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人

不知道有没有谁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时不时地走神,觉得这是个生活在日本的男人的自传,絮絮叨叨地念着自己作为一个同志半生的情史。虽然其实并不是发生在日本,也不是日本的男人,但那些或惨痛或美丽的轻飘飘的回忆,总像樟脑丸的气味,久久难以散去。
那天坐在马哲课的教室里面看这本书,小柯过来跟我说,几周以前的周三下午,同样在马哲课上,她也看了这本书。
就是图书馆里面那唯一能借的一本啊。
也许那个下午,有来自西方的金黄色阳光,冒冒然地闯进这个大教室里面。大家都懒洋洋的,闲闲地翻着报纸杂志。间歇地接句老师的话,或是抬头望望黑板上的字。
对啊对啊,就在那样的午后,闻着初冬的冷冷气息,我们,在不同的相同的时间里,同时翻开了这一本书。
就像阿尧和我呵,阿尧总是那么执着地反抗着,他就只差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了。而我从不参加同志运动,即便是阿尧寄过来的材料都不愿意看一下。
没关系的。真的。即便在阿尧已经是快乐的同志的时候,我还在自我认同中苦苦挣扎,也没有关系的。阿尧仍然打电话来,只为听见我的声音和语言。这样的声音维系着阿尧的过去呵。其实就是维系着他最初站出来的原动力吧。
我很容易地联想到我们啊。小柯啊小柯啊,你那么执着地说你自己要自我修炼,是我从前不能透彻地理解的。我曾经那么强硬地说,那就是软弱,一定伤得你不轻吧?对不起啊对不起啊对不起啊。我觉得我会成为阿尧这样的人,而你会自我修炼成“我”这样的人。这不是可以供选择的,从我们生下来,到我们长大,这条路上的石头就已经一步一步地铺就起来了。
其实我很怕啊,怕我以后会变得像阿尧那般,对自己的原动力产生质疑啊。即便我努力地反抗,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掉我反抗是为了更美好的日子啊。
但是我相信啊,我一直都相信啊,我会因为听到你的声音,变得安心,重新挂起旗帜启航远行。
“我们要长命百岁,做爱到很老很老的时候也不厌倦。”
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不年轻了。犹记得,年轻时,两人骑着阿尧的铃木去十分瀑布玩。两人轮流载。犹记得,在倏现倏隐的阳光里面,两人互相追赶。在瀑布的水帘里面,电光石火间,阿尧的鼻息近在咫尺,可是没有亲吻。
其实我在不断追忆,不断地思索又不断地逃避,被自己对同性的感觉吓到,于是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再谈起这件事,已经是不年轻的时候了。阿尧说自己差点亲了我,可是我没有勃起,我一闪神,就过了。在颠簸的山路之上,阿尧那样放纵地想象跨骑在后的我如果与他肛交,他想得手脚麻软,终至必须停车。阿尧望着大海的侧面,现今我才醒悟,因为根据后来我丰富的经验,那是痛快做过一场之后的脸。红潮尚未褪尽但皮肤细胞尚充气未消时的脸,白若凝脂。
原来如此。二十年后回味过来,原来如此。
记得当时正年少,蓬勃朝气,用不完的精力。那个时候,情欲就是一切。毋庸顾忌那么多的社会责任,毋庸想象以后将要遇到的洪水猛兽。在那一年的海边,那个夏天啊,没有顾虑的天真美好,他们还很年轻。
二十年之后,当永桔说,我们要长命百岁,做爱到很老很老的时候也不厌倦的时候,我该做何感想?
