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之《慈禧全传》:一段没有回目的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高阳之《慈禧全传》:一段没有回目的历史
宇之林/文
友谊出版的这套黄皮的《慈禧全传》已经买了十五年了,刚翻起书尾一页,上面是九五年印的,当年是为自己考上高中而犒劳自己的,花了七十多块买了当年最奢侈的东西,并藏在床底下怕被家人知道,哈。
不过,当年仅第一部《慈禧全传》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看完,并且看的还只是主线,对照着当年热播的电视剧《戏说慈禧》把肃顺和恭亲王、慈禧之间斗争到政变看完,对于支线的人物几乎没几个熟悉的。尤其是在政变过程中暗流涌动的军机章京们。
多年来,随着对清史的了解,这套书也翻了不知多少遍,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触,最开始的时候,对于高阳针对近代人物的观点颇有抵触,曾经最不理解的是《瀛台落日》里袁世凯竟然显得如此光鲜,后来读过包括《武夫当国》之类的晚清至民国变迁的书之后才得以释怀。
自小看四大名著开始,到彻夜攻读金庸武侠,养成了每次按回目看书的习惯,每看一章都到章节结束为止。可惜,高阳先生的风格是没有回目,这可害苦了不喜欢折书角和用书签的我,往往因为记不住书页而把读过的章节再读一遍。
不过,久而久之,才体会到历史原本就没有回目,不是每一段事情都是有始有终的,这种味道醇久弥香,让人上瘾。
第一部《慈禧前传》从因庚申之变而逃往热河的咸丰皇帝开始,书的一开始就是病重的皇帝、受宠的丽妃与懿贵妃之间的冲突,并在冲突中加入皇帝与恭亲王手足间的矛盾,然后延伸到肃顺一党、朝局的各派势力以及与太平天国的战事等等,到辛酉政变结束、肃顺等被杀而终,尾声描写了当权的慈禧太后领悟到权柄的重要,并准备裁抑政变盟友恭亲王,以此作为下一部的伏笔。
总体来说,《前传》作为第一部,每个场景的转换有衔接得非常巧妙,并且,第一部的特色是着重于正面描写,这比较符合大多数读者读小说的习惯,并且第一部对于历史事件的起承转合和铺排都十分全面,所以当年李翰祥导演的电影《垂帘听政》基本按照《前传》中的节奏进行拍摄,基本提取了书中的主线故事。
辛酉政变,形成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道光临终的遗诏,或者可以追溯到咸丰的生母孝全皇后的离奇病亡,其中关系错综复杂。咸丰皇帝奕詝、恭亲王奕訢、宗室肃顺、西太后那拉氏、东太后钮钴禄氏、皇帝的宠妃丽妃他他那氏、大阿哥载淳、太监安德海都在《前传》中有重要的笔墨,基本由他们的故事组成了主线情节。除了这些在相关影视剧中必须出现的人物外,个人认为描写得很有意思的是怡、郑两王的混沌性格,恭党重要成员文祥、宝鋆,载淳的总管太监张文亮,还有各为其主的军机章京曹毓英、许庚身、焦佑瀛等。其中,许庚身算是作者高阳许家一门的较为有名的先祖了,不知道书中对于这些暗线的描写是否是作者根据祖辈的记忆记录下来的,不过联系到这些,读起来会很有意思。
第二部《玉座珠帘》上卷从湘军攻克江宁的奏折飞报到京开始,结束于同治小皇帝的第一次初恋悲剧结束;下卷从安德海出京的消息传至内务府开始,结束于同治皇帝染病而亡,尾声从侧面引出同治皇后之死的宫闱秘闻,宣告慈禧独裁的时代的再次到来。
这一部基本上描写的是同治时代的历史,主线故事基本围绕着恭亲王与慈禧之间的矛盾;同治皇帝与安德海之间的矛盾;同治皇帝的大婚与亲政后,与慈禧太后间的矛盾等等。后来史家所称的“同光中兴”就是以此为始的,官方历史中的洋务派与守旧派的斗争也是这段时期,后太平天国时代的湘淮各系将领在“平捻”、裁军等事件中的明争暗斗与分疆划土也以这一段为源头。所以,恭王为代表的军机处、两宫太后、同治皇帝、安德海等为主线人物,李翰祥的电影《一代妖后》、方舒主演的大陆电影《两宫皇太后》基本取材于《玉座》的主线故事,只是两部电影剧本相似、风格大为不同。
