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街車2.0 胡淑雯 / 聯合報副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慾望街車
胡淑雯/聯合報
身為一個「四處亂睡」飽受非議的女人,本該竊行於黑暗之中,迴避強光的照射,在夜色的保護底下,安靜度過妖孽的祕密生活。偏偏白蘭琪另有渴望,渴望得到正大光明的幸福……
我記得T.W.筆下,白蘭琪出場的樣子。
她穿得很講究,與周遭環境(她所欲投靠的、妹妹家附近的頹廢藍領)格格不入。全套的白色裙裝,上衣有蓬鬆的羽絨,珍珠項鍊,珍珠耳環,白帽,白手套,鄭重其事,像是要出席一場夏日茶會,或者花園特區的雞尾酒派對。白蘭琪耽美而自卑,愛釣愛勾引。她捨不得放過任何一個男人。
就一個單身女子來說,她算是很有一點年紀了(在1947那殘酷的年代,所謂的老小姐,不過才三十歲),一臉精雕細琢的妝容,美麗得異常脆弱,必須避開強光的照射,以免坍塌、卸落。
簡而言之,白蘭琪是個見光死。一個盛裝打扮的、過氣的女人。而T.W.是這樣說的:白藍琪舉止中流洩的某種遲疑、不安,搭配那一身的白,令人聯想到蛾。
白蘭琪在戲裡一登場就是個老小姐了,雖然她抵死不認,謊稱是妹妹的妹妹,自稱單身而鮮有戀愛經驗(其實結過一次婚),嗜酒以至於酗酒的地步(卻一再推辭說自己實在不太能喝)。
白蘭琪(Blanche)這來自法語的名字,本意即是「白」。愈是純潔無瑕,愈是禁不起髒汙,脆弱而易染,輕易就墮落了。那一身的「蛾白」遂成為一種耗弱的白:精神耗弱。迷醉於酒、藥、香水與回憶,苦於妄想與幻聽,無時無刻不在撲粉補妝,長時間占用浴室進行水療。流言說她曾經長住「佛朗明哥」,一個專門接待賭徒、酒鬼、浪子與娼婦的廉價旅店。她說自己不住那裡,但是沒有人相信。
關於蛾,至少還有一件值得說的。蛾雖然是夜行動物,卻帶有強烈的趨光性格:一種矛盾的存有,正所謂「飛蛾撲火」。
自毀是蛾的本性。白蘭琪的本性。
身為一個「四處亂睡」飽受非議的女人,本該竊行於黑暗之中,迴避強光的照射,在夜色的保護底下,安靜度過妖孽的祕密生活。偏偏白蘭琪另有渴望,渴望得到正大光明的幸福,接受常人的祝福──這是白蘭琪的孤獨:一個不名譽的怪胎,離開夜的籠罩與陰影的保護,飛身撲向火光,期盼為光明的世界接納、吸收。她想要嫁人,隨便嫁個不算太差的男人就好。
也可能她只是累了。當妹妹問她真的想要米契嗎,想要那老實但無趣的追求者嗎?白蘭琪說這個問題已經不重要了,「我想要的是休息。我想要寧靜的呼吸。」假如與米契的婚事真的成了,或許她就能安定下來,不再成為自己與別人的負擔。
●周末下午,我跟阿莫與小海約在「獅子林」大樓,在地下室的「瘋馬MTV」租了包廂,重看《慾望街車》。這部電影連同這回我已經看了三遍。
燈光暗下,窩進沙發,以最舒適的、專屬於自己的怪異臥姿,進入別人的生命,再回到自己的。彷彿接受了一場精神治療。想哭的時候不必忍耐,抽菸喝酒也沒人干預。美好的電影深邃而慷慨,一趟兩小時只花一兩百塊,哪像私人診所提供的談話治療,五十分鐘三千起跳,一節五千、七千很平常,遲到了照樣計時付費。
即使看了三遍,我依舊搞不清楚,白蘭琪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她是怎麼壞掉的?那股自片頭貫穿至片尾的罪惡感,所為何來?──看得出來,她把家產敗光了(但是她對此毫無悔意:妳把我丟在那裡,逍遙去了,妳沒有資格指責我。而妹妹確實不怪她,她知道姊姊這幾年過得不太好)。白蘭琪是個購物狂,近於強迫症的躁鬱行為(她說,女性的魅力是由假象堆砌而成,把金錢投資於珠寶、衣飾、高檔的度假旅遊,是為了結識富豪,晉身上流社會)。她是最早的call girl或援交妹,很好約,口哨一吹就上鉤了,她的許多皮草與金飾,據她說,都是仰慕者送的(她的仰慕者可多了。一整營的阿兵哥都上過她。據說)。我們不知道她為何丟了工作,離開任教的中學,我們只知道後來,她在外頭「跟美國總統一樣出名」,差別在於她沒有支持者,「得不到任何一黨一派(任何一場派對)的歡迎或尊重」。
白蘭琪是一隻彩色的果蠅,在開腸剖肚的榴槤之中放浪形骸,發出香噴噴的惡臭。她那不堪聞問的過去,被妹婿史丹利一一揭發──啊,那粗野得令人發狂,自由得令人發狂(一再以剝奪別人的自由取樂),性感得令人發狂的,馬龍白蘭度。他演出這部電影的時候,僅僅二十三歲。穿著白色的汗衫,濕得透明,貼著壯碩的肌肉,熱了就脫,脫得不順手就乾脆撕掉它。從不調情,不玩甜言蜜語,一個眼神就能將妳刺穿,讓妳知道「別裝了,我知道妳想要我」。
身為一個愛慕男色的男同志,T.W.創造了一個任誰也無法抗拒的、性的暴君。我猜,T.W.曾經狠狠愛過也狠狠被這樣的男子傷害過吧,就像史丹利傷害白蘭琪那樣。
白蘭琪說,「我無法忍受赤裸的燈泡。」她拿出紙燈籠罩住光源,將光線搓軟,變柔。刺目的光線太暴力了,像男人粗魯的言行,像史丹利無情的評論。她無法自史丹利口中釣出任何一句讚美之詞,最好的僅是「還可以,妳長得還可以啦」。她想再多要一點,小史不甩她,教她省省吧別再問了,「沒有哪個女人不知道自己長得好或不好。」
小史實在殘忍,與「真實」同樣殘忍。
白蘭琪知道這個男人終將在她的身上「行刑」。
「他會毀了我。」白蘭琪這麼說。
小史確實毀了她。毀了她再婚的希望,也毀了她與妹妹的關係。他上了她。
小史討厭這個小姨子,討厭她整日在她的妹妹他的寶貝面前說他平庸、粗俗、沒質感。「妳所受的那些教養都到哪裡去了?」白蘭琪對妹妹說,「與這種男人過日子,唯一能做的事別無其他,只有上床。」(唉喲,這句罵人的話好性感,好camp,露淫敢曝,好同性戀喔。)她的妹妹回得也超級性感,她說,「男女之間,在關燈以後發生的某些事情,會讓妳看不慣的一切相形失色,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了……」
史丹利知道自己粗俗得像一把汙泥,他把自己的女人(受過高等教育的史黛拉)拉了下來而她愛死了這墮落無文的快樂,然而,這個自五月初冒出來借宿,一直賴到九月的小姨子,將他們夫妻之間一整個夏季的激情作廢了(以布簾隔間共享一間臥房),並且一再挑明他們之間的差異,他恨她,恨她揭露了這段婚姻的真相。這個愛裝高級的婊子。他覺得自己有資格要了她(因為他知道她也想要他),他尤其認為自己有資格懲罰她(這人盡可夫的破東西,勸離不勸合的破壞者)。
電影裡,看不出這究竟是一場強暴,還是一個女人屈從的結果:屈從於情慾與情慾的暴力性質。但我們確實聽聞了,小史以語言鞭打她,試圖以性來教訓她。就算這不是一件可以成案的「刑事犯罪」,至少也算是霸凌吧。霸凌,bully,由公牛(bull)演繹而來的一個字。史丹利醉得過頭,悶得快爆炸了,像一頭發情而憤怒的公牛,憎恨著白蘭琪同時強烈地渴望占有她。渴望嘗一口眾人皆嘗過的,陌生的腥味。妖孽的新奇滋味。
事後,沒人相信白蘭琪的說辭,像她這種汙損的髒東西,是施暴者最理想的目標(妓女也會被強暴嗎?好吧,是有可能,那又怎樣?)。何況她還是一個苦於幻聽,滿腦子妄想的病態撒謊狂。像一隻蛾,不斷落下棘手的翅鱗,誰碰了都覺得倒楣,深怕引起中毒、過敏。就連白蘭琪的妹妹也知道,「假如我相信了姊姊,該怎麼跟自己的丈夫繼續生活下去呢?」她才剛生下孩子,禁不起變動,她沒有選擇。