这是一句多么重的承诺啊。在这样的有规则的世界里面,我们要作为违规者,我们要勇敢地活下去,还要长命百岁。而我们活下去的目的,不是为了振兴祖国,也不是为了造福人类,只是为了做爱到很老很老,只是为了相亲相爱到很老很老。
我们所剩的,好像真的只是情欲罢了。我们从来不隐藏自己的情欲。对于情欲,我们显得很坦然,很赤诚。写这个的时候,想起了白先勇笔下的台北新公园,想到了寂寞的十七岁,想到的是孽子里面的老孩子大孩子和小孩子们。在同类中,他们不需要掩饰。如果可以为爱而活,那么怎么能忽略情欲。记得我的一个女性好友曾经说过,如果喜欢一个人会喜欢他身上的味道,会有冲动靠近他,与他肌肤相亲。我试着想象,如果那个人是同性,那么除了爱情所带来的吸引,还要加上同性之间生来就有的亲近感,同性之间更多的安全感,那么有肉体的冲动似乎显得更加的合理。如果有那样的冲动,有什么不能说的?外面的世界越是凶险,我们的爱情越是坚定,我们的情欲越是热烈。那般热烈的情欲,在漆黑冰冷的夜里,如火一般,在稀薄的氧气中顽强的燃烧,固执地不去顾忌别人的眼光,不去管大风大雨,只是一直一直燃烧着自己,一直一直耗费着自己,一直一直痛苦地用消耗自己生命的方式,让自己得到那若隐若现的幸福。
但是啊,其实并不是我们只想得到情欲啊。我们不是不想要为这个社会做什么贡献,只是这个社会根本不打算接受我们,我们只剩下我们自己。如果还是年少轻狂的时候,如果还是可以放开心怀梦想的时候,我们除了情欲还是可以有其他的。你以为我们不想有其他的么?
我们也想要自己的人生。
“天呀我们双双仍然活着,无病无灾无HIV带原。我们要善用余生,少做一点爱,使恩泽被及他人——末世的憧憬,抱负?
我们需要秩序,因为我们是违规者。”
也许,如果我们能够的话,或者说如果这个社会允许的话,我们还是很想很想带着憧憬,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的。但是这个地方仿佛并不能容纳我们。我们就要死了,还怎么能够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是末世的憧憬和抱负。不要以为我们不想啊。我们也有赤诚之心,或者,其实我们的心更加赤诚啊。
在这里,我们与世人共享一片蓝天。
阿尧叫自己的母亲为无极老母。妈妈始终觉得阿尧得不到救赎,她的后半生只为了阿尧能够信主,能够认罪悔改。即便她包容阿尧的情事,即便她不过问,即便她对调笑阿尧不婚的人说我的儿子不婚是一个不结婚的问题,你的儿子结了婚却是千千百百个问题,但是,其实,她是无奈地被迫宽容,却不是真的接受了。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唯一的母亲。
妈妈非常,非常痛苦,会匍在叠上喃喃祷念。
看到妈妈这个样子,我会想,如果我是阿尧,我宁愿自己活得稍稍短一点,活得长一点就是对母亲的多一点折磨。
长寿,难道不是为了爱么?
“长寿若是为了相爱,其中一个先死的话,永桔说他的下巴削尖会比我先死,那么另外一个呢?
我想了好久,有一天吃饭时对永桔说,的确,我的心脏比你强得多,我将比你晚死。所以我会深深凝视,记下,你全部的死亡过程,一瞬都不放过,然后,就像大荒东经告诉我的,东海之外有大壑焉,实为无底之谷,其下之底,名曰归墟,我将居于那大壑之崖,目睹多少人物跟世代从我身边经过走入大壑不返。我亦日渐干枯变得一具执笔蹲踞在那儿的木乃伊,而依然,书写不休。
永桔你看见了,这就是我最后时的光景,直到我也风化为一块石头。”
我们的人生啊,好像多了很多东西,又少了很多东西。我们的人生,如果没有了爱,如果我还碰巧活着死不了,那么我只能铭记这个时刻,铭记我所能见到的所有人物跟世代流传的遗憾。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当然,如果能,也可以做阿尧那样的人。
