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坛经》:俗

版本:《金刚经 心经 坛经》之“坛经”中华书局2007年版 陈秋平、尚荣 译注2011/1/14
昨晚坐在床头读《坛经》直至深夜。阅毕。
----------“他们永远要分个1234”---------
我读完《坛经》亦所得亦失望。先讲失望。
一、慧能看世间一切,也喜欢分个1、2、3、4……。喜欢把任何东西分个1、2、3、4,不是人类挥之不去的通病之一吗。他说人,有资质最蠢的、有略蠢的、有略不蠢的、有聪明的、有顶尖聪明……这不是分别心么?这不是佛应有的境界。
印度也会分个婆罗门、XX门。日本也会分个皇他家、贵族、武士、农民。中国也会分个主子、奴才。分个牛、鬼、蛇、神。罗马也会分个主人、奴隶……
二、老说别人要杀他、要抢他。好像他真的是个天生重要宝贝,比其他人重要几分。谁比谁又真他奶奶的重要几分呢。
三、自大。见了谁都摆出一副老大的样子,一副身为导师,高高在上的姿态。见人不管是不是,先贬斥一顿先。别人说的都是错的、都是肤浅的,就他深刻,就他对。世间中外那些出名的“导师”们,又哪个不是这样呢,唉。这是不是也是“我执”呢。没见过他们说“我错了”。就没有错?牛!
四、什么衣钵(袈裟、钵)是信物,更有神迹等等。他去世时,就“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佩服。还有佩服的,如:“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等等。怪不得好几百年前,陈胜吴广起义时,就会往鱼肚子里塞字条、往地下埋坛子了。还会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
五、佛门只有“不二法门”,所以就剩下他慧能说的那“一”种“悟”,主要是“他认为的”顿悟。后来他针对对手——同门师兄神秀又改口说“渐悟”“顿悟”也没差别,不过是悟的快慢之差。如果这样,那五祖还神秘兮兮地选他慧能干嘛?就在门下随便选个不一样?甚至门外大路上随便拉一个来不一样?佛是世人。
六、这一点,我本来不想说的:“读书人谈禅不信佛”。信不信我不管,好像有不少人喜欢谈。“人间佛教”,果然轻松啊,革命了,不用像以前那样慢慢修炼了,只须一念你就是佛,二念你是魔,三念你是凡人……“解脱”才是人类真正的理想么?话说回来,“自度”就可以了,那慧能又何必传教呢?既然是传,别人还能叫“自度”么?当然,他又会说“自度”“他度”都一样。好个左一样、右也一样。
七、条条框框:(1)慧能交给他几个主要弟子的“讲佛”之“门道”。唉,想不到也有了窍门:管他三七二十一,跟人争论时,你就不抓两端,只拎中间,保管没错了。“流行的宗教辩论大会”,现在仍然流行。他们、我们、你们都喜欢辩,辩了几千年,还在互辩。谁为了败而辩?假的独孤求败,真的独孤求败。为什么要去求胜?为什么要去求败?亦胜亦败、不胜不败?打住。(2)搞了个法统:从佛祖宗算下来,到他的名册。唉,名人呀,了不起。后来宋朝的朱熹等也搞了一个“道统”。你翻下《旧约》《新约》,也有。你再翻下世间各种组织的本本,也有。所以丘吉尔也说,创造历史还不如亲自动笔书写历史,重要的是自己的名字要出现。所以丘吉尔写了一大堆有自己名字的历史,也写了自己老爸,也果然得了个诺贝尔文学奖。
六、我还想说什么,忘了。
(哦,说了以上这些,对书,我还是表示尊重的。我尊重所有一切。我的认识是:人这一辈子,什么事儿啊,随便干。什么话儿啊,随便说。什么书啊,随便写。人类都这样,当然,也包括慧能。和你我。)
所以,《坛经》《金刚经》,我更喜欢后者。难道我是尚古非今?难道那《金刚经》里的释迦摩尼老头儿不也这样么?呵呵。估计慧能主要悟到、学到的是这一套。“领袖们”都学会了这一套。所以啊,我自己读得“愉快”最重要。什么真理、哲学都不重要,知识更不用说了,更不重要。
-----------所得方面:--------
有时候,所失望的,还真就是你所得的一部份。对佛教,又多了一点点了解。
---------总评:俗。--------
(果然是佛教革命,入俗的开始。俗人中的不俗人,不俗人中的俗人,仍是俗。)
昨晚坐在床头读《坛经》直至深夜。阅毕。
----------“他们永远要分个1234”---------
我读完《坛经》亦所得亦失望。先讲失望。
一、慧能看世间一切,也喜欢分个1、2、3、4……。喜欢把任何东西分个1、2、3、4,不是人类挥之不去的通病之一吗。他说人,有资质最蠢的、有略蠢的、有略不蠢的、有聪明的、有顶尖聪明……这不是分别心么?这不是佛应有的境界。
印度也会分个婆罗门、XX门。日本也会分个皇他家、贵族、武士、农民。中国也会分个主子、奴才。分个牛、鬼、蛇、神。罗马也会分个主人、奴隶……
二、老说别人要杀他、要抢他。好像他真的是个天生重要宝贝,比其他人重要几分。谁比谁又真他奶奶的重要几分呢。
三、自大。见了谁都摆出一副老大的样子,一副身为导师,高高在上的姿态。见人不管是不是,先贬斥一顿先。别人说的都是错的、都是肤浅的,就他深刻,就他对。世间中外那些出名的“导师”们,又哪个不是这样呢,唉。这是不是也是“我执”呢。没见过他们说“我错了”。就没有错?牛!