(蛾的翅鱗確實是有功能的,可用來防水,調節溫度,還有逃命:誤入蛛網的時候,用力拍打翅膀,讓蛛絲隨翅鱗的脫落而甩盪開來。翅鱗含有足以引發過敏的化學物質,造成紅腫、疼痛等發炎反應,具有保護的作用,但這樣的保護是有限額的。一隻蛾假如耗去了太多的翅鱗──獵捕與攻擊的密度突破了上限──翅膀會失去飛行的能力,變成殘障。)
鱗粉嚴重脫落之後,蛾就再也無法飛行了。白蘭琪歷經滄桑,本是一條打不死的爛命,經過史丹利這重重的一擊,崩潰了,被送入精神病院──這是白蘭琪的孤獨,罪人的孤獨。深切的罪人意識癱瘓了她,她無力反擊史丹利的殘酷,揭不破他的謊言。
白蘭琪的孤獨不止於此,還可以更深。瘋子的孤獨比罪人的孤獨更深。瘋子在最重要的一件事上說了真話,但是她並不享有說真話的權利,因為她失去了「正常」此一人性的基本配備。她的翅膀被搗壞了,飛不起來了。
也許有人會說,她的身心原本就不太健康,太敏感,太脆弱。她的失常、她的怪異與殘障,原本就內生於她的體質當中。就像蠶蛾:由蠶蛹破繭而出的蠶蛾,雖然長有翅膀,但是發育不全,天生就無法飛行。
「但我就是不死心,我一定要弄清楚,白蘭琪是怎麼壞掉的?」我說。她的幻聽,那不斷累積成為症狀的罪惡感,電影裡全都沒有交代。
「有些地方確實怪怪的,」阿莫說,「白蘭琪說自己真心愛過,卻親手失去所愛,沒頭沒尾的不知道什麼意思。」
「她幾歲結的婚啊?」小海問。
「不清楚,但是她的初戀發生在十六歲那年。」我說。這電影我畢竟看了三遍。
「所以,她愛過又死掉的那個男孩,就是她的丈夫嗎?」小海問。
「應該是吧,他們倆結婚的時候都還很年輕吧,」我猜,「這部電影一定暗槓了某些情節,有些東西硬是說不通也連不起來。」
出了「瘋馬」MTV,直奔隔壁的誠品書店,找不到《慾望街車》。可惡,這本書根本沒有中譯。只好找原文書了。找到了還是覺得可惡,一本書竟然要那麼多百!
●三日後讀完原著。果然,T.W.筆下最關鍵的段落,電影裡全被刪了。
白蘭琪口中的「那個男孩」,確實是她的初戀。十六歲的初戀。白蘭琪在他身上發現了愛,找到了愛,也得到了愛,就像在半明半暗的時空裡,於晦暗之處打上令人目盲的光。
「但是我被誤導了……」白蘭琪說,她的愛人與別人不太一樣,比較纖細、不安,時而焦慮、惶惑,有點神經質。他寫詩、寫情書,溫柔而心軟,他擁有一般男孩缺乏的特質。「他找上了我,向我求助,但是我沒搞懂……」三十歲的白蘭琪如此回溯自己的少女時代。
(盲人導盲。最浪漫,最富創意,也最危險。)
白蘭琪與男友辦了婚禮,私奔,離家(讀起來好像是這樣),但是她始終不得要領,幫不到他,因為他沒說出口,沒出口說明他究竟需要什麼。
(是他找不到語言?還是她沒有聽懂?)
男孩陷入流沙,眼看就要被吸入地心,他伸手抓她,她無力將他拉出,反倒一同陷落──這一切她絲毫不察(人要如何對抗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東西呢?),只知道自己愛他,「我愛他」,無可自拔簡直發痛受苦似的愛著他,直到她意外闖入一個房間,一間本該空著的房間,房裡躺著(或擁著、親吻著)兩個人:一是她所摯愛的小丈夫Allan,另一個是Allan多年的好友,一個比他年長一截的大男人。
「唉,真是不意外呀,」阿莫說,「田納西.威廉斯不就是個gay嗎?」
「是啊,他抽菸的樣子好好看。」我說。
「他抽的是雪茄吧?」小海攔下我手中的《慾望街車》,將它翻向背面,注視作者的照片。
三日後的這一天,阿莫向醫院請了假(簽下切結書,贖身四小時),我們三人沿著蕭索的「獅子林大樓」繞了兩圈,轉到隔壁的「六福大樓」,在假髮店旁找到一間咖啡店,討論「白蘭琪是怎麼壞掉的」。小店裡只有六個座位,一疊被翻爛的《壹週刊》,櫃台裡,染了半頭綠髮的破少年埋頭打電動,完全不鳥我們。真是個好地方。
「白蘭琪喜歡敏感細緻的男孩,開口閉口就是輕一點,輕一點,溫柔一點,不要這麼粗……」我說,「她無法忍受典型的大男人,無法忍受男性的專斷。」
她喜歡「不像男人的男人」,渴慕陰柔的男孩。這是白蘭琪的孤獨。
(飛蛾撲火一:愛上同性戀。)
白蘭琪假裝沒看見,假裝什麼也沒「被發現」,三人一同去賭城度假,一路買醉,一路笑。
「那不就是3p嗎?」小海說。
(飛蛾撲火二:發現自己愛上的是同性戀,卻無法停止繼續愛。)
「白蘭琪的妹妹說,白蘭琪愛他愛得簡直不把他當人,就連他踏過的路面都崇拜不已。」
婚禮都辦了,分明是個「正室」,卻成為愛情中的第三者。
(飛蛾撲火三:讓丈夫的男朋友一起來,勉強適應三人世界。)
後來她再也受不了了,在舞池中,無法克制受騙受欺瞞的痛苦,悚然刻薄起來,對Allan說:「我看見了,我知道了,你令我作嘔……」一支舞還沒結束,男孩奔離舞池衝向湖邊,自殺,死了:他朝自己的口中開槍,轟掉整個後腦。此後,那照亮生命同時令人目盲的強光就熄滅了。世界黯然失色,再也亮不過一盞燭光。
「她在電影裡只說了,我戀愛過,可是他死了……」阿莫說。
五○年代的電檢制度,將Allan這「不合倫常」的人物消除了。
消音。禁除。不准你看。強迫遺忘。
「也許,Allan並不適合一般的二分法:不是異性戀,就是同性戀……」小海攤開左手,再攤開右手,「說他是雙性戀也可能太過簡化了。」
「也許Allan兩個都愛,」我同意小海的看法,「但是白蘭琪動用了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不相信Allan也愛著她。她才十六、七歲,又是初戀,禁不起這麼複雜的事。」綠髮少年抬起頭,良心發現似的,戴著耳機朝我們吼道,「你們要點飲料嗎?」
「要。」小海與我同聲說道,「三杯熱咖啡。」
「是嗎?」阿莫問,「Allan有嗎?Allan有愛過白蘭琪嗎?」
「他若不愛白蘭琪,怎麼會被她激得活不下去呢?」我說。
「可能是罪惡感啊,」阿莫說,「他對自己的身分感到痛苦,對騙婚的行為感到羞恥,他跟白蘭琪一樣年輕,一樣禁不起太複雜的事。他連槍都準備好了,想死已經很久了吧。」關於自殺,關於自殺的念頭與行動,我們之中沒有誰可以反駁阿莫。她腕上的刀痕才剛結疤而已。
●三人沉默著,等待一杯三十五元的熱咖啡。東西還沒來,先來了一個中年男子,亂著頭髮花著臉,指間夾著菸,匆匆闖進門裡丟下一句「老樣子」,隨即站回門邊,讓電動門就這麼開著,繼續抽完他的半根菸。
破少年問今天贏了沒,老花臉抓著自己的一頭亂髮,說,「四點不到,熱身而已,贏了三場平一場。」
「那你幫我下五百。」少年說。
老花臉抽完菸,自破少年手中取走一杯特製的不知什麼飲料,說,「這杯算你的,輸了我賠你一半。」
老花臉才剛離開,破少年就告訴我們,「他是撞球之神喔。」八樓擺的是「司諾克」,賭的是職業級的輸贏,五百塊沒人受理,是老花臉給的特權。九樓的白雪戲院專播色情電影,營業三十五年即將收攤,「這禮拜演《3D艾曼紐》,要看要快喔。」
「結論是,白蘭琪與她的妹婿史丹利一樣,說了殘忍的話,殘忍地揭發了當事人承受不起的真相,導致了Allan的死亡。」我說。
這是白蘭琪的孤獨,罪人的孤獨。
