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特的陶罐
橘子肯定是一个寓意,这几乎是来自母亲的命令。“来,吃个橘子。”
或者就像珍妮特在访谈时所说,整个小说,她试图解释自己从何而来。“我试图把一段怪异的童年、一种非同寻常的个人历史讲明白。我也试图去宽恕。”是啊,宽恕。这似乎是牧师对珍妮特说的话,“上帝宽恕了,并遗忘了。”(P.155)亲爱的珍妮特,难道你就不能遗忘么?在小说的末尾,珍妮特在山顶看到曾经的梅兰妮的家,想起来之前的某次偶遇梅兰妮,她推着一辆婴儿车,像一颗植物一样木然、更加的迟钝。珍妮特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她当初深爱着的人。但是一旦梅兰妮离开她,没有注意她,珍妮特又几乎要发狂,仿佛得了毒血症,无法原谅梅兰妮的遗忘。“时间是最厉害的杀手,人们遗忘,厌倦,变老,离去。她说,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之间其实也没多少事。”(P.236)细心的读者,很快就会发现,这段话几乎是一个反复,就像珍妮特的母亲说“来,吃个橘子”那样,这段话在小说“申命记:最后的律法”一章的开篇也有写到。
“申命记”这一章节,显得奇异,乃至不可理解。
小说作者为什么在这一章说了一些看似和小说情节毫无关联的话呢?开篇第一句,就是那反复说“时间”的经典台词:“时间能抹杀一切。人们遗忘,厌倦,变老,离去。”(P.127)这与牧师的教训如出一辙。就像当初珍妮特在母亲看来陷入堕落的罪恶之中,牧师让她忏悔,只要她忏悔,就原谅她。但是珍妮特没有。她并非不相信宽恕,而是不相信遗忘。记忆不是就在那里吗?“记忆,那是什么东西?不过是看不到遗忘之必要的傻瓜们的胡言乱语。”(P.129)珍妮特既不愿意陷入回忆之中,又不愿意像牧师教训的那样实施遗忘,这不是她想要的宽恕。“申命记”这一章节,副标题是“最后的律法”,所谓最后的律法,尤其对于珍妮特而言,说的其实是与母亲的分离。
我们可以说,珍妮特与母亲有两次分离:一个是与她的生母,一个是与她的养母。作为一个孤儿,一个弃婴,一个养女,珍妮特的感情里,始终有一个不可抹除不可纠正不可平衡不可替补的不确定。在小说“约书亚”那一章节里,珍妮特对那种不确定的情况有个暂时的总结,在她不确定自己与梅兰妮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前,还有一个不确定,有个被她称为“尴尬场面”的事情,就是她的生身母亲曾来认领她。珍妮特觉得自己的出身肯定是有蹊跷的,但是她不能确定这蹊跷是什么?这条生产的脐带,成了“无言的符征”。
而珍妮特与养母的分离,在她描写橘子的那段文字里有过暗示。她说:“吃下这果实,就意味着离开花园,因为果实讲述了别的事情。”(P.170)这个位于幼发拉底河畔的秘密花园,多像是《圣经》里的伊甸园啊。伊甸园里寓意着离开的果实是智慧果,而珍妮特的花园里,寓意着离开的则是橘子。
在一场驱魔般的腺热之后,珍妮特躺在床上,大病初醒。她的母亲守在床边,吃点橘子吧,她母亲说。随后小说作者写:“我挑出最大的那只,开始剥皮。橘皮很硬,怎么都剥不下来……最后,我总算把那层坚固的橘子盔甲撬了下来,两只手一起用力,把橘子掰开。”(P.157)而那只橘色的魔鬼,就坐在橘子的中央。毋庸置疑的是,作者在小说里使用了大量的寓意,比如橘皮,就像是教诲,而掰开的橘子,是对内心欲望的隐喻(“鲜血从裂开的果子里源源不地流淌出来,开瓤的果子就是游客和朝圣者的甘露美食,所有真正的追寻都在这座花园里终结。”P.170)。几乎所有的信徒,都把自己内心的欲望用圣言的教诲包裹起来,但是并没有因为他们这么做,内心的欲望就真正的退隐,很多时候,反而是欲盖弥彰,虚荣的愈加虚荣,贪婪的愈加贪婪。