在人群中高喊,“act up, fight back, fight AIDS.”他相信组织和运动,我却悲观得从不参加任何三人以上的会谈。他勇猛地迎战艾滋,即便自己的生命像沙漏般眼看它流光。他为了同志权利、同志反攻、同志空间,他走上街头。但是在多少个凌晨,他打电话给大洋彼岸的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只是听到我的声音才能感到自己还活着。
这样看似伟大的精彩的人生啊,有多少时候是被销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又有多少时候迷蒙不见路在何方。
其实阿尧并不知道他的路在哪里,他只是一味地抗争着。出于人类的特性吧,出于对世界的反抗而反抗。
这样子的人,大概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他从来都不会死去,永远都在抗争。所以就像我养的那些鱼,像最后剩下的那条小小的鱼,在某个冬天的寒流中,在跟我相依为命那么久,久到让我形成习惯以为它永远不会死的时候,它死了。
在那么多个漆黑的凌晨,在那些夜里,我大概都没有想过这个可能性,阿尧原来不是永生的不是永远可以精力旺盛的。当我陪着他走在院子里,看着他几乎寸步难行的身影,却不敢上前搀扶的时候,我大概已经被自己麻木的神经震颤到了吧。
阿尧死的时候,沉重的肉身早已沉沦,他轻得只剩下骨架,像是释迦牟尼的修行时的骨消形散。精神飞升了,他可以永恒了。
我终于意识到,阿尧已死。
我认为它当然会一直活着,跟我终老。它已经形成我生活的部分,日久,彼此相候。故那一天我发现它坦腹死时,错愕不能相信。”
如果把“它”全部用“他”替换,就是阿尧了。
浮士德说,没有什么被证明过,也没有什么能够被证明,我传授的每一个学说,结果总发现是新的错误,确定的只有一点,我们来就是为了走这一遭,其间所有的正是我们所遭遇的。
所以,“阿尧死了,意味着生命中我与他交叠的好一大块也随之不在了。无人共知,共享的记忆,有何意义,视同湮灭。我必须淋雨受风寒,大病一场,一次挨度太过沉重的伤悼。”
我不能接受阿尧的死亡,以我的能力,我也探索不出自己到底有没有爱过这个男人。我只是那么感伤那么悲痛,那么害怕遗忘。遗忘他,也就是遗忘自己的人生。
我能怎么办?我不敢啊。在阿尧死后,看到他寄给我的贴纸,act up, fight back, fight AIDS. 我好想告诉阿尧,并不是我不参加他的同志运动,归根究底,我只是,我只是怕,太怕呼口号了。那些我必须跟随集体一齐叫喊一齐挥舞的举动,总令我万分难堪,无异于赤条站在大街上,丑态毕露。
“我来不及说,阿尧,原谅我只因为我是一个,一个有肢体语言障碍的伶仃人啊。”我那么坦白自己的害怕,并不是懦弱。这个世界还是那样子的,我怕自己出丑,怕别人觉得我丑。我怕,所以我从来不敢动,不敢站出来做什么事情。我为自己找蹩脚的借口,却始终逃不过自己的人生。
“我还活著。似乎,我必须为我死去的同类们做些什麽。但其实我并不能为谁做什麽,我为我自己,我得写。
用写,顶住遗忘。
时间会把一切磨损,侵蚀殆尽。想到我对阿尧的哀念也会与日消淡,终至淡忘了,简直,我无法忍受。如果能,我真想把这时的悼亡凝成无比坚硬的结晶体,怀佩在身。我只好写,於不止息的绵绵书写里,一再一再镌深伤口,鞭笞罪痕,用痛锁牢记忆,绝不让它溜逝。
我写,故我在。直到不能再写的时刻,我把笔一丢,拉倒,因为我再不会有感情有知觉有形体了。
如此而已。”
看看这个世界,看看我们的人生吧。