「她與史丹利最大的不同在於,她認了自己的罪,史丹利卻認為別人罪有應得。」我說。白蘭琪是一個「脆弱」的罪人,是脆弱導致了她的孤獨──蠶蛾雖有翅膀,但是發育不全,天生就無法飛行──假如白蘭琪可以像別人一樣,以指控來回敬指控,大玩反控與互控的遊戲,藉由譴責、誹謗與告狀,拆卸別人加諸的暴力,也許就不必付出這麼高的代價。假如她可以責怪Allan,將他的自殺視為騙婚者自尋的懲罰,也許她就不必付出這麼高的代價:導致精神崩潰的人格代價。她可以正正當當指著別人咒罵,換人,改嫁。但是她做不到。
這是白蘭琪的孤獨。善良的孤獨。
(飛蛾撲火四:扛起罪名,不假他人。)
白蘭琪就是這樣壞掉的。我說。被自己的「善良無欺」弄壞的。
●「我的小白袍告訴過我,憂鬱的人大部分都比較善良,也比較在乎別人的看法。」阿莫說。小白袍是阿莫的主治醫師。
「白蘭琪到處亂睡。除了Allan,這世上任何一個男人對她來說全都沒有差別。誰都可以,因為誰都不是Allan。」
愈是純潔愈像剛剛落成的新雪。濕軟,白淨,輕易就陷落,一碰就髒了。
「那,被學校開除又是怎麼回事呢?」小海問。
「因為她碰了自己的學生。」我說,「跟史丹利調查的差不多吧,她之所以離開學校,不是因為請病假,而是因為搞上了一個十七歲的高中生,被對方的父親發現,告上督學那裡去了……」
「原來是師生戀啊。」小海說,「我有一個高中同學追過我,我讀的是男校,所以……對,我最要好的高中同學是個男同志,他師大畢業以後跑去當國中老師,教國文,也輪職當導師,他是個少年癖,我老怕他會出事,叮嚀過好多次,我跟他說,覺得自己把持不住快要出事的時候,一定要先打電話找我……」
「找你幹嘛?」我問,「找你幫他打手槍嗎?」
「妳最近對我很兇喔。」小海說。
「難怪會有那場戲……」阿莫把話題拉回來。
「哪一場?」
「就『收報費』的那場戲呀,沒頭沒腦的根本看不懂,」阿莫說,「搞得這麼隱晦,不如全都剪掉算了,免得讓人頭昏。」
電影裡,白蘭琪在獨處的午後,接待了一個來收報費的年輕人,先是調情、獻媚,借火、吸菸,東拉西扯找話題,一再把人家留住,將自己的嘴唇強加在男孩的臉上,又叫對方趕快離開。白蘭琪自言自語說著,「真希望可以把你留下,但是我必須乖一點,離小孩遠一點。」
「白蘭琪投靠妹妹的時候大約三十歲,離職已經兩年了。算起來,與學生談戀愛的時候可能二十七歲吧。」我說。是一場相差十歲的師生戀。
阿莫說,「用現在的話說,也可以算是姊弟戀吧。」
然而,身處在一個容許四十歲男性追求十七歲女性,卻不容許二十七歲的女性追求十七歲男性的時代,「姊弟戀」成了「姑侄戀」,或「姨甥戀」,成為一種不可原諒的變態。
(飛蛾撲火五:愛上自己的學生。)
師生戀,姊弟戀,姑侄戀,姨甥戀……墜入不該墜入的情網。愛上了,墮落了。在眾人的審判底下,淪為一隻耗光了翅鱗,再也無法飛翔的蛾。
●流言充滿可塑性,八卦新聞縱有可信之處,總要被誇大的。每個男人都說自己與白蘭琪有過一腿,鎮上的男人輪過一圈,她就玩完了。久了竟變成鎮上最有名的一個角色,不單是蕩婦或怪咖而已,據史丹利說,她根本被當作一個瘋子,十足的瘋子。像某種有害的毒物一樣被人趕來趕去,洗刷,掃蕩,清除。就連「佛朗明哥」這種下流旅店也受不了她,要求她交出鑰匙,拒絕她繼續留宿。
「就像《變形記》的男主角一樣,被人當作臭不可聞的一件垃圾。」我說。
即便那唯一的追求者米契(沒有人要的米契),也不要白蘭琪了。他押著她的臉,忿忿地說,「我從來沒有好好的,真正的,看過妳。」白蘭琪總在傍晚六點以後出門約會,以浪漫之名關掉大燈,點上燭光。米契不顧白蘭琪的閃躲抗議,強行打開電燈,把紙燈籠拆掉,說,「我不在乎妳比我想像的要老,我生氣的是,妳竟然讓我以為妳是個正派的人!」
「他用的字是straight這個字喔!」我得意洋洋,自以為是個大發現,「我老老實實查了字典,straight這個字意味著誠實無欺,正統,正直,當然也包括『異性戀』的意思。所以,米契的話也可以翻譯成:我不在乎妳比我想像的要老,我生氣的是,妳竟然讓我以為妳是個異性戀!」我說。
「那不就是白蘭琪想對Allan說的話嗎?」阿莫說。
「是啊,」我說,「這些經典老劇本真是環環相扣啊。」
「充滿推理小說的樂趣。」小海說。
白蘭琪不夠正,不夠直,帶著自己的衣櫃四處流浪──她的一生她的所有包括她的祕密與Allan給她的情書,全都收在這只衣櫃般的皮箱裡。
從異性戀的男性觀點看去,她還真是不夠正統不夠格,夠不上婚戀的標準,不夠異性戀:初戀的丈夫是個gay,以中學老師的身分要了一個十七歲的學生,與陌生男子到處睡。
於今她累了,只想找到一個與她同樣孤獨的人,在這冷硬的、石化的世界裡,找個裂縫躲進去,休息一下。但是米契──沒有人要的米契──認為她沒有資格,沒有資格進入他媽的家門:對他與他媽的房子來說,她不夠乾淨。只不過,既然她是個任誰都可以的蕩婦,膽小溫和的米契壯了膽子,挺身試圖掠取之前沒敢索取的東西:她的肉體。
米契與史丹利同樣渴望,渴望婊子的身體。
白蘭琪逾期寄宿至不受歡迎的地步(從初夏的五月捱到九月中旬),一旦她離開,史丹利與妻子就能回到過去,在暗夜裡製造歡愉的噪音,無須顧慮拉簾另一頭,那個麻煩的小姨子。就連白蘭琪的妹妹也同意了丈夫,請精神病院派人來將她接走。
白蘭琪臨走又轉身回返,說,「我忘了東西,我忘了東西……」她不認識來人,那一男一女不是她所預期的人。她以為自己要去度假,搭遊艇沿加勒比海旅行。
「我不認識你們,我不認識你們……」白蘭琪跑回屋裡,再度起了幻聽。
「妳想拿走妳的燈籠,對吧。」史丹利一個舉手,將紙燈籠撕下。赤裸的燈泡射出審判的強光,探照燈一般,令人目盲。白蘭琪大叫大哭,彷彿自己就是那扇紙做的燈籠,而史丹利弄破了她。
1947年的初夏,白蘭琪搭著「慾望街車」來到紐奧良,一處名為Elysian的地方(Elysian讀起來很像illusion:錯覺、幻象)。同年夏天,《慾望街車》的作者,四十歲的T.W.遇見了十八歲的少年F.M.,兩人隔年相戀,同居。四十一比一十九,相差二十二歲的兄弟戀、叔姪戀、父子戀。他們在一起十四年,直到F.M.死於肺癌。好悲傷。好幸福。
電影裡看不懂的,唯有老老實實讀過原著,才能一一找到線索,找回電檢制度禁止的回憶。1947恰巧也是納博可夫筆下,杭伯特遇見羅莉塔的那一年。在同一個命定的夏天,三十七歲的老杭愛上十二歲的小羅,我二十歲的外婆嫁給二十七歲的外公,成為他的女人,他「腰胯的火燄」。
1947正好也是,二二八事件發生的那年。
在種種令學者(喔,偉大的知識權力壟斷者)嗤之以鼻的巧合當中,我還發現:
《慾望街車》發行電影版的那一年,時值1951,政治犯大舉移送綠島。那年春天,外公別了外婆與我三歲的母親,在島上服刑直到十五年後,重回那再也回不去的家庭生活。
往前推一年,1950,老K清鄉大逮捕的時候,四十歲的杭伯特被十五歲的羅莉塔拋棄了(或者從小羅的角度看來,她總算長硬了翅膀,找到自由的出路:屬於機會主義者的逃逸路線)。老杭於自殺邊緣結識了麗塔,一個溫暖而不帶偏見的女人,他們是在「燈蛾」酒吧相遇的(蛾,蛾,又是蛾),時間恰恰是1950年五月,與我的外公被捕同年同月。據杭伯特說,假如沒遇見這個女人,與她一路在各色旅館共度幾個月,他估計自己終將再度崩潰,住進精神病院。
我總覺得那個令杭伯特免於崩潰的解救者,就是《慾望街車》劇終,被人送進療養院的白蘭琪。因為納博可夫形容那個麗塔:就算愛上一棵樹也不足為奇。
假如劇本裡的時間與現實中的時間同步,白蘭琪被送入精神病院的那一年,該是1947,她三十歲的時候。
白蘭琪後來出院了嗎?在「劇終」的簾幕落下之後,角色的命運如何繼續?