应该说珍妮特对于养母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小说作者也试图理解这般复杂的情感,为此,她写了一个童话故事,就是那个女巫和男巫的故事。这个故事奇怪的地方是一开始,男巫像是女巫的求爱者,他不断的征求女巫的姓名,正如珍妮特指出的,命名意味着权力。然而,当男巫终于猜到了女巫的名字,把她抱回家以后,作者奇怪的说:“这只是个开头,温妮特在城堡里探险会发现越来越多,但她住在那儿时,还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怪事。她忘记了自己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也忘了自己以前做过什么。她相信自己一直都在这座城堡里,因为她就是男巫的女儿。”(P.200)这个童话故事,简直是对珍妮特的养母当初去孤儿院领养她这件事的一个寓意。因为后面接着就说到,男巫告诉温尼特(童话里的女孩),她没有母亲,但由一个强大的神明特意托付给他的(P.200)。这不就是说的珍妮特的养母吗?珍妮特的养母摹仿圣母玛利亚,借着天上星辰的指引,来到一座孤儿院,领养了珍妮特,她以为这是上帝赐予的,她一定要把珍妮特教育为虔诚的传道者。但是奇怪的是,在这个童话故事里,本来原型是女性的那个领养者,却是个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是个男的?而且这个男巫,起初是恋人,转而又是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大审判”这一章节里,关于珍妮特的同性之爱,作者借着珍妮特的心理活动写道:“一切似乎只是纠缠于一个事实:我爱错了一类人。不管从哪方面看,爱上谁都无所谓错,只有一点例外:对另一个女人产生浪漫情愫是罪孽。”(P.176)这是在“模仿男人”,珍妮特的母亲憎恶的说道。小说作者在那个男巫的童话里,似乎对这句母亲憎恶说出的话,实施了一个反写。这实在是英国政治的遗产,即性别政治的困惑,或者说悖论。在大教堂回复给牧师的那封信里,小说作者似乎故意设置了一个绝大的讽刺:基督教会的真正问题在于违背了圣保罗的教诲,允许女性在教堂里拥有权力。珍妮特将那个性别倒错的矛头,指向了她的母亲,换句话说,不是她篡夺了男性的世界,而是她的母亲,而她所有的问题,只在于试图回到母亲的欲望。
这也是整篇小说,惟一被作者接受的宽恕。如此宽恕,不是建立在遗忘的基础之上,而是某种程度的相反,不是忘掉过去,是试图对过去作出理解。这就是为什么珍妮特多年之后再次见到梅兰妮,梅兰妮告诉她,那些过去的感情都死了。但是珍妮特不能接受,她认为,恰恰是死掉的东西才有诱人之处,她说:“死掉的东西,你尽可虐待、篡改、重新涂上颜色。”(P.236)梅兰妮听她这么说,大笑一通,说以珍妮特的视角,完全可以写一本精彩的小说,以她自己的视角只能写成历史。因为梅兰妮要忘掉这些过去的荒唐的感情了,她更愿意跟珍妮特谈论天气、造路工程和婴儿用品的价格。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这是多么残酷的时间啊。时间或许真的可以改变一切,但是对于珍妮特来说,时间的改变还嫌太无力了。正如小说作者在访谈中强调的,她试图去宽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宽恕呢?