我不打算逃避了,我也不打算沉着迎战,我只是写下来写下来,让自己铭记这些苦痛。铭记似乎是我祭奠死去的同类的最好的东西,当悲伤袭来的时候,我是享受的,因为铭记悲伤,就是铭记自己的人生。
如果这个世界不容纳我们,我们只能自己铭记自己。
如果我能像弘一法师那样,用他前半生繁华旖旎的色境做成水露,供养他後半生了寂无色的花枝,那也好啊。
如果我能像阿尧那样,燃尽灰飞湮灭,也好啊。
但是我都做不到。我要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解救我。我像个孤独的猎人,在世界各个角落穿梭,搜寻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的意义。
那天坐在马哲课的教室里面看这本书,小柯过来跟我说,几周以前的周三下午,同样在马哲课上,她也看了这本书。
就是图书馆里面那唯一能借的一本啊。
也许那个下午,有来自西方的金黄色阳光,冒冒然地闯进这个大教室里面。大家都懒洋洋的,闲闲地翻着报纸杂志。间歇地接句老师的话,或是抬头望望黑板上的字。
对啊对啊,就在那样的午后,闻着初冬的冷冷气息,我们,在不同的相同的时间里,同时翻开了这一本书。
就像阿尧和我呵,阿尧总是那么执着地反抗着,他就只差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了。而我从不参加同志运动,即便是阿尧寄过来的材料都不愿意看一下。
没关系的。真的。即便在阿尧已经是快乐的同志的时候,我还在自我认同中苦苦挣扎,也没有关系的。阿尧仍然打电话来,只为听见我的声音和语言。这样的声音维系着阿尧的过去呵。其实就是维系着他最初站出来的原动力吧。
我很容易地联想到我们啊。小柯啊小柯啊,你那么执着地说你自己要自我修炼,是我从前不能透彻地理解的。我曾经那么强硬地说,那就是软弱,一定伤得你不轻吧?对不起啊对不起啊对不起啊。我觉得我会成为阿尧这样的人,而你会自我修炼成“我”这样的人。这不是可以供选择的,从我们生下来,到我们长大,这条路上的石头就已经一步一步地铺就起来了。
其实我很怕啊,怕我以后会变得像阿尧那般,对自己的原动力产生质疑啊。即便我努力地反抗,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掉我反抗是为了更美好的日子啊。
但是我相信啊,我一直都相信啊,我会因为听到你的声音,变得安心,重新挂起旗帜启航远行。
“我们要长命百岁,做爱到很老很老的时候也不厌倦。”
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不年轻了。犹记得,年轻时,两人骑着阿尧的铃木去十分瀑布玩。两人轮流载。犹记得,在倏现倏隐的阳光里面,两人互相追赶。在瀑布的水帘里面,电光石火间,阿尧的鼻息近在咫尺,可是没有亲吻。
其实我在不断追忆,不断地思索又不断地逃避,被自己对同性的感觉吓到,于是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再谈起这件事,已经是不年轻的时候了。阿尧说自己差点亲了我,可是我没有勃起,我一闪神,就过了。在颠簸的山路之上,阿尧那样放纵地想象跨骑在后的我如果与他肛交,他想得手脚麻软,终至必须停车。阿尧望着大海的侧面,现今我才醒悟,因为根据后来我丰富的经验,那是痛快做过一场之后的脸。红潮尚未褪尽但皮肤细胞尚充气未消时的脸,白若凝脂。
原来如此。二十年后回味过来,原来如此。
记得当时正年少,蓬勃朝气,用不完的精力。那个时候,情欲就是一切。毋庸顾忌那么多的社会责任,毋庸想象以后将要遇到的洪水猛兽。在那一年的海边,那个夏天啊,没有顾虑的天真美好,他们还很年轻。
二十年之后,当永桔说,我们要长命百岁,做爱到很老很老的时候也不厌倦的时候,我该做何感想?
