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皮肉连着筋骨——《我看着你的美丽与忧愁》出版感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打着皮肉连着筋骨——《我看着你的美丽与忧愁》出版感言
文/孟昌明
在文学想象力视觉部分形成过程中,融汇了各种因素:对现实世界的直接观察、幻象的和梦境的变形、各种水平的文化传播的比喻性世界,和对感性经验的抽象化、凝炼化与内在化的过程,这对于思想的视觉化和文字表述都具有头等的重要意义。
——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手上拿着这本书,白色封面,素雅的装帧,简洁的信息,像一个惯常所见的普通诗集或是剧本那样的封面,封面上的画是我在江阴赞园画的写生,“我”,是用的“多情原本应笑我,落花时节又逢君”——我的书法作品中的字——先睹为快还是对的,先睹是我得做最后一校,而快意者并非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那样的忘乎所以,只是一种释然,一种秋收大忙割完稻子打完场的满足和惬意。
从和编辑说好编书到出版仅仅三个月时间,而拉拉杂杂写这近300页的书稿,的的确确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是一个可以把少年变成青年把青年变成中年而把中年变成两鬓苍苍的老年的概念。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固然说出了弄文字人的辛酸甘苦,他是流传千古的名仕,没得说,该那样,而我手面上的这本自己的集子,则像一本私人的日历或是备忘,圈圈点点多少记载一些不愿意忘记的旧人往事,触动心怀的记忆片羽,让自己喜悦甚至有点不能自持的、多多少少想藏着的情感和自己所憎恶的社会恶人丑事想呼喊一声却没有空间没有平台的窘迫,我就这么着,在自己文字的行间去爱,去恨,去思索去警示,给自己给别人,给自己是自我约束的纪律给别人则是一个善意的参考或是建言——尽管我一位老友常常说过,给上一辈人建言为时过晚,给同辈人建言我们不配,给晚辈建言也许我们还不如他们。
话是如此说的,但写还是耐不住,甚至写完了出版了,我禁不住有一丝丝喜悦,一位美术杂志的编辑曾经多次对我说过的,昌明,别傻,写书干嘛呢,你一张画怎么着也得上万的,我搁脑后面——另一位真正写作爬格子吃饭的朋友,纳闷之余也问我,伏案写这几十万字一本的中文书稿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细细思想过,我的回答是,让我有纪律,让我有言必信、信必果的作风,有铁一样的时间观念,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做学问的态度与气质,还让我在写作过程中踏实修正通常画家们那看得见的、好大喜功不知所以然的通病——于是,引经据典,一个往往熟视无睹的成语或是典故,一下子可能查七八本书,和编辑就八大山人一个题画的长句子有不同的意见,把手上的藏书一股脑搬过来,翻着,记着,从以前随时随地就手找一个纸片片寄下想到感概到的词儿字儿,到处心积虑在记忆深海中潜藏很久的书写计划——譬如我写的莫迪利阿尼,从在他作品前不忍心离去发誓写一个关于他的电影剧本开始到最终写完关于他艺术和生活一个两万言的随笔,整整花去我十年零零星星的时光——写,打字,多少个夜深人静的中霄,和着淡淡秋风绵绵春雨写下这些语言文字。
《我看着你的美丽与忧愁》是书稿中的一个小散文,写的是关于奥地利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埃贡·希勒,在纽约大都会我曾经仔细看过这个不到三十岁就撒手人寰的天才那些带着泪水的作品,油彩和线条中分明埋着某种签语,是对命运不公的呐喊还是对美好生活的遗憾,我不得而知,只是觉得那个时空不写便不能释怀;《古道·西风·瘦马》——是给瑞士裔的雕塑家杰克梅第——从写第一个字开始就不能把持一份理性的端正,恨不能把自己对着杰克梅第雕塑那一番刻骨铭心的感怀,把杰克梅第雕塑中那些某种隐隐约约的东方因素,或是人性相同的前提下东西方无意识的契合诉说出来;《于是,他说》不是“他”说是真正的我说,我不过是借着许许多多大思想家和艺术家的管道,说出来自己在艺术奋斗苦难和孤独的过程中坚定不移的一种信仰;《关于董欣宾》是我和这位我所尊敬的师长和好朋友交往过程的点滴记忆,我不能忘记当我在文章中做最后修订的时候董先生在上海的医院中已在弥留之际,不久带着他满怀的愁绪和幽怨离开这个让他过的并不很快乐的世俗社会,在他最后的岁月里我们曾经通过越洋长途,他说过,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民族我们国家我们文化曲曲折折但终将是往前走?