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柏林!
近日為搞出國之事返粵,在銀行與出入境辦事處之間疲於奔命、焦頭爛額,總算在一週之中陸續辦妥。一時事畢,於奔走之餘重讀沈祉杏先生之《穿牆故事:再造柏林城市》,內容大概是從建築的視角,看柏林牆倒下後這個都市的重建與發展。二十世紀初時冠絕歐洲的繁都柏林,如何在長久的分裂後重生?通過給出在一系列主題——Berlin、Einheit(統一)、Raum(空間)、Leben(生活)、Internatinal(國際)、與Nachdenken(反思)——下的新建設案例,沈先生提供給讀者一幅只屬於”新“柏林的城市圖景。雖則如此,我想這本書無論如何也可以為重建中的大小中國城市作一個借鑒與展望吧。
第一次接觸建築(嚴格來說是西方與現代建築)是在高中時,偶然買了一本《新視線》,當期封面專題是一位享譽當代的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的訪談,講到他的阿比紮比“盧浮宮”設計項目和本人設計理念等,我當即被雜誌裏那幾張漂亮的建築照片吸引了,一下就喜歡上了這位建築師和他的幾乎所有作品。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雜七雜八地讀了許多關於建築和城市的書,也有了自己固定的幾位“摯愛”和“反感”(高迪神馬的應該是人人都愛吧……)甚至幻想過要選理科去讀建築呢!然而最後還是沒去成,甚至對建築的喜愛、研究也荒廢了一段時日。直到得知自己將有機會去到歐洲一睹各種城市風采,舊日所讀所想才一一湧上心頭並鮮活起來。
建築對我而言是純粹視覺的——美與不美,均在你見到她那一刻便可蓋棺定論——這當然不是一個專業的視角,然而卻往往可作為衡量一個建築對於一個城市而言的接受度之標准。標準當然是見仁見智的,但人與人之間對於建築的審美,畢竟與對其他事物的審美不同,同質性還是比較高的,基於城市建築本身的公共性而言,生活在城市其中的人的感覺,不可不謂是建築師考慮的重中之重吧。然而許多時候,人的感受卻是他們各種考量中排位最後的一個項——無他,我又不是建築師,對於建築,我只負責看和品讀,或贊或彈,全憑我一雙眼,一張嘴,一支筆,只要我能夠自圓其說。哪怕只是情緒上的發洩——“我就是討厭Zaha Hadid那該死的科幻風”云云呢?由此一來,建築又好像跟時裝、髮型、妝容一類的東西一樣了,都是極主觀的,喜愛與厭惡起來並無道理可言?
或許三年前的我會如是想,但如今再讀那些書,感覺收穫又自是不同了。今個學期正在上一門《城市社會學》,其中有一次課YH請來了一個在加拿大教建築與城市規劃的香港人來給我們開講座,期間花了很長時間講城市與建築的關係——建築真的就不只是“看看的”(審美的),想要理解一座建築(如果她是成功的,有意義的),就必須同時或先理解那個城市,她們之間的種種關係對於你而言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建築就只是一座座由水泥、鋼筋或其他材質堆砌起來的龐然大物而已,將是孤立的蒼白的,你無法挖得更深,也就無法體會她真正的美麗與價值。同時,建築史的修讀或初步瞭解也是必須的吧……如此說來,想要好好地做一番城市與建築之遊歷,就不是搞搞簽證、訂訂機票、預備相機之類的準備足夠的了。
8月份將到瑞典了,我究竟要為這次交換之旅留下些什麼?