在那个男巫的童话故事里,温妮特有一段心理独白,几乎是珍妮特内心经验的宣言,她说:“你必须充分理解你要改变的对象,才可能改变万物。当然也有人走火入魔,甚至篡改魔法,但那是堕落的力量,改变你所不理解的事物——这便是邪恶的真正本性。”(P.194)而珍妮特,始终都在试图去理解,不仅理解那个不可理解的自己的诞生,自己的被弃,理解那个深埋于自己内心的不确定,那个大章鱼,还要去理解她的养母,理解她自己。
关于理解的问题,艾尔西可谓是珍妮特的老师。在“出埃及”那一章里,珍妮特和艾尔西有个关于水果蛋糕的争论,艾尔西说:“这块蛋糕不需要我吃它来证明它是可以吃的。不管有没有我,它都存在。”随后珍妮特自认为理解艾尔西的意思,她想,“创造才是最基本的,为了赞赏和感激,为了增补不足。一旦创造了,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和创造者分离了,不需要任何辅助就已完整存在”(P.63)。在我看来,这也是为什么在童话故事里,作者都会提到那颗褐色的石头。因为褐色寓意母亲(两个母亲,也就是自己的来源),而石头寓意道路(在西方神话故事里,道路之神赫尔墨斯的词源是一堆石头的意思),自己要走的道路。在小说末尾,珍妮特重提了这个关于创造的思想:“如果陶匠有了好点子,她会把它贯彻到一只陶罐里,它就能脱离她而存在,以它特有的独立形态兀自存在。”(P.233)这绝非分身术那么简单,它的深意在于,珍妮特对于记忆,对于过去,有个寓意的创造,如此一来,不管你自己的欲望是怎样,也不管人们的想法是怎样,这些过往就必然的兀自存在在那儿,它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膨胀,也不会因为你的贬损而消失,它就在那儿。我觉得,这就是小说作者试图给出的宽恕。在历史和小说之间,毫无疑问,珍妮特选择了小说,这不仅让我想到吉拉尔论述过的,惟有小说的,才是真实的。而历史,更多成为我们遗忘的借口(“历史是否认过去的一种方法。否认过去,就是拒绝承认它的完整和真实。修正它,强迫它,让它运转,榨出它的灵魂,直到如你所愿,你觉得它该什么样,它就什么样。用尽我们自己的小手段,我们就都是历史学家。”P.128)。
或者就像珍妮特在访谈时所说,整个小说,她试图解释自己从何而来。“我试图把一段怪异的童年、一种非同寻常的个人历史讲明白。我也试图去宽恕。”是啊,宽恕。这似乎是牧师对珍妮特说的话,“上帝宽恕了,并遗忘了。”(P.155)亲爱的珍妮特,难道你就不能遗忘么?在小说的末尾,珍妮特在山顶看到曾经的梅兰妮的家,想起来之前的某次偶遇梅兰妮,她推着一辆婴儿车,像一颗植物一样木然、更加的迟钝。珍妮特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她当初深爱着的人。但是一旦梅兰妮离开她,没有注意她,珍妮特又几乎要发狂,仿佛得了毒血症,无法原谅梅兰妮的遗忘。“时间是最厉害的杀手,人们遗忘,厌倦,变老,离去。她说,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之间其实也没多少事。”(P.236)细心的读者,很快就会发现,这段话几乎是一个反复,就像珍妮特的母亲说“来,吃个橘子”那样,这段话在小说“申命记:最后的律法”一章的开篇也有写到。
“申命记”这一章节,显得奇异,乃至不可理解。
小说作者为什么在这一章说了一些看似和小说情节毫无关联的话呢?开篇第一句,就是那反复说“时间”的经典台词:“时间能抹杀一切。人们遗忘,厌倦,变老,离去。”(P.127)这与牧师的教训如出一辙。就像当初珍妮特在母亲看来陷入堕落的罪恶之中,牧师让她忏悔,只要她忏悔,就原谅她。但是珍妮特没有。她并非不相信宽恕,而是不相信遗忘。记忆不是就在那里吗?“记忆,那是什么东西?不过是看不到遗忘之必要的傻瓜们的胡言乱语。”(P.129)珍妮特既不愿意陷入回忆之中,又不愿意像牧师教训的那样实施遗忘,这不是她想要的宽恕。“申命记”这一章节,副标题是“最后的律法”,所谓最后的律法,尤其对于珍妮特而言,说的其实是与母亲的分离。
