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珊的《珍妮的肖像》
纳珊的《珍妮的肖像》
如果问我最喜欢哪几部外国小说,屈指数来,应该有不少。海塞的《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夜》,川端康成的《雪国》,莫里亚克的《蛇结》,或者还有阿斯塔菲耶夫的《陨星雨》。都不是什么大部头的作品,但都应该算名著。而最喜欢的,却应该算是纳珊的《珍妮的肖像》。
劳勃特。纳珊,生于一八九四年的纽约,一九四零年到一九四二年任美国笔会会长,大概要算他最显赫的时期了,总的来说,他算不是一个太著名的作家,但这部小说我就是喜欢。
第一次知道这部小说,还是在二十年前的一张《广播电视周报》上,那里登了美国电影名片《珍妮的肖像》的电影介绍。这部电影是部名片,但我一直没能看到,可是读了那个写得十分简洁的梗概,就对这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画的画卖不出去的穷画家在冬夜的街头认识了一个独自玩耍的七八岁的小女孩珍妮,她说她父母是走钢丝的。画家给小女孩画了几张速写,而这速写却让画廊老板大为欣赏。于是他决定给这小女孩画一幅油画,可是每过一两个星期见到她,总觉得她长大了一些。当开始动手画画的时候,珍妮已经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了。画完画后,珍妮说要去法国。这幅画大为轰动,画家也成为一个名画家,可是他仍然想念着珍妮。这年夏天,他去巴沫海度假,遇到了大风浪,在洪水中看到了被卷入河中的珍妮,画家想救她,可是没能成功,这时的珍妮已经有二十三四岁了,而画家遇到她只是在半年多前的冬天而已。
这个走在时间中的小女孩珍妮的故事,可以说充斥了三十年代美国电影里特有的伤感与浪漫,可是第一次读到这篇小说,就发自内心地喜欢。不用去剖析什么小说中带有什么隐喻和批判色彩,只把这当成一个想象中的爱情故事吧,即使那种穷画家一朝发迹的可笑俗套也不觉得讨厌了。可是作者讲述这个有点古怪的故事总是有他的目的所在的,就因为太虚无飘渺了,有时我都觉得纳珊会不会是从一个梦中得到的灵感。
小说里,珍妮唱着一首奇怪的歌:
我从哪儿来
没有人知道
我去的那儿
所有的都要
海风飘
海水高
哪有人知道
这首歌隐隐绰绰,贯穿始终。小说中写到画家第一次听到珍妮唱这首歌时就大吃一惊,因为他觉得珍妮这样的小女孩大概只会唱儿歌或流行歌。他问珍妮从哪里学来的,珍妮说:"没有人教我。"
这首歌说什么?说不清楚,仿佛说的应该是生命。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而死是所有人的归宿。走在时间中的珍妮,也许只是画家亚丹司想象中的一个女子吧,也有可能,从头至尾只是一梦,谁说得清呢?就当那是个神奇故事。
最值得称赞的是本书的译笔。译者周煦良写过诗,他的诗我读不进去,可是这个译本却极好地传达出原著中那种神秘的浪漫风味,的确可称是诗人之笔。以至于后来知道当时冯至曾写信批评译者翻译这种小说是格调不对,对我比较欣赏的冯至的看法也一落千丈。小说写的三十年代的纽约(小说写于一九四零年),也如同一幅油画一般,或色彩斑澜,或清新宜人,或伤感孤独。象开始,在亚丹司初次遇到珍妮时,小说中这样写道:
“一九三八年冬天一个傍晚,我走经公园回家。那时我年轻得多,腋下挟着一皮包的画稿,因为人疲倦,走得很慢。冬晚的湿雾在周围飘浮,飘过草场,和那时已经清静无人的林荫道。那些平时在道上玩耍的孩子已经回家,只剩下黑漆漆的、木叶尽脱的树,和一排排为雾气所湿的长凳,望去象一个个蜘蛛。”
简约的笔墨,把气氛渲染得极好,文字也绝不拖泥带水。就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傍晚,他没钱,没朋友,人又冷又饿又疲倦,也没有人可以指望。于是淌着林荫道走去。这时,“在我前面,是长列的灯光,疏落而整齐,在夜色中照得通黄。我听见自己脚步落在行人道上清脆的声音。在我后面,是车辆日暮归去,听去如怨如诉。夜市之声低微而辽远,好似来自另一时代。从古时的某处传来,既象夏天的声息,又象多久以前草地上蜜蜂的嗡叫。我向前走去,如在梦中穿行幽寂的拱道。身子很轻,仿佛没有重量,完全是夜空气做的。”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独自在林荫道中玩耍的小女孩。这样的文字,每读一遍,都如饮醇酿,令人陶然。这样的片段很多,平实,朴素,却流淌着难以表述的优雅与美丽。(后来在读到某人评论小说中的唯美主义化时,就大量引用了周煦良的这个译本。)珍妮到底是谁?为什么她会在半年里从七八岁长到二十多岁?故事都不提供答案,只让人读一个令人心醉的故事而已。就象小说中在珍妮去法国前与画家的最后一次见面,她说:“世界多美啊。世界就是为美而存在的。──不管我们是现在活着,还是多年前活过。”
