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典看耶路撒冷:关于一神和空性的小小猜想:):)

假如把宗教看作是一种认知方法、那么宗教的认知对象就是无限:这个无限不但包含【宇宙中所有的万物】也包括认知主体自身
正是这种【无所不包+自包含的无限性】决定啦宗教和其他认知方法的不同:如果我们把这种无限性称为上帝的话、那么上帝就不能是任何一个我们可以直接经验的事物(否定神学、 不可道、缄默、 不完备)、否则我们就会因为局限于这个具体事物而丧失对于上帝无限性的认识;同时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之中就会包含上帝的无限性(自性)、而所有的具体事物合起来构成无限性、因此万物之间因这种无限性而相互连接起来、因此无限性就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和不变的【内在特征】(空性)
人类常见的认知方法(比如理性)绝大多数都是用来并且擅长于处理有限事物的、但是对于无限性而言、则需要另外的认知方法、比如入定、内视、感恩、敬拜等:对于无限性而言、常见的理性(如科学方法)是不太擅长的、因为理性视角往往将认知对象局部化以便于研究、而这种局部化既将认知对象从无限连续体中切割出来、也将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2者切割开来、这样的切割过程会直接阻碍对于无限性的把握(差别心)
无限性是包含认知主体自身的【全集】、因此认知主体通过无限性而和整个宇宙联系在一起(天人合一、心生万法)、无限性因其无所不包、所以无限性只有1个、这就是作为万物繁杂变化背后不变本质的空性、和包含一切的【一神】的来源:2个无限性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无限本身就是指包含所有、因此2个无限性最后合并为1个无限性:):)
【神照自己的形象造人】是说人如果是被创造的、那就会具备创造者的痕迹、从佛学上看大概就是在说在每一个因果中都可以看到空性的存在、等效于【空性按照自己的形象产生缘起】
上帝对应于空性、并不直接对应于佛:佛学中的佛对应于进入天国的人、因此可以有很多的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很多种类的空性、因此在这里、和很多常见的说法不同、我觉的并不存在神学一神教和佛学多神教的区别
我觉的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但并不能形式化的证明):我们(可经验的)具象世界、是一个更"大"的超验世界的一部分或表象、并且具象世界和超验世界的关系、在佛学中大致表述为缘起和空性的关系、在神学中大致表述为人-宇宙和上帝的关系
因此空性并非仅仅是无、同时也具有代表缘起本质的性质、缘起于空又止于空、而上帝也不仅仅是善、而是具有对于具象世界创造-毁灭-救赎能力的性质、同时空不是外在于缘起的、空和缘起是一个同一体;上帝也不是外在于宇宙和人的、因此我觉的空性和上帝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他们既代表着创造和毁灭我们的力量、同时也代表着我们超越和觉悟的方向
我觉的神学是一元论:作为上帝对立面的撒旦本身也是上帝创造的、因此善恶2元都是上帝创造的、创造和毁灭2元都源于上帝、因此神学是一元论、这和拜火教不同:在那里善-恶2元具有同样的终极位格、2者都不能被另1个位格所代替和创造、因此拜火教是2元论、而神学是1元论、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一元上帝
缘起和空性的关系不是存在和虚无的关系、空性不是虚无、空性位于缘起内部、空性是缘起的本质、空性创造和毁灭缘起、缘起和空性是一体的、不能分开(否则就是沉迷或执空)、因此佛学也是一元论
犹太教、伊斯兰、基督教是不能等同的: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之一在于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不承认【道成肉身】、而耶稣是人性和神性的复合体、也就是耶稣是【人在神启下接近神】和【神创造-毁灭-救赎人】的复合体、所以从宗教概念上看、耶稣作为【人性-神性复合体】等效于【缘起-空性复合体】、这样的复合体是由2元符合为1元并不可分割的、所以佛学和神学都是1元论:):)
我觉的神学和佛学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否人格化神】:犹太-伊斯兰是【弱人格化神】、因此在旧约中记载上帝会对人说话会发脾气;基督教是【强人格化神】、因为神可以变成人、而人也可以升天为神;【佛学】基本上没有人格化超验、而是把超验看作是一种具有某种客观性的存在、仅仅是在我看来:这个区别是不重要的、只要是人的认识、一定会带有人的痕迹的、因此人看见的超验就会带有人的认知烙印、因此不管是否显式的把神人格化、最终我们所能够接近的超验都是带有人的痕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的【人格化神】和【非人格化神】的超验位格是等效的、并且从宗教的救赎意义上看、人格化神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佛学的智慧之路和神学的牺牲与美德之路】
还有一个类似之处、就是佛学和神学都有关于【人类整体救赎】的观点:大乘佛学说利他心、【度空地狱】、神学说人类整体因 背离神而有罪(遮盖自性的无明)、故要离开伊甸园住在地上、终身劳苦、地上长出荆棘和蒺藜、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苦谛)、而耶稣【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故至今没有再次来临
