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德以西,海明威以东的写作者
刊于2011年8月28日《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文学·虚构》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1-08/28/content_29056578.htm
发表时略有删节
哈罗德•布鲁姆把现代短篇小说分为两大敌对传统---契诃夫-海明威模式与卡夫卡-博尔赫斯模式。它强调了现实与幻想之间本质上的对峙,虽然他们中的佼佼者在某些有如神启的时刻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撕裂了那近乎不可逾越的藩篱,但作为容量有限、极倚重题材与技巧的小说体裁,此一划分未尝不是某种启人心智的对文学版图的勘定,它毫不古板、滞涩,亦不囿于时代、语言之限,更不是失之草率的二元对立式的简单界定,这是一位阅读量惊人、学养深厚的老人饱含智慧与沉思的洞见。
我们可以在上述坐标系中为理查德•耶茨做一次精准的定位,他隶属于契诃夫-海明威阵营,如果把参考半径缩减至美国文学史的范畴,那么他位于菲茨杰拉德以西,海明威以东。他继承了前者优雅细腻的文体与极具破坏性的想象力,而在更多属于他自己的时刻里,那些属于理查德•耶茨的时刻里,他的写作在血缘上更为亲近海明威,用字精省、叙事简洁,却含蓄隽永,它们隔空便抓住你瞬间茫然失措的心,然后轻轻地把它扔进一片混沌。当然,他不是一个将两位作家的特性随意杂糅便可概括的小人物,在1950年代的沉闷与焦虑中,他敏感的心曾咿呀作响,虽然被长时间地遗忘,但他还是被人们从储量有限的美国文学的酒窖中取了出来,掸去灰尘,细观色泽,轻嗅其香,这是一坛被时间戏弄了四十年的佳酿。
耶茨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在首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中,他勾勒出一系列形单影只、孑然一身的人物形象,他们孤来独往、归去匆匆,既有情绪失控的硬汉,也有倔强固执的蒙童,而怀揣巴黎之梦的失意作家则从事着荒诞的营生,每个人都活在梦想赐予的诗意中,把生活当作炼金炉,炼出的却是不尽的惆怅与彷徨。然而,在他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恋爱中的骗子》中,我们略微诧异地发现,这群被命运的向心力甩得疲惫不堪的人们不再离群索居,不再固持抵牾社会的自毁式姿态,他们聚集在某个原点周围,例如格林尼治村,构建起一个色调晦暗的小社区,这群不时为生计所困的冒险家们在朽败的时日里上演着一场场“苦人”们的戏剧,我真想邀请S城的孔乙己老先生也逡巡其中,在沉默的间歇告诉他们“茴”字的四种写法。我们明白,耶茨更换了叙事外衣,尝试着用一种全新的模式阐释孤独。
开篇的《哦,约瑟夫,我很累》预示了这种努力的方向,随之产生的戏剧张力也拓展了耶茨美学的疆域。郁郁不得志的女雕塑家从好友霍华德•惠特曼---一位刚被《纽约邮报》辞退的记者那里得到了一个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塑像的机会,离婚三年、带着两个孩子的她似乎终于得到了幸运女神的青睐。她与英气十足的好友斯隆•卡伯特经常互相鼓励、打气,后者从未放弃成为一个电台剧作家的理想,交往一年的情人尼科尔森先生虽然寡言却细心体贴,常从铸造厂负责人的角度为她的塑像工作提供建议。表面上,一切按部就班,我们甚至看不到生活颤动的涟漪。荷兰犹太小伙巴特•凯姆彭加入了这个自得其乐的准艺术家小圈子,他成了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在叙事者男孩比利的眼中,他的父亲总是若即若离于这个蓄势待发的酝酿者俱乐部,自从与雕塑家离婚后,他彻底成了她生活的局外人。耶茨缓缓地煮着一壶热茶,当第一片嫩叶浮上水面时,我们听到生活的裂缝初次绽开的轻响。
