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

塔一和塔二的主题是命运和苍凉,这个主题虽然也在塔三中得到延续,但这三本书确因吴淼对塔西里亚世界的不断丰富而呈现不不同的特点和面貌,塔三的关键词在我看来是辽阔。
人只存在于他的具体年龄之中,塔一叙事中的四法师处于童年和暮年,踏进生存世界的开始和每个人不同的结局一目了然,在塔一中,苍凉感是最强的。塔二中多了一份收获,四法师处于起程期,但塔二的散乱使其没有塔一那么明确的主题。到了塔三,塔一中力量传承等价值进一步得到了确认。对四法师试炼成长的描述更多,这时的他们更多的处于最关键的青年期,辛劳痛苦换来的力量正在逐步展现,而每个人的追求的人生观也彻底树立起来,苍茫和命运都挡不住一种山雨欲来的辽阔感,塔三的每个故事几乎都是影响塔西里亚世界的大变革的背景,这更加显露了吴淼无疑站在自己所创立世界的魔鬼一边,现实力量概率才是作者世界观的本源。
虽然来自西方奇幻文学,但塔西里亚与之前的西方奇幻文学有着鲜明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是语境的区别,塔西里亚世界完全的现实不存在任何信仰(信仰只是工具),而更不存在单极甚至是两极的格局,这完全是一个人人拥有自由和自我的没有权威和信仰的现代世界,甚至没有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在这里,诡辩、逻辑和力量是根本,所有一切都是个人的工具,用特别装逼至于傻逼的词语来说,这基本是个人人都有发言权的“后现代”境况。
中国特色,塔西里亚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包括上面所述无信仰的自由世界,作者的寓言故事很多地方直指中国的环境,也带有中国历史书写的一贯特点,恢宏大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等传统中国历史观都在塔西里亚世界里完全展现。虽然如1所说完全自由世界,但塔西里亚在个人自由的同时更注重以一个整体的历史观大格局看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重传承的尊重先辈及传统始终在塔西里亚中占据正面。而吴淼所认同的哲学,更偏向青年过后的心气,面对世界时心态更平和而行动更积极。更极端些的情况出自塔三中背影一节,为了彻底一举解决无良政治家和资本家留下的战争烂摊子,将军采用火烧蛮族俘虏及老幼的极不人道的残忍行径来达到战争的胜利,沮丧的是以大历史和整体的角度来看这么做确实是最佳选择。在现实面前任何理想主义都是行不通的,正如美军不会因为会误伤平民而放弃追缴塔利班一样,吴淼的强者哲学更认同的是现实的解决而非夸夸其谈的理想主义(当只关乎个人尊严和信仰时除外)。
最后,吴淼依然以四法老师作为代言人面目出现直接用文字语言进行自我世界观的阐述:“知道什么是你得不到的,这也是种天赋!这会让你更加纯粹,更加执着,更无牵挂,虽然痛苦,但是绝路就是这么走的。”“该死的时候就去死,其他的时候……不择手段的活下去吧。”我相信这也是作者在中国特殊环境中慢慢达成理想的一些感言,在这个“生命有限,文艺腔无限。”越来越偏向阴柔的时代里,这样的属于更偏雄性化、野蛮化的奇幻历史文学实属珍贵。
人只存在于他的具体年龄之中,塔一叙事中的四法师处于童年和暮年,踏进生存世界的开始和每个人不同的结局一目了然,在塔一中,苍凉感是最强的。塔二中多了一份收获,四法师处于起程期,但塔二的散乱使其没有塔一那么明确的主题。到了塔三,塔一中力量传承等价值进一步得到了确认。对四法师试炼成长的描述更多,这时的他们更多的处于最关键的青年期,辛劳痛苦换来的力量正在逐步展现,而每个人的追求的人生观也彻底树立起来,苍茫和命运都挡不住一种山雨欲来的辽阔感,塔三的每个故事几乎都是影响塔西里亚世界的大变革的背景,这更加显露了吴淼无疑站在自己所创立世界的魔鬼一边,现实力量概率才是作者世界观的本源。
虽然来自西方奇幻文学,但塔西里亚与之前的西方奇幻文学有着鲜明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是语境的区别,塔西里亚世界完全的现实不存在任何信仰(信仰只是工具),而更不存在单极甚至是两极的格局,这完全是一个人人拥有自由和自我的没有权威和信仰的现代世界,甚至没有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在这里,诡辩、逻辑和力量是根本,所有一切都是个人的工具,用特别装逼至于傻逼的词语来说,这基本是个人人都有发言权的“后现代”境况。
中国特色,塔西里亚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包括上面所述无信仰的自由世界,作者的寓言故事很多地方直指中国的环境,也带有中国历史书写的一贯特点,恢宏大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等传统中国历史观都在塔西里亚世界里完全展现。虽然如1所说完全自由世界,但塔西里亚在个人自由的同时更注重以一个整体的历史观大格局看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重传承的尊重先辈及传统始终在塔西里亚中占据正面。而吴淼所认同的哲学,更偏向青年过后的心气,面对世界时心态更平和而行动更积极。更极端些的情况出自塔三中背影一节,为了彻底一举解决无良政治家和资本家留下的战争烂摊子,将军采用火烧蛮族俘虏及老幼的极不人道的残忍行径来达到战争的胜利,沮丧的是以大历史和整体的角度来看这么做确实是最佳选择。在现实面前任何理想主义都是行不通的,正如美军不会因为会误伤平民而放弃追缴塔利班一样,吴淼的强者哲学更认同的是现实的解决而非夸夸其谈的理想主义(当只关乎个人尊严和信仰时除外)。
最后,吴淼依然以四法老师作为代言人面目出现直接用文字语言进行自我世界观的阐述:“知道什么是你得不到的,这也是种天赋!这会让你更加纯粹,更加执着,更无牵挂,虽然痛苦,但是绝路就是这么走的。”“该死的时候就去死,其他的时候……不择手段的活下去吧。”我相信这也是作者在中国特殊环境中慢慢达成理想的一些感言,在这个“生命有限,文艺腔无限。”越来越偏向阴柔的时代里,这样的属于更偏雄性化、野蛮化的奇幻历史文学实属珍贵。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