我们可以说,珍妮特与母亲有两次分离:一个是与她的生母,一个是与她的养母。作为一个孤儿,一个弃婴,一个养女,珍妮特的感情里,始终有一个不可抹除不可纠正不可平衡不可替补的不确定。在小说“约书亚”那一章节里,珍妮特对那种不确定的情况有个暂时的总结,在她不确定自己与梅兰妮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前,还有一个不确定,有个被她称为“尴尬场面”的事情,就是她的生身母亲曾来认领她。珍妮特觉得自己的出身肯定是有蹊跷的,但是她不能确定这蹊跷是什么?这条生产的脐带,成了“无言的符征”。
而珍妮特与养母的分离,在她描写橘子的那段文字里有过暗示。她说:“吃下这果实,就意味着离开花园,因为果实讲述了别的事情。”(P.170)这个位于幼发拉底河畔的秘密花园,多像是《圣经》里的伊甸园啊。伊甸园里寓意着离开的果实是智慧果,而珍妮特的花园里,寓意着离开的则是橘子。
在一场驱魔般的腺热之后,珍妮特躺在床上,大病初醒。她的母亲守在床边,吃点橘子吧,她母亲说。随后小说作者写:“我挑出最大的那只,开始剥皮。橘皮很硬,怎么都剥不下来……最后,我总算把那层坚固的橘子盔甲撬了下来,两只手一起用力,把橘子掰开。”(P.157)而那只橘色的魔鬼,就坐在橘子的中央。毋庸置疑的是,作者在小说里使用了大量的寓意,比如橘皮,就像是教诲,而掰开的橘子,是对内心欲望的隐喻(“鲜血从裂开的果子里源源不地流淌出来,开瓤的果子就是游客和朝圣者的甘露美食,所有真正的追寻都在这座花园里终结。”P.170)。几乎所有的信徒,都把自己内心的欲望用圣言的教诲包裹起来,但是并没有因为他们这么做,内心的欲望就真正的退隐,很多时候,反而是欲盖弥彰,虚荣的愈加虚荣,贪婪的愈加贪婪。
应该说珍妮特对于养母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小说作者也试图理解这般复杂的情感,为此,她写了一个童话故事,就是那个女巫和男巫的故事。这个故事奇怪的地方是一开始,男巫像是女巫的求爱者,他不断的征求女巫的姓名,正如珍妮特指出的,命名意味着权力。然而,当男巫终于猜到了女巫的名字,把她抱回家以后,作者奇怪的说:“这只是个开头,温妮特在城堡里探险会发现越来越多,但她住在那儿时,还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怪事。她忘记了自己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也忘了自己以前做过什么。她相信自己一直都在这座城堡里,因为她就是男巫的女儿。”(P.200)这个童话故事,简直是对珍妮特的养母当初去孤儿院领养她这件事的一个寓意。因为后面接着就说到,男巫告诉温尼特(童话里的女孩),她没有母亲,但由一个强大的神明特意托付给他的(P.200)。这不就是说的珍妮特的养母吗?珍妮特的养母摹仿圣母玛利亚,借着天上星辰的指引,来到一座孤儿院,领养了珍妮特,她以为这是上帝赐予的,她一定要把珍妮特教育为虔诚的传道者。但是奇怪的是,在这个童话故事里,本来原型是女性的那个领养者,却是个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是个男的?而且这个男巫,起初是恋人,转而又是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大审判”这一章节里,关于珍妮特的同性之爱,作者借着珍妮特的心理活动写道:“一切似乎只是纠缠于一个事实:我爱错了一类人。不管从哪方面看,爱上谁都无所谓错,只有一点例外:对另一个女人产生浪漫情愫是罪孽。”(P.176)这是在“模仿男人”,珍妮特的母亲憎恶的说道。小说作者在那个男巫的童话里,似乎对这句母亲憎恶说出的话,实施了一个反写。这实在是英国政治的遗产,即性别政治的困惑,或者说悖论。在大教堂回复给牧师的那封信里,小说作者似乎故意设置了一个绝大的讽刺:基督教会的真正问题在于违背了圣保罗的教诲,允许女性在教堂里拥有权力。珍妮特将那个性别倒错的矛头,指向了她的母亲,换句话说,不是她篡夺了男性的世界,而是她的母亲,而她所有的问题,只在于试图回到母亲的欲望。