塑像工作进展顺利,到完工时,雕塑家成功地凝固了罗斯福那个著名的抬下巴动作,如果尼科尔森先生某些其实相当蹩脚的点子不被采纳的话,她本可以做得更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她奔赴华盛顿向总统递交自己的作品,她永远不会知道,这座头像,这条暗流涌动的线索终会将自己冲上那荒无人烟的孤岛。平淡无奇的交接仪式之后,惠特曼的老友即中间人海因斯与她共进午餐,他无意间透露出来的一则信息让她震惊之余伤心不已:腼腆羞涩的巴特告诉惠特曼“我找到了一个又笨又蠢的有钱女人,她出钱请我给她的孩子当家庭教师”。这是一种可以反复发作的羞辱,无辜的善意竟被如此肆意地蹂躏,但我们都相信这个坚忍的乐天派会把它埋进潮湿的心底,使它消融殆尽在时间的沟壑里。她不会去为难荷兰小伙,使他因惩罚而再次被丢进苦海,她绝非那种必欲陷人于窘境的女人,更不是瑕疵必报的阴谋家。可是,我们看到了一场歇斯底里的爆发,雕塑家叱令巴特“我要你滚出我家”并愤怒地声明“我的朋友没有一个是犹太人,也永远不会有”。她扯下了生活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秩序的大厦轰然倒塌,亲手打破自己苦心编织的和睦与平静并不好受,但她甘为理想而承受苦难,也不绝望于生活的欺骗,却惟独不能忍受被生活嘲弄,她的尊严系于此,这个唯一能在人穷困潦倒时赋予其存在感的圣物。
亨利•詹姆斯认为短篇小说“处于诗歌结束和现实开始的敏感点上”。为数不多的创作者在把握和设置这个敏感点时可以做到浑然天成,不露痕迹,而更多的作家或是野心外露,或是匠气十足,或是过犹不及,比如塞林格的格拉斯家族系列短篇小说,其中的某些篇章经过东方哲学的虔诚洗礼,笼罩在神秘主义的光环之下,几近神品,另外一些却降格到通俗版禅宗故事的水准。理查德•耶茨具有这样一种天赋,如果你嗅觉灵敏,心思又足够细密,那么将从他洒落在字里行间的众多“诡点”中间发现那粒耐人咀嚼的敏感点,其蕴含的乐趣足以令你心醉神迷,它甚至还能教授你女巫的预言术,当那些缱绻的灵魂连明天都抓不住时,你已经知道了他们故事的结局。《哦,约瑟夫,我很累》中,当惠特曼向雕塑师引荐巴特作她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时,她的口气隐现出某种也许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轻侮,“那个皮包骨头的家伙?那个打荷兰还是哪儿来的犹太小子?”怀疑继而怜悯,或许带那么一点点施舍的骄傲,这本是人之常情,以此谴责雕塑家未免苛刻,然而纵观全篇,这是除结尾外罕见的几处对她的冷色调描写,此种叙事明暗间的微妙差异引燃了导火索。《本色女孩》中的某个片刻,刚成为州长办公室撰稿人的丈夫弗兰克正在向妻子解释自己的工作内容,而苏珊却心不在焉,“她一边听他说,一边认定他们的沙发和咖啡桌现在摆的位置显得不合适”,苏珊是个犟女孩,她固执得有些横行霸道,她撒手时的从容和果断让你难以相信她曾对此产生过强烈的冲动与热忱,“跟爱比起来,不爱也没有更多的为什么,我想大多数聪明人都明白这一点”,在她心游事外的那瞬间,一只白蚁已悄悄爬进了他们爱情的长堤。
