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勇士之道

和平勇士之道
野兽爱智慧
“1966年之前,我一直被幸运之神眷顾,在安稳的环境中长大,在世界弹簧床锦标赛中拿到冠军,周游欧洲各国。可是这段生命历程为我带来受之无愧的赞赏,却没有为我的内心带来永恒的宁静。一天,凌晨三点二十分,在一个通宵营业的加油站里,我首次与苏格拉底相遇。
这一次的偶遇以及接下来的历险,改变了我的一生。
苏格拉底把我的生活方式,和他的生活方式彻底对照了一番。他不断取笑我过着既严肃、忧心忡忡又问题重重的生活:“你必须为你现在的生活负责,而不是为你所受到的困境去责怪别人或环境。等你真正张开眼睛时,你会看到你的健康、幸福和生活的各种困境,大部分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间。”
直到我终能看清他那睿智、慈悲且幽默的教导:“尽量使用你拥有的任何知识,可是要看出它们的限制。光有知识还不够,知识没有心。再多的知识也不能滋养或支撑你的心灵,它永远也无法带给你终极的幸福或平静。生命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而己,还得有热烈的感情和源源不绝的能量。生命必须采取正确的行动,才能让知识活过来。”(丹•米尔曼语)
世界上有一种阅读的原型,在不同的时代都会出现不同的化身,这种阅读是人类永恒的需要,因為它反映了人类内在最深沉的心灵探索,就是寻找人為什麼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和目的。
这种阅读都以英雄的冒险故事(SAGA)出现,因此不管是希腊时代荷马的《奥德赛的流浪》,中世纪《亚瑟王与巫师梅林》的传奇,或这些年畅销全世界的《哈利波特》及《魔戒》,都不只是关於英雄在现实世界的冒险犯难,最重要的内容反而是英雄的心灵成长的旅程,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不仅是他打赢了多少外在敌人,而是他最终是否可以战胜自己。
每个年代的年轻人群体中都会出现几本的「祕教书」(cult book),靠著年轻人的口耳相传成為畅销书,之后再成為经典,这些书因為都曾陪伴年轻人的心灵成长,教导他们如何面对世界,这些书最终的归属都不会像这世界上的许多书籍一般,落脚於书架的尘埃之中,随著时间被遗忘,这些心灵圣经永远在记忆的殿堂之中,祭放在独特的圣土之上。
丹.米尔曼(Dan Millman)是一个非常会说故事的人,在这本半自传体小说中,活灵活现地创造出三个让人一看就难忘的角色,一是代表作者本人,也同时代表无数对世界迷惘的年轻心灵,渴望了解存在的终极意义;二是那位荒诞有趣、却时时句句真言、灵光涌现的深夜加油站的老工人,也就是作者暱称的苏格拉底,并视之為上师;第三位人物是古怪精灵的女友乔依,代表著作者失落了一半的灵魂伴侣。
阅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会產生很愉悦的经验,有一种有人正在為你加持气场的感受,内在的能量会变得很高昂,脑子会变得很清明,尤其当书中的加油站工人苏格拉底提出独特的反问时,读者会跟随著叙述走,一起思考,也一起展开心智与心灵的神祕探索。
作者之所以会用加油站工人的职业与苏格拉底的外号来描绘他的心灵导师,自有其喻意,加油站工人是很平凡的工作,但会汽车加油,使其能跑却是非常重要的事,人人往往也知道该為车子加油,却会忘记自己的心灵如果不加油,也就不能跑了。许多人们的心灵都有如停在身体停车厂内忘了加油的报废车,但我们该如何為心灵加油呢?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书中,苏格拉底教导的方式不是告诉你该去做什麼,苏格拉底不是一位给答案的上师,他帮助的方式是让学生察觉问题所在,然后懂得提出正确的问题,然后在自己去寻找答案。
书中的苏格拉底的原型,当然是来自古希腊的圣哲苏格拉底,这位在雅典市集上到处问人问题的思考者,认為人在世上最重要的生命目的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古希腊戴尔菲的神喻,其实在另一彼岸的印度圣哲释迦牟尼提出的生命功课也是「自我觉察」,觉者即佛。
觉察什麼呢?我们在书中看到这位奥运选手的叙述者,从永远计划著下一步要完成什麼目标导向的人生观缓慢下来,懂得在慢活的状态中察觉到什麼是此时此地(Here & Now),慢慢懂得了活在当下当刻。
但活在当下当刻,并非止水的状态,而是风动的现象,我最喜欢书中苏格拉底的身教常常以风為暗喻,宇宙风生水起,风向永远在变,能闻风起舞的人才懂得跳出曼妙之舞。
2010年5月25日,18:06,周二,野兽爱智慧居,据说今天是心理健康日,“我爱自己”