就是因为我们世世代代有一批硬骨头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梦到天涯即是家乡》是我在苏北一个绘画创作过程中完成的日记,它让我在一个安安静静的时段里把自己的艺术和生活匆匆做一个梳理,从中国到美国的生活舞台,又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家园,像一个远征的战士在长亭外古道边端着茶碗做一个短暂的休憩,继而策马征尘去收复疆域——而集子中涉及的许许多多师长好友,有的离我而去,驾鹤西行,有得依然秉持一份自己认为的良知和道德感,为自身的理想和价值观像昨天、前天一样勇敢抗争艰苦奋斗着,这本书无异于我自己的一间朴素的客厅一个温暖的书房,寒夜客来茶当酒——且和他们一起做一番彻夜的谈话,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责任,争执着切磋着讨论着,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是贯穿我们心灵的细索。
细索可以断断续续,但不会消逝。
理想也是,信念也是。
————
信手翻看着这本马上就要放在书店货架上的书,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常常听到的一句俗话,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自己的孩子哪怕长的不尽人意也一定喜欢的,因为有血脉的流淌,因为有基因的承传,因为——因为打着皮肉连着筋骨,文字不过都是心声。
我还会一直发声——一直写下去。
憋得不得不写的时候我也曾经告诫过自己,书是一个永远有遗憾的艺术,非倾力为之不能善终,善终谁也不敢说,毕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也就如此何况区区小书一册?我所想做的,我所能做的,也就是在“神马都是浮云”的时代给自己做一个演算一个论证,神马不一定总是浮云,浮云也不光是神马变成的浮云,或者,神马就是神马,浮云也就是浮云罢了。
孟昌明 2011年3月 27 美国旧金山
文/孟昌明
在文学想象力视觉部分形成过程中,融汇了各种因素:对现实世界的直接观察、幻象的和梦境的变形、各种水平的文化传播的比喻性世界,和对感性经验的抽象化、凝炼化与内在化的过程,这对于思想的视觉化和文字表述都具有头等的重要意义。
——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手上拿着这本书,白色封面,素雅的装帧,简洁的信息,像一个惯常所见的普通诗集或是剧本那样的封面,封面上的画是我在江阴赞园画的写生,“我”,是用的“多情原本应笑我,落花时节又逢君”——我的书法作品中的字——先睹为快还是对的,先睹是我得做最后一校,而快意者并非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那样的忘乎所以,只是一种释然,一种秋收大忙割完稻子打完场的满足和惬意。
从和编辑说好编书到出版仅仅三个月时间,而拉拉杂杂写这近300页的书稿,的的确确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是一个可以把少年变成青年把青年变成中年而把中年变成两鬓苍苍的老年的概念。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固然说出了弄文字人的辛酸甘苦,他是流传千古的名仕,没得说,该那样,而我手面上的这本自己的集子,则像一本私人的日历或是备忘,圈圈点点多少记载一些不愿意忘记的旧人往事,触动心怀的记忆片羽,让自己喜悦甚至有点不能自持的、多多少少想藏着的情感和自己所憎恶的社会恶人丑事想呼喊一声却没有空间没有平台的窘迫,我就这么着,在自己文字的行间去爱,去恨,去思索去警示,给自己给别人,给自己是自我约束的纪律给别人则是一个善意的参考或是建言——尽管我一位老友常常说过,给上一辈人建言为时过晚,给同辈人建言我们不配,给晚辈建言也许我们还不如他们。