正是这种【无所不包+自包含的无限性】决定啦宗教和其他认知方法的不同:如果我们把这种无限性称为上帝的话、那么上帝就不能是任何一个我们可以直接经验的事物(否定神学、 不可道、缄默、 不完备)、否则我们就会因为局限于这个具体事物而丧失对于上帝无限性的认识;同时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之中就会包含上帝的无限性(自性)、而所有的具体事物合起来构成无限性、因此万物之间因这种无限性而相互连接起来、因此无限性就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和不变的【内在特征】(空性)
人类常见的认知方法(比如理性)绝大多数都是用来并且擅长于处理有限事物的、但是对于无限性而言、则需要另外的认知方法、比如入定、内视、感恩、敬拜等:对于无限性而言、常见的理性(如科学方法)是不太擅长的、因为理性视角往往将认知对象局部化以便于研究、而这种局部化既将认知对象从无限连续体中切割出来、也将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2者切割开来、这样的切割过程会直接阻碍对于无限性的把握(差别心)
无限性是包含认知主体自身的【全集】、因此认知主体通过无限性而和整个宇宙联系在一起(天人合一、心生万法)、无限性因其无所不包、所以无限性只有1个、这就是作为万物繁杂变化背后不变本质的空性、和包含一切的【一神】的来源:2个无限性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无限本身就是指包含所有、因此2个无限性最后合并为1个无限性:):)
【神照自己的形象造人】是说人如果是被创造的、那就会具备创造者的痕迹、从佛学上看大概就是在说在每一个因果中都可以看到空性的存在、等效于【空性按照自己的形象产生缘起】
上帝对应于空性、并不直接对应于佛:佛学中的佛对应于进入天国的人、因此可以有很多的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很多种类的空性、因此在这里、和很多常见的说法不同、我觉的并不存在神学一神教和佛学多神教的区别
我觉的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但并不能形式化的证明):我们(可经验的)具象世界、是一个更"大"的超验世界的一部分或表象、并且具象世界和超验世界的关系、在佛学中大致表述为缘起和空性的关系、在神学中大致表述为人-宇宙和上帝的关系
因此空性并非仅仅是无、同时也具有代表缘起本质的性质、缘起于空又止于空、而上帝也不仅仅是善、而是具有对于具象世界创造-毁灭-救赎能力的性质、同时空不是外在于缘起的、空和缘起是一个同一体;上帝也不是外在于宇宙和人的、因此我觉的空性和上帝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他们既代表着创造和毁灭我们的力量、同时也代表着我们超越和觉悟的方向
我觉的神学是一元论:作为上帝对立面的撒旦本身也是上帝创造的、因此善恶2元都是上帝创造的、创造和毁灭2元都源于上帝、因此神学是一元论、这和拜火教不同:在那里善-恶2元具有同样的终极位格、2者都不能被另1个位格所代替和创造、因此拜火教是2元论、而神学是1元论、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一元上帝
缘起和空性的关系不是存在和虚无的关系、空性不是虚无、空性位于缘起内部、空性是缘起的本质、空性创造和毁灭缘起、缘起和空性是一体的、不能分开(否则就是沉迷或执空)、因此佛学也是一元论
犹太教、伊斯兰、基督教是不能等同的: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之一在于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不承认【道成肉身】、而耶稣是人性和神性的复合体、也就是耶稣是【人在神启下接近神】和【神创造-毁灭-救赎人】的复合体、所以从宗教概念上看、耶稣作为【人性-神性复合体】等效于【缘起-空性复合体】、这样的复合体是由2元符合为1元并不可分割的、所以佛学和神学都是1元论:):)
我觉的神学和佛学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否人格化神】:犹太-伊斯兰是【弱人格化神】、因此在旧约中记载上帝会对人说话会发脾气;基督教是【强人格化神】、因为神可以变成人、而人也可以升天为神;【佛学】基本上没有人格化超验、而是把超验看作是一种具有某种客观性的存在、仅仅是在我看来:这个区别是不重要的、只要是人的认识、一定会带有人的痕迹的、因此人看见的超验就会带有人的认知烙印、因此不管是否显式的把神人格化、最终我们所能够接近的超验都是带有人的痕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的【人格化神】和【非人格化神】的超验位格是等效的、并且从宗教的救赎意义上看、人格化神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佛学的智慧之路和神学的牺牲与美德之路】
还有一个类似之处、就是佛学和神学都有关于【人类整体救赎】的观点:大乘佛学说利他心、【度空地狱】、神学说人类整体因 背离神而有罪(遮盖自性的无明)、故要离开伊甸园住在地上、终身劳苦、地上长出荆棘和蒺藜、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苦谛)、而耶稣【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故至今没有再次来临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