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后……

(豆娘和谐你妹啊!)
(应邀写评论,虽然和本书一样都是水吧……另外有涉及比较多情节,耽误泄底)
「本格推理的趣味與陰謀史觀,也許某些部份是相通的。喜歡陰謀的人,都以獨特的眼光看世界,他們認為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意義,事件與事件在背後相互連接,在外表之下形成一個完全不同的真實面貌,大致上就是這種觀點,而這也帶有非歷史性的特性;因此,爲了解決當前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可能的話,便會動員過去一切曾發生過的事。在這種思維下,會產生一種世界上的一切都與現在的我息息相關的既幼稚又誇大的妄想。本格推理所展現的,就是在調侃這種妄想。」
——江神二郎
警戒森嚴的宗教城堡裡,發生了神祕的連續殺人事件,現場留下的謎樣字句,究竟是「到訪者」的降臨,抑或是找出兇手的關鍵線索? 復仇之火繚繞著神聖的城堡,殺意正逐漸蔓延。劃破夜空的燦爛煙火,為殺戮時刻揭開了序幕……
為了找尋失聯的江神二郎,有栖川一行人來到以觀測幽浮而聞名的神倉,並循線進入當地一座宛如城堡、勢力龐大的宗教組織--人類協會。此時,組織內竟發生駭人的殺人事件。在嚴密監控的聖洞前,發現了一具遺體,現場只留下意味不明的神祕字樣,城堡因此下令全面封鎖。然而,殺人事件仍持續上演……
究竟這一連串的殺人事件與十一年前未解的密室命案有何關聯?英都大學推理研究社的成員該如何從層層的謎團中找出兇手,逃出這座血腥城堡的桎梏?
时隔十五年后,江神二郎系列再度出版倒数第二作,实在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虽然这部作品(差不多)横扫了当年的各大推理榜单,并斩获本格推理大赏,但有同样上榜却“骗了所有人”的下限《乱鸦之岛》在先,实在对爱丽丝老师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呃,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我还是在第一时间入了此书,第二时间读完了。
(以上包括简介全部为水,基本上,本书水的比例可以参考本评论中水的比例)
依照情节顺序,这本书需要解答的谜团如下:
11年前的密室事件,包括:凶手如何逃出密室,如何从村中消失,作为凶器的手枪又是如何消失?
11年后,女王国的连续杀人事件,包括:凶手为何要拿走监视的录像带?神秘的留言是什么?接下来的枪杀事件中凶器是如何被带入严密检查的女王国的?为何要伪造无意义的自杀现场?杀人动机是什么?
女王国不得不封闭到两天后才能开启的理由何在?
基本上,围绕11年前的密室,作者灌了近200页的水(全书一共超600页),期间设置了相当多的线索。基本上,这些线索都很容易被串联起来,因为全部都显得那么可以突兀,那么不必要。但是这些都显得太散,难以很好地串联起来。
11年后的事件,围绕圣洞的事件为核心整体上是连成一体的。核心的突破点其实只有一个,从这点出发即使因为想我这样最后头昏了差一步没能推出凶手,也都足以认清整个案件的全貌的。但个人认为因为某个“意外”的存在,使得爱丽丝的情节设置有些小bug,或者说unfair的成分吧!至少我就是在这里走了岔路的,而且我认为自己的解释要更为合理些。
随后的枪杀事件,有个很囧的诡计,虽然不是核心也不是重点但也让人不得不怀疑爱丽丝是不是成天跟绫辻搞基结果只能写这种接近天雷的解答了。
关于动机,你们别想去挑战了,一定是完败。我觉得连我考虑的杀第一个人的动机都比爱丽丝的合理。但是考虑到江神身上发生过的事情这种动机说不定也可以存在呢wwww
关于女王国为何封闭之谜,呃,基本上和之前爱丽丝的某作品有类似之处吧,只是无论如何我都难以接受这类人为制造的暴风雪山庄,更何况这其中的伏笔埋的太深太深了。
我想把这部作品和15年前的《双头恶魔》来作比较,更容易看出爱丽丝这15年来心境的变化。创作《双头恶魔》时爱丽丝只有32岁,充满着身为年轻人的自信,这点毫无疑问可以从《双头恶魔》中连续三次的挑战读者以及“不必也不可能解开全部真相”的宣言中看出;而十五年后,他更多地变得自恋:叙事更为唠叨,连个挑战读者都写的扭扭捏捏的。更何况,身为年轻人的故事本身就只有年前时才有更多的体会,而当自己逐渐年长,写出来的东西会更多的包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于是爱丽丝老师也在本作中夹杂了诸多私活:包括了对当时的日本泡沫经济,国际政治形势,甚至某(日本)邻国前一年某事件的评论(故事背景设定1990年)。加上诸多伪UFO事件的分析,无疑是在灌水,而且是令人很不爽的水。至于案件谜团,固然有足够的复杂度,但就推理层次而言也就比《双头恶魔》里的单个案件要好吧,完全比不上前者的宏大。我想除了江神也开始买腐这一点之外,这本书真的是各方面都要略逊于于《双头恶魔》。心智游戏果然还该是年轻人的爱好么,爱丽丝你还是转行卖腐好了,最多也只能如本文开头那般发表对人生的思考了。
写了这么多,然后再想到。本作和《双头恶魔》已经可以算是他最好的作品们了,不禁令人绝望:尼玛这15年来完全看不到进步啊!