话是如此说的,但写还是耐不住,甚至写完了出版了,我禁不住有一丝丝喜悦,一位美术杂志的编辑曾经多次对我说过的,昌明,别傻,写书干嘛呢,你一张画怎么着也得上万的,我搁脑后面——另一位真正写作爬格子吃饭的朋友,纳闷之余也问我,伏案写这几十万字一本的中文书稿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细细思想过,我的回答是,让我有纪律,让我有言必信、信必果的作风,有铁一样的时间观念,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做学问的态度与气质,还让我在写作过程中踏实修正通常画家们那看得见的、好大喜功不知所以然的通病——于是,引经据典,一个往往熟视无睹的成语或是典故,一下子可能查七八本书,和编辑就八大山人一个题画的长句子有不同的意见,把手上的藏书一股脑搬过来,翻着,记着,从以前随时随地就手找一个纸片片寄下想到感概到的词儿字儿,到处心积虑在记忆深海中潜藏很久的书写计划——譬如我写的莫迪利阿尼,从在他作品前不忍心离去发誓写一个关于他的电影剧本开始到最终写完关于他艺术和生活一个两万言的随笔,整整花去我十年零零星星的时光——写,打字,多少个夜深人静的中霄,和着淡淡秋风绵绵春雨写下这些语言文字。
《我看着你的美丽与忧愁》是书稿中的一个小散文,写的是关于奥地利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埃贡·希勒,在纽约大都会我曾经仔细看过这个不到三十岁就撒手人寰的天才那些带着泪水的作品,油彩和线条中分明埋着某种签语,是对命运不公的呐喊还是对美好生活的遗憾,我不得而知,只是觉得那个时空不写便不能释怀;《古道·西风·瘦马》——是给瑞士裔的雕塑家杰克梅第——从写第一个字开始就不能把持一份理性的端正,恨不能把自己对着杰克梅第雕塑那一番刻骨铭心的感怀,把杰克梅第雕塑中那些某种隐隐约约的东方因素,或是人性相同的前提下东西方无意识的契合诉说出来;《于是,他说》不是“他”说是真正的我说,我不过是借着许许多多大思想家和艺术家的管道,说出来自己在艺术奋斗苦难和孤独的过程中坚定不移的一种信仰;《关于董欣宾》是我和这位我所尊敬的师长和好朋友交往过程的点滴记忆,我不能忘记当我在文章中做最后修订的时候董先生在上海的医院中已在弥留之际,不久带着他满怀的愁绪和幽怨离开这个让他过的并不很快乐的世俗社会,在他最后的岁月里我们曾经通过越洋长途,他说过,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民族我们国家我们文化曲曲折折但终将是往前走?就是因为我们世世代代有一批硬骨头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梦到天涯即是家乡》是我在苏北一个绘画创作过程中完成的日记,它让我在一个安安静静的时段里把自己的艺术和生活匆匆做一个梳理,从中国到美国的生活舞台,又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家园,像一个远征的战士在长亭外古道边端着茶碗做一个短暂的休憩,继而策马征尘去收复疆域——而集子中涉及的许许多多师长好友,有的离我而去,驾鹤西行,有得依然秉持一份自己认为的良知和道德感,为自身的理想和价值观像昨天、前天一样勇敢抗争艰苦奋斗着,这本书无异于我自己的一间朴素的客厅一个温暖的书房,寒夜客来茶当酒——且和他们一起做一番彻夜的谈话,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责任,争执着切磋着讨论着,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是贯穿我们心灵的细索。
细索可以断断续续,但不会消逝。
理想也是,信念也是。
————
信手翻看着这本马上就要放在书店货架上的书,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常常听到的一句俗话,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自己的孩子哪怕长的不尽人意也一定喜欢的,因为有血脉的流淌,因为有基因的承传,因为——因为打着皮肉连着筋骨,文字不过都是心声。
我还会一直发声——一直写下去。
憋得不得不写的时候我也曾经告诫过自己,书是一个永远有遗憾的艺术,非倾力为之不能善终,善终谁也不敢说,毕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也就如此何况区区小书一册?我所想做的,我所能做的,也就是在“神马都是浮云”的时代给自己做一个演算一个论证,神马不一定总是浮云,浮云也不光是神马变成的浮云,或者,神马就是神马,浮云也就是浮云罢了。
孟昌明 2011年3月 27 美国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