也許她辦了出院手續,離開了《慾望街車》,逃進納博可夫的《羅莉塔》裡面,化名麗塔,繼續當一個天生的情婦、善良的玩物,拯救了杭伯特,讓他免於再一次的精神崩潰。
是的,我相信《羅莉塔》裡的麗塔,就是《慾望街車》的白蘭琪,證據是,白蘭琪1950年的時候該是三十三歲,而麗塔的年紀恰巧兩倍於小羅逃跑的年紀,大約三十,按照白蘭琪短報年齡的習慣,她會說自己「快滿三十歲了吧」,我猜。白蘭琪習慣說謊、改寫自己的身世,就像禁書懂得換封面一樣。
●獅子林大樓,連同來來百貨公司,加上六福大樓這片地,戰前本是一座寺廟,「淨土真宗東本願寺」,戰後被老K改作刑場,更名「保安司令部保安處」,特務管它叫大廟,民間暱稱閻羅殿。監獄一間三坪大,二十個犯人站著睡。祕密偵訊,祕密處決。臥龍街一帶另有分部,彷彿連鎖加盟店,把人抓到六張犁的山洞裡,刑求過當弄死了,隨手埋在山裡面。
六福大樓的特產,除了色情電影、撞球賭場,還有假髮店。
禿子與變裝者共享的祕密,不動聲色的各色假髮。
我們離開咖啡店,駐足在假髮店前。小海、阿莫、我,望著玻璃櫃中展示的人頭。
「老K接收了日產,變成國產或黨產,再轉賣給財團……」我說,「眼前這一整片,當初是由省政府出售的……」
「刑場化身名利場,也算適得其所。」小海說。
我們轉到另一間假髮店,觀看展示櫃中陳舊的貨色。
那些頭顱彷彿斬首。戴著死硬的假髮。僵化的五官鎖住表情,給出某種不痛不癢的,非人的恐怖。
「有人形容六十年前的台北,是一個『政治犯批發中心』,」我說,「全島的反抗者一律送到這裡,鍛鍊加工,蓋上叛亂圖章,再分發各地服刑。」
「妳不覺得這些故事好像,好像,」阿莫擰著鼻子,忍住蛛絲沾黏一般的過敏反應,「這些故事好像才剛要開講,就已經過時了嗎?」正說著,斬首上一頂死寂的假髮動起來,爬出細小的幼蟲,看似剛破殼的蟑螂。
今年初,就在這裡,獅子林大樓有個內衣專櫃遭了小偷。小偷是個男的,偷了一套女用內衣褲(一個「本該夜行,依舊撲向火光」的白蘭琪2.0),被捕之後不發一語,在看守所留置了七天六夜,全程不吐一句話、一個字,就連一聲咳嗽也不出。他身上沒有證件,查不出姓名、年齡、籍貫、住址,什麼都沒有。彷彿不曾出生不曾報過戶口簡直不存在的一個人。
查無身分,警方沒轍,直接把人交給法院。審理期間,這人依舊給不出任何一字一語。
沒有身分的人彷彿不曾誕生於世,就連犯了偷竊,罪名亦無可依附。
最終,檢方能做的只是幫他照張相,起訴書「被告欄」不填姓名,改填「如照片所示之人」,判他拘役五十天。然而,早在起訴之前,光是為了等他說話,給個身分,竟已額外羈押了一百一十七天,遠遠超過法判的刑期。男子判刑之後立即獲釋,返回西門町,繼續他沒有名目的流浪生涯。這一刻,他或許正在獅子林二樓的公廁裡洗浴、潛入某個試衣間偷照鏡子、在下條街的停車場內午睡,醒了就晃到「星巴克」旁邊的便利商店,在門口守候兩小時,向消費者討發票:幸運中獎的話,每兩月就有幾百塊的現金可花。
1979年三月底,獅子林商業大樓盛大開幕,地上十層,地下三層,耗資二十億新台幣興建而成。樓頂敞著兒童樂園,時髦極了,四樓推出三間戲院:金獅、銀獅、寶獅,銳氣千條。電梯小姐開門,將來賓送上十樓的正統港式飲茶、九樓的白雪冰宮。啊,一個一個漲滿狂歡的祕室。
冤死的歷史被商品的歡鬧層層覆寫,掩埋,那些死不了的記憶依舊不死,魘住了這地方。
獅子林還沒嘗盡風光就開始衰了,隨著西區的沒落自八○年代一路萎謝,像那些五○年代的學生政治犯。而今,二樓三樓棲著各式淘汰的遊戲機台,暗盤著密而不宣的賭博遊戲,在這「室內禁菸」的新時代裡固執守著舊習慣,於菸霧繚繞之中繼續收納賭徒、酒棍、藥渣、攢著零錢碎鈔的半遊民(他們還記得家在哪裡,無路可走之餘還能走回家裡,再離家出走)。9047整日在這裡鬼混瞎晃,酗酒亂賭。
六十年前9047僅僅二十二歲,自保密局離開的時候已經嚇破了膽,送往軍法處,九個月後轉往火燒島,刑滿的時候已經沒有家了。找不到人做保,9047在火燒島額外留滯了六年,連本刑總共二十八年,再出社會的時候,恰巧接上獅子林的風光。循著記憶來到舊地,自此不再離開。當初他之所以回返,是為了揮別過往、拒斥恐懼。重訪是為了否定,為了離開。他以為自己可以離開。怎料9047被魘住了,豈止無法離開,反倒無可抗拒留在原處,就地當起遊民。
9047已經八十多歲,在遊戲機台之間握著乞得的零錢跟它拚,跟它搏,久久搏到幾百一千,就買個便宜的老女人溫存一晚,昂貴的年輕女子他不要,這種女孩不會陪她過夜。與他命運相仿的女遊民也不錯,八百塊買個廉價旅店的小房間,緩緩細細洗一趟熱水澡,就成了一對全新的、香噴噴的一夜戀人。
●昔日的金獅、銀獅、寶獅,規模縮減成為今日的「新光影城」,座椅老得像一把受損的骨頭,撐不住觀眾的腰脊,場租便宜,成為各式影展的首選。愈是前衛愈是缺乏經費的,愈是專情於此地。
每年十月,女性影展,城裡最漂亮也最怪誕的妖精們都出門看電影了,鬼兒酷兒與阿妖,醜兒病兒殘障兒,女身男裝的帥踢,男身女裝的跨性人,各色各樣不男不女既男又女的白蘭琪2.0,想變性的、正在變的、已經動過手術的、還想再動手術的……最新最奇(其實自古就有)的陌異之徒,為著自己的妖孽之身而受苦、受痛,而歡愉、驕傲。她們到這裡來看「我們」的電影:看擁有兩個爸爸或兩個媽媽的小孩子,如何度過不一樣的青春期;看身處變性中途的FTM(female to male,女變男)為何只想做切除手術,棄別乳房與子宮,婉拒安裝男人的性器。
妖孽們出門泡影展,自「新光影城」的一樓入場,穿過整列的手機通訊器材行,與滿身刺青的店員錯身而過,搭手扶梯上樓,看見刑具般的綠色按摩椅,聽見遊戲機賭博的噪音,繼續上往三樓,眼前空空蕩蕩,大半的店鋪拉下鐵門,亮著燈的幾間店面,賣的是秀場禮服,大紅大紫大藍大黃,金光閃閃俗豔誇張,套在硬梆梆的人型身上。曾經,紅包場的歌女是主顧,九○年代,工地秀、餐廳秀與牛肉場一一垮掉,秀場傳奇豬哥亮也「出國進修」躲債去了,然而打不死的賴活至今,翻身一變,改接動漫青少年的訂單,特製華麗誇張的cosplay角色扮演大秀服。「最近才剛交出一件獻給瑤池金母的神明裝,是信徒為了還願而訂製的,還大手筆鑲上施華洛世奇(Swarovski)水晶,」老闆在《壹週刊》的專訪中說,「交件前幾天,店裡出現特殊的香氣,以前沒聞過,我猜想大概是神明來過。」
獅子林愈是老朽愈是前衛新穎,埋著幾層不同的時間地質:
舞女歌女老查某的時間層。
男身女裝cross dresser的時間層。白蘭琪2.0的女用內衣褲。
酷兒帥T的時間層。在影展正熱的季節。
政治犯的時間層。保密局的恐怖時光。