野兽爱智慧
“1966年之前,我一直被幸运之神眷顾,在安稳的环境中长大,在世界弹簧床锦标赛中拿到冠军,周游欧洲各国。可是这段生命历程为我带来受之无愧的赞赏,却没有为我的内心带来永恒的宁静。一天,凌晨三点二十分,在一个通宵营业的加油站里,我首次与苏格拉底相遇。
这一次的偶遇以及接下来的历险,改变了我的一生。
苏格拉底把我的生活方式,和他的生活方式彻底对照了一番。他不断取笑我过着既严肃、忧心忡忡又问题重重的生活:“你必须为你现在的生活负责,而不是为你所受到的困境去责怪别人或环境。等你真正张开眼睛时,你会看到你的健康、幸福和生活的各种困境,大部分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间。”
直到我终能看清他那睿智、慈悲且幽默的教导:“尽量使用你拥有的任何知识,可是要看出它们的限制。光有知识还不够,知识没有心。再多的知识也不能滋养或支撑你的心灵,它永远也无法带给你终极的幸福或平静。生命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而己,还得有热烈的感情和源源不绝的能量。生命必须采取正确的行动,才能让知识活过来。”(丹•米尔曼语)
世界上有一种阅读的原型,在不同的时代都会出现不同的化身,这种阅读是人类永恒的需要,因為它反映了人类内在最深沉的心灵探索,就是寻找人為什麼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和目的。
这种阅读都以英雄的冒险故事(SAGA)出现,因此不管是希腊时代荷马的《奥德赛的流浪》,中世纪《亚瑟王与巫师梅林》的传奇,或这些年畅销全世界的《哈利波特》及《魔戒》,都不只是关於英雄在现实世界的冒险犯难,最重要的内容反而是英雄的心灵成长的旅程,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不仅是他打赢了多少外在敌人,而是他最终是否可以战胜自己。
每个年代的年轻人群体中都会出现几本的「祕教书」(cult book),靠著年轻人的口耳相传成為畅销书,之后再成為经典,这些书因為都曾陪伴年轻人的心灵成长,教导他们如何面对世界,这些书最终的归属都不会像这世界上的许多书籍一般,落脚於书架的尘埃之中,随著时间被遗忘,这些心灵圣经永远在记忆的殿堂之中,祭放在独特的圣土之上。
丹.米尔曼(Dan Millman)是一个非常会说故事的人,在这本半自传体小说中,活灵活现地创造出三个让人一看就难忘的角色,一是代表作者本人,也同时代表无数对世界迷惘的年轻心灵,渴望了解存在的终极意义;二是那位荒诞有趣、却时时句句真言、灵光涌现的深夜加油站的老工人,也就是作者暱称的苏格拉底,并视之為上师;第三位人物是古怪精灵的女友乔依,代表著作者失落了一半的灵魂伴侣。
阅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会產生很愉悦的经验,有一种有人正在為你加持气场的感受,内在的能量会变得很高昂,脑子会变得很清明,尤其当书中的加油站工人苏格拉底提出独特的反问时,读者会跟随著叙述走,一起思考,也一起展开心智与心灵的神祕探索。
作者之所以会用加油站工人的职业与苏格拉底的外号来描绘他的心灵导师,自有其喻意,加油站工人是很平凡的工作,但会汽车加油,使其能跑却是非常重要的事,人人往往也知道该為车子加油,却会忘记自己的心灵如果不加油,也就不能跑了。许多人们的心灵都有如停在身体停车厂内忘了加油的报废车,但我们该如何為心灵加油呢?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书中,苏格拉底教导的方式不是告诉你该去做什麼,苏格拉底不是一位给答案的上师,他帮助的方式是让学生察觉问题所在,然后懂得提出正确的问题,然后在自己去寻找答案。
书中的苏格拉底的原型,当然是来自古希腊的圣哲苏格拉底,这位在雅典市集上到处问人问题的思考者,认為人在世上最重要的生命目的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古希腊戴尔菲的神喻,其实在另一彼岸的印度圣哲释迦牟尼提出的生命功课也是「自我觉察」,觉者即佛。
觉察什麼呢?我们在书中看到这位奥运选手的叙述者,从永远计划著下一步要完成什麼目标导向的人生观缓慢下来,懂得在慢活的状态中察觉到什麼是此时此地(Here & Now),慢慢懂得了活在当下当刻。
但活在当下当刻,并非止水的状态,而是风动的现象,我最喜欢书中苏格拉底的身教常常以风為暗喻,宇宙风生水起,风向永远在变,能闻风起舞的人才懂得跳出曼妙之舞。
2010年5月25日,18:06,周二,野兽爱智慧居,据说今天是心理健康日,“我爱自己”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