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强尼》:糙哥探案记

《兔子强尼》:糙哥探案记
东山彰良的《兔子强尼》,堪称是超级混搭之作。内容情节上,侦探小说、黑帮仇杀,夹杂着禅宗哲学,人情顿悟;写作手法上,动物体的兔子被拟人化,人界的社会结构、黑白两道行规,被一窝蜂引入“兔界”,仿佛一刀将两种次元空间的壁垒劈开,异界的古怪精灵与人界的精灵古怪开始友好往来。
其实这并不鲜见,至少二三十年前就有好莱坞经典真人结合动画电影《谁杀了兔子罗杰》珠玉在前。且不提其他艺术领域,单文学作品借动物表现真实社会、影射人类道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像《兔子强尼》这样让人读得瞠目结舌却也并不多见。
强尼兔是黑帮老大科维洛的宠物,耳濡目染之下自以为是地把自己当成了兔中豪杰,“花当似樱,男如强尼”是他“个兔”信念兼口头禅,其风范类似于007系列那句“邦德,詹姆斯•邦德”。只是东山彰良写的是兔,不是007,所以强尼再怎么牛叉,也还是兔。在科维洛被杀后,强尼兔满腔义愤地踏寻凶之旅,而随着情节不断延伸,那种种诸如“三秒钟快枪手”、“擅长挖洞更擅长放弃”、“胡萝卜不生气”之类的兔界名言,都让强尼的一举一动显得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抽耳光:什么黑帮兔,什么豪杰,只不过是个“动物属性强烈”的疯兔子而已,“兔子什么的最讨厌了”。
强尼兔绝对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却被东山彰良扔到了一条恍如西天取经、须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正果的路口,然后指着前方说:滚。
当强尼上路启程,东山彰良却时不时为强尼幻化出人类大脑都不一定想得清楚的哲学问题:“一件东西如果唾手可得就没有意义了”,“毁灭需要爱,复活也需要爱”,“什么是死亡”,“欲望与自我救赎之间的平衡”,“比死亡更痛苦的是违背原则”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随着强尼兔的所见所遇,被东山彰良一个接一个地抛出,于是,看书的人在想“这孬种兔子究竟什么好运气还不死”的同时,还不时要停下来消耗脑细胞去想“这作者写的究竟是侦探小说还是TMD神马破哲学书”。
东山彰良借强尼、科维洛、波比等强人名号,以及老大被杀、门徒寻仇这样的情节向黑帮犯罪经典《教父》致敬。所谓“只要跟对男人,下地狱也可以”的教父精神,看得眼很熟吧――《无间道 II》里曾志伟就凭此让刘嘉玲死心塌地。可致敬之外,东山渴望的是在效仿经典黑手党、侦探电影的过程中,完成一种近似于哲学思索的个人追求与表现。或者说,东山彰良是在向“黑色文化”致敬的时候,毫不惜力地把存在于人与社会属性中的那种邪恶规则赤裸裸地拨开,然后强迫读者去相信:这世道,就是这样。
《兔子强尼》没有跳出作家个人习惯的写作风格。除了标准的硬汉派侦探小说,充斥在字里行间的男性荷尔蒙之外,黑帮、警匪、卧底、灾难(核电站被炸)、宗教阴暗(黑色安息日之兔组织,修道院接受黑帮钱财)、政治腐败(议员和黑手党官匪勾结)、公路(看看小说开头的那张地理示意图吧),多种题材的元素被捏在一起,而且是没有踪迹、无甚规律可循地糅杂在一起。似乎东山彰良在写小说的同时,不停地看各种租来的B级片,然后觉得这段不错,拿来用用,那段有趣,让强尼兔试试。
当年昆汀•塔伦蒂诺就这样从录像店店员,成长为一代cult电影宗师。东山彰良则把《兔子强尼》写成了日本文坛所谓 “八嘎推理”(也即译者序中所说的“蠢推理”,“另类推理”)的代表作。你确实不能说《兔子强尼》是个聪明精巧的故事,但对人类社会无望、道德沦丧等等的隐喻随处可见,而且直白、粗糙、强硬地就像“我强尼大爷的蛋蛋谁也不许碰”。丑是丑了点,可除了“酷”,有谁见过有评论嫌弃塔伦蒂诺长得丑吗?