这也是整篇小说,惟一被作者接受的宽恕。如此宽恕,不是建立在遗忘的基础之上,而是某种程度的相反,不是忘掉过去,是试图对过去作出理解。这就是为什么珍妮特多年之后再次见到梅兰妮,梅兰妮告诉她,那些过去的感情都死了。但是珍妮特不能接受,她认为,恰恰是死掉的东西才有诱人之处,她说:“死掉的东西,你尽可虐待、篡改、重新涂上颜色。”(P.236)梅兰妮听她这么说,大笑一通,说以珍妮特的视角,完全可以写一本精彩的小说,以她自己的视角只能写成历史。因为梅兰妮要忘掉这些过去的荒唐的感情了,她更愿意跟珍妮特谈论天气、造路工程和婴儿用品的价格。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这是多么残酷的时间啊。时间或许真的可以改变一切,但是对于珍妮特来说,时间的改变还嫌太无力了。正如小说作者在访谈中强调的,她试图去宽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宽恕呢?
在那个男巫的童话故事里,温妮特有一段心理独白,几乎是珍妮特内心经验的宣言,她说:“你必须充分理解你要改变的对象,才可能改变万物。当然也有人走火入魔,甚至篡改魔法,但那是堕落的力量,改变你所不理解的事物——这便是邪恶的真正本性。”(P.194)而珍妮特,始终都在试图去理解,不仅理解那个不可理解的自己的诞生,自己的被弃,理解那个深埋于自己内心的不确定,那个大章鱼,还要去理解她的养母,理解她自己。
关于理解的问题,艾尔西可谓是珍妮特的老师。在“出埃及”那一章里,珍妮特和艾尔西有个关于水果蛋糕的争论,艾尔西说:“这块蛋糕不需要我吃它来证明它是可以吃的。不管有没有我,它都存在。”随后珍妮特自认为理解艾尔西的意思,她想,“创造才是最基本的,为了赞赏和感激,为了增补不足。一旦创造了,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和创造者分离了,不需要任何辅助就已完整存在”(P.63)。在我看来,这也是为什么在童话故事里,作者都会提到那颗褐色的石头。因为褐色寓意母亲(两个母亲,也就是自己的来源),而石头寓意道路(在西方神话故事里,道路之神赫尔墨斯的词源是一堆石头的意思),自己要走的道路。在小说末尾,珍妮特重提了这个关于创造的思想:“如果陶匠有了好点子,她会把它贯彻到一只陶罐里,它就能脱离她而存在,以它特有的独立形态兀自存在。”(P.233)这绝非分身术那么简单,它的深意在于,珍妮特对于记忆,对于过去,有个寓意的创造,如此一来,不管你自己的欲望是怎样,也不管人们的想法是怎样,这些过往就必然的兀自存在在那儿,它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膨胀,也不会因为你的贬损而消失,它就在那儿。我觉得,这就是小说作者试图给出的宽恕。在历史和小说之间,毫无疑问,珍妮特选择了小说,这不仅让我想到吉拉尔论述过的,惟有小说的,才是真实的。而历史,更多成为我们遗忘的借口(“历史是否认过去的一种方法。否认过去,就是拒绝承认它的完整和真实。修正它,强迫它,让它运转,榨出它的灵魂,直到如你所愿,你觉得它该什么样,它就什么样。用尽我们自己的小手段,我们就都是历史学家。”P.128)。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