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如雷 学问如海 史学之宗
这本书是为了纪念雷海宗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出的纪念文集,通过本书,可以隐约想见雷先生当年的音容笑貌,感受大家风采。
雷海宗在1949年以后长期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学者,即便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不知道雷先生是何许人也的也大有人在。但他实在是一位不该被淡忘的学者,他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被我们所铭记。
最早知道雷先生的名字,是在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一书中,何先生对陈寅恪、钱穆、冯友兰、吴晗都多多少少有些微词,独独对雷海宗先生全面称赞,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此书之前,我只读过雷海宗先生《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很薄的小册子,读后给我最大的印象不是作者深厚的史学素养,而是作者浓厚的爱国情怀。尽管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作者的爱国之情不但没有被时间所“稀释”,变得模糊,反而像陈年的老酒,时间越长,越是香醇。学术方面雷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先生通过温带人四世当合百年,从而推断出西周建立的年份为公元前1027年,令人耳目一新。
读了此书我对雷海宗先生更加敬仰,先生的天资聪颖,学问渊博,品格高尚,中国史和世界史融会贯通,令人向往。史学的发展不能一味越分越细,这难免会发展的支离破碎,我们应该走雷先生的道路,二史并修,宏观把握,把史学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雷海宗在1949年以后长期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学者,即便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不知道雷先生是何许人也的也大有人在。但他实在是一位不该被淡忘的学者,他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被我们所铭记。
最早知道雷先生的名字,是在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一书中,何先生对陈寅恪、钱穆、冯友兰、吴晗都多多少少有些微词,独独对雷海宗先生全面称赞,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此书之前,我只读过雷海宗先生《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很薄的小册子,读后给我最大的印象不是作者深厚的史学素养,而是作者浓厚的爱国情怀。尽管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作者的爱国之情不但没有被时间所“稀释”,变得模糊,反而像陈年的老酒,时间越长,越是香醇。学术方面雷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先生通过温带人四世当合百年,从而推断出西周建立的年份为公元前1027年,令人耳目一新。
读了此书我对雷海宗先生更加敬仰,先生的天资聪颖,学问渊博,品格高尚,中国史和世界史融会贯通,令人向往。史学的发展不能一味越分越细,这难免会发展的支离破碎,我们应该走雷先生的道路,二史并修,宏观把握,把史学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