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者马丁之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马丁见到鲁思的第一眼起,他就决心要为她出人投地。
这并不是容易的事。他习惯了当水手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要和鲁思这个资产阶级小姐在一起,他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谈吐,提高自己的修养。他要重新接受教育,要阅读大量的书,要成为一个可以提笔写作的人。而他赤贫的经济状况原不允许他接受这些奢侈的努力。整天只读书,哪怕是连续十九个小时的高强度读书和写作,对于一个吃穿都成问题的穷小子来说,难道不是奢侈吗?不是笑话吗?
然而马丁义无反顾,心甘情愿,哪怕他需要为此要当掉大衣,挨饿受冻,哪怕他需要到处赊账,受人白眼,哪怕他的亲人不理解他,避开他,哪怕阅读和写作的道路崎岖坎坷,哪怕杂志社的退稿堆成了山。马丁从来没有退缩过。因为他有一个目标。一切行为因为这个目标而充满意义,一切困难也因为这个目标而可以接受。这个目标就是鲁思的爱情。
同样是奋斗者,马丁却瞧不起巴特勒先生。巴特勒先生也是一个穷苦出身的人。早年他曾一无所有,但是凭借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努力,像钟表一样的严谨和克己,最后终于跻身社会上层。在鲁思和大多数人眼里,这是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典型。然而马丁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此艰苦并无必要。巴特勒先生为了出人投地饿坏了自己的胃,也从不知享受的乐趣,而这些乐趣必定早已在清教徒式的克制忍耐的生活中被消磨殆尽,克制本身成为习惯。功成名就的巴特勒先生依然吃不香,享受不惯,他脸上总还是挂着老气横秋的表情,那是一个小孩子过早承受生活责任和沉重理想所必然留下的痕迹。
巴特勒先生的奋斗并非没有目标,他的目标是功成名就本身。而马丁则认为,功成名就本身绝不是目标,人们应该为了一样东西想要功成名就。这样东西可以是对女人的爱,可以是对美的享受,总而言之是有一样什么东西在。关键的一点在于,人应该有爱欲,他不应该像机器一样轰鸣着运转,而只为了将来能一样轰鸣着运转;相反,暂时像机器一样的严谨和勤奋,应该只是为了爱欲的实现。这爱欲的目标应该是某种关涉灵魂的东西。而名誉和成功,这些太过外在化的东西不足以叫人去牺牲,并且无法为人提供对人的生活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为了实现理想,马丁吃过的苦不下于巴特勒,但是他将自己与巴特勒截然区分:巴特勒是禁欲者,而我马丁不是。
然而鲁思背叛了马丁的爱情,她终于等不及马丁的功成名就,抛弃了他。照耀着马丁整个世界的金色太阳落下去了,他的一切努力都变得黯淡无光。虽然不久以后,这些努力最终真的引来了名誉、金钱和地位,但是一切已经变得没有意义。马丁那曾经神圣的爱欲,一下子不再神圣了。他洞察了鲁思和常人并无区分,不再爱她了。马丁认为自己优越于巴特勒的一点在于,他知道人并非机器,然而他却万万没有想到,人那并非机器的部分却恰恰是人的阿喀琉斯之踵:由于人天生的局限性,他那激情万丈的爱欲,往往指向的是并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对象。
所以柏拉图会教诲人们,要把对具体对象的爱上升到对那永恒的唯一的完美的善之理念的爱上去。只有到了这一层面,人才能摆脱他那些理想的不断幻灭,才能在永恒的爱之中获得幸福。可惜马丁并不是柏拉图式的哲学家。偶像的黄昏把一切都镀上了暗色,一切都了无生趣,他终于弃世而去。
这是理想主义者的例行悲剧结局。他错把一个有限的存在当作理想,最后终于发现这理想太轻易就容易被打碎。而他的理想情结又致命地和身边的世俗气氛太不相容。对于这世间而言,还是巴特勒先生比较了不起:巴特勒先生始终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而旋转中产生的速度和带起的风,可以让旁人晕眩,并起到忽悠的效果。
马丁宣称自己是尼采的信徒。然而,他在最根本的一点上与尼采背道而驰:马丁是理想主义者,而尼采致力于打碎一切偶像。别说马丁的爱情,尼采甚至认为,连柏拉图式的善的理念和最高的爱欲对象也都根本就不存在。他教诲人们,不要把一切都想象的太完美。纯粹的理想和偶像本就是人自己造出来的,不要去总是去挖那自己埋下去的宝藏,不要自欺欺人。相反,人们应该学会爱这有限的生存,接受人的自然。
然而,尼采的下降之路比柏拉图的上升之路要更为艰难。如何面对背叛的爱人,如何坦然接受这趋炎附势和践踏真理的世间,如何清清楚楚洞察一切又能接受,甚至爱上那不完美的现实?尼采说要爱大地和生存,可是他在自己的书中却从不吝惜笔墨大骂瓦格纳的堕落和欧洲人的腐朽。堕落和腐朽总是现实的伴生物,而对于这样的现实的热爱,如何可能?正是因为想不通这个问题,马丁投了海。
但我想,在马丁投海前一刻,如果他记起劳碌终日却仍设法接济他的姐姐,记起在他贫病之时帮助过他的好心的玛丽娅,记起那些待人真诚坦荡的水手们,记起美丽纯洁、像他一样要努力从未受教育的泥沼中爬出来的利齐姑娘,那么他可能会犹豫起来。不管这现实有多么阴暗和不堪的角落,但更多的地方有太阳在照耀。如果马丁能悟到这一切的价值,他或许就会重新建立对人的信心,重新获得改善生活的勇气。这以后,他就不仅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就会获得“知识分子和所有社会成员的伟大美德”:“犀利而不粗暴,宽容又不盲目,坚持理性,面对现实,同时又不失理想和激情”。
这并不是容易的事。他习惯了当水手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要和鲁思这个资产阶级小姐在一起,他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谈吐,提高自己的修养。他要重新接受教育,要阅读大量的书,要成为一个可以提笔写作的人。而他赤贫的经济状况原不允许他接受这些奢侈的努力。整天只读书,哪怕是连续十九个小时的高强度读书和写作,对于一个吃穿都成问题的穷小子来说,难道不是奢侈吗?不是笑话吗?
