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水无香——《毛泽东自传》书评

真水无香
——《毛泽东自传》书评
近日来心中一直非常不舒畅,尽管一直在学习《弟子规》,但还是忍不住的痛苦。我在重新定位我的理想和目标。
过去三年,我以为我对我的理想和目标是十分清晰的,触手可及的清晰。但不想,我所有的念想全是漂浮于冬季山下小河上的薄雾,雾散了,阳光出来了,原来所有的念想却都没有了。
我依然执着于我的价值观念是与我的背景完全兼容的信念,理想遇到挫折,仅仅只是因为自己太过自私,太过自恋,以为自己可以影响很多东西,甚至到了另外一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但今天醒悟了,你无论如何,不可能将影响升级到将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改头换面,一百年后,你还是你,别人还是别人。什么都是有定数的,自己的人生路,只能自己去走,你无法影响别人。
看完《毛泽东自传•〔美〕斯诺/笔录 / 汪衡/译》之后,感触很大。这部作品标志着自己从愚痴影视艺术走向现实主义。我觉得于我是有不小的影响的。
自己最初看《恰同学少年》是在2008年年初的时候,看完《恰同学少年》,主要有两种心态:
一是自卑
片中的毛泽东与08年时的自己年龄相仿,都是19岁左右,而人家毛泽东学富五车,诗书礼仪兵法韬略,一应俱全,完全是一代豪雄的作风嘛。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自己要学识没学识,要韬略没韬略,要见闻没见闻,要执行力没执行力……除了自卑就没剩什么了。
但《毛泽东自传》中的毛泽东却不是这样的,尽管毛泽东从小好学,完全是个不遵循三纲五常反动分子,但毛泽东先生在进入长沙师范专科学校之前,在学识方面,其实与现在一般的合格中学生无异,甚至远远不如。毛泽东先生当时也就看了那么几部小说,上了那么三两年学,其他的均为社会实践的心得。当时的毛泽东先生,绝非《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的修为,而且是“远非”。
二是一腔热血
一看人家毛泽东当年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是怎样的勇猛精进,自己也该努力奋斗,时刻警醒,做出一番事业来啊!
奋斗是需要的,但作为之时必须审时度势,从小着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行!
看完《毛泽东自传》之后,才发觉在党的领导下,广电总局做的工作真是精彩至极,能将工作做到这份上,也真不枉他们的才学。而作为国内众多传媒人,他们的拍马技术及阉割技巧也真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毛泽东自传》中提到毛泽东仪容仪表的时候,有这么一些描述:毛泽东头发很长,在窑洞中工作的时候常常是将长裤脱去,仅穿大裤衩工作。另外当时因为生活用水极为缺乏,洗澡是不易的事情,所以身上会长跳蚤等寄生虫。毛泽东先生的作风颇有“犬儒主义”的思想,尽管面前有林彪记者斯诺等诸多外人在场,但还是会不紧不慢像抽烟一般自如的将长裤脱下,找起寄生虫来!
呵呵,这些细节在建国后的影视作品里是无法见到的。我们看到的毛泽东先生永远是一个面面俱到的圣人,而非一个拥有非凡才干的平凡人!
看完《毛泽东自传》后有碍于我对毛泽东先生的敬仰吗?知道了他那么多的缺点,我对他的伟大及非凡才学会有怀疑吗?不会!更多的了解了毛泽东先生真实的一面,我对毛泽东先生的敬仰之心有增无减!真诚、平等、自由,我们需要的是这些,谎言、美化甚至是神化,这些我们不需要,后者只能产生无限的误解,而前者才是有益于沟通的真文化!
我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实在害人不浅。不允许有缺点的文化还要走多远?什么时候我们看一个人,评价的标准能够以全面和真实的态度去面对?看一个名族的文明程度似乎不应该从其历史来评价,而应该从其名族文化的真诚程度来看。
近日智利的一场矿难引来全球关注,同时,智利国内也分外重视,营救现场不仅有众多专家在场,而且还专门设立了营救研究之用的实验室,甚至还将美国太空总署聘请当做救援技术顾问,援救成功之后,每位矿工获得巨额赔偿,同时在矿难现场设置国家级纪念碑……这些作为均表现出了智利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对待生命的真诚,整体文化的真诚。而我们面对灾难的时候是怎样的态度呢?作秀,作秀,除了作秀还是作秀。我们似乎穷苦过度,尽管过去六十年了,我们似乎还是无法摆脱自卑的心理,我们还要不停地作秀,给自己人作秀,给其他人作秀。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面子、利益,除此,生命是可以任意践踏的。
返璞归真,珍爱生命。不应该是口号,应该是一种信仰!
