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辉先锋戏剧档案》——曾经的领路人
无论怎么来看,孟京辉还是一个践行者,而非学者。所以,这本书并没有他的舞台实践来得好。虽然对于他的众多舞台作品,说得上喜欢的并不多,当然真正看过的也并不太多。
其中《思凡》是喜欢的,而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恋爱的犀牛》我却并不那么喜欢。也许是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隔膜,让我对《犀牛》无法产生太多的好感。《思凡》无疑是东方的,东方的戏曲作品而来,即使其中加入了另一个作品,其思想依旧是东方的。而《犀牛》和其他介绍的一些作品则没有这样的气运。
包括朋友去看多媒体剧《镜花水月》后,说是不好。
在书中看到《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的剧本,并未看完。若说是一种突破,毋宁说是回归,东方思想的回归,或者说传统方式的回归。其中大量运用到戏曲当中的“批讲”。这种传统的方式,与西方狭义的戏剧理论有所违背,却恰恰是我们所独有的。随之带来一种新的气象,亲切。
孟京辉,无疑是当代先锋戏剧的一个符号了。
然而,一旦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这样一个符号,也未必就那么好。即使他自己声称,并不会考虑观众是否能够接受。然而身在庐山中,往往是不知不觉的。相信大部分编导,更确切地说希望成为一个艺术家而非匠人的编导,都会希望能够一切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而无需在乎外在的感受,然而要知道这是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儿啊!
据说,此前的某一年,孟带着自己的两个新戏来到上海,却铩羽而归。而这两个戏的名字在今后的几年当中便难得听到。其实并非因为戏不好,我想更多的是因为观众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从未见过的孟京辉,他们更喜欢,或者说更加习惯他们内心中已然存在的那个“孟京辉”吧。
于是《镜花水月》来了,《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来了……
不喜欢他是因为他总是把舞台弄得很脏,当然这是他所喜欢的一种方式。并没有什么好或者不好,只是我不喜欢,我更喜欢纯净一些,朴实一些,所以也并未和其他人那样趋之若鹜。
只是这本书还是要看的,即使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说,这本书除了收录了几个剧本和一些访谈之外,并没有太多孟京辉自己对于这些年做戏的更多的总结和体悟,除了谈话中零零星星的一些,其余并无太多的惊喜。
当然,也许是对于他的期待过分高了。
就好像朋友去看《镜花水月》时候的期待那样。
若要是单单将其作为一个戏剧的践行者来看,那么能够交出这样的一份“答卷”当属是过得去的。只是我们总是不停地要求着,希望着,好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观众一样,要求我们看到的东西,总能有新的东西层层叠叠地出现在眼前,那样才不枉费一番等待和期许。
这份期许或许同样也是寄予先锋戏剧的,寄予我们自己的肩膀上的。
孟京辉说他做的是人民戏剧。也许,也许在最开始的那几年里是,然而现在早已是离题千里。
与内容无关,所有的内容常常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和素材。更多的是在于践行的方式,我难以想象以百多元的票价进行演出是一种人民戏剧的行为。这恰恰是以我们独有的官方形式在运作戏剧,一种商业行为而已。
北方人的这种忽悠是能让人觉得是这么回事儿的,然而酒也喝了饭也吃了,第二天醒来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
也许这是一种误读,错怪了他。源于孟置身于体制之内多年,而慢慢远离了自己原先的坐标。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天知道。然而不说欧美廉价的戏票(人民收入与票价的比值),但看台湾地区,从票价上来都远比我们便宜得多。
这并非对于艺术创造者劳动给予廉价的报偿,而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更何况是人民戏剧的艺术家,这本应是一种社会的责任,而非强加的行为。
除了最后这个剧本(《两只狗的生活意见》)草草将这本书读完,仅此作一个记录。有一个感觉是不得不说的,那便是一种陈旧感。可以说在其作品的当时看来是新鲜的,独具活力的,然而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便显得有些陈旧,如旧不入住的房间里,开始一点点积起了灰尘来。相比之下,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虽成书在更早的时候,却依然有其独特的生命力,依旧是那么新鲜。更毋庸说云门舞集的林怀民先生为数不多的几本著作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一个中国(大陆)先锋戏剧“领路人”(曾经)的历程,还是值得一读的。
