就是你不怕惹事之后的后果,你就能闹!俗话说的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大闹天宫到底是要写什么呢?
以上说了许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因为平时电视剧版《西游记》的影响,或者是虽然读过原著,不过却不仔细推敲,一旦遇到难以解释的地方便用“写的是神怪,常理无法理解”来解释,那么大家永远都读不懂《西游记》,它也永远要在四大名著里面垫底。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读读吴闲云先生的《煮酒探西游》,很有趣,很精彩的一本书。就算是你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认同书中所说,应该还是会觉得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本人才疏学浅,不敢随便狂妄,一下点评四部巨著。不过在对几部书的阅读里面,倒也是有些心得体会,想要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和有兴趣的人一起探讨探讨。《水浒传》基本比较像人物传记,而且结构上也是没什么大问题;《三国演义》里面就不怎么埋暗线,藏包袱,每次有个什么事情,罗贯中都会说出来给大家听:某某假意应声答应,出了帐房暗自思忖......然后一直顺着写,所以大家看着都很明白;《红楼梦》毫无疑问是四部书里面最火的书,研究它的人很多,甚至是有一门“红学”。曹先生喜欢埋暗线,藏包袱,一般都是用谐音的手法,而且埋了个包袱还故意留出线索,让你去想,去看,去探究;《西游记》里也是埋暗线,藏包袱了,不过作者埋得很深,藏的很巧,轻易是看不出来的,曹先生是用谐音,而吴先生则是故意留下很明显的逻辑错误,让你看到错误了去想,去看,去探究。可惜很多人往往看到错误并没有用心探究,直接归于“这是神怪小说,神仙法力无边,常理没法理解”的理由。我想这也是大家普遍觉得《西游记》说不通的地方太多的原因。也就是说你到底是要把《西游记》当成一部什么小说看?如果仅仅是神怪小说,那么这“四大名著”的帽子,是不是太重了啊?
现在回头再品《西游记》,觉得此书读起来很累,因为你看到的对话里面有可能是说真话,也有可能是在说假话,而且作者还不会明确告诉你这到底是什么话,还要你自己去推敲,去分析。那么如何推敲分析呢?看一个人,不仅要看说了什么,还要看做了什么,语言和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推知本意。而且原著里面是有很多诗词的。很多人有跳过诗词的习惯,只看情节发展。这样就只能把《西游记》当故事读,因为很多暗线都是在那些诗词里面的遣词用字里面表现出来!所以说大家读书,还是要仔细谨慎。你说这样读一部长篇章回小说累不累?不过我还是觉得很值得读,希望大家有时间的话还是收起网页,游戏之类,好好品读下我们中华文化之中的经典!
最后再回答下题目的问题,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个人看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平心而论,《西游记》虽然略逊于《红楼梦》,不过应该是在《三国》,《水浒》之上。
比如,《西游记》里面到底是“取经”还是“传经”?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中作者已经写的很清楚了,是如来自己要传经,“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那么既然是要自己传经,为什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佛祖不把经书带去东土大唐,亲自念经诵佛呢?你不是要普度众人,劝人为善的么?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为什么非要唐僧师徒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到你西牛贺州取经呢?有人用“作秀论”来解释,如果不历经艰险,显示不出诚心,这也是电视剧版的《西游记》里给出的解释。但是大家请注意!那是在拍电视啊!人家关心的是什么?收视率!拍清朝正剧的,能在太后寝宫里面挂上个柳永的《雨霖铃》。在古代,只有妓院里面会挂那个啊!太后寝宫里面挂的应该是先祖遗训!所以可见电视剧里面的错误改编是很多的,然而因为其广泛传播的影响,对很多人都有了先入为主的影响。在吴闲云先生的书里面,提出了“斗争论”:为什么不是佛祖送经书给东土大唐?因为那里是道派的地盘,你这便是直接抢地盘,操人家饭碗!所以是要“寻一个善信,来我处求取真经”。这是他们自己来要的,不关我事哦!可能大家对这样的解释不大接受,觉得这与平时大家心里神佛的传统形象相差太远。不过大家仔细想一想,无论是道还是佛,劝你入他门下是干什么?就是为了勉汝善行么?会不会是盯着你口袋里面那几个香火钱啊?这个问题我在这里不能细说,不过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中国,宗教只是宗教,它确实是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不过中国人骨子里对佛和道有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统治中国文化,人民思想的,其实一直都是儒家思想,佛和道在中国并没有像清真教在穆斯林国家或者基督教在欧洲那样,对人民从思想上形成真正统治力!那么把握住《西游记》是如来要“传经”,而不是唐僧要“取经”,才能不被后面取经过程中精彩的故事所误导,陷入局部而丢失大局。