賭徒酒鬼流浪漢的時間層。
酷嗜cosplay的青少年與老少女。動漫迷如夢似醉的太虛幻境。
六十年。一甲子。風水輪流轉。昔日的刑場成為「小怪獸」的淘寶區。一幫追隨Lady Gaga的小怪獸們,在這裡找到角色扮演、變形化身的素材。Gaga的本意即是狂熱、癡傻、糊塗、天真。將gaga一字的重音向後挪,變為ga'ga,就成為原住民古老的泰雅語,意味著:對同類的愛──身為少數與異類的「我們」,對同類的愛。
胡淑雯/聯合報
身為一個「四處亂睡」飽受非議的女人,本該竊行於黑暗之中,迴避強光的照射,在夜色的保護底下,安靜度過妖孽的祕密生活。偏偏白蘭琪另有渴望,渴望得到正大光明的幸福……
我記得T.W.筆下,白蘭琪出場的樣子。
她穿得很講究,與周遭環境(她所欲投靠的、妹妹家附近的頹廢藍領)格格不入。全套的白色裙裝,上衣有蓬鬆的羽絨,珍珠項鍊,珍珠耳環,白帽,白手套,鄭重其事,像是要出席一場夏日茶會,或者花園特區的雞尾酒派對。白蘭琪耽美而自卑,愛釣愛勾引。她捨不得放過任何一個男人。
就一個單身女子來說,她算是很有一點年紀了(在1947那殘酷的年代,所謂的老小姐,不過才三十歲),一臉精雕細琢的妝容,美麗得異常脆弱,必須避開強光的照射,以免坍塌、卸落。
簡而言之,白蘭琪是個見光死。一個盛裝打扮的、過氣的女人。而T.W.是這樣說的:白藍琪舉止中流洩的某種遲疑、不安,搭配那一身的白,令人聯想到蛾。
白蘭琪在戲裡一登場就是個老小姐了,雖然她抵死不認,謊稱是妹妹的妹妹,自稱單身而鮮有戀愛經驗(其實結過一次婚),嗜酒以至於酗酒的地步(卻一再推辭說自己實在不太能喝)。
白蘭琪(Blanche)這來自法語的名字,本意即是「白」。愈是純潔無瑕,愈是禁不起髒汙,脆弱而易染,輕易就墮落了。那一身的「蛾白」遂成為一種耗弱的白:精神耗弱。迷醉於酒、藥、香水與回憶,苦於妄想與幻聽,無時無刻不在撲粉補妝,長時間占用浴室進行水療。流言說她曾經長住「佛朗明哥」,一個專門接待賭徒、酒鬼、浪子與娼婦的廉價旅店。她說自己不住那裡,但是沒有人相信。
關於蛾,至少還有一件值得說的。蛾雖然是夜行動物,卻帶有強烈的趨光性格:一種矛盾的存有,正所謂「飛蛾撲火」。
自毀是蛾的本性。白蘭琪的本性。
身為一個「四處亂睡」飽受非議的女人,本該竊行於黑暗之中,迴避強光的照射,在夜色的保護底下,安靜度過妖孽的祕密生活。偏偏白蘭琪另有渴望,渴望得到正大光明的幸福,接受常人的祝福──這是白蘭琪的孤獨:一個不名譽的怪胎,離開夜的籠罩與陰影的保護,飛身撲向火光,期盼為光明的世界接納、吸收。她想要嫁人,隨便嫁個不算太差的男人就好。
也可能她只是累了。當妹妹問她真的想要米契嗎,想要那老實但無趣的追求者嗎?白蘭琪說這個問題已經不重要了,「我想要的是休息。我想要寧靜的呼吸。」假如與米契的婚事真的成了,或許她就能安定下來,不再成為自己與別人的負擔。
●周末下午,我跟阿莫與小海約在「獅子林」大樓,在地下室的「瘋馬MTV」租了包廂,重看《慾望街車》。這部電影連同這回我已經看了三遍。
燈光暗下,窩進沙發,以最舒適的、專屬於自己的怪異臥姿,進入別人的生命,再回到自己的。彷彿接受了一場精神治療。想哭的時候不必忍耐,抽菸喝酒也沒人干預。美好的電影深邃而慷慨,一趟兩小時只花一兩百塊,哪像私人診所提供的談話治療,五十分鐘三千起跳,一節五千、七千很平常,遲到了照樣計時付費。
即使看了三遍,我依舊搞不清楚,白蘭琪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她是怎麼壞掉的?那股自片頭貫穿至片尾的罪惡感,所為何來?──看得出來,她把家產敗光了(但是她對此毫無悔意:妳把我丟在那裡,逍遙去了,妳沒有資格指責我。而妹妹確實不怪她,她知道姊姊這幾年過得不太好)。白蘭琪是個購物狂,近於強迫症的躁鬱行為(她說,女性的魅力是由假象堆砌而成,把金錢投資於珠寶、衣飾、高檔的度假旅遊,是為了結識富豪,晉身上流社會)。她是最早的call girl或援交妹,很好約,口哨一吹就上鉤了,她的許多皮草與金飾,據她說,都是仰慕者送的(她的仰慕者可多了。一整營的阿兵哥都上過她。據說)。我們不知道她為何丟了工作,離開任教的中學,我們只知道後來,她在外頭「跟美國總統一樣出名」,差別在於她沒有支持者,「得不到任何一黨一派(任何一場派對)的歡迎或尊重」。
白蘭琪是一隻彩色的果蠅,在開腸剖肚的榴槤之中放浪形骸,發出香噴噴的惡臭。她那不堪聞問的過去,被妹婿史丹利一一揭發──啊,那粗野得令人發狂,自由得令人發狂(一再以剝奪別人的自由取樂),性感得令人發狂的,馬龍白蘭度。他演出這部電影的時候,僅僅二十三歲。穿著白色的汗衫,濕得透明,貼著壯碩的肌肉,熱了就脫,脫得不順手就乾脆撕掉它。從不調情,不玩甜言蜜語,一個眼神就能將妳刺穿,讓妳知道「別裝了,我知道妳想要我」。
身為一個愛慕男色的男同志,T.W.創造了一個任誰也無法抗拒的、性的暴君。我猜,T.W.曾經狠狠愛過也狠狠被這樣的男子傷害過吧,就像史丹利傷害白蘭琪那樣。
白蘭琪說,「我無法忍受赤裸的燈泡。」她拿出紙燈籠罩住光源,將光線搓軟,變柔。刺目的光線太暴力了,像男人粗魯的言行,像史丹利無情的評論。她無法自史丹利口中釣出任何一句讚美之詞,最好的僅是「還可以,妳長得還可以啦」。她想再多要一點,小史不甩她,教她省省吧別再問了,「沒有哪個女人不知道自己長得好或不好。」
小史實在殘忍,與「真實」同樣殘忍。
白蘭琪知道這個男人終將在她的身上「行刑」。
「他會毀了我。」白蘭琪這麼說。
小史確實毀了她。毀了她再婚的希望,也毀了她與妹妹的關係。他上了她。
小史討厭這個小姨子,討厭她整日在她的妹妹他的寶貝面前說他平庸、粗俗、沒質感。「妳所受的那些教養都到哪裡去了?」白蘭琪對妹妹說,「與這種男人過日子,唯一能做的事別無其他,只有上床。」(唉喲,這句罵人的話好性感,好camp,露淫敢曝,好同性戀喔。)她的妹妹回得也超級性感,她說,「男女之間,在關燈以後發生的某些事情,會讓妳看不慣的一切相形失色,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了……」
史丹利知道自己粗俗得像一把汙泥,他把自己的女人(受過高等教育的史黛拉)拉了下來而她愛死了這墮落無文的快樂,然而,這個自五月初冒出來借宿,一直賴到九月的小姨子,將他們夫妻之間一整個夏季的激情作廢了(以布簾隔間共享一間臥房),並且一再挑明他們之間的差異,他恨她,恨她揭露了這段婚姻的真相。這個愛裝高級的婊子。他覺得自己有資格要了她(因為他知道她也想要他),他尤其認為自己有資格懲罰她(這人盡可夫的破東西,勸離不勸合的破壞者)。