既然做了打算好好看一看歐洲,就絕不是“遊覽”二字可以概括的——如果只是走走拍拍吃吃喝喝的話,畢竟太“業餘”也太“浪費”了一點了。我做人的一個不成文準則是“專業”,“業餘中的專業”——對於愛好一流的東西,只要我想,就盡力地往“專業”的方向靠,看球如是,聽搖滾如是,讀書亦如是。對於建築,我是要看出點與一般人不同的“門道”來的——當然不是跟專業建築師比啦,只要在那芸芸“建築愛好者”中,能以一點社會學的學科背景、歐洲人文歷史的知識、一些城市規劃的皮毛來看出些有趣的東西,我就很滿意了。半年不到的時間,深入瞭解當地民情民俗、歷史古跡什麼的自是不能,但看看建築、讀讀城市,是怎樣也能做到的吧。
所以,讀完那本書之後,我就想,先去柏林吧(當然是在學校報到之後),照著書上所寫的按圖索驥,一個一個的看,讀一讀這個重生之中的繁都。到其他城市也是,不求十日N國走馬觀花,不為享受不為購物,只為時光的稍稍停駐,好讓我吸一吸那些古都的歷史精華之氣,探一探那些名城的偉大建築之魂。
2011-04-04 17:38:57
第一次接觸建築(嚴格來說是西方與現代建築)是在高中時,偶然買了一本《新視線》,當期封面專題是一位享譽當代的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的訪談,講到他的阿比紮比“盧浮宮”設計項目和本人設計理念等,我當即被雜誌裏那幾張漂亮的建築照片吸引了,一下就喜歡上了這位建築師和他的幾乎所有作品。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雜七雜八地讀了許多關於建築和城市的書,也有了自己固定的幾位“摯愛”和“反感”(高迪神馬的應該是人人都愛吧……)甚至幻想過要選理科去讀建築呢!然而最後還是沒去成,甚至對建築的喜愛、研究也荒廢了一段時日。直到得知自己將有機會去到歐洲一睹各種城市風采,舊日所讀所想才一一湧上心頭並鮮活起來。
建築對我而言是純粹視覺的——美與不美,均在你見到她那一刻便可蓋棺定論——這當然不是一個專業的視角,然而卻往往可作為衡量一個建築對於一個城市而言的接受度之標准。標準當然是見仁見智的,但人與人之間對於建築的審美,畢竟與對其他事物的審美不同,同質性還是比較高的,基於城市建築本身的公共性而言,生活在城市其中的人的感覺,不可不謂是建築師考慮的重中之重吧。然而許多時候,人的感受卻是他們各種考量中排位最後的一個項——無他,我又不是建築師,對於建築,我只負責看和品讀,或贊或彈,全憑我一雙眼,一張嘴,一支筆,只要我能夠自圓其說。哪怕只是情緒上的發洩——“我就是討厭Zaha Hadid那該死的科幻風”云云呢?由此一來,建築又好像跟時裝、髮型、妝容一類的東西一樣了,都是極主觀的,喜愛與厭惡起來並無道理可言?
或許三年前的我會如是想,但如今再讀那些書,感覺收穫又自是不同了。今個學期正在上一門《城市社會學》,其中有一次課YH請來了一個在加拿大教建築與城市規劃的香港人來給我們開講座,期間花了很長時間講城市與建築的關係——建築真的就不只是“看看的”(審美的),想要理解一座建築(如果她是成功的,有意義的),就必須同時或先理解那個城市,她們之間的種種關係對於你而言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建築就只是一座座由水泥、鋼筋或其他材質堆砌起來的龐然大物而已,將是孤立的蒼白的,你無法挖得更深,也就無法體會她真正的美麗與價值。同時,建築史的修讀或初步瞭解也是必須的吧……如此說來,想要好好地做一番城市與建築之遊歷,就不是搞搞簽證、訂訂機票、預備相機之類的準備足夠的了。
8月份將到瑞典了,我究竟要為這次交換之旅留下些什麼?
既然做了打算好好看一看歐洲,就絕不是“遊覽”二字可以概括的——如果只是走走拍拍吃吃喝喝的話,畢竟太“業餘”也太“浪費”了一點了。我做人的一個不成文準則是“專業”,“業餘中的專業”——對於愛好一流的東西,只要我想,就盡力地往“專業”的方向靠,看球如是,聽搖滾如是,讀書亦如是。對於建築,我是要看出點與一般人不同的“門道”來的——當然不是跟專業建築師比啦,只要在那芸芸“建築愛好者”中,能以一點社會學的學科背景、歐洲人文歷史的知識、一些城市規劃的皮毛來看出些有趣的東西,我就很滿意了。半年不到的時間,深入瞭解當地民情民俗、歷史古跡什麼的自是不能,但看看建築、讀讀城市,是怎樣也能做到的吧。
所以,讀完那本書之後,我就想,先去柏林吧(當然是在學校報到之後),照著書上所寫的按圖索驥,一個一個的看,讀一讀這個重生之中的繁都。到其他城市也是,不求十日N國走馬觀花,不為享受不為購物,只為時光的稍稍停駐,好讓我吸一吸那些古都的歷史精華之氣,探一探那些名城的偉大建築之魂。
2011-04-04 17:38:57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