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着自己方舟的行者 ——读孟昌明散文集《我看着你的美丽与忧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划着自己方舟的行者
——读孟昌明散文集《我看着你的美丽与忧愁》
文/陈道龙
他不断地走向远方,把背影留给了我们。他去了哪里?他做了什么?在想些什么?这本散文集《我看着你的美丽与忧愁》,便是他对我们的一个告诉,是他给我们的一个多彩的音信。
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南京中央门长途汽车站见到留着一头长发的孟昌明。他风尘仆仆地从盐城赶过来,并说就要准备到西藏去。我对他产生好奇,并关注起他。
后来他从西藏回到南京,又从南京去了安徽、河南,去了北京,再去往美国,偶尔听到消息:他又去了日本,台湾,去了欧洲……几年才能见上一次面,总是看到他的大量画作、书法作品,出了一本一本的书。现在又看到他刚出版的散文集:《我看着你的美丽和忧愁》。这书名让我心里一动,感到有一种丰富的意味。浏览一番,便更为惊奇,他在美术、书法之外,在文学写作上取得这样的成绩真令人惊异。
在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让我最震动的,是他对艺术的探寻与批判。可以说,《于是,他说——关于美学的断想》是他的对美、对艺术的感悟与认识,是他关于美、关于艺术的批判与宣言。“窗外。花园。天是蓝的。”他从自己面对着的丰富生动的自然世界状态开始着笔,进入他对美、艺术本质的探寻。音乐、书法、绘画、文学都在他一一观注之下,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由此也传导出了他的感慨与认识:“形式语言,在表达方便的同时总也走不出一个限制的窘态,直觉,在形而上学的层次上向我们遥遥招手。”“通俗?不。一个民族,倘若仅仅满足使用大众通俗的语言便不会有向前行走的欲望。”“诗人,你凭什么迁就?你迁就了谁?……原因是文学已经是我们时代最后的一个道德保险。”“书法不再也不应该是欺世盗名、装点门面的笔墨游戏,书法是书家思想的流泻,书法是书家感情的印痕。”他认为,“美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呼吸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呐喊与歌唱。”他问:“生命的尽头是什么?是美学,美学的尽头在哪?在天堂,天堂在哪?在你心里。”他一再地告诫自己,也告诫所有的艺术的追求者:
——做你的行者吧。
——划你的方舟吧。
这个宣言与告诫让我久久地震动不已。
他带着我们《读碑帖》,听《广陵散》,注视杰克梅第、罗丹、八大山人等一个个中外艺术家,点出他们给他的启示,也给出他的独有评判。应该说,这些评判都带着他浓烈的个人色彩,是那些艺术家作品里某种特质在他内心引起的共震,但对我们也是很有意义的启示与参照。
书中另部分内容是他对人情世态的观察与感触。当看过他的《台北·酸雨》后,我感到他过去大量阅读与钻研现代派文学名著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过去,我曾奇怪,他一个画画的,怎么还那么热衷于在美术之外读文学作品,我们曾多次讨论过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交谈过普鲁斯特、西蒙等作家的作品。可以说,这些现代一流的文学大师们对他产生了刻骨铭心的影响,让他长出了一双异乎寻常的眼睛。他其实不仅仅是在写台北,而是在写现代与现实生活的无奈,是对现实生活发出的一声叹息。《苏北的风花雪月》是带着温情对故乡往昔的回忆,也是带着无奈对故乡现况的感慨。他对我说,这篇文章改了21篇。从中可见他的认真、刻苦、执着。
他的文字,大多数都像他画画,泼墨写意,任情挥洒,充满感性地表达方式,而又常有深刻独到见解。直率而言,又常常巧妙机警。思绪与感触的奔涌,很自然地采用起意识流的表达方式。不讲布局,却又浑然天成。
他一路地走着,脸依然朝着远方,观察着,体悟着,思考着,也表达着。他的表达,已不再是20多年前的单一的画画、书法了,他又有了一支精彩的文学之笔。这些年来,他在认识与思想上更丰富、更深刻了,收获也更丰盛了。他还要一路地走下去,我愿在此借用他在《于是,他说——关于美学的断想》的话:
——做你的行者吧。
——划你的方舟吧。
孟昌明是一个颇值得思考的现象。他已成为一个真正的划着自己方舟的行者。我们希望他扬帆远航,乘风破浪。因为他向我们昭示一种希望:一种在世俗看来不可能的事,却是可能的。
