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言外,得意忘言

书是薄薄一册,开本很小。加之书中有不少插图,因此文字量也是极少的。若是读书速度快的人,三两杯清茶下肚,已能通篇览就。
然而读禅宗故事,重点并不在阅读速度上,甚而不在阅读是否精细。禅宗讲求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说到底,只在一个悟字。机缘到时,再不可思议的文字也能知晓它真意何在,再艰涩难懂的道理最终都成为清风明月。
这一本书中的小故事,数年间断断续续读了十之七八。今日读时,有些算是旧事,有些算是新知。新知之中,尤以113页的故事感触最深。这故事是说,有人问佛陀问题,佛陀早晚各答一次,答案并不相同。此人深感疑惑,于是继续追问此中有何道理。佛陀答:我和生命一起流动,所以我的答案随时会改变。我没有办法给你一个静止不动的独断。
我们常爱说当下,但说当下之时,那个当下已然过尽。世事皆在流动之间,今日看我笑靥如花,明日看我虽也微笑,可日月星辰变幻之下,明日的我已不是今日的我。人是如此,推乎草木亦是如此,推乎思维更是如此。或有人说过去已然发生的事情便是永恒。只是这种永恒在记忆中究竟留下多少,岁月流逝之间,内力、外力不停挤压之下,记忆也随之涨缩不定,到得最后,仍是真假莫辩。
能守得住的,无非自己真心而已——或者说不是守,而是恢复。自性本自俱足,只因被执着所掩盖,方会生起妄心妄念。禅宗每一个机锋,都是值得推敲的,它能教会读者如何恢复真知,让读者在平常生活中有一颗平淡之心。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禅宗写成文字,不过如此。文字障之外,却须读者自己得意忘言。
然而读禅宗故事,重点并不在阅读速度上,甚而不在阅读是否精细。禅宗讲求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说到底,只在一个悟字。机缘到时,再不可思议的文字也能知晓它真意何在,再艰涩难懂的道理最终都成为清风明月。
这一本书中的小故事,数年间断断续续读了十之七八。今日读时,有些算是旧事,有些算是新知。新知之中,尤以113页的故事感触最深。这故事是说,有人问佛陀问题,佛陀早晚各答一次,答案并不相同。此人深感疑惑,于是继续追问此中有何道理。佛陀答:我和生命一起流动,所以我的答案随时会改变。我没有办法给你一个静止不动的独断。
我们常爱说当下,但说当下之时,那个当下已然过尽。世事皆在流动之间,今日看我笑靥如花,明日看我虽也微笑,可日月星辰变幻之下,明日的我已不是今日的我。人是如此,推乎草木亦是如此,推乎思维更是如此。或有人说过去已然发生的事情便是永恒。只是这种永恒在记忆中究竟留下多少,岁月流逝之间,内力、外力不停挤压之下,记忆也随之涨缩不定,到得最后,仍是真假莫辩。
能守得住的,无非自己真心而已——或者说不是守,而是恢复。自性本自俱足,只因被执着所掩盖,方会生起妄心妄念。禅宗每一个机锋,都是值得推敲的,它能教会读者如何恢复真知,让读者在平常生活中有一颗平淡之心。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禅宗写成文字,不过如此。文字障之外,却须读者自己得意忘言。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