電影裡,看不出這究竟是一場強暴,還是一個女人屈從的結果:屈從於情慾與情慾的暴力性質。但我們確實聽聞了,小史以語言鞭打她,試圖以性來教訓她。就算這不是一件可以成案的「刑事犯罪」,至少也算是霸凌吧。霸凌,bully,由公牛(bull)演繹而來的一個字。史丹利醉得過頭,悶得快爆炸了,像一頭發情而憤怒的公牛,憎恨著白蘭琪同時強烈地渴望占有她。渴望嘗一口眾人皆嘗過的,陌生的腥味。妖孽的新奇滋味。
事後,沒人相信白蘭琪的說辭,像她這種汙損的髒東西,是施暴者最理想的目標(妓女也會被強暴嗎?好吧,是有可能,那又怎樣?)。何況她還是一個苦於幻聽,滿腦子妄想的病態撒謊狂。像一隻蛾,不斷落下棘手的翅鱗,誰碰了都覺得倒楣,深怕引起中毒、過敏。就連白蘭琪的妹妹也知道,「假如我相信了姊姊,該怎麼跟自己的丈夫繼續生活下去呢?」她才剛生下孩子,禁不起變動,她沒有選擇。
(蛾的翅鱗確實是有功能的,可用來防水,調節溫度,還有逃命:誤入蛛網的時候,用力拍打翅膀,讓蛛絲隨翅鱗的脫落而甩盪開來。翅鱗含有足以引發過敏的化學物質,造成紅腫、疼痛等發炎反應,具有保護的作用,但這樣的保護是有限額的。一隻蛾假如耗去了太多的翅鱗──獵捕與攻擊的密度突破了上限──翅膀會失去飛行的能力,變成殘障。)
鱗粉嚴重脫落之後,蛾就再也無法飛行了。白蘭琪歷經滄桑,本是一條打不死的爛命,經過史丹利這重重的一擊,崩潰了,被送入精神病院──這是白蘭琪的孤獨,罪人的孤獨。深切的罪人意識癱瘓了她,她無力反擊史丹利的殘酷,揭不破他的謊言。
白蘭琪的孤獨不止於此,還可以更深。瘋子的孤獨比罪人的孤獨更深。瘋子在最重要的一件事上說了真話,但是她並不享有說真話的權利,因為她失去了「正常」此一人性的基本配備。她的翅膀被搗壞了,飛不起來了。
也許有人會說,她的身心原本就不太健康,太敏感,太脆弱。她的失常、她的怪異與殘障,原本就內生於她的體質當中。就像蠶蛾:由蠶蛹破繭而出的蠶蛾,雖然長有翅膀,但是發育不全,天生就無法飛行。
「但我就是不死心,我一定要弄清楚,白蘭琪是怎麼壞掉的?」我說。她的幻聽,那不斷累積成為症狀的罪惡感,電影裡全都沒有交代。
「有些地方確實怪怪的,」阿莫說,「白蘭琪說自己真心愛過,卻親手失去所愛,沒頭沒尾的不知道什麼意思。」
「她幾歲結的婚啊?」小海問。
「不清楚,但是她的初戀發生在十六歲那年。」我說。這電影我畢竟看了三遍。
「所以,她愛過又死掉的那個男孩,就是她的丈夫嗎?」小海問。
「應該是吧,他們倆結婚的時候都還很年輕吧,」我猜,「這部電影一定暗槓了某些情節,有些東西硬是說不通也連不起來。」
出了「瘋馬」MTV,直奔隔壁的誠品書店,找不到《慾望街車》。可惡,這本書根本沒有中譯。只好找原文書了。找到了還是覺得可惡,一本書竟然要那麼多百!
●三日後讀完原著。果然,T.W.筆下最關鍵的段落,電影裡全被刪了。
白蘭琪口中的「那個男孩」,確實是她的初戀。十六歲的初戀。白蘭琪在他身上發現了愛,找到了愛,也得到了愛,就像在半明半暗的時空裡,於晦暗之處打上令人目盲的光。
「但是我被誤導了……」白蘭琪說,她的愛人與別人不太一樣,比較纖細、不安,時而焦慮、惶惑,有點神經質。他寫詩、寫情書,溫柔而心軟,他擁有一般男孩缺乏的特質。「他找上了我,向我求助,但是我沒搞懂……」三十歲的白蘭琪如此回溯自己的少女時代。
(盲人導盲。最浪漫,最富創意,也最危險。)
白蘭琪與男友辦了婚禮,私奔,離家(讀起來好像是這樣),但是她始終不得要領,幫不到他,因為他沒說出口,沒出口說明他究竟需要什麼。
(是他找不到語言?還是她沒有聽懂?)
男孩陷入流沙,眼看就要被吸入地心,他伸手抓她,她無力將他拉出,反倒一同陷落──這一切她絲毫不察(人要如何對抗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東西呢?),只知道自己愛他,「我愛他」,無可自拔簡直發痛受苦似的愛著他,直到她意外闖入一個房間,一間本該空著的房間,房裡躺著(或擁著、親吻著)兩個人:一是她所摯愛的小丈夫Allan,另一個是Allan多年的好友,一個比他年長一截的大男人。
「唉,真是不意外呀,」阿莫說,「田納西.威廉斯不就是個gay嗎?」
「是啊,他抽菸的樣子好好看。」我說。
「他抽的是雪茄吧?」小海攔下我手中的《慾望街車》,將它翻向背面,注視作者的照片。
三日後的這一天,阿莫向醫院請了假(簽下切結書,贖身四小時),我們三人沿著蕭索的「獅子林大樓」繞了兩圈,轉到隔壁的「六福大樓」,在假髮店旁找到一間咖啡店,討論「白蘭琪是怎麼壞掉的」。小店裡只有六個座位,一疊被翻爛的《壹週刊》,櫃台裡,染了半頭綠髮的破少年埋頭打電動,完全不鳥我們。真是個好地方。
「白蘭琪喜歡敏感細緻的男孩,開口閉口就是輕一點,輕一點,溫柔一點,不要這麼粗……」我說,「她無法忍受典型的大男人,無法忍受男性的專斷。」
她喜歡「不像男人的男人」,渴慕陰柔的男孩。這是白蘭琪的孤獨。
(飛蛾撲火一:愛上同性戀。)
白蘭琪假裝沒看見,假裝什麼也沒「被發現」,三人一同去賭城度假,一路買醉,一路笑。
「那不就是3p嗎?」小海說。
(飛蛾撲火二:發現自己愛上的是同性戀,卻無法停止繼續愛。)
「白蘭琪的妹妹說,白蘭琪愛他愛得簡直不把他當人,就連他踏過的路面都崇拜不已。」
婚禮都辦了,分明是個「正室」,卻成為愛情中的第三者。
(飛蛾撲火三:讓丈夫的男朋友一起來,勉強適應三人世界。)
後來她再也受不了了,在舞池中,無法克制受騙受欺瞞的痛苦,悚然刻薄起來,對Allan說:「我看見了,我知道了,你令我作嘔……」一支舞還沒結束,男孩奔離舞池衝向湖邊,自殺,死了:他朝自己的口中開槍,轟掉整個後腦。此後,那照亮生命同時令人目盲的強光就熄滅了。世界黯然失色,再也亮不過一盞燭光。
「她在電影裡只說了,我戀愛過,可是他死了……」阿莫說。
五○年代的電檢制度,將Allan這「不合倫常」的人物消除了。
消音。禁除。不准你看。強迫遺忘。
「也許,Allan並不適合一般的二分法:不是異性戀,就是同性戀……」小海攤開左手,再攤開右手,「說他是雙性戀也可能太過簡化了。」
「也許Allan兩個都愛,」我同意小海的看法,「但是白蘭琪動用了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不相信Allan也愛著她。她才十六、七歲,又是初戀,禁不起這麼複雜的事。」綠髮少年抬起頭,良心發現似的,戴著耳機朝我們吼道,「你們要點飲料嗎?」
