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体的小谣传

每年春花開都要讀點朱天心。今年重溫1989年的小說集<我記得…>並不是好選擇。都不愉快,讓人煩惱。難怪明明都讀過卻印象全無。久久谁能记得<佛灭>和<我记得...>是否有本质区别。难怪詹宏志在序言里相信<去年在马里昂巴>会是朱天心以后的走向。
好在有寫於1984年的<淡水最後列車>,我還記得坐在學校報刊閱覽室從九十年代的<台港文學選刊>上讀到那篇,為了逃避炎熱的九月開學初。
朱天心以男生觀點寫下的小說粗粗算來就不下十篇。大多精彩。像<時移事往><春風蝴蝶之事>,有些年輕的敘述人是功課不好的男學生,像<最後列車>裡這位,可以和朱天文<尼羅河女兒>那位功課同樣不好的女敘述人談戀愛。
男生乘坐北淡線通學,認識一個得不到家人照顧的輕微精神病患老頭,於是你也知道整篇故事的大致主題了。雖然是不夠吸引的一個故事,但化用社會新聞比張大春的好看(一直覺得國文老師是張大春的話會很有趣,但作為小說家的他就…)又非常俏皮,插入當年流行文化,像藥師丸博子(近年“力作“是<一公升眼淚>裡那個媽)對陣中森明菜。Brooke Shields
這樣的男生會對老頭講的淡水掌故聽得津津有味?很值得壞疑。但朱天心把這個情節設計得很幽默:老頭說淡水風水上來看不宜子弟出道,必須走出去才能發達,不然就會越擠越瘦稱為瘦馬相。男生覺得有道理極了因為自己一直覺得像真田廣之,稜角風明的瘦長臉。原來是因為瘦馬相。
我問去台玩的老友可有乘北淡線,她答是捷運嗎?
朱天心發表小說後四年,北淡線停駛,“最後淡水列車“。
發現一群人組織過一個乘坐“最後淡水列車“的活動。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41900246/
不如香港人九七前收集港英空氣,或大陸居民當年集體游三峽那麼興師動眾。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41900302/
小說裡男生是在關渡站發現老頭不見了。
老頭下車為了跳海,無奈當年是橫渡淡水河的游泳好手,沒死成。
你知道,我最爱偏题。这次的偏题是:吮吸虎口以得到舌吻的效用是听蔡康永说的,不想在<佛灭>里,朱天心花大量笔墨描写这个身体小谣传。不信的去看看。
任何关于身体的小谣传如果不是太难实现的话,人们都会不自觉想去试试看。比如膝跳反应(这仿佛不是谣传),还有各种十万个为什么生物卷里的那些小实验。但这一则真的太丢脸了,如果照章为之却得不到相同体会的话。
好在有寫於1984年的<淡水最後列車>,我還記得坐在學校報刊閱覽室從九十年代的<台港文學選刊>上讀到那篇,為了逃避炎熱的九月開學初。
朱天心以男生觀點寫下的小說粗粗算來就不下十篇。大多精彩。像<時移事往><春風蝴蝶之事>,有些年輕的敘述人是功課不好的男學生,像<最後列車>裡這位,可以和朱天文<尼羅河女兒>那位功課同樣不好的女敘述人談戀愛。
男生乘坐北淡線通學,認識一個得不到家人照顧的輕微精神病患老頭,於是你也知道整篇故事的大致主題了。雖然是不夠吸引的一個故事,但化用社會新聞比張大春的好看(一直覺得國文老師是張大春的話會很有趣,但作為小說家的他就…)又非常俏皮,插入當年流行文化,像藥師丸博子(近年“力作“是<一公升眼淚>裡那個媽)對陣中森明菜。Brooke Shields
這樣的男生會對老頭講的淡水掌故聽得津津有味?很值得壞疑。但朱天心把這個情節設計得很幽默:老頭說淡水風水上來看不宜子弟出道,必須走出去才能發達,不然就會越擠越瘦稱為瘦馬相。男生覺得有道理極了因為自己一直覺得像真田廣之,稜角風明的瘦長臉。原來是因為瘦馬相。
我問去台玩的老友可有乘北淡線,她答是捷運嗎?
朱天心發表小說後四年,北淡線停駛,“最後淡水列車“。
發現一群人組織過一個乘坐“最後淡水列車“的活動。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41900246/
不如香港人九七前收集港英空氣,或大陸居民當年集體游三峽那麼興師動眾。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41900302/
小說裡男生是在關渡站發現老頭不見了。
老頭下車為了跳海,無奈當年是橫渡淡水河的游泳好手,沒死成。
你知道,我最爱偏题。这次的偏题是:吮吸虎口以得到舌吻的效用是听蔡康永说的,不想在<佛灭>里,朱天心花大量笔墨描写这个身体小谣传。不信的去看看。
任何关于身体的小谣传如果不是太难实现的话,人们都会不自觉想去试试看。比如膝跳反应(这仿佛不是谣传),还有各种十万个为什么生物卷里的那些小实验。但这一则真的太丢脸了,如果照章为之却得不到相同体会的话。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