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的暧昧
“我们面前的问题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感性的,而是法律的。”侦探推理小说《灾难之城》中,作者借作品人物之口说出了这样的观念。当我读之于此为之一振,因为有一种感受似曾相识,其蕴含的是凌驾于言语语义之上的文化问题。忽而我联想到许多在接受层面与之相通的作品,甚至跨越到另外一种类型小说门类——科幻小说。不过作为一篇正经的书评文章,我首先要例行公事的完成对小说整体的介绍任务。
《灾难之城》是埃勒里•奎因(曼弗雷德•班宁顿•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表兄弟二人合用的笔名)极为重要的作品之一。1942年发表之后,立刻引起美国推理小说界的轰动,被誉为埃勒里•奎因模式的缔造之作,并为埃勒里•奎因走出创作低谷立下汗马功劳。可以看到众多相关评论称此篇作品完成了奎因小说从解决心智游戏到哲人侦探的转变。可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小说内容看,显然与通常推理小说一样,由作者精心设计、布局。也或许因为作品是二人合力而成,从故事的推理逻辑上看更加的严丝合缝,绝对禁得起反复推敲。小说开始于一位名叫埃勒里•奎因的侦探推理小说作家兼侦探的人来到莱特镇寻找创作灵感。先是奎因先生租住了被镇中居民称之为“凶宅”的房子,而后房子的女主人诺拉意外发现三封自己新婚丈夫写给他姐姐却尚未未寄出的信,信落款的日期皆是将来的时间,而内容更令其惊恐不已,日期是第二年新年的信里写到诺拉在当天死了。事情总不能按照知情人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越是想逃避什么,惨剧却越是接二连三的发生。终于在一切看似尘埃落定之时,真相大白于读者面前了。
小说几个悬念环扣进行,一池静水微风吹皱一般,一波又一波若即若离的吸引着读者往下读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悬念却未能一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在叙事中,似乎有意让读者渐渐淡忘上一个疑问。跟随着全文的进度,会忽然发现作者对这些接二连三的悬而未决之事保持事过则剪口不提的态度,使得通篇小说会有种踏入热带雨林的感受,步入越深就越迷雾重重,甚至已然忘记了来路。
同时,小说亦有其不足之处,主人公奎因先生从踏入莱特镇的第一步便已经表现出与整个故事的不协调。在故事中奎因先生几乎是一个多余的角色,他只好时而扮演读者的眼睛,时而扮演故事的推动力,奎因先生的眼成为了读者的探知器,嘴成为了作者的第二叙事手段。仅此而已。
但这一切无论优劣皆非《灾难之城》最能吸引我之处。恰恰相反,正如本文开篇所言,我被小说中那些作者借人物之口所表达出的,或许只有异域文化圈的人才能清晰看出的观念所吸引。再重新揣摩一下本文开头引用的句子,若只将《灾难之城》称之为侦探推理小说,未免不淹没了它的时代特色,可以说这是一篇充满了法制浪漫主义情怀的作品。不与否认的是奎因从不屑于误导读者,并以“挑战读者”的方式在情节叙事中与读者一决高下,然而在《灾难之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位置的内容是一场激烈的法庭对决。被告的所有有罪证据全靠在法庭上一一指出,被告律师自然从中抽丝剥茧找出不合逻辑、不合常理之处,破坏供词的成立性,最终由陪审团裁决。无论在《灾难之城》中这样一场耗时许久的法庭论战如何结局,它的存在已经代表了一种文化。以前很疑惑侦探推理小说为什么多以侦探精确缜密的推理作为结尾,而罪犯听后便俯首认罪再无反抗。认真思索了《灾难之城》之后,我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原因正在于作者预设了侦探说出的推断(包括掌握的证据)其一完全符合作案因果事实,其二再无逻辑上的漏洞可寻,一旦公之于法庭,陪审团将会毫无悬念的为其定罪。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法制体系下逻辑可以战胜一切。当然,即便是现实中的西方社会也未必真能如此。因此我称这是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法制浪漫主义情怀。
二战期间,西方社会笼罩在绝望与惊慌之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西方刚刚建立起来的本引以为豪的“新文明”,眼看即将土崩瓦解,绝望、无奈、猜疑之中,一股浪漫情怀卷土重来,有一批乐观的文人开始重新审视支撑西方“新文明”的双子塔,甚至对其顶礼膜拜。两大支柱便是:法制主义、科学主义。特别是在美国,似乎所有美国人都相信只有科学才能救地球,只有法制才能整顿世界。实则真假,笔者不欲在此多以论述,只是为了展现那个年代绝望中的乐观情怀。
然而将其放入中国的文化视野中,则将发生有趣的变异。在中国,法制主义、科学主义皆不是通过长期思考以及自我斗争而得来的。晚清的梁启超等人振臂一呼,开始大量翻译西方的侦探推理小说和科学幻想小说。一石击起千层浪,顿时一股热潮席卷文坛。不过清末民初的中国文人无心细嚼慢咽这些外来的思想,只是将其视为救国的利器而已。因此当使用者发现某处不甚完善时,这些骤然出现的新事物面临的只有被遗弃的命运,不必期待得到主动的改进。或许这就是历史规律的最终解释,也或许存有些许什么遗憾,但时光自然是一去不复返了,任何事物皆将成为历史。