「要。」小海與我同聲說道,「三杯熱咖啡。」
「是嗎?」阿莫問,「Allan有嗎?Allan有愛過白蘭琪嗎?」
「他若不愛白蘭琪,怎麼會被她激得活不下去呢?」我說。
「可能是罪惡感啊,」阿莫說,「他對自己的身分感到痛苦,對騙婚的行為感到羞恥,他跟白蘭琪一樣年輕,一樣禁不起太複雜的事。他連槍都準備好了,想死已經很久了吧。」關於自殺,關於自殺的念頭與行動,我們之中沒有誰可以反駁阿莫。她腕上的刀痕才剛結疤而已。
●三人沉默著,等待一杯三十五元的熱咖啡。東西還沒來,先來了一個中年男子,亂著頭髮花著臉,指間夾著菸,匆匆闖進門裡丟下一句「老樣子」,隨即站回門邊,讓電動門就這麼開著,繼續抽完他的半根菸。
破少年問今天贏了沒,老花臉抓著自己的一頭亂髮,說,「四點不到,熱身而已,贏了三場平一場。」
「那你幫我下五百。」少年說。
老花臉抽完菸,自破少年手中取走一杯特製的不知什麼飲料,說,「這杯算你的,輸了我賠你一半。」
老花臉才剛離開,破少年就告訴我們,「他是撞球之神喔。」八樓擺的是「司諾克」,賭的是職業級的輸贏,五百塊沒人受理,是老花臉給的特權。九樓的白雪戲院專播色情電影,營業三十五年即將收攤,「這禮拜演《3D艾曼紐》,要看要快喔。」
「結論是,白蘭琪與她的妹婿史丹利一樣,說了殘忍的話,殘忍地揭發了當事人承受不起的真相,導致了Allan的死亡。」我說。
這是白蘭琪的孤獨,罪人的孤獨。
「她與史丹利最大的不同在於,她認了自己的罪,史丹利卻認為別人罪有應得。」我說。白蘭琪是一個「脆弱」的罪人,是脆弱導致了她的孤獨──蠶蛾雖有翅膀,但是發育不全,天生就無法飛行──假如白蘭琪可以像別人一樣,以指控來回敬指控,大玩反控與互控的遊戲,藉由譴責、誹謗與告狀,拆卸別人加諸的暴力,也許就不必付出這麼高的代價。假如她可以責怪Allan,將他的自殺視為騙婚者自尋的懲罰,也許她就不必付出這麼高的代價:導致精神崩潰的人格代價。她可以正正當當指著別人咒罵,換人,改嫁。但是她做不到。
這是白蘭琪的孤獨。善良的孤獨。
(飛蛾撲火四:扛起罪名,不假他人。)
白蘭琪就是這樣壞掉的。我說。被自己的「善良無欺」弄壞的。
●「我的小白袍告訴過我,憂鬱的人大部分都比較善良,也比較在乎別人的看法。」阿莫說。小白袍是阿莫的主治醫師。
「白蘭琪到處亂睡。除了Allan,這世上任何一個男人對她來說全都沒有差別。誰都可以,因為誰都不是Allan。」
愈是純潔愈像剛剛落成的新雪。濕軟,白淨,輕易就陷落,一碰就髒了。
「那,被學校開除又是怎麼回事呢?」小海問。
「因為她碰了自己的學生。」我說,「跟史丹利調查的差不多吧,她之所以離開學校,不是因為請病假,而是因為搞上了一個十七歲的高中生,被對方的父親發現,告上督學那裡去了……」
「原來是師生戀啊。」小海說,「我有一個高中同學追過我,我讀的是男校,所以……對,我最要好的高中同學是個男同志,他師大畢業以後跑去當國中老師,教國文,也輪職當導師,他是個少年癖,我老怕他會出事,叮嚀過好多次,我跟他說,覺得自己把持不住快要出事的時候,一定要先打電話找我……」
「找你幹嘛?」我問,「找你幫他打手槍嗎?」
「妳最近對我很兇喔。」小海說。
「難怪會有那場戲……」阿莫把話題拉回來。
「哪一場?」
「就『收報費』的那場戲呀,沒頭沒腦的根本看不懂,」阿莫說,「搞得這麼隱晦,不如全都剪掉算了,免得讓人頭昏。」
電影裡,白蘭琪在獨處的午後,接待了一個來收報費的年輕人,先是調情、獻媚,借火、吸菸,東拉西扯找話題,一再把人家留住,將自己的嘴唇強加在男孩的臉上,又叫對方趕快離開。白蘭琪自言自語說著,「真希望可以把你留下,但是我必須乖一點,離小孩遠一點。」
「白蘭琪投靠妹妹的時候大約三十歲,離職已經兩年了。算起來,與學生談戀愛的時候可能二十七歲吧。」我說。是一場相差十歲的師生戀。
阿莫說,「用現在的話說,也可以算是姊弟戀吧。」
然而,身處在一個容許四十歲男性追求十七歲女性,卻不容許二十七歲的女性追求十七歲男性的時代,「姊弟戀」成了「姑侄戀」,或「姨甥戀」,成為一種不可原諒的變態。
(飛蛾撲火五:愛上自己的學生。)
師生戀,姊弟戀,姑侄戀,姨甥戀……墜入不該墜入的情網。愛上了,墮落了。在眾人的審判底下,淪為一隻耗光了翅鱗,再也無法飛翔的蛾。
●流言充滿可塑性,八卦新聞縱有可信之處,總要被誇大的。每個男人都說自己與白蘭琪有過一腿,鎮上的男人輪過一圈,她就玩完了。久了竟變成鎮上最有名的一個角色,不單是蕩婦或怪咖而已,據史丹利說,她根本被當作一個瘋子,十足的瘋子。像某種有害的毒物一樣被人趕來趕去,洗刷,掃蕩,清除。就連「佛朗明哥」這種下流旅店也受不了她,要求她交出鑰匙,拒絕她繼續留宿。
「就像《變形記》的男主角一樣,被人當作臭不可聞的一件垃圾。」我說。
即便那唯一的追求者米契(沒有人要的米契),也不要白蘭琪了。他押著她的臉,忿忿地說,「我從來沒有好好的,真正的,看過妳。」白蘭琪總在傍晚六點以後出門約會,以浪漫之名關掉大燈,點上燭光。米契不顧白蘭琪的閃躲抗議,強行打開電燈,把紙燈籠拆掉,說,「我不在乎妳比我想像的要老,我生氣的是,妳竟然讓我以為妳是個正派的人!」
「他用的字是straight這個字喔!」我得意洋洋,自以為是個大發現,「我老老實實查了字典,straight這個字意味著誠實無欺,正統,正直,當然也包括『異性戀』的意思。所以,米契的話也可以翻譯成:我不在乎妳比我想像的要老,我生氣的是,妳竟然讓我以為妳是個異性戀!」我說。
「那不就是白蘭琪想對Allan說的話嗎?」阿莫說。
「是啊,」我說,「這些經典老劇本真是環環相扣啊。」
「充滿推理小說的樂趣。」小海說。
白蘭琪不夠正,不夠直,帶著自己的衣櫃四處流浪──她的一生她的所有包括她的祕密與Allan給她的情書,全都收在這只衣櫃般的皮箱裡。
從異性戀的男性觀點看去,她還真是不夠正統不夠格,夠不上婚戀的標準,不夠異性戀:初戀的丈夫是個gay,以中學老師的身分要了一個十七歲的學生,與陌生男子到處睡。
於今她累了,只想找到一個與她同樣孤獨的人,在這冷硬的、石化的世界裡,找個裂縫躲進去,休息一下。但是米契──沒有人要的米契──認為她沒有資格,沒有資格進入他媽的家門:對他與他媽的房子來說,她不夠乾淨。只不過,既然她是個任誰都可以的蕩婦,膽小溫和的米契壯了膽子,挺身試圖掠取之前沒敢索取的東西:她的肉體。
米契與史丹利同樣渴望,渴望婊子的身體。