耶茨在本书中最光芒四射的一次迸发显露于同名短篇《恋爱中的骗子》,沃伦凌晨从情人克里斯汀处返回寓居的住所,躺下不久就得起身让房子的主人---已暂时离开他的妻子的婶婶朱迪思进屋冲澡,身心俱疲的他却意外地得到了老太太的言语犒赏,“我得说你的气色真不错,你看上去就像一个对自己的生活很有把握的人,平静、健康。一点憔悴的样子也没有,以前有时看到你那样,会让我为你感到担心”,沃伦对此哭笑不得,我们也只能感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源于我们根本不了解对方的同时却还自鸣得意地做出荒谬可笑的判断,朱迪思那迂腐得有些可爱的无知对此做出了最佳注脚。直到小说收尾处,我们才讶异地发现老太太原来对世事人情洞若观火,她很清楚卡罗尔的先行离去并不是因为要回去照顾生病的亲戚,而沃伦与克里斯汀之间的情感纠葛也把她的心抽得紧紧的。她心思缜密,把一切尽收眼底,却不愿做鲁莽的干涉者,这真是一位生活中的反讽大师,她巧妙迂回的旁敲侧击却被自以为是的我们视为误解的典型,耶茨透过朱迪思无声却尖刻地讥讽了我们引以为豪的判断力,孤独并非由于你拒绝触摸他人的灵魂并因此缺乏相应的判断力,而在于我们根本无法了解他人。人无遁于孤独,逃避与无视只能换来喧嚣中的绝世苍凉。孤独,就是与自己的生命相遇,学会倾听自我,倾听内在心性的成长。
理查德•耶茨从不在脱轨的时代实施道德绑架,他饶恕了撒谎成性、游戏人生的克里斯汀,“她只是个愚蠢的伦敦街头小妓女而已”,《告别萨莉》中爱慕虚荣、轻浮放浪的萨莉甚至还享受了一次短暂的“菲茨杰拉德-格拉厄姆”式的爱情。众神皆朽,万物倾颓,寒风凛冽的悬崖之上,任谁的双膝都会微颤。与其讲述一出美国梦的肥皂剧,不如将它撕得粉碎,有的人终会向生活奴颜婢膝,有的人终会与撒旦签订一纸契约,而总有一些人愿意孤军奋战,带着他仅有的孤独,与西西弗斯一样,与命运的巨石相伴,一直被打败,却从未曾屈服。
夏传2011年8月8日成稿于绍兴宏泽苑家中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1-08/28/content_29056578.htm
发表时略有删节
哈罗德•布鲁姆把现代短篇小说分为两大敌对传统---契诃夫-海明威模式与卡夫卡-博尔赫斯模式。它强调了现实与幻想之间本质上的对峙,虽然他们中的佼佼者在某些有如神启的时刻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撕裂了那近乎不可逾越的藩篱,但作为容量有限、极倚重题材与技巧的小说体裁,此一划分未尝不是某种启人心智的对文学版图的勘定,它毫不古板、滞涩,亦不囿于时代、语言之限,更不是失之草率的二元对立式的简单界定,这是一位阅读量惊人、学养深厚的老人饱含智慧与沉思的洞见。
我们可以在上述坐标系中为理查德•耶茨做一次精准的定位,他隶属于契诃夫-海明威阵营,如果把参考半径缩减至美国文学史的范畴,那么他位于菲茨杰拉德以西,海明威以东。他继承了前者优雅细腻的文体与极具破坏性的想象力,而在更多属于他自己的时刻里,那些属于理查德•耶茨的时刻里,他的写作在血缘上更为亲近海明威,用字精省、叙事简洁,却含蓄隽永,它们隔空便抓住你瞬间茫然失措的心,然后轻轻地把它扔进一片混沌。当然,他不是一个将两位作家的特性随意杂糅便可概括的小人物,在1950年代的沉闷与焦虑中,他敏感的心曾咿呀作响,虽然被长时间地遗忘,但他还是被人们从储量有限的美国文学的酒窖中取了出来,掸去灰尘,细观色泽,轻嗅其香,这是一坛被时间戏弄了四十年的佳酿。