东山彰良的《兔子强尼》,堪称是超级混搭之作。内容情节上,侦探小说、黑帮仇杀,夹杂着禅宗哲学,人情顿悟;写作手法上,动物体的兔子被拟人化,人界的社会结构、黑白两道行规,被一窝蜂引入“兔界”,仿佛一刀将两种次元空间的壁垒劈开,异界的古怪精灵与人界的精灵古怪开始友好往来。
其实这并不鲜见,至少二三十年前就有好莱坞经典真人结合动画电影《谁杀了兔子罗杰》珠玉在前。且不提其他艺术领域,单文学作品借动物表现真实社会、影射人类道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像《兔子强尼》这样让人读得瞠目结舌却也并不多见。
强尼兔是黑帮老大科维洛的宠物,耳濡目染之下自以为是地把自己当成了兔中豪杰,“花当似樱,男如强尼”是他“个兔”信念兼口头禅,其风范类似于007系列那句“邦德,詹姆斯•邦德”。只是东山彰良写的是兔,不是007,所以强尼再怎么牛叉,也还是兔。在科维洛被杀后,强尼兔满腔义愤地踏寻凶之旅,而随着情节不断延伸,那种种诸如“三秒钟快枪手”、“擅长挖洞更擅长放弃”、“胡萝卜不生气”之类的兔界名言,都让强尼的一举一动显得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抽耳光:什么黑帮兔,什么豪杰,只不过是个“动物属性强烈”的疯兔子而已,“兔子什么的最讨厌了”。
强尼兔绝对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却被东山彰良扔到了一条恍如西天取经、须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正果的路口,然后指着前方说:滚。
当强尼上路启程,东山彰良却时不时为强尼幻化出人类大脑都不一定想得清楚的哲学问题:“一件东西如果唾手可得就没有意义了”,“毁灭需要爱,复活也需要爱”,“什么是死亡”,“欲望与自我救赎之间的平衡”,“比死亡更痛苦的是违背原则”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随着强尼兔的所见所遇,被东山彰良一个接一个地抛出,于是,看书的人在想“这孬种兔子究竟什么好运气还不死”的同时,还不时要停下来消耗脑细胞去想“这作者写的究竟是侦探小说还是TMD神马破哲学书”。
东山彰良借强尼、科维洛、波比等强人名号,以及老大被杀、门徒寻仇这样的情节向黑帮犯罪经典《教父》致敬。所谓“只要跟对男人,下地狱也可以”的教父精神,看得眼很熟吧――《无间道 II》里曾志伟就凭此让刘嘉玲死心塌地。可致敬之外,东山渴望的是在效仿经典黑手党、侦探电影的过程中,完成一种近似于哲学思索的个人追求与表现。或者说,东山彰良是在向“黑色文化”致敬的时候,毫不惜力地把存在于人与社会属性中的那种邪恶规则赤裸裸地拨开,然后强迫读者去相信:这世道,就是这样。
《兔子强尼》没有跳出作家个人习惯的写作风格。除了标准的硬汉派侦探小说,充斥在字里行间的男性荷尔蒙之外,黑帮、警匪、卧底、灾难(核电站被炸)、宗教阴暗(黑色安息日之兔组织,修道院接受黑帮钱财)、政治腐败(议员和黑手党官匪勾结)、公路(看看小说开头的那张地理示意图吧),多种题材的元素被捏在一起,而且是没有踪迹、无甚规律可循地糅杂在一起。似乎东山彰良在写小说的同时,不停地看各种租来的B级片,然后觉得这段不错,拿来用用,那段有趣,让强尼兔试试。
当年昆汀•塔伦蒂诺就这样从录像店店员,成长为一代cult电影宗师。东山彰良则把《兔子强尼》写成了日本文坛所谓 “八嘎推理”(也即译者序中所说的“蠢推理”,“另类推理”)的代表作。你确实不能说《兔子强尼》是个聪明精巧的故事,但对人类社会无望、道德沦丧等等的隐喻随处可见,而且直白、粗糙、强硬地就像“我强尼大爷的蛋蛋谁也不许碰”。丑是丑了点,可除了“酷”,有谁见过有评论嫌弃塔伦蒂诺长得丑吗?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