2011年4月14日草于南京
(本文作者为新华日报记者著名作家)
——读孟昌明散文集《我看着你的美丽与忧愁》
文/陈道龙
他不断地走向远方,把背影留给了我们。他去了哪里?他做了什么?在想些什么?这本散文集《我看着你的美丽与忧愁》,便是他对我们的一个告诉,是他给我们的一个多彩的音信。
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南京中央门长途汽车站见到留着一头长发的孟昌明。他风尘仆仆地从盐城赶过来,并说就要准备到西藏去。我对他产生好奇,并关注起他。
后来他从西藏回到南京,又从南京去了安徽、河南,去了北京,再去往美国,偶尔听到消息:他又去了日本,台湾,去了欧洲……几年才能见上一次面,总是看到他的大量画作、书法作品,出了一本一本的书。现在又看到他刚出版的散文集:《我看着你的美丽和忧愁》。这书名让我心里一动,感到有一种丰富的意味。浏览一番,便更为惊奇,他在美术、书法之外,在文学写作上取得这样的成绩真令人惊异。
在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让我最震动的,是他对艺术的探寻与批判。可以说,《于是,他说——关于美学的断想》是他的对美、对艺术的感悟与认识,是他关于美、关于艺术的批判与宣言。“窗外。花园。天是蓝的。”他从自己面对着的丰富生动的自然世界状态开始着笔,进入他对美、艺术本质的探寻。音乐、书法、绘画、文学都在他一一观注之下,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由此也传导出了他的感慨与认识:“形式语言,在表达方便的同时总也走不出一个限制的窘态,直觉,在形而上学的层次上向我们遥遥招手。”“通俗?不。一个民族,倘若仅仅满足使用大众通俗的语言便不会有向前行走的欲望。”“诗人,你凭什么迁就?你迁就了谁?……原因是文学已经是我们时代最后的一个道德保险。”“书法不再也不应该是欺世盗名、装点门面的笔墨游戏,书法是书家思想的流泻,书法是书家感情的印痕。”他认为,“美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呼吸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呐喊与歌唱。”他问:“生命的尽头是什么?是美学,美学的尽头在哪?在天堂,天堂在哪?在你心里。”他一再地告诫自己,也告诫所有的艺术的追求者:
——做你的行者吧。
——划你的方舟吧。
这个宣言与告诫让我久久地震动不已。
他带着我们《读碑帖》,听《广陵散》,注视杰克梅第、罗丹、八大山人等一个个中外艺术家,点出他们给他的启示,也给出他的独有评判。应该说,这些评判都带着他浓烈的个人色彩,是那些艺术家作品里某种特质在他内心引起的共震,但对我们也是很有意义的启示与参照。
书中另部分内容是他对人情世态的观察与感触。当看过他的《台北·酸雨》后,我感到他过去大量阅读与钻研现代派文学名著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过去,我曾奇怪,他一个画画的,怎么还那么热衷于在美术之外读文学作品,我们曾多次讨论过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交谈过普鲁斯特、西蒙等作家的作品。可以说,这些现代一流的文学大师们对他产生了刻骨铭心的影响,让他长出了一双异乎寻常的眼睛。他其实不仅仅是在写台北,而是在写现代与现实生活的无奈,是对现实生活发出的一声叹息。《苏北的风花雪月》是带着温情对故乡往昔的回忆,也是带着无奈对故乡现况的感慨。他对我说,这篇文章改了21篇。从中可见他的认真、刻苦、执着。
他的文字,大多数都像他画画,泼墨写意,任情挥洒,充满感性地表达方式,而又常有深刻独到见解。直率而言,又常常巧妙机警。思绪与感触的奔涌,很自然地采用起意识流的表达方式。不讲布局,却又浑然天成。
他一路地走着,脸依然朝着远方,观察着,体悟着,思考着,也表达着。他的表达,已不再是20多年前的单一的画画、书法了,他又有了一支精彩的文学之笔。这些年来,他在认识与思想上更丰富、更深刻了,收获也更丰盛了。他还要一路地走下去,我愿在此借用他在《于是,他说——关于美学的断想》的话:
——做你的行者吧。
——划你的方舟吧。
孟昌明是一个颇值得思考的现象。他已成为一个真正的划着自己方舟的行者。我们希望他扬帆远航,乘风破浪。因为他向我们昭示一种希望:一种在世俗看来不可能的事,却是可能的。
2011年4月14日草于南京
(本文作者为新华日报记者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