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轻与重,现实的清与浊
读书微笔记001 002
001语言的轻与重
这是卡瓦尔坎蒂一首十四行诗的开头:“女人和伶俐之心的美,/还有穿甲胄的侠义骑士;/鸟的歌唱和爱的细语;/在海上疾驶的明亮的船;//破晓时分清新的空气/和无风时飘落的白雪;/水流和长满鲜花的草地;/金、银和青金石的饰物”。
卡尔维诺留意到,但丁在《炼狱篇》中把第六句“和无风时飘落的白雪”稍作修改,变成了“犹如无风时白雪飘落山中”。看起来几乎一样,却是轻与重的区别,而决定这个区别的主要是第一个词。“和”把白雪和其他景色并置,一系列意象犹如世界各种美的目录;“犹如”把整个风景纳入一个隐喻的框架,这个框架里有具体的现实,比喻火雨下的地域风景。卡瓦尔坎蒂使事物飘移;但丁则通过“犹如”,赋予轻的事物以重量。
卡尔维诺总结说,数百年来文学中有两种对立的传统。一种试图把语言变成无重量的元素,像云漂浮在事物上空;另一种则试图赋予语言以重量、密度,以及事物、形体和感觉的具体性。这个对立,就是轻与重的对立。(我有个小小的问题:这个传统只有数百年?他是从卡瓦尔坎蒂和但丁开始算起的。)
002 现实的清与浊
卡尔维诺谈到的两种文学传统,其实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对应。《纽约时报》对赵大勇的《废城》的影评,一开始就指出纪录片有两种传统:一种是解释世界的,把混沌的经验编织为连贯的故事或者雄辩的论证,这是美国当今的主流;另一种是探索世界的,与其说是阐释生活,不如说是呈现生活的肌理。
而《废城》,尽管也涵盖遗弃儿童、婚姻不合、贫穷和宗教迫害等等主题,但它并非关于悲伤和迫害的编年史,而是日常生活的微型史诗。《纽约时报》进一步把赵大勇比作托马斯•哈代。哈代的笔下,记录了19世纪在工业化冲击下的英国乡村生活,而赵大勇的镜头中,则是呈现21世纪初城市化冲击下的中国乡村生活。
伟大的文学作品,包括影视作品,往往是呈现型而非解释型的多种可能性、多种解释、多种层面被呈现出来。之所以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现实更接近浑浊,而非清晰。从这个角度看,解释型的《阿凡达》很不伟大。因为《阿凡达》太清晰,或者用卡尔维诺的话来说——太重。
001语言的轻与重
这是卡瓦尔坎蒂一首十四行诗的开头:“女人和伶俐之心的美,/还有穿甲胄的侠义骑士;/鸟的歌唱和爱的细语;/在海上疾驶的明亮的船;//破晓时分清新的空气/和无风时飘落的白雪;/水流和长满鲜花的草地;/金、银和青金石的饰物”。
卡尔维诺留意到,但丁在《炼狱篇》中把第六句“和无风时飘落的白雪”稍作修改,变成了“犹如无风时白雪飘落山中”。看起来几乎一样,却是轻与重的区别,而决定这个区别的主要是第一个词。“和”把白雪和其他景色并置,一系列意象犹如世界各种美的目录;“犹如”把整个风景纳入一个隐喻的框架,这个框架里有具体的现实,比喻火雨下的地域风景。卡瓦尔坎蒂使事物飘移;但丁则通过“犹如”,赋予轻的事物以重量。
卡尔维诺总结说,数百年来文学中有两种对立的传统。一种试图把语言变成无重量的元素,像云漂浮在事物上空;另一种则试图赋予语言以重量、密度,以及事物、形体和感觉的具体性。这个对立,就是轻与重的对立。(我有个小小的问题:这个传统只有数百年?他是从卡瓦尔坎蒂和但丁开始算起的。)
002 现实的清与浊
卡尔维诺谈到的两种文学传统,其实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对应。《纽约时报》对赵大勇的《废城》的影评,一开始就指出纪录片有两种传统:一种是解释世界的,把混沌的经验编织为连贯的故事或者雄辩的论证,这是美国当今的主流;另一种是探索世界的,与其说是阐释生活,不如说是呈现生活的肌理。
而《废城》,尽管也涵盖遗弃儿童、婚姻不合、贫穷和宗教迫害等等主题,但它并非关于悲伤和迫害的编年史,而是日常生活的微型史诗。《纽约时报》进一步把赵大勇比作托马斯•哈代。哈代的笔下,记录了19世纪在工业化冲击下的英国乡村生活,而赵大勇的镜头中,则是呈现21世纪初城市化冲击下的中国乡村生活。
伟大的文学作品,包括影视作品,往往是呈现型而非解释型的多种可能性、多种解释、多种层面被呈现出来。之所以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现实更接近浑浊,而非清晰。从这个角度看,解释型的《阿凡达》很不伟大。因为《阿凡达》太清晰,或者用卡尔维诺的话来说——太重。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