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搞废一个人,那就提供一个没有经济压力,随时可以上网看书的房子吧
人生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或者这就是哲学上说的认识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吧,对于职业规划,这或许是我体会很深的一件事。
大一的时候,意气风发的,觉得什么事情我都need a try,就这么简单的一试,结果还入围了学校的决赛,第一次感觉到在一个三四万人的学校成为top ten的感受,成为了学校首届校园十佳职业规划之星,一下子开始自我膨胀,也开始带领着自己的创业协会(像学生会一样的组织)打着普及创业思想的旗号,开始给大家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给别人做培训,举办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的比赛…… 到后来,随着自己的“退休”和将要面临真正的职场,我却胆怯不知何去何从了,到大四,孩子们再请我去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我却是那样的底气不足,因为怕别人问你当年的规划是什么?你现在又做得怎样了?
是的,计划哪里赶得上变化快呢?既然都是这样过,我为什么要让自己做什么规划的呢?在毕业季的那种不安与前程未卜的状况下,我凭什么给你一个关于职业规划的明确的advice?但至少我还是有为自己的前途try it again的。而现在在看古典老师的新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似乎也明白了为什么在这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世界里,古典老师还是要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对付着过,因为大家都这样,做这种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情似乎并没有风险的,天天谈谈恋爱,再来点游戏、小说、电视剧,日子过得多惬意,什么课程论文不就两分钟的事情,复制粘贴就可以了啊,反正你现在学的毕业以后也不见得用的着。但我认为你努力过的话似乎就会别有洞天:比如我的研究生考试的面试,抽到的两道题:1。什么是生物质能源,谈谈它的研究进展。2。如果你被录取了,谈谈你的研究规划。我不知道如果别人看到这两道题是什么样的结果,我认为一般人都会翻白眼的吧,但我却在窃喜我的这两道题:第一题是我大学的第一篇课程论文,当时在图书馆、机房折腾差不多一礼拜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才写的一篇论文,但很不幸当时老师只给了我88分(貌似那门课90+)的人不在少数,我为此郁闷不短时间的,不过我倒是真觉得这个课题很有前途,也一直在持续关注着。第二个题目那正是点到我心坎里去了,我那段时间不是一直怀疑自己的规划是没有用的吗? 但是做了那么多的策划案,这些思路都是水到渠成的啊,因此,我也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跟各位专家高谈阔论了,结果是让全场专家频频点头,当然也会有不断的提问,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突然间觉得我这几年的“不务正业”也是能派得上用场的。
“如果你想搞废一个人,那就提供一个没有经济压力,随时可以上网看书的房子吧。”这个像不像你大学的宿舍?
我不相信一个人从来没有过idea,但有几个敢走出来去have a try呢?我们太习惯给自己找太多的借口,或者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只是不敢承认自己的懦弱,不敢面对万一我失败了会怎样的后果。
其实人生不都这样,试过,没试过,按部就班的生活,如果甘心就这么一辈子过“放牛娃”的生活,享受那样一份惬意也是未尝不可的,反正大家不都那么做的吗?但是如果你想给活出点自己的味道,为什么不把你的想法have a try,甚至try it again?成功学时骗人的,新东方或许也是个大大忽悠的,但万一你在路上遇到些什么别的风景就让你豁然开朗了呢?所以不要轻易的拒绝尝试。
大一的时候,意气风发的,觉得什么事情我都need a try,就这么简单的一试,结果还入围了学校的决赛,第一次感觉到在一个三四万人的学校成为top ten的感受,成为了学校首届校园十佳职业规划之星,一下子开始自我膨胀,也开始带领着自己的创业协会(像学生会一样的组织)打着普及创业思想的旗号,开始给大家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给别人做培训,举办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的比赛…… 到后来,随着自己的“退休”和将要面临真正的职场,我却胆怯不知何去何从了,到大四,孩子们再请我去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我却是那样的底气不足,因为怕别人问你当年的规划是什么?你现在又做得怎样了?
是的,计划哪里赶得上变化快呢?既然都是这样过,我为什么要让自己做什么规划的呢?在毕业季的那种不安与前程未卜的状况下,我凭什么给你一个关于职业规划的明确的advice?但至少我还是有为自己的前途try it again的。而现在在看古典老师的新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似乎也明白了为什么在这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世界里,古典老师还是要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对付着过,因为大家都这样,做这种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情似乎并没有风险的,天天谈谈恋爱,再来点游戏、小说、电视剧,日子过得多惬意,什么课程论文不就两分钟的事情,复制粘贴就可以了啊,反正你现在学的毕业以后也不见得用的着。但我认为你努力过的话似乎就会别有洞天:比如我的研究生考试的面试,抽到的两道题:1。什么是生物质能源,谈谈它的研究进展。2。如果你被录取了,谈谈你的研究规划。我不知道如果别人看到这两道题是什么样的结果,我认为一般人都会翻白眼的吧,但我却在窃喜我的这两道题:第一题是我大学的第一篇课程论文,当时在图书馆、机房折腾差不多一礼拜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才写的一篇论文,但很不幸当时老师只给了我88分(貌似那门课90+)的人不在少数,我为此郁闷不短时间的,不过我倒是真觉得这个课题很有前途,也一直在持续关注着。第二个题目那正是点到我心坎里去了,我那段时间不是一直怀疑自己的规划是没有用的吗? 但是做了那么多的策划案,这些思路都是水到渠成的啊,因此,我也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跟各位专家高谈阔论了,结果是让全场专家频频点头,当然也会有不断的提问,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突然间觉得我这几年的“不务正业”也是能派得上用场的。
“如果你想搞废一个人,那就提供一个没有经济压力,随时可以上网看书的房子吧。”这个像不像你大学的宿舍?
我不相信一个人从来没有过idea,但有几个敢走出来去have a try呢?我们太习惯给自己找太多的借口,或者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只是不敢承认自己的懦弱,不敢面对万一我失败了会怎样的后果。
其实人生不都这样,试过,没试过,按部就班的生活,如果甘心就这么一辈子过“放牛娃”的生活,享受那样一份惬意也是未尝不可的,反正大家不都那么做的吗?但是如果你想给活出点自己的味道,为什么不把你的想法have a try,甚至try it again?成功学时骗人的,新东方或许也是个大大忽悠的,但万一你在路上遇到些什么别的风景就让你豁然开朗了呢?所以不要轻易的拒绝尝试。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