作者在后记中再次提到了下一部作品会是江神系列的完结篇,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我不介意再等15年的。
★★★★
(应邀写评论,虽然和本书一样都是水吧……另外有涉及比较多情节,耽误泄底)
「本格推理的趣味與陰謀史觀,也許某些部份是相通的。喜歡陰謀的人,都以獨特的眼光看世界,他們認為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意義,事件與事件在背後相互連接,在外表之下形成一個完全不同的真實面貌,大致上就是這種觀點,而這也帶有非歷史性的特性;因此,爲了解決當前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可能的話,便會動員過去一切曾發生過的事。在這種思維下,會產生一種世界上的一切都與現在的我息息相關的既幼稚又誇大的妄想。本格推理所展現的,就是在調侃這種妄想。」
——江神二郎
警戒森嚴的宗教城堡裡,發生了神祕的連續殺人事件,現場留下的謎樣字句,究竟是「到訪者」的降臨,抑或是找出兇手的關鍵線索? 復仇之火繚繞著神聖的城堡,殺意正逐漸蔓延。劃破夜空的燦爛煙火,為殺戮時刻揭開了序幕……
為了找尋失聯的江神二郎,有栖川一行人來到以觀測幽浮而聞名的神倉,並循線進入當地一座宛如城堡、勢力龐大的宗教組織--人類協會。此時,組織內竟發生駭人的殺人事件。在嚴密監控的聖洞前,發現了一具遺體,現場只留下意味不明的神祕字樣,城堡因此下令全面封鎖。然而,殺人事件仍持續上演……
究竟這一連串的殺人事件與十一年前未解的密室命案有何關聯?英都大學推理研究社的成員該如何從層層的謎團中找出兇手,逃出這座血腥城堡的桎梏?
时隔十五年后,江神二郎系列再度出版倒数第二作,实在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虽然这部作品(差不多)横扫了当年的各大推理榜单,并斩获本格推理大赏,但有同样上榜却“骗了所有人”的下限《乱鸦之岛》在先,实在对爱丽丝老师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呃,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我还是在第一时间入了此书,第二时间读完了。
(以上包括简介全部为水,基本上,本书水的比例可以参考本评论中水的比例)
依照情节顺序,这本书需要解答的谜团如下:
11年前的密室事件,包括:凶手如何逃出密室,如何从村中消失,作为凶器的手枪又是如何消失?
11年后,女王国的连续杀人事件,包括:凶手为何要拿走监视的录像带?神秘的留言是什么?接下来的枪杀事件中凶器是如何被带入严密检查的女王国的?为何要伪造无意义的自杀现场?杀人动机是什么?
女王国不得不封闭到两天后才能开启的理由何在?
基本上,围绕11年前的密室,作者灌了近200页的水(全书一共超600页),期间设置了相当多的线索。基本上,这些线索都很容易被串联起来,因为全部都显得那么可以突兀,那么不必要。但是这些都显得太散,难以很好地串联起来。
11年后的事件,围绕圣洞的事件为核心整体上是连成一体的。核心的突破点其实只有一个,从这点出发即使因为想我这样最后头昏了差一步没能推出凶手,也都足以认清整个案件的全貌的。但个人认为因为某个“意外”的存在,使得爱丽丝的情节设置有些小bug,或者说unfair的成分吧!至少我就是在这里走了岔路的,而且我认为自己的解释要更为合理些。
随后的枪杀事件,有个很囧的诡计,虽然不是核心也不是重点但也让人不得不怀疑爱丽丝是不是成天跟绫辻搞基结果只能写这种接近天雷的解答了。
关于动机,你们别想去挑战了,一定是完败。我觉得连我考虑的杀第一个人的动机都比爱丽丝的合理。但是考虑到江神身上发生过的事情这种动机说不定也可以存在呢wwww
关于女王国为何封闭之谜,呃,基本上和之前爱丽丝的某作品有类似之处吧,只是无论如何我都难以接受这类人为制造的暴风雪山庄,更何况这其中的伏笔埋的太深太深了。
我想把这部作品和15年前的《双头恶魔》来作比较,更容易看出爱丽丝这15年来心境的变化。创作《双头恶魔》时爱丽丝只有32岁,充满着身为年轻人的自信,这点毫无疑问可以从《双头恶魔》中连续三次的挑战读者以及“不必也不可能解开全部真相”的宣言中看出;而十五年后,他更多地变得自恋:叙事更为唠叨,连个挑战读者都写的扭扭捏捏的。更何况,身为年轻人的故事本身就只有年前时才有更多的体会,而当自己逐渐年长,写出来的东西会更多的包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于是爱丽丝老师也在本作中夹杂了诸多私活:包括了对当时的日本泡沫经济,国际政治形势,甚至某(日本)邻国前一年某事件的评论(故事背景设定1990年)。加上诸多伪UFO事件的分析,无疑是在灌水,而且是令人很不爽的水。至于案件谜团,固然有足够的复杂度,但就推理层次而言也就比《双头恶魔》里的单个案件要好吧,完全比不上前者的宏大。我想除了江神也开始买腐这一点之外,这本书真的是各方面都要略逊于于《双头恶魔》。心智游戏果然还该是年轻人的爱好么,爱丽丝你还是转行卖腐好了,最多也只能如本文开头那般发表对人生的思考了。
写了这么多,然后再想到。本作和《双头恶魔》已经可以算是他最好的作品们了,不禁令人绝望:尼玛这15年来完全看不到进步啊!
作者在后记中再次提到了下一部作品会是江神系列的完结篇,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我不介意再等15年的。
★★★★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