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如此美丽

因为《雪国》的唯美,因为《千只鹤》的无奈,我毫不迟疑地接着读完《古都》。
不想,《古都》成了这三部作品里我的最爱。我以为川端康成是位心灵作家,《雪国》如此,《古都》更是。
翻开书,满满地到处写着“寂寞”二字。是呵,生命原本寂寞。一如千重子的落落寡合,一如他父亲的低调乃至有些厌世,甚至于就像那深山竹海处的尼姑庵,门前那两株永不能相见的灿烂的地丁花,还有那寂寞的格子门……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的弃儿,先被遗弃,然后再来被拯救……”
懂得寂寞的人才能懂得千重子,懂得寂寞的千重子才是那个美丽的千重子。可是没有人懂得千重子,父亲似乎懂得,母亲似乎懂得。但总有些隔膜(因为不是亲生吧);真一似乎也懂得,但真一太过懦弱,不能去抚慰她的寂寞;秀男是她心灵之外的人,是只会埋头织腰带抬头憧憬他的美丽心上人的人,是不能懂得她的。也许与生俱来的寂寞是无人能懂也是无可抚慰的吧,能懂得自己的只有自己,千重子那个孪生的姐妹,幻影一样的姐妹不就是千重子自己的影子吗?那么贴心的一个人却只能若隐若现,只能是一个影子,是人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绘就的一个幻影而已。
寂寞真的是如影子一样,与生命同息同在呀。
只是,寂寞着,又有什么不好呢?
你看千重子的素净的美丽,那是寂寞的美丽;你看那暮霭里的净水寺的美丽,是寂寞的美丽,还有那最美的北山杉林,更是寂寞长出的一片蓊郁。
只有寂寞着的人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不苛求,不想往,只在眼前的一花一叶里寻觅生命的本真。不再寻求谁人来安慰寂寞。你看千重子,能安慰她寂寞的,除了内心的幻影,就只有那一片美丽的让灵魂安静的北山杉了。
幻影终会离去。千重子还有那片北山杉,于我而言,我的北山杉又在哪里呢?
( 写于2007-12-21 15:43 )
不想,《古都》成了这三部作品里我的最爱。我以为川端康成是位心灵作家,《雪国》如此,《古都》更是。
翻开书,满满地到处写着“寂寞”二字。是呵,生命原本寂寞。一如千重子的落落寡合,一如他父亲的低调乃至有些厌世,甚至于就像那深山竹海处的尼姑庵,门前那两株永不能相见的灿烂的地丁花,还有那寂寞的格子门……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的弃儿,先被遗弃,然后再来被拯救……”
懂得寂寞的人才能懂得千重子,懂得寂寞的千重子才是那个美丽的千重子。可是没有人懂得千重子,父亲似乎懂得,母亲似乎懂得。但总有些隔膜(因为不是亲生吧);真一似乎也懂得,但真一太过懦弱,不能去抚慰她的寂寞;秀男是她心灵之外的人,是只会埋头织腰带抬头憧憬他的美丽心上人的人,是不能懂得她的。也许与生俱来的寂寞是无人能懂也是无可抚慰的吧,能懂得自己的只有自己,千重子那个孪生的姐妹,幻影一样的姐妹不就是千重子自己的影子吗?那么贴心的一个人却只能若隐若现,只能是一个影子,是人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绘就的一个幻影而已。
寂寞真的是如影子一样,与生命同息同在呀。
只是,寂寞着,又有什么不好呢?
你看千重子的素净的美丽,那是寂寞的美丽;你看那暮霭里的净水寺的美丽,是寂寞的美丽,还有那最美的北山杉林,更是寂寞长出的一片蓊郁。
只有寂寞着的人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不苛求,不想往,只在眼前的一花一叶里寻觅生命的本真。不再寻求谁人来安慰寂寞。你看千重子,能安慰她寂寞的,除了内心的幻影,就只有那一片美丽的让灵魂安静的北山杉了。
幻影终会离去。千重子还有那片北山杉,于我而言,我的北山杉又在哪里呢?
( 写于2007-12-21 15:43 )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