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里的文章提到的一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老问题,但更可以说是经典问题,如果译者没有写一篇序言,我们可能不能立刻了解这些经典问题的现实意义,第一句便是“读诗的最佳方法,是把它当诗来读。”总说回到诗歌本身,如何回到,回到怎样的诗歌,什么是诗歌本身,是否存在这个本体,都仍然是未完成课题,这本书当然不是在对此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而它确实是在为通往这些答案提供道路,并且比答案更有现实价值。
可以清楚的看到,本书对文章的选择并未构成倾向上的相似性,相反,这些关于诗歌的文章无论是从写作角度、诗人选择、评述立场、言语策略等上几乎是各具特色的,即使是同一作者,如文德勒的两篇,奥登的四篇,也各有其姿态和内蕴的美。但这种分别造成的并非离散的个人形象,而是对主题的向心状态——对诗歌本体的关注,即使是德勒兹这样的哲学体系家。
此外,又以布鲁姆教授的文章作为开篇,我们看到,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译者对这些思想的引进仍然是在为对诗歌本身的坚持做出努力,同时希望这种坚持有结构性的自律。在这个意义上,这些文章中有着明显的以诗歌为基本的本质主义倾向。对于反本质主义盛行的时代来说,任何确认、体悟、细读、继承的动作都有虚幻化的危险,任何固定、崇高、真实、创造的形态都有随时被消解可能,因此在诗歌这个古老的艺术门类中,隐喻、想象、通感、悖论等修辞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危机。在许多时候坚守这些信仰,或者为其信仰做出必要的解释与修整已然成为某些诗人的风格本身,本书中提到的许多诗人正是这样的。伊格尔顿面对反本质主义原罪式的自我矛盾时,认为大可以将之缩小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并在一定语境和意义上规定反本质主义的意义,消灭一切绝不是建设性的,为了建设的消灭才可能是建设性的,否则就真成了“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这里面还有个水的载体和风的动力呢)。所以,从受新批评影响以来的美国文学评论,在大多时候仍是为作家,为诗人自身的信仰提供支持,这种支持是建立在对诗歌本身的认识上,并且往往产生出了批评的信仰。
伊格尔顿还表达过这样的思想,文学生产作为一种话语建构,姿态是其中一个无法避免的标志,而对于作家或批评家来说常常指涉个人的立场。本雅明说,一个没有立场的人不能做批评家,这句话因其语境自有其妙处,而对于王敖的这本译作来说,立场的鲜明程度甚至在选本的题目就彰显出来了,《读诗的艺术》在作者和译者来说,都是对这生产和接受以及批评等领域本身价值的拥护,“艺术”本身是一个具有价值判断的词汇,而作为一个短语,“读诗的艺术”更有其鲜明的指向性。
刚看格非老师关于新书的访谈,言之凿凿对理想读者的向往,历史证明理想读者永远不能被制造出来,被制造出来的充其量只能是恰当的读者,理想的读者需要被发现。
如果说这些翻译包容了一个王敖个人诗歌的风格,那最合适的限定词仍然是浪漫主义,这种浪漫主义即不是历时性的表现性的,也不是共时性的解释性的,它是极端个人化和极端公众化的相互模仿,在这个意义上浪漫主义对于王敖和另外一些诗人来说,绝不是僵死的,而是像这两个汉字的字形一样拥有内在的流变态势,而如果对此进行再限定,如新浪漫主义,现实浪漫主义,都是另一种失去想象力的固化。
在这本书的基调里有一个复指的认定,不仅读诗是一种艺术,写诗是一种艺术,即使评诗和阅读诗评同样是一种艺术,而对于王敖这本书,还有一个特殊的概念需要关注,即翻译也是一门艺术,中国新诗和新文学的其他类型一样,对其发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对外国文学和理论的引进,这是盖棺论定的事情,而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文学进入“成人期”,之后的发展中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张力创造出空前的价值,对美国诗论的持续引进自然是有意义的事情。
在被费正清洞悉的——立场意味着作者自己的姿态——的中国新文学史中,王敖的这个译本同许多具有相似重力的文本一样,是以一个提示的作用拥有它的意义的,这个提示是一种还原、一种展开视野的还原,即立场只献给诗歌本身。
