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的年代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33岁的蒋梦麟正在上海担任《新教育》月刊主编。也许真的是冥冥之中的变数,注定这位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和哲学双料博士与北大息息相关相关,《新教育》月刊本来就是仿效北大文学院长陈独秀的《新青年》杂志,由北京大学和江苏教育会做投资人,而蒋梦麟恰恰是当时留洋回国的第一位教育学博士,主编职位非他莫属。从1918年12月创刊到1919年5月,《新教育》的发行量已经由开始的两百份激增到一万份——这在当时的教育类杂志中实在是一个奇迹。蒋梦麟的《新教育》秉承“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进化的社会”宗旨,广泛接受思想界的“革命”观点,既拥护杜威“民主教育”学说,又高举儒家“性本善”的传统旗帜,大力推介欧美教育先驱的新潮教育观念,引导着中国新派教育的走向。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