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
凤凰出版社的全译本《往事与随想》是市面上比较好找到的版本,尽管项星耀的译笔要更好一些,但是巴金和臧仲伦翻译的这版多少也算“次优选择”了。若要观察我国出版界的媚俗风气,书的腰封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典型的例子如《问学·余秋雨》以及各种粗制滥造的《沉思录》和《道德情操论》译本等等。这本《往事与随想》的腰封没有搬出来余含泪或者温××,而是久违了的伯林与朱学勤。我认为这对出版社来讲是件挺尴尬的事。因为把这两个人的推荐放在腰封的位置,实在是不伦不类:会看腰封买书的人,基本不会对伯林与老朱感兴趣,而对这两位感兴趣的人,多半不会看腰封。
我觉得这部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处世的态度——为什么有自己的立场和鲜明的感情是很重要的,但是保持怀疑、宽容和幽默感或许更为重要。我以前不大能想象,这两种气质怎么能统一起来.可是赫尔岑通过他的自传展示了一个实例,大概美德真的无法被教授,只能被示范。众所周知,赫尔岑是个社会主义者,可是他的社会主义更像是变种的自由主义。他终其一生念兹在兹的都是多样性、交流还有自由,时代的局限告诉他社会主义能够提供这样一个未来,他也为了这个未来而不懈努力,社会主义包含了他内心对于正在诞生的新时代的所有幻想。可是如果社会主义意味着国家对个人的压迫,如果社会主义意味着贫穷、特权、不自由,如果社会主义意味着某追求种天堂的热病式狂热,那么他就会和这种社会主义划清界线。所以他会对罗伯特·欧文敬仰有加,对下三滥的马克思的“德国硫磺帮”充满冷嘲热讽,对巴贝夫军营式的共产主义教条有无限的反感。当代的社会主义者已经极少有这种品质了,也就是这种基于生活的观察,以及无时无刻都存在的,适度的怀疑精神。我一向认为左右对立并不可悲,可悲的只是彼此间丧失了对话的基础,缺乏最基本的基于理解之同情。越多的看到争论,就越是真切的感到对话的努力比对话的失败更为令人失望。因为对方不试图去理解,只试图去战斗。赫尔岑的境界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你会尝试和他去他去讨论,去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告诉他,让他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单单想压倒他、说服他。这很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天赋,无法通过后天的教育习得。诸如此类微妙的因素造就了他与别林斯基或车尔尼雪夫斯基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时人看来或许无关紧要,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后来人来讲,却显得非常宝贵。
这种品质就是在保持对信念的信仰的同时,仍然睁开双眼凝视生活,而不堕入对理念的崇拜之中。因为生活无比复杂,各种湍流造就了无数的机会与可能性,没有什么是必然的,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我们毕竟还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注定要为进步历尽艰辛或者用来体现某种没有根基的思想的玩偶,我们应当感到骄傲的是,我们不是天意手中的针和线,不是用来编织历史这个色彩斑斓的织物“,这种伟大的见解淹没在了各种劣质版本的辉格史学与历史决定论的洪流之中,几乎永无重新抬头之日。直到20世纪人们为此付出了无数的代价,才更深的理解赫尔岑的洞见。必须保持开放,开放不会毁灭你的坚信,而封闭只会让他更为脆弱。沉迷于历史的影子,从历史中寻章摘句的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并不能使你所坚持的东西免于批评。身处伦敦的法国流亡者们,除了纪念从1789到1848年的一次次革命,回忆一个个逝去的身影,呼喊一条条过时的标语之外,并没有更深的作为。他们既没有在理念上有更新的追求,也没有深入生活的去考察他们所保守的教条到底有什么意义。赫尔岑选择追求更新的、模糊的追求,并没理解到自由主义的所谓教义比起“全新”的社会主义,是更难为人所理解的、正在发展的新事物。正因为它正在变成传统,与其它被精心保守下来的先辈智慧一道被凝固进记忆里所以才会让追求“进步”的人而又苦闷的人无法满意。但是我们无法苛责赫尔岑没看到这一步,毕竟未来的140年历史并没有预先发生,对新事物追求只要不逾越基本的底线便是无害的。赫尔岑的审慎与开放的态度,在他自己看来是不大不小的缺点,可在我看来,恰恰是让他与社会主义的泥淖保持距离的绝大优点。
怀疑主义的一个缺点是可能导致对人生的虚无态度,赫尔岑对生活的热爱抵消了可能的危害。这种热爱不是抽象的大词,而是俄罗斯大地壮阔的风光,是瑞士山间凛冽的寒风,是英吉利海峡丑陋的白垩海岸,也是和朋友与爱人共度的一切美好时光。“一个人活着不是为了实现命运的安排,不是为了体现某种思想,不是为了进步,而仅仅是因为他出生了,而他之所以出生是为了(不管这话多么难听)……为了现在,当然,这丝毫不妨碍他继承过去的遗产,也不妨碍他为未来留下某些遗物。这在理想主义者看来似乎有点儿低级和粗俗;他们无论如何不肯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就我们的渺小,就我们转瞬即逝的个体生命而言,我们的全部伟大意义就在于我们还活着,我们借以容身的这个肉体还没有分解成自然的元素”,作为一个在宗教环境中长大的无神论者,赫尔岑并不贪恋死后的生命,他用他一切的感官去体会一个个当下的瞬间,去珍惜,去重视。我认为这是与宗教完全不同的一种体现,那种在昙花一现中绽放,在凋零中回忆的美感,是某种近代所独有的独特审美观。也许宗教的信徒可以指责无信仰造成了种种空虚与狂热,但我想说,信仰本身如果不与生活结合起来,不从具体生活的细节中充实自己的意义,那么空虚与狂热也就并非无神论的专利了。历史记住了赫尔岑与他的《往事与随想》,却把他珍视的社会主义扔进了垃圾箱。毫无内容的抒情与大词会被抛弃,而真正的信念与感受却被一点一滴的历史小心的保存下来。