段旭
2010年10月14日23:51:17星期四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
——《毛泽东自传》书评
近日来心中一直非常不舒畅,尽管一直在学习《弟子规》,但还是忍不住的痛苦。我在重新定位我的理想和目标。
过去三年,我以为我对我的理想和目标是十分清晰的,触手可及的清晰。但不想,我所有的念想全是漂浮于冬季山下小河上的薄雾,雾散了,阳光出来了,原来所有的念想却都没有了。
我依然执着于我的价值观念是与我的背景完全兼容的信念,理想遇到挫折,仅仅只是因为自己太过自私,太过自恋,以为自己可以影响很多东西,甚至到了另外一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但今天醒悟了,你无论如何,不可能将影响升级到将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改头换面,一百年后,你还是你,别人还是别人。什么都是有定数的,自己的人生路,只能自己去走,你无法影响别人。
看完《毛泽东自传•〔美〕斯诺/笔录 / 汪衡/译》之后,感触很大。这部作品标志着自己从愚痴影视艺术走向现实主义。我觉得于我是有不小的影响的。
自己最初看《恰同学少年》是在2008年年初的时候,看完《恰同学少年》,主要有两种心态:
一是自卑
片中的毛泽东与08年时的自己年龄相仿,都是19岁左右,而人家毛泽东学富五车,诗书礼仪兵法韬略,一应俱全,完全是一代豪雄的作风嘛。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自己要学识没学识,要韬略没韬略,要见闻没见闻,要执行力没执行力……除了自卑就没剩什么了。
但《毛泽东自传》中的毛泽东却不是这样的,尽管毛泽东从小好学,完全是个不遵循三纲五常反动分子,但毛泽东先生在进入长沙师范专科学校之前,在学识方面,其实与现在一般的合格中学生无异,甚至远远不如。毛泽东先生当时也就看了那么几部小说,上了那么三两年学,其他的均为社会实践的心得。当时的毛泽东先生,绝非《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的修为,而且是“远非”。
二是一腔热血
一看人家毛泽东当年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是怎样的勇猛精进,自己也该努力奋斗,时刻警醒,做出一番事业来啊!
奋斗是需要的,但作为之时必须审时度势,从小着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行!
看完《毛泽东自传》之后,才发觉在党的领导下,广电总局做的工作真是精彩至极,能将工作做到这份上,也真不枉他们的才学。而作为国内众多传媒人,他们的拍马技术及阉割技巧也真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毛泽东自传》中提到毛泽东仪容仪表的时候,有这么一些描述:毛泽东头发很长,在窑洞中工作的时候常常是将长裤脱去,仅穿大裤衩工作。另外当时因为生活用水极为缺乏,洗澡是不易的事情,所以身上会长跳蚤等寄生虫。毛泽东先生的作风颇有“犬儒主义”的思想,尽管面前有林彪记者斯诺等诸多外人在场,但还是会不紧不慢像抽烟一般自如的将长裤脱下,找起寄生虫来!
呵呵,这些细节在建国后的影视作品里是无法见到的。我们看到的毛泽东先生永远是一个面面俱到的圣人,而非一个拥有非凡才干的平凡人!
看完《毛泽东自传》后有碍于我对毛泽东先生的敬仰吗?知道了他那么多的缺点,我对他的伟大及非凡才学会有怀疑吗?不会!更多的了解了毛泽东先生真实的一面,我对毛泽东先生的敬仰之心有增无减!真诚、平等、自由,我们需要的是这些,谎言、美化甚至是神化,这些我们不需要,后者只能产生无限的误解,而前者才是有益于沟通的真文化!
我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实在害人不浅。不允许有缺点的文化还要走多远?什么时候我们看一个人,评价的标准能够以全面和真实的态度去面对?看一个名族的文明程度似乎不应该从其历史来评价,而应该从其名族文化的真诚程度来看。
近日智利的一场矿难引来全球关注,同时,智利国内也分外重视,营救现场不仅有众多专家在场,而且还专门设立了营救研究之用的实验室,甚至还将美国太空总署聘请当做救援技术顾问,援救成功之后,每位矿工获得巨额赔偿,同时在矿难现场设置国家级纪念碑……这些作为均表现出了智利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对待生命的真诚,整体文化的真诚。而我们面对灾难的时候是怎样的态度呢?作秀,作秀,除了作秀还是作秀。我们似乎穷苦过度,尽管过去六十年了,我们似乎还是无法摆脱自卑的心理,我们还要不停地作秀,给自己人作秀,给其他人作秀。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面子、利益,除此,生命是可以任意践踏的。
返璞归真,珍爱生命。不应该是口号,应该是一种信仰!
段旭
2010年10月14日23:51:17星期四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