2010.12.06
弗择·北窗夜读
其中《思凡》是喜欢的,而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恋爱的犀牛》我却并不那么喜欢。也许是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隔膜,让我对《犀牛》无法产生太多的好感。《思凡》无疑是东方的,东方的戏曲作品而来,即使其中加入了另一个作品,其思想依旧是东方的。而《犀牛》和其他介绍的一些作品则没有这样的气运。
包括朋友去看多媒体剧《镜花水月》后,说是不好。
在书中看到《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的剧本,并未看完。若说是一种突破,毋宁说是回归,东方思想的回归,或者说传统方式的回归。其中大量运用到戏曲当中的“批讲”。这种传统的方式,与西方狭义的戏剧理论有所违背,却恰恰是我们所独有的。随之带来一种新的气象,亲切。
孟京辉,无疑是当代先锋戏剧的一个符号了。
然而,一旦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这样一个符号,也未必就那么好。即使他自己声称,并不会考虑观众是否能够接受。然而身在庐山中,往往是不知不觉的。相信大部分编导,更确切地说希望成为一个艺术家而非匠人的编导,都会希望能够一切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而无需在乎外在的感受,然而要知道这是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儿啊!
据说,此前的某一年,孟带着自己的两个新戏来到上海,却铩羽而归。而这两个戏的名字在今后的几年当中便难得听到。其实并非因为戏不好,我想更多的是因为观众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从未见过的孟京辉,他们更喜欢,或者说更加习惯他们内心中已然存在的那个“孟京辉”吧。
于是《镜花水月》来了,《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来了……
不喜欢他是因为他总是把舞台弄得很脏,当然这是他所喜欢的一种方式。并没有什么好或者不好,只是我不喜欢,我更喜欢纯净一些,朴实一些,所以也并未和其他人那样趋之若鹜。
只是这本书还是要看的,即使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说,这本书除了收录了几个剧本和一些访谈之外,并没有太多孟京辉自己对于这些年做戏的更多的总结和体悟,除了谈话中零零星星的一些,其余并无太多的惊喜。
当然,也许是对于他的期待过分高了。
就好像朋友去看《镜花水月》时候的期待那样。
若要是单单将其作为一个戏剧的践行者来看,那么能够交出这样的一份“答卷”当属是过得去的。只是我们总是不停地要求着,希望着,好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观众一样,要求我们看到的东西,总能有新的东西层层叠叠地出现在眼前,那样才不枉费一番等待和期许。
这份期许或许同样也是寄予先锋戏剧的,寄予我们自己的肩膀上的。
孟京辉说他做的是人民戏剧。也许,也许在最开始的那几年里是,然而现在早已是离题千里。
与内容无关,所有的内容常常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和素材。更多的是在于践行的方式,我难以想象以百多元的票价进行演出是一种人民戏剧的行为。这恰恰是以我们独有的官方形式在运作戏剧,一种商业行为而已。
北方人的这种忽悠是能让人觉得是这么回事儿的,然而酒也喝了饭也吃了,第二天醒来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
也许这是一种误读,错怪了他。源于孟置身于体制之内多年,而慢慢远离了自己原先的坐标。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天知道。然而不说欧美廉价的戏票(人民收入与票价的比值),但看台湾地区,从票价上来都远比我们便宜得多。
这并非对于艺术创造者劳动给予廉价的报偿,而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更何况是人民戏剧的艺术家,这本应是一种社会的责任,而非强加的行为。
除了最后这个剧本(《两只狗的生活意见》)草草将这本书读完,仅此作一个记录。有一个感觉是不得不说的,那便是一种陈旧感。可以说在其作品的当时看来是新鲜的,独具活力的,然而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便显得有些陈旧,如旧不入住的房间里,开始一点点积起了灰尘来。相比之下,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虽成书在更早的时候,却依然有其独特的生命力,依旧是那么新鲜。更毋庸说云门舞集的林怀民先生为数不多的几本著作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一个中国(大陆)先锋戏剧“领路人”(曾经)的历程,还是值得一读的。
2010.12.06
弗择·北窗夜读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