然而马丁义无反顾,心甘情愿,哪怕他需要为此要当掉大衣,挨饿受冻,哪怕他需要到处赊账,受人白眼,哪怕他的亲人不理解他,避开他,哪怕阅读和写作的道路崎岖坎坷,哪怕杂志社的退稿堆成了山。马丁从来没有退缩过。因为他有一个目标。一切行为因为这个目标而充满意义,一切困难也因为这个目标而可以接受。这个目标就是鲁思的爱情。
同样是奋斗者,马丁却瞧不起巴特勒先生。巴特勒先生也是一个穷苦出身的人。早年他曾一无所有,但是凭借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努力,像钟表一样的严谨和克己,最后终于跻身社会上层。在鲁思和大多数人眼里,这是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典型。然而马丁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此艰苦并无必要。巴特勒先生为了出人投地饿坏了自己的胃,也从不知享受的乐趣,而这些乐趣必定早已在清教徒式的克制忍耐的生活中被消磨殆尽,克制本身成为习惯。功成名就的巴特勒先生依然吃不香,享受不惯,他脸上总还是挂着老气横秋的表情,那是一个小孩子过早承受生活责任和沉重理想所必然留下的痕迹。
巴特勒先生的奋斗并非没有目标,他的目标是功成名就本身。而马丁则认为,功成名就本身绝不是目标,人们应该为了一样东西想要功成名就。这样东西可以是对女人的爱,可以是对美的享受,总而言之是有一样什么东西在。关键的一点在于,人应该有爱欲,他不应该像机器一样轰鸣着运转,而只为了将来能一样轰鸣着运转;相反,暂时像机器一样的严谨和勤奋,应该只是为了爱欲的实现。这爱欲的目标应该是某种关涉灵魂的东西。而名誉和成功,这些太过外在化的东西不足以叫人去牺牲,并且无法为人提供对人的生活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为了实现理想,马丁吃过的苦不下于巴特勒,但是他将自己与巴特勒截然区分:巴特勒是禁欲者,而我马丁不是。
然而鲁思背叛了马丁的爱情,她终于等不及马丁的功成名就,抛弃了他。照耀着马丁整个世界的金色太阳落下去了,他的一切努力都变得黯淡无光。虽然不久以后,这些努力最终真的引来了名誉、金钱和地位,但是一切已经变得没有意义。马丁那曾经神圣的爱欲,一下子不再神圣了。他洞察了鲁思和常人并无区分,不再爱她了。马丁认为自己优越于巴特勒的一点在于,他知道人并非机器,然而他却万万没有想到,人那并非机器的部分却恰恰是人的阿喀琉斯之踵:由于人天生的局限性,他那激情万丈的爱欲,往往指向的是并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对象。
所以柏拉图会教诲人们,要把对具体对象的爱上升到对那永恒的唯一的完美的善之理念的爱上去。只有到了这一层面,人才能摆脱他那些理想的不断幻灭,才能在永恒的爱之中获得幸福。可惜马丁并不是柏拉图式的哲学家。偶像的黄昏把一切都镀上了暗色,一切都了无生趣,他终于弃世而去。
这是理想主义者的例行悲剧结局。他错把一个有限的存在当作理想,最后终于发现这理想太轻易就容易被打碎。而他的理想情结又致命地和身边的世俗气氛太不相容。对于这世间而言,还是巴特勒先生比较了不起:巴特勒先生始终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而旋转中产生的速度和带起的风,可以让旁人晕眩,并起到忽悠的效果。
马丁宣称自己是尼采的信徒。然而,他在最根本的一点上与尼采背道而驰:马丁是理想主义者,而尼采致力于打碎一切偶像。别说马丁的爱情,尼采甚至认为,连柏拉图式的善的理念和最高的爱欲对象也都根本就不存在。他教诲人们,不要把一切都想象的太完美。纯粹的理想和偶像本就是人自己造出来的,不要去总是去挖那自己埋下去的宝藏,不要自欺欺人。相反,人们应该学会爱这有限的生存,接受人的自然。
然而,尼采的下降之路比柏拉图的上升之路要更为艰难。如何面对背叛的爱人,如何坦然接受这趋炎附势和践踏真理的世间,如何清清楚楚洞察一切又能接受,甚至爱上那不完美的现实?尼采说要爱大地和生存,可是他在自己的书中却从不吝惜笔墨大骂瓦格纳的堕落和欧洲人的腐朽。堕落和腐朽总是现实的伴生物,而对于这样的现实的热爱,如何可能?正是因为想不通这个问题,马丁投了海。
但我想,在马丁投海前一刻,如果他记起劳碌终日却仍设法接济他的姐姐,记起在他贫病之时帮助过他的好心的玛丽娅,记起那些待人真诚坦荡的水手们,记起美丽纯洁、像他一样要努力从未受教育的泥沼中爬出来的利齐姑娘,那么他可能会犹豫起来。不管这现实有多么阴暗和不堪的角落,但更多的地方有太阳在照耀。如果马丁能悟到这一切的价值,他或许就会重新建立对人的信心,重新获得改善生活的勇气。这以后,他就不仅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就会获得“知识分子和所有社会成员的伟大美德”:“犀利而不粗暴,宽容又不盲目,坚持理性,面对现实,同时又不失理想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