这是一句多么重的承诺啊。在这样的有规则的世界里面,我们要作为违规者,我们要勇敢地活下去,还要长命百岁。而我们活下去的目的,不是为了振兴祖国,也不是为了造福人类,只是为了做爱到很老很老,只是为了相亲相爱到很老很老。
我们所剩的,好像真的只是情欲罢了。我们从来不隐藏自己的情欲。对于情欲,我们显得很坦然,很赤诚。写这个的时候,想起了白先勇笔下的台北新公园,想到了寂寞的十七岁,想到的是孽子里面的老孩子大孩子和小孩子们。在同类中,他们不需要掩饰。如果可以为爱而活,那么怎么能忽略情欲。记得我的一个女性好友曾经说过,如果喜欢一个人会喜欢他身上的味道,会有冲动靠近他,与他肌肤相亲。我试着想象,如果那个人是同性,那么除了爱情所带来的吸引,还要加上同性之间生来就有的亲近感,同性之间更多的安全感,那么有肉体的冲动似乎显得更加的合理。如果有那样的冲动,有什么不能说的?外面的世界越是凶险,我们的爱情越是坚定,我们的情欲越是热烈。那般热烈的情欲,在漆黑冰冷的夜里,如火一般,在稀薄的氧气中顽强的燃烧,固执地不去顾忌别人的眼光,不去管大风大雨,只是一直一直燃烧着自己,一直一直耗费着自己,一直一直痛苦地用消耗自己生命的方式,让自己得到那若隐若现的幸福。
但是啊,其实并不是我们只想得到情欲啊。我们不是不想要为这个社会做什么贡献,只是这个社会根本不打算接受我们,我们只剩下我们自己。如果还是年少轻狂的时候,如果还是可以放开心怀梦想的时候,我们除了情欲还是可以有其他的。你以为我们不想有其他的么?
我们也想要自己的人生。
“天呀我们双双仍然活着,无病无灾无HIV带原。我们要善用余生,少做一点爱,使恩泽被及他人——末世的憧憬,抱负?
我们需要秩序,因为我们是违规者。”
也许,如果我们能够的话,或者说如果这个社会允许的话,我们还是很想很想带着憧憬,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的。但是这个地方仿佛并不能容纳我们。我们就要死了,还怎么能够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是末世的憧憬和抱负。不要以为我们不想啊。我们也有赤诚之心,或者,其实我们的心更加赤诚啊。
在这里,我们与世人共享一片蓝天。
阿尧叫自己的母亲为无极老母。妈妈始终觉得阿尧得不到救赎,她的后半生只为了阿尧能够信主,能够认罪悔改。即便她包容阿尧的情事,即便她不过问,即便她对调笑阿尧不婚的人说我的儿子不婚是一个不结婚的问题,你的儿子结了婚却是千千百百个问题,但是,其实,她是无奈地被迫宽容,却不是真的接受了。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唯一的母亲。
妈妈非常,非常痛苦,会匍在叠上喃喃祷念。
看到妈妈这个样子,我会想,如果我是阿尧,我宁愿自己活得稍稍短一点,活得长一点就是对母亲的多一点折磨。
长寿,难道不是为了爱么?
“长寿若是为了相爱,其中一个先死的话,永桔说他的下巴削尖会比我先死,那么另外一个呢?
我想了好久,有一天吃饭时对永桔说,的确,我的心脏比你强得多,我将比你晚死。所以我会深深凝视,记下,你全部的死亡过程,一瞬都不放过,然后,就像大荒东经告诉我的,东海之外有大壑焉,实为无底之谷,其下之底,名曰归墟,我将居于那大壑之崖,目睹多少人物跟世代从我身边经过走入大壑不返。我亦日渐干枯变得一具执笔蹲踞在那儿的木乃伊,而依然,书写不休。
永桔你看见了,这就是我最后时的光景,直到我也风化为一块石头。”
我们的人生啊,好像多了很多东西,又少了很多东西。我们的人生,如果没有了爱,如果我还碰巧活着死不了,那么我只能铭记这个时刻,铭记我所能见到的所有人物跟世代流传的遗憾。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当然,如果能,也可以做阿尧那样的人。
在人群中高喊,“act up, fight back, fight AIDS.”他相信组织和运动,我却悲观得从不参加任何三人以上的会谈。他勇猛地迎战艾滋,即便自己的生命像沙漏般眼看它流光。他为了同志权利、同志反攻、同志空间,他走上街头。但是在多少个凌晨,他打电话给大洋彼岸的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只是听到我的声音才能感到自己还活着。