四、什么衣钵(袈裟、钵)是信物,更有神迹等等。他去世时,就“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佩服。还有佩服的,如:“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等等。怪不得好几百年前,陈胜吴广起义时,就会往鱼肚子里塞字条、往地下埋坛子了。还会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
五、佛门只有“不二法门”,所以就剩下他慧能说的那“一”种“悟”,主要是“他认为的”顿悟。后来他针对对手——同门师兄神秀又改口说“渐悟”“顿悟”也没差别,不过是悟的快慢之差。如果这样,那五祖还神秘兮兮地选他慧能干嘛?就在门下随便选个不一样?甚至门外大路上随便拉一个来不一样?佛是世人。
六、这一点,我本来不想说的:“读书人谈禅不信佛”。信不信我不管,好像有不少人喜欢谈。“人间佛教”,果然轻松啊,革命了,不用像以前那样慢慢修炼了,只须一念你就是佛,二念你是魔,三念你是凡人……“解脱”才是人类真正的理想么?话说回来,“自度”就可以了,那慧能又何必传教呢?既然是传,别人还能叫“自度”么?当然,他又会说“自度”“他度”都一样。好个左一样、右也一样。
七、条条框框:(1)慧能交给他几个主要弟子的“讲佛”之“门道”。唉,想不到也有了窍门:管他三七二十一,跟人争论时,你就不抓两端,只拎中间,保管没错了。“流行的宗教辩论大会”,现在仍然流行。他们、我们、你们都喜欢辩,辩了几千年,还在互辩。谁为了败而辩?假的独孤求败,真的独孤求败。为什么要去求胜?为什么要去求败?亦胜亦败、不胜不败?打住。(2)搞了个法统:从佛祖宗算下来,到他的名册。唉,名人呀,了不起。后来宋朝的朱熹等也搞了一个“道统”。你翻下《旧约》《新约》,也有。你再翻下世间各种组织的本本,也有。所以丘吉尔也说,创造历史还不如亲自动笔书写历史,重要的是自己的名字要出现。所以丘吉尔写了一大堆有自己名字的历史,也写了自己老爸,也果然得了个诺贝尔文学奖。
六、我还想说什么,忘了。
(哦,说了以上这些,对书,我还是表示尊重的。我尊重所有一切。我的认识是:人这一辈子,什么事儿啊,随便干。什么话儿啊,随便说。什么书啊,随便写。人类都这样,当然,也包括慧能。和你我。)
所以,《坛经》《金刚经》,我更喜欢后者。难道我是尚古非今?难道那《金刚经》里的释迦摩尼老头儿不也这样么?呵呵。估计慧能主要悟到、学到的是这一套。“领袖们”都学会了这一套。所以啊,我自己读得“愉快”最重要。什么真理、哲学都不重要,知识更不用说了,更不重要。
-----------所得方面:--------
有时候,所失望的,还真就是你所得的一部份。对佛教,又多了一点点了解。
---------总评:俗。--------
(果然是佛教革命,入俗的开始。俗人中的不俗人,不俗人中的俗人,仍是俗。)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