除了主线故事外,个人认为描写很有意思的人物有恭王之子载澂、山东巡抚丁宝桢、同治的亲随太监小李、江湖气十足的惇亲王奕誴、圆滑的内务府大臣明善等。情节上安德海交结外官参劾恭亲王、丁宝桢诛杀安德海、天津教案与“刺马大案”官场斗争都印象较深。相比第一部,这一部里,奏折里的玄机和太医的脉案玄机着墨更多,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里,还是少年的袁世凯以袁保庆的继子身分就出场了,并且这次亮相很出彩。
第三部《清宫外史》也分上下卷,上卷起于光绪四年慈禧太后在朝对时突然提出撤换军机大臣沈桂芬开始,终于慈安太后的暴亡,尾声是李鸿章“丁忧”后的督抚调整;下卷起于勤俭的理财能手阎敬铭的奏对,终于中法之战后的慈禧太后万寿,尾声透露出光绪皇帝的大婚与亲政,并从慈禧太后和李莲英的对话中显露出慈禧准备挪用“办海军”的银子来“修园子”。
由于是《外史》,这一部的故事极散,一件事攀一件事地绕圈子,各个事件之间似乎有联系,又似乎联系并不紧密,一开始从朝臣斗争开始,便基本为本部定了调子,朝臣的斗争势必牵涉到外官,所以一事连一事,各个派系之间的争斗不止。有些史家所称的“同光中兴”的光绪部分、亦即尾声部分就是本部书的大背景。其中印象较深的有吴可读的死谏,薛福辰受命医治慈禧“骨蒸”之症、太监李三顺引发的护军事件、载澂强夺人妻、古稀之年的左宗棠入京阅兵、王树汶冒充匪首案、慈安太后因咸丰旧诏和一盘点心暴亡、中法之战中盛昱参劾恭亲王及军机全班、马尾海战、醇亲王奕譞复起。
上面这些事件也大概是本部的脉络,个人觉得有意思的人物有奎大奶奶,王树汶一案的幕后推手毛师爷、为案犯翻案的监斩官陆惺,被慈禧利用了的祭酒盛昱等。下卷以中法之战为背景占了很大篇幅,情节繁杂,联系历史读起来也让人十分郁闷,以“自强”为号的洋务运动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中颓然落幕,曾经创造“中兴”局面的慈禧与恭王分道,继任的礼亲王世铎和醇亲王奕譞再难牵制慈禧太后,独裁后的慈禧太后开始为了私欲而摄取海军军费,国势自此更为艰难。
第四部《母子君臣》篇幅较短,是这六部里最短的。本部始于醇王接到法军将领孤拔战死的军报,终于光绪皇帝亲政。尾声是慈禧太后对于瑾、珍二妃参与政事的不满和落寞,预示着“颐养”的慈禧将掀起更大的风暴。
这一部前半部主线是醇亲王与李鸿章筹办海军,后半部是光绪的选秀、立后立妃以及亲政后的宫廷暗斗。整部书的主线情节与《走向共和》的前段是同一背景,不过,《母子君臣》的枝蔓很多,着墨较多的人物除慈禧太后外,有文廷式、珍妃(此时还是嫔)、醇亲王、翁同龢等。个人觉得本部里最有个性的人物是荣寿公主,她是恭亲王的女儿,由于当年慈禧要拉拢恭王,所以认为公主,高阳对她的描写很有意思。
第五部《胭脂井》,书名就直指庚子之乱中珍妃被投井溺毙,自然背景就是戊戌政变到八国联军这一段。本部始于袁世凯在谭嗣同重托后回津告密,终于慈禧出逃回京后为珍妃厚葬,尾声是心如死灰的光绪皇帝对至爱的无限回忆。
这一部记录的是乱世,人物跨度很大,从戊戌政变后的谭嗣同写到大刀王五,荣禄、刚毅、端王载漪、庆王奕劻等纷纷出场,义和拳由毓贤入京引出,克林德、瓦德西、赛金花这些涉及当时历史事件的人物都出场了。对于这段历史,这部书对于载漪的描写着墨很多,高阳的观点对义和团颇有微词,书中大抵按照历史的主线进行,支线故事也基本围绕着主线进行,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有怀来知县吴永、王五、吞金不死的赵舒翘等。
其中夹了一段很有意思的情节,湖北曾经有个名叫“杨国麟”的人冒充皇帝,事情本不离奇,离奇的是地方官对此的态度。
第六部《瀛台落日》一开始就描述了回銮两年后的宦海升沉,作为疆臣领袖的袁世凯南下拜访老臣张之洞,书终于光绪与慈禧相继病亡。尾声是张之洞去世后,在奠仪上有人讥讽“皇族内阁”使“旗人益孤”,至此全书结束。