翻回头再看《灾难之城》,当小说带有浓烈法制主义味道进入我们固有的文化视野中时,小说摇身将变成我们的高清窥镜,引领我们身临其境般的去玩味那个美国曾经的年代,体会那些早已不可能拥有的切身之感。这种感受可能是一种狂热,却又是陌路的悲歌,绝望的空想。无论到底如何去形容,它们早已一去不复返,在东方还是西方,只有小说像瑞士银行一样,为我们保留着最后一点情感的储蓄。《灾难之城》中蕴含了那个年代那个国度的一切。
2009-12-4夜
京
《灾难之城》是埃勒里•奎因(曼弗雷德•班宁顿•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表兄弟二人合用的笔名)极为重要的作品之一。1942年发表之后,立刻引起美国推理小说界的轰动,被誉为埃勒里•奎因模式的缔造之作,并为埃勒里•奎因走出创作低谷立下汗马功劳。可以看到众多相关评论称此篇作品完成了奎因小说从解决心智游戏到哲人侦探的转变。可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小说内容看,显然与通常推理小说一样,由作者精心设计、布局。也或许因为作品是二人合力而成,从故事的推理逻辑上看更加的严丝合缝,绝对禁得起反复推敲。小说开始于一位名叫埃勒里•奎因的侦探推理小说作家兼侦探的人来到莱特镇寻找创作灵感。先是奎因先生租住了被镇中居民称之为“凶宅”的房子,而后房子的女主人诺拉意外发现三封自己新婚丈夫写给他姐姐却尚未未寄出的信,信落款的日期皆是将来的时间,而内容更令其惊恐不已,日期是第二年新年的信里写到诺拉在当天死了。事情总不能按照知情人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越是想逃避什么,惨剧却越是接二连三的发生。终于在一切看似尘埃落定之时,真相大白于读者面前了。
小说几个悬念环扣进行,一池静水微风吹皱一般,一波又一波若即若离的吸引着读者往下读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悬念却未能一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在叙事中,似乎有意让读者渐渐淡忘上一个疑问。跟随着全文的进度,会忽然发现作者对这些接二连三的悬而未决之事保持事过则剪口不提的态度,使得通篇小说会有种踏入热带雨林的感受,步入越深就越迷雾重重,甚至已然忘记了来路。
同时,小说亦有其不足之处,主人公奎因先生从踏入莱特镇的第一步便已经表现出与整个故事的不协调。在故事中奎因先生几乎是一个多余的角色,他只好时而扮演读者的眼睛,时而扮演故事的推动力,奎因先生的眼成为了读者的探知器,嘴成为了作者的第二叙事手段。仅此而已。
但这一切无论优劣皆非《灾难之城》最能吸引我之处。恰恰相反,正如本文开篇所言,我被小说中那些作者借人物之口所表达出的,或许只有异域文化圈的人才能清晰看出的观念所吸引。再重新揣摩一下本文开头引用的句子,若只将《灾难之城》称之为侦探推理小说,未免不淹没了它的时代特色,可以说这是一篇充满了法制浪漫主义情怀的作品。不与否认的是奎因从不屑于误导读者,并以“挑战读者”的方式在情节叙事中与读者一决高下,然而在《灾难之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位置的内容是一场激烈的法庭对决。被告的所有有罪证据全靠在法庭上一一指出,被告律师自然从中抽丝剥茧找出不合逻辑、不合常理之处,破坏供词的成立性,最终由陪审团裁决。无论在《灾难之城》中这样一场耗时许久的法庭论战如何结局,它的存在已经代表了一种文化。以前很疑惑侦探推理小说为什么多以侦探精确缜密的推理作为结尾,而罪犯听后便俯首认罪再无反抗。认真思索了《灾难之城》之后,我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原因正在于作者预设了侦探说出的推断(包括掌握的证据)其一完全符合作案因果事实,其二再无逻辑上的漏洞可寻,一旦公之于法庭,陪审团将会毫无悬念的为其定罪。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法制体系下逻辑可以战胜一切。当然,即便是现实中的西方社会也未必真能如此。因此我称这是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法制浪漫主义情怀。
二战期间,西方社会笼罩在绝望与惊慌之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西方刚刚建立起来的本引以为豪的“新文明”,眼看即将土崩瓦解,绝望、无奈、猜疑之中,一股浪漫情怀卷土重来,有一批乐观的文人开始重新审视支撑西方“新文明”的双子塔,甚至对其顶礼膜拜。两大支柱便是:法制主义、科学主义。特别是在美国,似乎所有美国人都相信只有科学才能救地球,只有法制才能整顿世界。实则真假,笔者不欲在此多以论述,只是为了展现那个年代绝望中的乐观情怀。
然而将其放入中国的文化视野中,则将发生有趣的变异。在中国,法制主义、科学主义皆不是通过长期思考以及自我斗争而得来的。晚清的梁启超等人振臂一呼,开始大量翻译西方的侦探推理小说和科学幻想小说。一石击起千层浪,顿时一股热潮席卷文坛。不过清末民初的中国文人无心细嚼慢咽这些外来的思想,只是将其视为救国的利器而已。因此当使用者发现某处不甚完善时,这些骤然出现的新事物面临的只有被遗弃的命运,不必期待得到主动的改进。或许这就是历史规律的最终解释,也或许存有些许什么遗憾,但时光自然是一去不复返了,任何事物皆将成为历史。
翻回头再看《灾难之城》,当小说带有浓烈法制主义味道进入我们固有的文化视野中时,小说摇身将变成我们的高清窥镜,引领我们身临其境般的去玩味那个美国曾经的年代,体会那些早已不可能拥有的切身之感。这种感受可能是一种狂热,却又是陌路的悲歌,绝望的空想。无论到底如何去形容,它们早已一去不复返,在东方还是西方,只有小说像瑞士银行一样,为我们保留着最后一点情感的储蓄。《灾难之城》中蕴含了那个年代那个国度的一切。
2009-12-4夜
京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