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村上朝日堂》的翻译
村上春树的小说我大概看了十来本,除了《1Q84》外,看的都是林少华先生翻译的版本,也一直认为他翻译的村上小说确实不错,俨然是村上作品的中国代言人了,所以听说《1Q84》不是由林少华先生翻译的时候,还小小的诧异了下。但是,刚看了他翻译的《村上朝日堂》,对于这本随笔集的翻译,我只能说是相当的让人觉得不满意。
我一直认为,当翻译家比当作家要难得多,因为作家只需要有优美的文字与精彩的情节,总能获得不少赞誉;但翻译家除了文笔通达以外,还必须对作者以及原作者笔下所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也就是所谓的“功夫在文字之外”。在《村上朝日堂》这本随笔集的翻译里,林少华先生的文笔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满意的,但是相比于原作者村上春树广泛的涉猎,在翻译随笔的时候,他的知识面匮乏则显现无疑。最明显的一个让人苦笑不得的地方在《情人节的萝卜干》一文,原文中有“大概马上就要成为《黄昏》中亨利·方达那样的老者了”这样一句,林少华先生对“亨利·方达”作了介绍,提到他的代表影片为《金色池塘》——这是部很多人都熟悉的影片(即《On Golden Pond》),但我查找了亨利·方达的资料,却没有看到《黄昏》这部影片的介绍,后来在日语资料里才发现,原来“黄昏”是《On Golden Pond》这部电影的日语译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正文和注释里的两个名字是同一部影片啊。看到这里,我只能这么认为,林少华先生在翻译的时候,根本没有查阅过亨利·方达和《金色池塘》的相关资料,看到日语里的“黄昏”(在日语里的写法和汉字完全一样)就以为是亨利·方达主演的另一部电影的名字而直接拿过来用了,所以才会犯下一部电影两个翻译的乌龙之误。
在《村上朝日堂》一书中,作者村上春树文字中涉及的需要翻译注意的,在我看来大概是以下四个方面:日本的地理及文化、音乐、文学、电影。对于这四个专门方面的翻译,稍微讨论下。
其中日本的地理,因为我曾经在日本生活或一段时间,看翻译出来的文字大致都能和地图对应起来,尤其是写千叶那部分的文字,算是比较熟悉的,不过手头的书里注释比较少,对于从没有去过日本的读者可能有些不习惯。而在日本文化方面,我认为《雅库扎》一文中的翻译有待商榷。日语中的“やくざ”,其实约莫可以和暴力团等价,说穿了也就是中文里的黑社会,比如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山口组,这里用一个有些别扭的词“雅库扎”,看起来总觉得有些怪。
书中提到大量爵士或摇滚等音乐以及歌手,这些我都不太熟悉,所以不做评论。
文学包括了日本文学和世界文学,日本文学中一些作家和作品的翻译基本可以,包括部分没有被翻译过来的日本作家的作品,因为没有通俗的翻译作为对照,所以也不做评论。外国文学方面,在《夏天》一文中,林少华先生把Ursula K. Le Guin翻译为阿什拉·K·洛·戈因,让我大大迷惑了一把。Guin其实是《地海传奇》系列的作者(《地海传奇》曾经由宫崎骏的儿子宫崎吾朗在2006年改编为动画片,又名《加德战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地海传奇》时,作者的名字被翻译为“厄休拉·勒奎恩”,后来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变化的位面》一书中,也沿用了这个翻译,所以初一看到“戈因”这个译名,真的让人觉得不知所云——也是从这篇开始,我对这本书中一些专有名词的翻译有了更多的关注。至于《夏天》中提到的勒奎恩的小说《边境的行星》,是她在1966年出版的小说,原名《Planet of Exile》,至今没有中译本。
书中关于电影的翻译,是我所最不能容忍的,前文提到过的《金色池塘》的翻译的例子,看的时候确实有暴跳如雷之感。现简单摘录下书中我认为翻译的不恰当之处,对于电影的翻译,主要以豆瓣网上的资料为准,附上相应的英文名,以备参考。
1. 《渡轮》一文中的“亚科佩蒂”,注释里提到了他的《残酷的世界》和《再见吧,非洲》。
亚科佩蒂即“Gualitiero Jacopetti”,意大利导演。《残酷的世界》原名《Mondo Cane》,1962年电影,豆瓣上译为《残酷世界秘史》。《再见吧,非洲》,原名《Africa addio》,1966年,豆瓣上译为《非洲部落》。这两部电影都是他的“残酷纪录片系列”。
2. 《搬家杂记(6)》中的《升龙》,原名《日本侠客伝 昇り龍》,1970年电影,高仓健主演