《走向共和》热播的时候,曾经仔细拿这一部与电视剧比较,当许多人评论《走》剧重新解读了袁世凯时,不免觉得高阳先生对袁的理解要远早于《走》。本部书的前半部,基本算是袁世凯的官场秀,袁以庆王为朝廷奥援,与瞿鸿禨、岑春煊这股新势力进行明争暗斗,各自安排着自己的棋子,只不过,袁世凯以北洋而自重,结纳权贵,渐渐成势。
日俄战争爆发后,当国的庆王大发国难财,竟然令人发指地收受日方的贿赂,而战后的谈判清廷却没有像样的外交人才,致始国难日深。段芝贵献妓女杨翠喜给庆王之子载振,以买黑龙江巡抚之职,袁、庆勾结扳倒了主张清廉的瞿鸿禨,把持了朝政。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回国后,借用杨度的文章搪塞公事,整部书里出现的当权者名字,基本没有什么有作为的人。慈禧太后死后,亲贵急于抓住兵权,而裁抑汉族官僚,最终形成皇族内阁,多年的“立宪”成为一个荒唐之极的骗局。
在张之洞病重之时,摄政王载沣前去探视,说不到几句话,便挪步出门,张之洞最终叹道“气数尽了”,让人感慨至深。
本部里也有一些有意思的情节,外国银行的书办王竹轩设计骗走了庆王的五十万两银子、五大臣出洋考察火车被炸时载泽高呼“我的脑袋呢”、还有那个在宫中怀揣利刃的太监孙小胖子,以及收买他的肃亲王善耆等。
这一部里对慈禧的侧写较多,最后慈禧之死也只是与张之洞会面后,由张之洞看到宫中居丧才揭晓的,慈禧死后,当国的隆裕和载沣首先驱逐袁世凯,为以后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最近刚好重读此书,六部八册刚好在手边,就大概写下读书的感受吧。此书与《胡雪岩》系列一样,同属高阳先生的大作,其中的历史代入感很强,书中对人物事件的观点独具特色,读来会让人有种别样的体会,那种体会不单是对某人某事的观点,或者某人的处世之道,或者某人的一时进退,而是一种关于历史的意识与智慧。
通常的历史小说都是围绕主线脉络进行的,但历史的风味当然不会局限于那些节点式的事件,历史的枝枝蔓蔓繁冗复杂,每一条线都会有精彩故事和人生的感悟,在这个没有回目的历史中,高阳先生告诉了我们一段没有回目的故事。
宇之林/文
友谊出版的这套黄皮的《慈禧全传》已经买了十五年了,刚翻起书尾一页,上面是九五年印的,当年是为自己考上高中而犒劳自己的,花了七十多块买了当年最奢侈的东西,并藏在床底下怕被家人知道,哈。
不过,当年仅第一部《慈禧全传》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看完,并且看的还只是主线,对照着当年热播的电视剧《戏说慈禧》把肃顺和恭亲王、慈禧之间斗争到政变看完,对于支线的人物几乎没几个熟悉的。尤其是在政变过程中暗流涌动的军机章京们。
多年来,随着对清史的了解,这套书也翻了不知多少遍,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触,最开始的时候,对于高阳针对近代人物的观点颇有抵触,曾经最不理解的是《瀛台落日》里袁世凯竟然显得如此光鲜,后来读过包括《武夫当国》之类的晚清至民国变迁的书之后才得以释怀。
自小看四大名著开始,到彻夜攻读金庸武侠,养成了每次按回目看书的习惯,每看一章都到章节结束为止。可惜,高阳先生的风格是没有回目,这可害苦了不喜欢折书角和用书签的我,往往因为记不住书页而把读过的章节再读一遍。
不过,久而久之,才体会到历史原本就没有回目,不是每一段事情都是有始有终的,这种味道醇久弥香,让人上瘾。
第一部《慈禧前传》从因庚申之变而逃往热河的咸丰皇帝开始,书的一开始就是病重的皇帝、受宠的丽妃与懿贵妃之间的冲突,并在冲突中加入皇帝与恭亲王手足间的矛盾,然后延伸到肃顺一党、朝局的各派势力以及与太平天国的战事等等,到辛酉政变结束、肃顺等被杀而终,尾声描写了当权的慈禧太后领悟到权柄的重要,并准备裁抑政变盟友恭亲王,以此作为下一部的伏笔。
总体来说,《前传》作为第一部,每个场景的转换有衔接得非常巧妙,并且,第一部的特色是着重于正面描写,这比较符合大多数读者读小说的习惯,并且第一部对于历史事件的起承转合和铺排都十分全面,所以当年李翰祥导演的电影《垂帘听政》基本按照《前传》中的节奏进行拍摄,基本提取了书中的主线故事。
