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由的微弱信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神经脆弱的负面预言家。他能描述的最绝望的噩梦就是这个样子。你翻开那本书,《高城堡里的人》或曰《蝗虫的苦恼》,只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所描述的是同一个故事。没有多层宇宙的迹象,也没有侥幸的希望,能读到的只有一段绝望孤立和唯一的时空。如果向前回溯,你会发现正义失败了,已被忘却的自由斗士们输掉了本应胜利的战争。是恶徒们赢得了战争,统治了世界,创造了属于他们的繁荣时代,他们强迫给所有人一个有且仅有的结局。字里行间有一些莫名的失落。
“远古巨大的食人族壮大繁衍,他们再一次统治了世界。”他们还将继续这么统治下去,直至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居民忘记正义原本的含义。不得不说本作的翻译十分拗口,句式结构有向翻译器看齐的趋势,但这依然无法掩盖原作浓重隐晦下的强烈真实,那些并非完全通顺的字句刺痛了肌肤,使得一些人的灵魂战栗不安。或许是我们的教育使我们习惯了索取自由,仿佛自由是理所当然而心安理得,摆在货架上立等可取。我们将其视作一切“心平气和的讨论”的前提,它甚至升格为普世——而如果这个假设是错的呢?毕竟没有人达到过他所向往的那种绝对幸福。真相也许是正相反的,真相是所有人都行走在奴役的永动机里,我们自己推动的轮轴使西西弗斯的悲剧永不休止,使得历史总由得胜者书写,虽然这个真相没人喜欢,可它依然可能是真相,我们是一代代作恶者的后嗣。真相是自由不过是一场青春期的春梦,结局是犹太人被有条不紊的人道毁灭,斯拉夫人,黑非洲人被赶尽杀绝,留下一个属于金发雅利安人似是而非的谎言。谎言千遍成为真理,他们和日本人瓜分了世界。戈培尔博士的国难道不能长治久安?在一个全心全意的畸形社会中科技发展的速度也会被人为地拔高,失去了利润的阻挠,汉斯们难道不会乘着V型火箭畅游火星吗?而在日本人占领的西海岸,退化成低素质劳动力的美利坚原住民又会怎样蜗居在低矮的棚户下,他们中难道不会又孕育出一批新的传说?这没什么值得惊讶的,绵延数千年的血罪,难道不是对历史传统的忠实延续?政局总由战场决定,战争被划分为战役,划分为战斗,细化到每个步兵手里。阿拉曼失败了,斯大林格勒沦陷了,取得了石油燃料的钢铁巨兽再也没有人能阻拦他的脚步,死去的敌人不会抗议,也不会聚众到一些广场上集体抒发感情。这种征服故事难道不是一代又一代在地球上上演着?想想尼安德特,想想迦南人,想想夷狄蛮戎羌,想想布尔战争集中营,想想另一些人对祖鲁人是怎么做的。他们对保留地是怎么做的,他们对印加、阿兹特克人是怎么做的。想想我们是怎么做的。
“一株枯萎的杨树开出花朵,一个半老的女人嫁给了青年。”大概我们读到这样的《易经》诗句都会惊讶吧,但书中的人们却正是据此窥测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末日,德日对掷出冰雹一样的氢弹从空中落下。对《易经》的冷静却天然呆的解读,在我们民族自然形成的语境里成为笑点而非亮点,但这样的设置却不难理解。只需想象一个美国本土文化被黑眼睛黄皮肤的卡苏拉们消费的年代,在那个难以预料的现实中,令一些人最为痛苦的场景莫过于叫美利坚向一些来自东方的命运低头。
“远古巨大的食人族壮大繁衍,他们再一次统治了世界。”他们还将继续这么统治下去,直至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居民忘记正义原本的含义。不得不说本作的翻译十分拗口,句式结构有向翻译器看齐的趋势,但这依然无法掩盖原作浓重隐晦下的强烈真实,那些并非完全通顺的字句刺痛了肌肤,使得一些人的灵魂战栗不安。或许是我们的教育使我们习惯了索取自由,仿佛自由是理所当然而心安理得,摆在货架上立等可取。我们将其视作一切“心平气和的讨论”的前提,它甚至升格为普世——而如果这个假设是错的呢?毕竟没有人达到过他所向往的那种绝对幸福。真相也许是正相反的,真相是所有人都行走在奴役的永动机里,我们自己推动的轮轴使西西弗斯的悲剧永不休止,使得历史总由得胜者书写,虽然这个真相没人喜欢,可它依然可能是真相,我们是一代代作恶者的后嗣。真相是自由不过是一场青春期的春梦,结局是犹太人被有条不紊的人道毁灭,斯拉夫人,黑非洲人被赶尽杀绝,留下一个属于金发雅利安人似是而非的谎言。谎言千遍成为真理,他们和日本人瓜分了世界。戈培尔博士的国难道不能长治久安?在一个全心全意的畸形社会中科技发展的速度也会被人为地拔高,失去了利润的阻挠,汉斯们难道不会乘着V型火箭畅游火星吗?而在日本人占领的西海岸,退化成低素质劳动力的美利坚原住民又会怎样蜗居在低矮的棚户下,他们中难道不会又孕育出一批新的传说?这没什么值得惊讶的,绵延数千年的血罪,难道不是对历史传统的忠实延续?政局总由战场决定,战争被划分为战役,划分为战斗,细化到每个步兵手里。阿拉曼失败了,斯大林格勒沦陷了,取得了石油燃料的钢铁巨兽再也没有人能阻拦他的脚步,死去的敌人不会抗议,也不会聚众到一些广场上集体抒发感情。这种征服故事难道不是一代又一代在地球上上演着?想想尼安德特,想想迦南人,想想夷狄蛮戎羌,想想布尔战争集中营,想想另一些人对祖鲁人是怎么做的。他们对保留地是怎么做的,他们对印加、阿兹特克人是怎么做的。想想我们是怎么做的。
“一株枯萎的杨树开出花朵,一个半老的女人嫁给了青年。”大概我们读到这样的《易经》诗句都会惊讶吧,但书中的人们却正是据此窥测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末日,德日对掷出冰雹一样的氢弹从空中落下。对《易经》的冷静却天然呆的解读,在我们民族自然形成的语境里成为笑点而非亮点,但这样的设置却不难理解。只需想象一个美国本土文化被黑眼睛黄皮肤的卡苏拉们消费的年代,在那个难以预料的现实中,令一些人最为痛苦的场景莫过于叫美利坚向一些来自东方的命运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