耶茨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在首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中,他勾勒出一系列形单影只、孑然一身的人物形象,他们孤来独往、归去匆匆,既有情绪失控的硬汉,也有倔强固执的蒙童,而怀揣巴黎之梦的失意作家则从事着荒诞的营生,每个人都活在梦想赐予的诗意中,把生活当作炼金炉,炼出的却是不尽的惆怅与彷徨。然而,在他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恋爱中的骗子》中,我们略微诧异地发现,这群被命运的向心力甩得疲惫不堪的人们不再离群索居,不再固持抵牾社会的自毁式姿态,他们聚集在某个原点周围,例如格林尼治村,构建起一个色调晦暗的小社区,这群不时为生计所困的冒险家们在朽败的时日里上演着一场场“苦人”们的戏剧,我真想邀请S城的孔乙己老先生也逡巡其中,在沉默的间歇告诉他们“茴”字的四种写法。我们明白,耶茨更换了叙事外衣,尝试着用一种全新的模式阐释孤独。
开篇的《哦,约瑟夫,我很累》预示了这种努力的方向,随之产生的戏剧张力也拓展了耶茨美学的疆域。郁郁不得志的女雕塑家从好友霍华德•惠特曼---一位刚被《纽约邮报》辞退的记者那里得到了一个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塑像的机会,离婚三年、带着两个孩子的她似乎终于得到了幸运女神的青睐。她与英气十足的好友斯隆•卡伯特经常互相鼓励、打气,后者从未放弃成为一个电台剧作家的理想,交往一年的情人尼科尔森先生虽然寡言却细心体贴,常从铸造厂负责人的角度为她的塑像工作提供建议。表面上,一切按部就班,我们甚至看不到生活颤动的涟漪。荷兰犹太小伙巴特•凯姆彭加入了这个自得其乐的准艺术家小圈子,他成了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在叙事者男孩比利的眼中,他的父亲总是若即若离于这个蓄势待发的酝酿者俱乐部,自从与雕塑家离婚后,他彻底成了她生活的局外人。耶茨缓缓地煮着一壶热茶,当第一片嫩叶浮上水面时,我们听到生活的裂缝初次绽开的轻响。
塑像工作进展顺利,到完工时,雕塑家成功地凝固了罗斯福那个著名的抬下巴动作,如果尼科尔森先生某些其实相当蹩脚的点子不被采纳的话,她本可以做得更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她奔赴华盛顿向总统递交自己的作品,她永远不会知道,这座头像,这条暗流涌动的线索终会将自己冲上那荒无人烟的孤岛。平淡无奇的交接仪式之后,惠特曼的老友即中间人海因斯与她共进午餐,他无意间透露出来的一则信息让她震惊之余伤心不已:腼腆羞涩的巴特告诉惠特曼“我找到了一个又笨又蠢的有钱女人,她出钱请我给她的孩子当家庭教师”。这是一种可以反复发作的羞辱,无辜的善意竟被如此肆意地蹂躏,但我们都相信这个坚忍的乐天派会把它埋进潮湿的心底,使它消融殆尽在时间的沟壑里。她不会去为难荷兰小伙,使他因惩罚而再次被丢进苦海,她绝非那种必欲陷人于窘境的女人,更不是瑕疵必报的阴谋家。可是,我们看到了一场歇斯底里的爆发,雕塑家叱令巴特“我要你滚出我家”并愤怒地声明“我的朋友没有一个是犹太人,也永远不会有”。她扯下了生活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秩序的大厦轰然倒塌,亲手打破自己苦心编织的和睦与平静并不好受,但她甘为理想而承受苦难,也不绝望于生活的欺骗,却惟独不能忍受被生活嘲弄,她的尊严系于此,这个唯一能在人穷困潦倒时赋予其存在感的圣物。