辛酉政变,形成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道光临终的遗诏,或者可以追溯到咸丰的生母孝全皇后的离奇病亡,其中关系错综复杂。咸丰皇帝奕詝、恭亲王奕訢、宗室肃顺、西太后那拉氏、东太后钮钴禄氏、皇帝的宠妃丽妃他他那氏、大阿哥载淳、太监安德海都在《前传》中有重要的笔墨,基本由他们的故事组成了主线情节。除了这些在相关影视剧中必须出现的人物外,个人认为描写得很有意思的是怡、郑两王的混沌性格,恭党重要成员文祥、宝鋆,载淳的总管太监张文亮,还有各为其主的军机章京曹毓英、许庚身、焦佑瀛等。其中,许庚身算是作者高阳许家一门的较为有名的先祖了,不知道书中对于这些暗线的描写是否是作者根据祖辈的记忆记录下来的,不过联系到这些,读起来会很有意思。
第二部《玉座珠帘》上卷从湘军攻克江宁的奏折飞报到京开始,结束于同治小皇帝的第一次初恋悲剧结束;下卷从安德海出京的消息传至内务府开始,结束于同治皇帝染病而亡,尾声从侧面引出同治皇后之死的宫闱秘闻,宣告慈禧独裁的时代的再次到来。
这一部基本上描写的是同治时代的历史,主线故事基本围绕着恭亲王与慈禧之间的矛盾;同治皇帝与安德海之间的矛盾;同治皇帝的大婚与亲政后,与慈禧太后间的矛盾等等。后来史家所称的“同光中兴”就是以此为始的,官方历史中的洋务派与守旧派的斗争也是这段时期,后太平天国时代的湘淮各系将领在“平捻”、裁军等事件中的明争暗斗与分疆划土也以这一段为源头。所以,恭王为代表的军机处、两宫太后、同治皇帝、安德海等为主线人物,李翰祥的电影《一代妖后》、方舒主演的大陆电影《两宫皇太后》基本取材于《玉座》的主线故事,只是两部电影剧本相似、风格大为不同。
除了主线故事外,个人认为描写很有意思的人物有恭王之子载澂、山东巡抚丁宝桢、同治的亲随太监小李、江湖气十足的惇亲王奕誴、圆滑的内务府大臣明善等。情节上安德海交结外官参劾恭亲王、丁宝桢诛杀安德海、天津教案与“刺马大案”官场斗争都印象较深。相比第一部,这一部里,奏折里的玄机和太医的脉案玄机着墨更多,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里,还是少年的袁世凯以袁保庆的继子身分就出场了,并且这次亮相很出彩。
第三部《清宫外史》也分上下卷,上卷起于光绪四年慈禧太后在朝对时突然提出撤换军机大臣沈桂芬开始,终于慈安太后的暴亡,尾声是李鸿章“丁忧”后的督抚调整;下卷起于勤俭的理财能手阎敬铭的奏对,终于中法之战后的慈禧太后万寿,尾声透露出光绪皇帝的大婚与亲政,并从慈禧太后和李莲英的对话中显露出慈禧准备挪用“办海军”的银子来“修园子”。
由于是《外史》,这一部的故事极散,一件事攀一件事地绕圈子,各个事件之间似乎有联系,又似乎联系并不紧密,一开始从朝臣斗争开始,便基本为本部定了调子,朝臣的斗争势必牵涉到外官,所以一事连一事,各个派系之间的争斗不止。有些史家所称的“同光中兴”的光绪部分、亦即尾声部分就是本部书的大背景。其中印象较深的有吴可读的死谏,薛福辰受命医治慈禧“骨蒸”之症、太监李三顺引发的护军事件、载澂强夺人妻、古稀之年的左宗棠入京阅兵、王树汶冒充匪首案、慈安太后因咸丰旧诏和一盘点心暴亡、中法之战中盛昱参劾恭亲王及军机全班、马尾海战、醇亲王奕譞复起。
上面这些事件也大概是本部的脉络,个人觉得有意思的人物有奎大奶奶,王树汶一案的幕后推手毛师爷、为案犯翻案的监斩官陆惺,被慈禧利用了的祭酒盛昱等。下卷以中法之战为背景占了很大篇幅,情节繁杂,联系历史读起来也让人十分郁闷,以“自强”为号的洋务运动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中颓然落幕,曾经创造“中兴”局面的慈禧与恭王分道,继任的礼亲王世铎和醇亲王奕譞再难牵制慈禧太后,独裁后的慈禧太后开始为了私欲而摄取海军军费,国势自此更为艰难。