我觉得这部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处世的态度——为什么有自己的立场和鲜明的感情是很重要的,但是保持怀疑、宽容和幽默感或许更为重要。我以前不大能想象,这两种气质怎么能统一起来.可是赫尔岑通过他的自传展示了一个实例,大概美德真的无法被教授,只能被示范。众所周知,赫尔岑是个社会主义者,可是他的社会主义更像是变种的自由主义。他终其一生念兹在兹的都是多样性、交流还有自由,时代的局限告诉他社会主义能够提供这样一个未来,他也为了这个未来而不懈努力,社会主义包含了他内心对于正在诞生的新时代的所有幻想。可是如果社会主义意味着国家对个人的压迫,如果社会主义意味着贫穷、特权、不自由,如果社会主义意味着某追求种天堂的热病式狂热,那么他就会和这种社会主义划清界线。所以他会对罗伯特·欧文敬仰有加,对下三滥的马克思的“德国硫磺帮”充满冷嘲热讽,对巴贝夫军营式的共产主义教条有无限的反感。当代的社会主义者已经极少有这种品质了,也就是这种基于生活的观察,以及无时无刻都存在的,适度的怀疑精神。我一向认为左右对立并不可悲,可悲的只是彼此间丧失了对话的基础,缺乏最基本的基于理解之同情。越多的看到争论,就越是真切的感到对话的努力比对话的失败更为令人失望。因为对方不试图去理解,只试图去战斗。赫尔岑的境界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你会尝试和他去他去讨论,去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告诉他,让他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单单想压倒他、说服他。这很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天赋,无法通过后天的教育习得。诸如此类微妙的因素造就了他与别林斯基或车尔尼雪夫斯基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时人看来或许无关紧要,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后来人来讲,却显得非常宝贵。
这种品质就是在保持对信念的信仰的同时,仍然睁开双眼凝视生活,而不堕入对理念的崇拜之中。因为生活无比复杂,各种湍流造就了无数的机会与可能性,没有什么是必然的,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我们毕竟还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注定要为进步历尽艰辛或者用来体现某种没有根基的思想的玩偶,我们应当感到骄傲的是,我们不是天意手中的针和线,不是用来编织历史这个色彩斑斓的织物“,这种伟大的见解淹没在了各种劣质版本的辉格史学与历史决定论的洪流之中,几乎永无重新抬头之日。直到20世纪人们为此付出了无数的代价,才更深的理解赫尔岑的洞见。必须保持开放,开放不会毁灭你的坚信,而封闭只会让他更为脆弱。沉迷于历史的影子,从历史中寻章摘句的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并不能使你所坚持的东西免于批评。身处伦敦的法国流亡者们,除了纪念从1789到1848年的一次次革命,回忆一个个逝去的身影,呼喊一条条过时的标语之外,并没有更深的作为。他们既没有在理念上有更新的追求,也没有深入生活的去考察他们所保守的教条到底有什么意义。赫尔岑选择追求更新的、模糊的追求,并没理解到自由主义的所谓教义比起“全新”的社会主义,是更难为人所理解的、正在发展的新事物。正因为它正在变成传统,与其它被精心保守下来的先辈智慧一道被凝固进记忆里所以才会让追求“进步”的人而又苦闷的人无法满意。但是我们无法苛责赫尔岑没看到这一步,毕竟未来的140年历史并没有预先发生,对新事物追求只要不逾越基本的底线便是无害的。赫尔岑的审慎与开放的态度,在他自己看来是不大不小的缺点,可在我看来,恰恰是让他与社会主义的泥淖保持距离的绝大优点。
怀疑主义的一个缺点是可能导致对人生的虚无态度,赫尔岑对生活的热爱抵消了可能的危害。这种热爱不是抽象的大词,而是俄罗斯大地壮阔的风光,是瑞士山间凛冽的寒风,是英吉利海峡丑陋的白垩海岸,也是和朋友与爱人共度的一切美好时光。“一个人活着不是为了实现命运的安排,不是为了体现某种思想,不是为了进步,而仅仅是因为他出生了,而他之所以出生是为了(不管这话多么难听)……为了现在,当然,这丝毫不妨碍他继承过去的遗产,也不妨碍他为未来留下某些遗物。这在理想主义者看来似乎有点儿低级和粗俗;他们无论如何不肯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就我们的渺小,就我们转瞬即逝的个体生命而言,我们的全部伟大意义就在于我们还活着,我们借以容身的这个肉体还没有分解成自然的元素”,作为一个在宗教环境中长大的无神论者,赫尔岑并不贪恋死后的生命,他用他一切的感官去体会一个个当下的瞬间,去珍惜,去重视。我认为这是与宗教完全不同的一种体现,那种在昙花一现中绽放,在凋零中回忆的美感,是某种近代所独有的独特审美观。也许宗教的信徒可以指责无信仰造成了种种空虚与狂热,但我想说,信仰本身如果不与生活结合起来,不从具体生活的细节中充实自己的意义,那么空虚与狂热也就并非无神论的专利了。历史记住了赫尔岑与他的《往事与随想》,却把他珍视的社会主义扔进了垃圾箱。毫无内容的抒情与大词会被抛弃,而真正的信念与感受却被一点一滴的历史小心的保存下来。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