亨利•詹姆斯认为短篇小说“处于诗歌结束和现实开始的敏感点上”。为数不多的创作者在把握和设置这个敏感点时可以做到浑然天成,不露痕迹,而更多的作家或是野心外露,或是匠气十足,或是过犹不及,比如塞林格的格拉斯家族系列短篇小说,其中的某些篇章经过东方哲学的虔诚洗礼,笼罩在神秘主义的光环之下,几近神品,另外一些却降格到通俗版禅宗故事的水准。理查德•耶茨具有这样一种天赋,如果你嗅觉灵敏,心思又足够细密,那么将从他洒落在字里行间的众多“诡点”中间发现那粒耐人咀嚼的敏感点,其蕴含的乐趣足以令你心醉神迷,它甚至还能教授你女巫的预言术,当那些缱绻的灵魂连明天都抓不住时,你已经知道了他们故事的结局。《哦,约瑟夫,我很累》中,当惠特曼向雕塑师引荐巴特作她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时,她的口气隐现出某种也许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轻侮,“那个皮包骨头的家伙?那个打荷兰还是哪儿来的犹太小子?”怀疑继而怜悯,或许带那么一点点施舍的骄傲,这本是人之常情,以此谴责雕塑家未免苛刻,然而纵观全篇,这是除结尾外罕见的几处对她的冷色调描写,此种叙事明暗间的微妙差异引燃了导火索。《本色女孩》中的某个片刻,刚成为州长办公室撰稿人的丈夫弗兰克正在向妻子解释自己的工作内容,而苏珊却心不在焉,“她一边听他说,一边认定他们的沙发和咖啡桌现在摆的位置显得不合适”,苏珊是个犟女孩,她固执得有些横行霸道,她撒手时的从容和果断让你难以相信她曾对此产生过强烈的冲动与热忱,“跟爱比起来,不爱也没有更多的为什么,我想大多数聪明人都明白这一点”,在她心游事外的那瞬间,一只白蚁已悄悄爬进了他们爱情的长堤。
耶茨在本书中最光芒四射的一次迸发显露于同名短篇《恋爱中的骗子》,沃伦凌晨从情人克里斯汀处返回寓居的住所,躺下不久就得起身让房子的主人---已暂时离开他的妻子的婶婶朱迪思进屋冲澡,身心俱疲的他却意外地得到了老太太的言语犒赏,“我得说你的气色真不错,你看上去就像一个对自己的生活很有把握的人,平静、健康。一点憔悴的样子也没有,以前有时看到你那样,会让我为你感到担心”,沃伦对此哭笑不得,我们也只能感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源于我们根本不了解对方的同时却还自鸣得意地做出荒谬可笑的判断,朱迪思那迂腐得有些可爱的无知对此做出了最佳注脚。直到小说收尾处,我们才讶异地发现老太太原来对世事人情洞若观火,她很清楚卡罗尔的先行离去并不是因为要回去照顾生病的亲戚,而沃伦与克里斯汀之间的情感纠葛也把她的心抽得紧紧的。她心思缜密,把一切尽收眼底,却不愿做鲁莽的干涉者,这真是一位生活中的反讽大师,她巧妙迂回的旁敲侧击却被自以为是的我们视为误解的典型,耶茨透过朱迪思无声却尖刻地讥讽了我们引以为豪的判断力,孤独并非由于你拒绝触摸他人的灵魂并因此缺乏相应的判断力,而在于我们根本无法了解他人。人无遁于孤独,逃避与无视只能换来喧嚣中的绝世苍凉。孤独,就是与自己的生命相遇,学会倾听自我,倾听内在心性的成长。
理查德•耶茨从不在脱轨的时代实施道德绑架,他饶恕了撒谎成性、游戏人生的克里斯汀,“她只是个愚蠢的伦敦街头小妓女而已”,《告别萨莉》中爱慕虚荣、轻浮放浪的萨莉甚至还享受了一次短暂的“菲茨杰拉德-格拉厄姆”式的爱情。众神皆朽,万物倾颓,寒风凛冽的悬崖之上,任谁的双膝都会微颤。与其讲述一出美国梦的肥皂剧,不如将它撕得粉碎,有的人终会向生活奴颜婢膝,有的人终会与撒旦签订一纸契约,而总有一些人愿意孤军奋战,带着他仅有的孤独,与西西弗斯一样,与命运的巨石相伴,一直被打败,却从未曾屈服。
夏传2011年8月8日成稿于绍兴宏泽苑家中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