3. 《搬家杂记(6)》中“渥美麻里的《好东西送给你》”,这部作品没能找到,也许是《あなた好みの》,但不确定,渥美麻里即“渥美マリ”。
4. 《搬家杂记(6)》中的《奔向夕阳》,没找到相关资料
5. 《搬家杂记(6)》中的《轻骑手》,原名《Easy Rider》,1969年电影,豆瓣译为《逍遥骑士》。
6. 《情人节的萝卜干》中的《黄昏》,前文已述,即《金色池塘》。
7. 《在外地看电影》中的《侦探故事》,原名《Detective Story》,1951年电影,豆瓣译为《大侦探故事》。
8. 《在外地看电影》中的《烈日跑手》、《光荣的混小子们》、《蒙眼》均未找到资料。
9. 《蚂蚁(1)》中的《大逃亡》,应该是指1963年的《The Great Escape》
10. 《话说警察(2)陈述书》中“保罗·纽曼”的注释中的《伤痕累累的荣誉》,原名《Somebody Up There Likes Me》,1956年电影,豆瓣译为《回头是岸》。
11. 《拷问(2)瘙痒和切手指》中“悉尼·波拉克的《无赖汉》”,导演是Ridley Scott,一般译为“雷德利·斯科特”,《无赖汉》的原名是《Black Rain》,豆瓣译为《黑雨》。
12. 《拷问(3)梅尔·布鲁克斯和<世界的历史·第一部>》:《世界的历史·第一部》原名《History of The World: Part I》,1981年电影,豆瓣译为《帝国时代》。
13. 《越南战争问题》中的《地狱启示录》:原名《Apocalypse Now》,1979年电影,豆瓣译为《现代启示录》。
14. 《<荒野七人>问题》中的《荒野七人》:原名《The Magnificent Seven》,1960年电影,豆瓣译为《豪勇七蛟龙》。
15. 《硬汉哈利问题》中的《硬汉哈利4》:日本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Dirty Harry作为一个五部的系列电影——硬汉哈利1-5,在国内和美国不这么翻译。这五部分别为:《Dirty Harry》(《辣手神探夺命枪》,1971)、《Magnum Force》(《紧急追捕令》,1973)、《The Enforcer》(《全面追捕令》,1976)、《Sudden Impact》(《拨云见日》,1983,也就是《硬汉哈利4》)、《The Dead Pool》(《赌彩黑名单》,1988)。
以上关于电影翻译的列举,其实带有很多本地化的色彩,放到香港或者台湾,同一部电影的名字往往有迥然不同的翻译,所以我认为,翻译这类名词的时候,不妨加上英文或者其他的原文,如果翻译,也尽可能与以往的约定俗成的翻译名为主,至少是让读者在查资料的时候能很方便快捷的找到。
我一直认为,当翻译家比当作家要难得多,因为作家只需要有优美的文字与精彩的情节,总能获得不少赞誉;但翻译家除了文笔通达以外,还必须对作者以及原作者笔下所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也就是所谓的“功夫在文字之外”。在《村上朝日堂》这本随笔集的翻译里,林少华先生的文笔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满意的,但是相比于原作者村上春树广泛的涉猎,在翻译随笔的时候,他的知识面匮乏则显现无疑。最明显的一个让人苦笑不得的地方在《情人节的萝卜干》一文,原文中有“大概马上就要成为《黄昏》中亨利·方达那样的老者了”这样一句,林少华先生对“亨利·方达”作了介绍,提到他的代表影片为《金色池塘》——这是部很多人都熟悉的影片(即《On Golden Pond》),但我查找了亨利·方达的资料,却没有看到《黄昏》这部影片的介绍,后来在日语资料里才发现,原来“黄昏”是《On Golden Pond》这部电影的日语译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正文和注释里的两个名字是同一部影片啊。看到这里,我只能这么认为,林少华先生在翻译的时候,根本没有查阅过亨利·方达和《金色池塘》的相关资料,看到日语里的“黄昏”(在日语里的写法和汉字完全一样)就以为是亨利·方达主演的另一部电影的名字而直接拿过来用了,所以才会犯下一部电影两个翻译的乌龙之误。
在《村上朝日堂》一书中,作者村上春树文字中涉及的需要翻译注意的,在我看来大概是以下四个方面:日本的地理及文化、音乐、文学、电影。对于这四个专门方面的翻译,稍微讨论下。
其中日本的地理,因为我曾经在日本生活或一段时间,看翻译出来的文字大致都能和地图对应起来,尤其是写千叶那部分的文字,算是比较熟悉的,不过手头的书里注释比较少,对于从没有去过日本的读者可能有些不习惯。而在日本文化方面,我认为《雅库扎》一文中的翻译有待商榷。日语中的“やくざ”,其实约莫可以和暴力团等价,说穿了也就是中文里的黑社会,比如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山口组,这里用一个有些别扭的词“雅库扎”,看起来总觉得有些怪。