这样看似伟大的精彩的人生啊,有多少时候是被销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又有多少时候迷蒙不见路在何方。
其实阿尧并不知道他的路在哪里,他只是一味地抗争着。出于人类的特性吧,出于对世界的反抗而反抗。
这样子的人,大概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他从来都不会死去,永远都在抗争。所以就像我养的那些鱼,像最后剩下的那条小小的鱼,在某个冬天的寒流中,在跟我相依为命那么久,久到让我形成习惯以为它永远不会死的时候,它死了。
在那么多个漆黑的凌晨,在那些夜里,我大概都没有想过这个可能性,阿尧原来不是永生的不是永远可以精力旺盛的。当我陪着他走在院子里,看着他几乎寸步难行的身影,却不敢上前搀扶的时候,我大概已经被自己麻木的神经震颤到了吧。
阿尧死的时候,沉重的肉身早已沉沦,他轻得只剩下骨架,像是释迦牟尼的修行时的骨消形散。精神飞升了,他可以永恒了。
我终于意识到,阿尧已死。
我认为它当然会一直活着,跟我终老。它已经形成我生活的部分,日久,彼此相候。故那一天我发现它坦腹死时,错愕不能相信。”
如果把“它”全部用“他”替换,就是阿尧了。
浮士德说,没有什么被证明过,也没有什么能够被证明,我传授的每一个学说,结果总发现是新的错误,确定的只有一点,我们来就是为了走这一遭,其间所有的正是我们所遭遇的。
所以,“阿尧死了,意味着生命中我与他交叠的好一大块也随之不在了。无人共知,共享的记忆,有何意义,视同湮灭。我必须淋雨受风寒,大病一场,一次挨度太过沉重的伤悼。”
我不能接受阿尧的死亡,以我的能力,我也探索不出自己到底有没有爱过这个男人。我只是那么感伤那么悲痛,那么害怕遗忘。遗忘他,也就是遗忘自己的人生。
我能怎么办?我不敢啊。在阿尧死后,看到他寄给我的贴纸,act up, fight back, fight AIDS. 我好想告诉阿尧,并不是我不参加他的同志运动,归根究底,我只是,我只是怕,太怕呼口号了。那些我必须跟随集体一齐叫喊一齐挥舞的举动,总令我万分难堪,无异于赤条站在大街上,丑态毕露。
“我来不及说,阿尧,原谅我只因为我是一个,一个有肢体语言障碍的伶仃人啊。”我那么坦白自己的害怕,并不是懦弱。这个世界还是那样子的,我怕自己出丑,怕别人觉得我丑。我怕,所以我从来不敢动,不敢站出来做什么事情。我为自己找蹩脚的借口,却始终逃不过自己的人生。
“我还活著。似乎,我必须为我死去的同类们做些什麽。但其实我并不能为谁做什麽,我为我自己,我得写。
用写,顶住遗忘。
时间会把一切磨损,侵蚀殆尽。想到我对阿尧的哀念也会与日消淡,终至淡忘了,简直,我无法忍受。如果能,我真想把这时的悼亡凝成无比坚硬的结晶体,怀佩在身。我只好写,於不止息的绵绵书写里,一再一再镌深伤口,鞭笞罪痕,用痛锁牢记忆,绝不让它溜逝。
我写,故我在。直到不能再写的时刻,我把笔一丢,拉倒,因为我再不会有感情有知觉有形体了。
如此而已。”
看看这个世界,看看我们的人生吧。
我不打算逃避了,我也不打算沉着迎战,我只是写下来写下来,让自己铭记这些苦痛。铭记似乎是我祭奠死去的同类的最好的东西,当悲伤袭来的时候,我是享受的,因为铭记悲伤,就是铭记自己的人生。
如果这个世界不容纳我们,我们只能自己铭记自己。
如果我能像弘一法师那样,用他前半生繁华旖旎的色境做成水露,供养他後半生了寂无色的花枝,那也好啊。
如果我能像阿尧那样,燃尽灰飞湮灭,也好啊。
但是我都做不到。我要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解救我。我像个孤独的猎人,在世界各个角落穿梭,搜寻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的意义。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