第四部《母子君臣》篇幅较短,是这六部里最短的。本部始于醇王接到法军将领孤拔战死的军报,终于光绪皇帝亲政。尾声是慈禧太后对于瑾、珍二妃参与政事的不满和落寞,预示着“颐养”的慈禧将掀起更大的风暴。
这一部前半部主线是醇亲王与李鸿章筹办海军,后半部是光绪的选秀、立后立妃以及亲政后的宫廷暗斗。整部书的主线情节与《走向共和》的前段是同一背景,不过,《母子君臣》的枝蔓很多,着墨较多的人物除慈禧太后外,有文廷式、珍妃(此时还是嫔)、醇亲王、翁同龢等。个人觉得本部里最有个性的人物是荣寿公主,她是恭亲王的女儿,由于当年慈禧要拉拢恭王,所以认为公主,高阳对她的描写很有意思。
第五部《胭脂井》,书名就直指庚子之乱中珍妃被投井溺毙,自然背景就是戊戌政变到八国联军这一段。本部始于袁世凯在谭嗣同重托后回津告密,终于慈禧出逃回京后为珍妃厚葬,尾声是心如死灰的光绪皇帝对至爱的无限回忆。
这一部记录的是乱世,人物跨度很大,从戊戌政变后的谭嗣同写到大刀王五,荣禄、刚毅、端王载漪、庆王奕劻等纷纷出场,义和拳由毓贤入京引出,克林德、瓦德西、赛金花这些涉及当时历史事件的人物都出场了。对于这段历史,这部书对于载漪的描写着墨很多,高阳的观点对义和团颇有微词,书中大抵按照历史的主线进行,支线故事也基本围绕着主线进行,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有怀来知县吴永、王五、吞金不死的赵舒翘等。
其中夹了一段很有意思的情节,湖北曾经有个名叫“杨国麟”的人冒充皇帝,事情本不离奇,离奇的是地方官对此的态度。
第六部《瀛台落日》一开始就描述了回銮两年后的宦海升沉,作为疆臣领袖的袁世凯南下拜访老臣张之洞,书终于光绪与慈禧相继病亡。尾声是张之洞去世后,在奠仪上有人讥讽“皇族内阁”使“旗人益孤”,至此全书结束。
《走向共和》热播的时候,曾经仔细拿这一部与电视剧比较,当许多人评论《走》剧重新解读了袁世凯时,不免觉得高阳先生对袁的理解要远早于《走》。本部书的前半部,基本算是袁世凯的官场秀,袁以庆王为朝廷奥援,与瞿鸿禨、岑春煊这股新势力进行明争暗斗,各自安排着自己的棋子,只不过,袁世凯以北洋而自重,结纳权贵,渐渐成势。
日俄战争爆发后,当国的庆王大发国难财,竟然令人发指地收受日方的贿赂,而战后的谈判清廷却没有像样的外交人才,致始国难日深。段芝贵献妓女杨翠喜给庆王之子载振,以买黑龙江巡抚之职,袁、庆勾结扳倒了主张清廉的瞿鸿禨,把持了朝政。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回国后,借用杨度的文章搪塞公事,整部书里出现的当权者名字,基本没有什么有作为的人。慈禧太后死后,亲贵急于抓住兵权,而裁抑汉族官僚,最终形成皇族内阁,多年的“立宪”成为一个荒唐之极的骗局。
在张之洞病重之时,摄政王载沣前去探视,说不到几句话,便挪步出门,张之洞最终叹道“气数尽了”,让人感慨至深。
本部里也有一些有意思的情节,外国银行的书办王竹轩设计骗走了庆王的五十万两银子、五大臣出洋考察火车被炸时载泽高呼“我的脑袋呢”、还有那个在宫中怀揣利刃的太监孙小胖子,以及收买他的肃亲王善耆等。
这一部里对慈禧的侧写较多,最后慈禧之死也只是与张之洞会面后,由张之洞看到宫中居丧才揭晓的,慈禧死后,当国的隆裕和载沣首先驱逐袁世凯,为以后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最近刚好重读此书,六部八册刚好在手边,就大概写下读书的感受吧。此书与《胡雪岩》系列一样,同属高阳先生的大作,其中的历史代入感很强,书中对人物事件的观点独具特色,读来会让人有种别样的体会,那种体会不单是对某人某事的观点,或者某人的处世之道,或者某人的一时进退,而是一种关于历史的意识与智慧。
通常的历史小说都是围绕主线脉络进行的,但历史的风味当然不会局限于那些节点式的事件,历史的枝枝蔓蔓繁冗复杂,每一条线都会有精彩故事和人生的感悟,在这个没有回目的历史中,高阳先生告诉了我们一段没有回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