另外,大家看电视版的《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这一回,都是觉得孙悟空神通广大,天庭之中无人能敌,十万天兵视之为无物,玉皇大帝都被吓得钻桌子了!其实这也是误导!原著里面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认真研读下原著里面对这一故事的描写,理性客观的分析下作者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到底是要表现什么,是不是就要表现孙悟空神通广大,手段厉害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作者写到后面孙悟空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路上总是斗不过一些妖怪呢?这不是自己扇自己耳光子,留下个如此大的逻辑漏洞么?其实不然!因为大闹天宫的故事主旨根本不在表现孙悟空的威猛厉害。如果真是这样,本回直接取名“美猴王横扫天庭”不是更贴切,更过瘾么?不过吴承恩先生用的是一个“闹”字!这就是表现大家风范,用字精准的地方!什么是“闹”?是不是非得身怀绝技,无人能敌才能闹?不!其实只要你不怕死就能闹!也就是你不怕惹事之后的后果,你就能闹!俗话说的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大闹天宫到底是要写什么呢?
以上说了许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因为平时电视剧版《西游记》的影响,或者是虽然读过原著,不过却不仔细推敲,一旦遇到难以解释的地方便用“写的是神怪,常理无法理解”来解释,那么大家永远都读不懂《西游记》,它也永远要在四大名著里面垫底。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读读吴闲云先生的《煮酒探西游》,很有趣,很精彩的一本书。就算是你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认同书中所说,应该还是会觉得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本人才疏学浅,不敢随便狂妄,一下点评四部巨著。不过在对几部书的阅读里面,倒也是有些心得体会,想要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和有兴趣的人一起探讨探讨。《水浒传》基本比较像人物传记,而且结构上也是没什么大问题;《三国演义》里面就不怎么埋暗线,藏包袱,每次有个什么事情,罗贯中都会说出来给大家听:某某假意应声答应,出了帐房暗自思忖......然后一直顺着写,所以大家看着都很明白;《红楼梦》毫无疑问是四部书里面最火的书,研究它的人很多,甚至是有一门“红学”。曹先生喜欢埋暗线,藏包袱,一般都是用谐音的手法,而且埋了个包袱还故意留出线索,让你去想,去看,去探究;《西游记》里也是埋暗线,藏包袱了,不过作者埋得很深,藏的很巧,轻易是看不出来的,曹先生是用谐音,而吴先生则是故意留下很明显的逻辑错误,让你看到错误了去想,去看,去探究。可惜很多人往往看到错误并没有用心探究,直接归于“这是神怪小说,神仙法力无边,常理没法理解”的理由。我想这也是大家普遍觉得《西游记》说不通的地方太多的原因。也就是说你到底是要把《西游记》当成一部什么小说看?如果仅仅是神怪小说,那么这“四大名著”的帽子,是不是太重了啊?
现在回头再品《西游记》,觉得此书读起来很累,因为你看到的对话里面有可能是说真话,也有可能是在说假话,而且作者还不会明确告诉你这到底是什么话,还要你自己去推敲,去分析。那么如何推敲分析呢?看一个人,不仅要看说了什么,还要看做了什么,语言和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推知本意。而且原著里面是有很多诗词的。很多人有跳过诗词的习惯,只看情节发展。这样就只能把《西游记》当故事读,因为很多暗线都是在那些诗词里面的遣词用字里面表现出来!所以说大家读书,还是要仔细谨慎。你说这样读一部长篇章回小说累不累?不过我还是觉得很值得读,希望大家有时间的话还是收起网页,游戏之类,好好品读下我们中华文化之中的经典!
最后再回答下题目的问题,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个人看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平心而论,《西游记》虽然略逊于《红楼梦》,不过应该是在《三国》,《水浒》之上。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