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买椟还珠”式的论证

全书读完,深感遗憾!
葛教授针对当时“政治正确”的主流观点进行了一次掰指头式的论证,得出一个在我看来纠枉过正的观点: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期长于统一的时期。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伪命题,就如同问股市是涨的日子多还是跌的日子多一般亳无意义。历史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统一和分裂背后,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融合、演化。如果硬要加以区分,也是统一的时期与分裂的时期相辅相成、不相上下,说统一多于分裂固然无理,葛教授分裂大于统一也是立论不足。而这一论证整个的意义,又比“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高明到哪里去呢?
而这本书另一个致命的弱点是落伍的论证过程。此书虽然整体结构尚属合理,但论证过程略显零乱。葛教授似乎没有接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论证过程中,不时能发现一点定义混乱、自相矛盾的地方。也许这也正是当时学术界学术功底的真实写照。
同时,对于统一与分裂这个很值得挖掘的话题,葛教授虽然也在原因和结果上做了些文章,但通篇并没有或者试图从理论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而只是对统一、分裂长短的简单补充,真令人读罢顿生遗珠之憾。在这一点,葛教授真是没法比拟金岳霖、刘青峰这样同时代的学者,这或许也正是当时的学人基础学术水准的反映——缺乏有力的分析工具。
当然,葛教授出生名门正派,还是有功底的,尽管这不是一本严格的学术著作,但内容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不少。象根据沈括关于士兵、民工运输能力的记载推断出当时军队做战的有效半径从而间接影响到国家疆域的极限,还是很有意思的。
葛教授针对当时“政治正确”的主流观点进行了一次掰指头式的论证,得出一个在我看来纠枉过正的观点: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期长于统一的时期。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伪命题,就如同问股市是涨的日子多还是跌的日子多一般亳无意义。历史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统一和分裂背后,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融合、演化。如果硬要加以区分,也是统一的时期与分裂的时期相辅相成、不相上下,说统一多于分裂固然无理,葛教授分裂大于统一也是立论不足。而这一论证整个的意义,又比“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高明到哪里去呢?
而这本书另一个致命的弱点是落伍的论证过程。此书虽然整体结构尚属合理,但论证过程略显零乱。葛教授似乎没有接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论证过程中,不时能发现一点定义混乱、自相矛盾的地方。也许这也正是当时学术界学术功底的真实写照。
同时,对于统一与分裂这个很值得挖掘的话题,葛教授虽然也在原因和结果上做了些文章,但通篇并没有或者试图从理论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而只是对统一、分裂长短的简单补充,真令人读罢顿生遗珠之憾。在这一点,葛教授真是没法比拟金岳霖、刘青峰这样同时代的学者,这或许也正是当时的学人基础学术水准的反映——缺乏有力的分析工具。
当然,葛教授出生名门正派,还是有功底的,尽管这不是一本严格的学术著作,但内容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不少。象根据沈括关于士兵、民工运输能力的记载推断出当时军队做战的有效半径从而间接影响到国家疆域的极限,还是很有意思的。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