对于诗歌本身而言,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读者和写作者都到了需要被提示的地步,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方向相反的危言耸听已经占据压倒性的地位,这也不是装模作样,因为立场的剩余价值已被过度使用了,希望这种提示得以内化,从而在今后的日子中慢慢展开。
可以清楚的看到,本书对文章的选择并未构成倾向上的相似性,相反,这些关于诗歌的文章无论是从写作角度、诗人选择、评述立场、言语策略等上几乎是各具特色的,即使是同一作者,如文德勒的两篇,奥登的四篇,也各有其姿态和内蕴的美。但这种分别造成的并非离散的个人形象,而是对主题的向心状态——对诗歌本体的关注,即使是德勒兹这样的哲学体系家。
此外,又以布鲁姆教授的文章作为开篇,我们看到,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译者对这些思想的引进仍然是在为对诗歌本身的坚持做出努力,同时希望这种坚持有结构性的自律。在这个意义上,这些文章中有着明显的以诗歌为基本的本质主义倾向。对于反本质主义盛行的时代来说,任何确认、体悟、细读、继承的动作都有虚幻化的危险,任何固定、崇高、真实、创造的形态都有随时被消解可能,因此在诗歌这个古老的艺术门类中,隐喻、想象、通感、悖论等修辞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危机。在许多时候坚守这些信仰,或者为其信仰做出必要的解释与修整已然成为某些诗人的风格本身,本书中提到的许多诗人正是这样的。伊格尔顿面对反本质主义原罪式的自我矛盾时,认为大可以将之缩小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并在一定语境和意义上规定反本质主义的意义,消灭一切绝不是建设性的,为了建设的消灭才可能是建设性的,否则就真成了“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这里面还有个水的载体和风的动力呢)。所以,从受新批评影响以来的美国文学评论,在大多时候仍是为作家,为诗人自身的信仰提供支持,这种支持是建立在对诗歌本身的认识上,并且往往产生出了批评的信仰。
伊格尔顿还表达过这样的思想,文学生产作为一种话语建构,姿态是其中一个无法避免的标志,而对于作家或批评家来说常常指涉个人的立场。本雅明说,一个没有立场的人不能做批评家,这句话因其语境自有其妙处,而对于王敖的这本译作来说,立场的鲜明程度甚至在选本的题目就彰显出来了,《读诗的艺术》在作者和译者来说,都是对这生产和接受以及批评等领域本身价值的拥护,“艺术”本身是一个具有价值判断的词汇,而作为一个短语,“读诗的艺术”更有其鲜明的指向性。
刚看格非老师关于新书的访谈,言之凿凿对理想读者的向往,历史证明理想读者永远不能被制造出来,被制造出来的充其量只能是恰当的读者,理想的读者需要被发现。
如果说这些翻译包容了一个王敖个人诗歌的风格,那最合适的限定词仍然是浪漫主义,这种浪漫主义即不是历时性的表现性的,也不是共时性的解释性的,它是极端个人化和极端公众化的相互模仿,在这个意义上浪漫主义对于王敖和另外一些诗人来说,绝不是僵死的,而是像这两个汉字的字形一样拥有内在的流变态势,而如果对此进行再限定,如新浪漫主义,现实浪漫主义,都是另一种失去想象力的固化。
在这本书的基调里有一个复指的认定,不仅读诗是一种艺术,写诗是一种艺术,即使评诗和阅读诗评同样是一种艺术,而对于王敖这本书,还有一个特殊的概念需要关注,即翻译也是一门艺术,中国新诗和新文学的其他类型一样,对其发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对外国文学和理论的引进,这是盖棺论定的事情,而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文学进入“成人期”,之后的发展中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张力创造出空前的价值,对美国诗论的持续引进自然是有意义的事情。
在被费正清洞悉的——立场意味着作者自己的姿态——的中国新文学史中,王敖的这个译本同许多具有相似重力的文本一样,是以一个提示的作用拥有它的意义的,这个提示是一种还原、一种展开视野的还原,即立场只献给诗歌本身。
对于诗歌本身而言,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读者和写作者都到了需要被提示的地步,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方向相反的危言耸听已经占据压倒性的地位,这也不是装模作样,因为立场的剩余价值已被过度使用了,希望这种提示得以内化,从而在今后的日子中慢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