书中提到大量爵士或摇滚等音乐以及歌手,这些我都不太熟悉,所以不做评论。
文学包括了日本文学和世界文学,日本文学中一些作家和作品的翻译基本可以,包括部分没有被翻译过来的日本作家的作品,因为没有通俗的翻译作为对照,所以也不做评论。外国文学方面,在《夏天》一文中,林少华先生把Ursula K. Le Guin翻译为阿什拉·K·洛·戈因,让我大大迷惑了一把。Guin其实是《地海传奇》系列的作者(《地海传奇》曾经由宫崎骏的儿子宫崎吾朗在2006年改编为动画片,又名《加德战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地海传奇》时,作者的名字被翻译为“厄休拉·勒奎恩”,后来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变化的位面》一书中,也沿用了这个翻译,所以初一看到“戈因”这个译名,真的让人觉得不知所云——也是从这篇开始,我对这本书中一些专有名词的翻译有了更多的关注。至于《夏天》中提到的勒奎恩的小说《边境的行星》,是她在1966年出版的小说,原名《Planet of Exile》,至今没有中译本。
书中关于电影的翻译,是我所最不能容忍的,前文提到过的《金色池塘》的翻译的例子,看的时候确实有暴跳如雷之感。现简单摘录下书中我认为翻译的不恰当之处,对于电影的翻译,主要以豆瓣网上的资料为准,附上相应的英文名,以备参考。
1. 《渡轮》一文中的“亚科佩蒂”,注释里提到了他的《残酷的世界》和《再见吧,非洲》。
亚科佩蒂即“Gualitiero Jacopetti”,意大利导演。《残酷的世界》原名《Mondo Cane》,1962年电影,豆瓣上译为《残酷世界秘史》。《再见吧,非洲》,原名《Africa addio》,1966年,豆瓣上译为《非洲部落》。这两部电影都是他的“残酷纪录片系列”。
2. 《搬家杂记(6)》中的《升龙》,原名《日本侠客伝 昇り龍》,1970年电影,高仓健主演
3. 《搬家杂记(6)》中“渥美麻里的《好东西送给你》”,这部作品没能找到,也许是《あなた好みの》,但不确定,渥美麻里即“渥美マリ”。
4. 《搬家杂记(6)》中的《奔向夕阳》,没找到相关资料
5. 《搬家杂记(6)》中的《轻骑手》,原名《Easy Rider》,1969年电影,豆瓣译为《逍遥骑士》。
6. 《情人节的萝卜干》中的《黄昏》,前文已述,即《金色池塘》。
7. 《在外地看电影》中的《侦探故事》,原名《Detective Story》,1951年电影,豆瓣译为《大侦探故事》。
8. 《在外地看电影》中的《烈日跑手》、《光荣的混小子们》、《蒙眼》均未找到资料。
9. 《蚂蚁(1)》中的《大逃亡》,应该是指1963年的《The Great Escape》
10. 《话说警察(2)陈述书》中“保罗·纽曼”的注释中的《伤痕累累的荣誉》,原名《Somebody Up There Likes Me》,1956年电影,豆瓣译为《回头是岸》。
11. 《拷问(2)瘙痒和切手指》中“悉尼·波拉克的《无赖汉》”,导演是Ridley Scott,一般译为“雷德利·斯科特”,《无赖汉》的原名是《Black Rain》,豆瓣译为《黑雨》。
12. 《拷问(3)梅尔·布鲁克斯和<世界的历史·第一部>》:《世界的历史·第一部》原名《History of The World: Part I》,1981年电影,豆瓣译为《帝国时代》。
13. 《越南战争问题》中的《地狱启示录》:原名《Apocalypse Now》,1979年电影,豆瓣译为《现代启示录》。
14. 《<荒野七人>问题》中的《荒野七人》:原名《The Magnificent Seven》,1960年电影,豆瓣译为《豪勇七蛟龙》。
15. 《硬汉哈利问题》中的《硬汉哈利4》:日本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Dirty Harry作为一个五部的系列电影——硬汉哈利1-5,在国内和美国不这么翻译。这五部分别为:《Dirty Harry》(《辣手神探夺命枪》,1971)、《Magnum Force》(《紧急追捕令》,1973)、《The Enforcer》(《全面追捕令》,1976)、《Sudden Impact》(《拨云见日》,1983,也就是《硬汉哈利4》)、《The Dead Pool》(《赌彩黑名单》,1988)。
以上关于电影翻译的列举,其实带有很多本地化的色彩,放到香港或者台湾,同一部电影的名字往往有迥然不同的翻译,所以我认为,翻译这类名词的时候,不妨加上英文或者其他的原文,如果翻译,也尽可能与以往的约定俗成的翻译名为主,至少是让读者在查资料的时候能很方便快捷的找到。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