我们曾经共同有过那种美,我们永远没有失去。
如果问我最喜欢哪几部外国小说,屈指数来,应该有不少。海塞的《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夜》,川端康成的《雪国》,莫里亚克的《蛇结》,或者还有阿斯塔菲耶夫的《陨星雨》。都不是什么大部头的作品,但都应该算名著。而最喜欢的,却应该算是纳珊的《珍妮的肖像》。
劳勃特。纳珊,生于一八九四年的纽约,一九四零年到一九四二年任美国笔会会长,大概要算他最显赫的时期了,总的来说,他算不是一个太著名的作家,但这部小说我就是喜欢。
第一次知道这部小说,还是在二十年前的一张《广播电视周报》上,那里登了美国电影名片《珍妮的肖像》的电影介绍。这部电影是部名片,但我一直没能看到,可是读了那个写得十分简洁的梗概,就对这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画的画卖不出去的穷画家在冬夜的街头认识了一个独自玩耍的七八岁的小女孩珍妮,她说她父母是走钢丝的。画家给小女孩画了几张速写,而这速写却让画廊老板大为欣赏。于是他决定给这小女孩画一幅油画,可是每过一两个星期见到她,总觉得她长大了一些。当开始动手画画的时候,珍妮已经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了。画完画后,珍妮说要去法国。这幅画大为轰动,画家也成为一个名画家,可是他仍然想念着珍妮。这年夏天,他去巴沫海度假,遇到了大风浪,在洪水中看到了被卷入河中的珍妮,画家想救她,可是没能成功,这时的珍妮已经有二十三四岁了,而画家遇到她只是在半年多前的冬天而已。
这个走在时间中的小女孩珍妮的故事,可以说充斥了三十年代美国电影里特有的伤感与浪漫,可是第一次读到这篇小说,就发自内心地喜欢。不用去剖析什么小说中带有什么隐喻和批判色彩,只把这当成一个想象中的爱情故事吧,即使那种穷画家一朝发迹的可笑俗套也不觉得讨厌了。可是作者讲述这个有点古怪的故事总是有他的目的所在的,就因为太虚无飘渺了,有时我都觉得纳珊会不会是从一个梦中得到的灵感。
小说里,珍妮唱着一首奇怪的歌:
我从哪儿来
没有人知道
我去的那儿
所有的都要
海风飘
海水高
哪有人知道
这首歌隐隐绰绰,贯穿始终。小说中写到画家第一次听到珍妮唱这首歌时就大吃一惊,因为他觉得珍妮这样的小女孩大概只会唱儿歌或流行歌。他问珍妮从哪里学来的,珍妮说:"没有人教我。"
这首歌说什么?说不清楚,仿佛说的应该是生命。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而死是所有人的归宿。走在时间中的珍妮,也许只是画家亚丹司想象中的一个女子吧,也有可能,从头至尾只是一梦,谁说得清呢?就当那是个神奇故事。
最值得称赞的是本书的译笔。译者周煦良写过诗,他的诗我读不进去,可是这个译本却极好地传达出原著中那种神秘的浪漫风味,的确可称是诗人之笔。以至于后来知道当时冯至曾写信批评译者翻译这种小说是格调不对,对我比较欣赏的冯至的看法也一落千丈。小说写的三十年代的纽约(小说写于一九四零年),也如同一幅油画一般,或色彩斑澜,或清新宜人,或伤感孤独。象开始,在亚丹司初次遇到珍妮时,小说中这样写道:
“一九三八年冬天一个傍晚,我走经公园回家。那时我年轻得多,腋下挟着一皮包的画稿,因为人疲倦,走得很慢。冬晚的湿雾在周围飘浮,飘过草场,和那时已经清静无人的林荫道。那些平时在道上玩耍的孩子已经回家,只剩下黑漆漆的、木叶尽脱的树,和一排排为雾气所湿的长凳,望去象一个个蜘蛛。”
简约的笔墨,把气氛渲染得极好,文字也绝不拖泥带水。就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傍晚,他没钱,没朋友,人又冷又饿又疲倦,也没有人可以指望。于是淌着林荫道走去。这时,“在我前面,是长列的灯光,疏落而整齐,在夜色中照得通黄。我听见自己脚步落在行人道上清脆的声音。在我后面,是车辆日暮归去,听去如怨如诉。夜市之声低微而辽远,好似来自另一时代。从古时的某处传来,既象夏天的声息,又象多久以前草地上蜜蜂的嗡叫。我向前走去,如在梦中穿行幽寂的拱道。身子很轻,仿佛没有重量,完全是夜空气做的。”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独自在林荫道中玩耍的小女孩。这样的文字,每读一遍,都如饮醇酿,令人陶然。这样的片段很多,平实,朴素,却流淌着难以表述的优雅与美丽。(后来在读到某人评论小说中的唯美主义化时,就大量引用了周煦良的这个译本。)珍妮到底是谁?为什么她会在半年里从七八岁长到二十多岁?故事都不提供答案,只让人读一个令人心醉的故事而已。就象小说中在珍妮去法国前与画家的最后一次见面,她说:“世界多美啊。世界就是为美而存在的。──不管我们是现在活着,还是多年前活过。”
我们曾经共同有过那种美,我们永远没有失去。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