白蘭琪逾期寄宿至不受歡迎的地步(從初夏的五月捱到九月中旬),一旦她離開,史丹利與妻子就能回到過去,在暗夜裡製造歡愉的噪音,無須顧慮拉簾另一頭,那個麻煩的小姨子。就連白蘭琪的妹妹也同意了丈夫,請精神病院派人來將她接走。
白蘭琪臨走又轉身回返,說,「我忘了東西,我忘了東西……」她不認識來人,那一男一女不是她所預期的人。她以為自己要去度假,搭遊艇沿加勒比海旅行。
「我不認識你們,我不認識你們……」白蘭琪跑回屋裡,再度起了幻聽。
「妳想拿走妳的燈籠,對吧。」史丹利一個舉手,將紙燈籠撕下。赤裸的燈泡射出審判的強光,探照燈一般,令人目盲。白蘭琪大叫大哭,彷彿自己就是那扇紙做的燈籠,而史丹利弄破了她。
1947年的初夏,白蘭琪搭著「慾望街車」來到紐奧良,一處名為Elysian的地方(Elysian讀起來很像illusion:錯覺、幻象)。同年夏天,《慾望街車》的作者,四十歲的T.W.遇見了十八歲的少年F.M.,兩人隔年相戀,同居。四十一比一十九,相差二十二歲的兄弟戀、叔姪戀、父子戀。他們在一起十四年,直到F.M.死於肺癌。好悲傷。好幸福。
電影裡看不懂的,唯有老老實實讀過原著,才能一一找到線索,找回電檢制度禁止的回憶。1947恰巧也是納博可夫筆下,杭伯特遇見羅莉塔的那一年。在同一個命定的夏天,三十七歲的老杭愛上十二歲的小羅,我二十歲的外婆嫁給二十七歲的外公,成為他的女人,他「腰胯的火燄」。
1947正好也是,二二八事件發生的那年。
在種種令學者(喔,偉大的知識權力壟斷者)嗤之以鼻的巧合當中,我還發現:
《慾望街車》發行電影版的那一年,時值1951,政治犯大舉移送綠島。那年春天,外公別了外婆與我三歲的母親,在島上服刑直到十五年後,重回那再也回不去的家庭生活。
往前推一年,1950,老K清鄉大逮捕的時候,四十歲的杭伯特被十五歲的羅莉塔拋棄了(或者從小羅的角度看來,她總算長硬了翅膀,找到自由的出路:屬於機會主義者的逃逸路線)。老杭於自殺邊緣結識了麗塔,一個溫暖而不帶偏見的女人,他們是在「燈蛾」酒吧相遇的(蛾,蛾,又是蛾),時間恰恰是1950年五月,與我的外公被捕同年同月。據杭伯特說,假如沒遇見這個女人,與她一路在各色旅館共度幾個月,他估計自己終將再度崩潰,住進精神病院。
我總覺得那個令杭伯特免於崩潰的解救者,就是《慾望街車》劇終,被人送進療養院的白蘭琪。因為納博可夫形容那個麗塔:就算愛上一棵樹也不足為奇。
假如劇本裡的時間與現實中的時間同步,白蘭琪被送入精神病院的那一年,該是1947,她三十歲的時候。
白蘭琪後來出院了嗎?在「劇終」的簾幕落下之後,角色的命運如何繼續?
也許她辦了出院手續,離開了《慾望街車》,逃進納博可夫的《羅莉塔》裡面,化名麗塔,繼續當一個天生的情婦、善良的玩物,拯救了杭伯特,讓他免於再一次的精神崩潰。
是的,我相信《羅莉塔》裡的麗塔,就是《慾望街車》的白蘭琪,證據是,白蘭琪1950年的時候該是三十三歲,而麗塔的年紀恰巧兩倍於小羅逃跑的年紀,大約三十,按照白蘭琪短報年齡的習慣,她會說自己「快滿三十歲了吧」,我猜。白蘭琪習慣說謊、改寫自己的身世,就像禁書懂得換封面一樣。
●獅子林大樓,連同來來百貨公司,加上六福大樓這片地,戰前本是一座寺廟,「淨土真宗東本願寺」,戰後被老K改作刑場,更名「保安司令部保安處」,特務管它叫大廟,民間暱稱閻羅殿。監獄一間三坪大,二十個犯人站著睡。祕密偵訊,祕密處決。臥龍街一帶另有分部,彷彿連鎖加盟店,把人抓到六張犁的山洞裡,刑求過當弄死了,隨手埋在山裡面。
六福大樓的特產,除了色情電影、撞球賭場,還有假髮店。
禿子與變裝者共享的祕密,不動聲色的各色假髮。
我們離開咖啡店,駐足在假髮店前。小海、阿莫、我,望著玻璃櫃中展示的人頭。
「老K接收了日產,變成國產或黨產,再轉賣給財團……」我說,「眼前這一整片,當初是由省政府出售的……」
「刑場化身名利場,也算適得其所。」小海說。
我們轉到另一間假髮店,觀看展示櫃中陳舊的貨色。
那些頭顱彷彿斬首。戴著死硬的假髮。僵化的五官鎖住表情,給出某種不痛不癢的,非人的恐怖。
「有人形容六十年前的台北,是一個『政治犯批發中心』,」我說,「全島的反抗者一律送到這裡,鍛鍊加工,蓋上叛亂圖章,再分發各地服刑。」
「妳不覺得這些故事好像,好像,」阿莫擰著鼻子,忍住蛛絲沾黏一般的過敏反應,「這些故事好像才剛要開講,就已經過時了嗎?」正說著,斬首上一頂死寂的假髮動起來,爬出細小的幼蟲,看似剛破殼的蟑螂。
今年初,就在這裡,獅子林大樓有個內衣專櫃遭了小偷。小偷是個男的,偷了一套女用內衣褲(一個「本該夜行,依舊撲向火光」的白蘭琪2.0),被捕之後不發一語,在看守所留置了七天六夜,全程不吐一句話、一個字,就連一聲咳嗽也不出。他身上沒有證件,查不出姓名、年齡、籍貫、住址,什麼都沒有。彷彿不曾出生不曾報過戶口簡直不存在的一個人。
查無身分,警方沒轍,直接把人交給法院。審理期間,這人依舊給不出任何一字一語。
沒有身分的人彷彿不曾誕生於世,就連犯了偷竊,罪名亦無可依附。
最終,檢方能做的只是幫他照張相,起訴書「被告欄」不填姓名,改填「如照片所示之人」,判他拘役五十天。然而,早在起訴之前,光是為了等他說話,給個身分,竟已額外羈押了一百一十七天,遠遠超過法判的刑期。男子判刑之後立即獲釋,返回西門町,繼續他沒有名目的流浪生涯。這一刻,他或許正在獅子林二樓的公廁裡洗浴、潛入某個試衣間偷照鏡子、在下條街的停車場內午睡,醒了就晃到「星巴克」旁邊的便利商店,在門口守候兩小時,向消費者討發票:幸運中獎的話,每兩月就有幾百塊的現金可花。
1979年三月底,獅子林商業大樓盛大開幕,地上十層,地下三層,耗資二十億新台幣興建而成。樓頂敞著兒童樂園,時髦極了,四樓推出三間戲院:金獅、銀獅、寶獅,銳氣千條。電梯小姐開門,將來賓送上十樓的正統港式飲茶、九樓的白雪冰宮。啊,一個一個漲滿狂歡的祕室。
冤死的歷史被商品的歡鬧層層覆寫,掩埋,那些死不了的記憶依舊不死,魘住了這地方。
獅子林還沒嘗盡風光就開始衰了,隨著西區的沒落自八○年代一路萎謝,像那些五○年代的學生政治犯。而今,二樓三樓棲著各式淘汰的遊戲機台,暗盤著密而不宣的賭博遊戲,在這「室內禁菸」的新時代裡固執守著舊習慣,於菸霧繚繞之中繼續收納賭徒、酒棍、藥渣、攢著零錢碎鈔的半遊民(他們還記得家在哪裡,無路可走之餘還能走回家裡,再離家出走)。9047整日在這裡鬼混瞎晃,酗酒亂賭。
六十年前9047僅僅二十二歲,自保密局離開的時候已經嚇破了膽,送往軍法處,九個月後轉往火燒島,刑滿的時候已經沒有家了。找不到人做保,9047在火燒島額外留滯了六年,連本刑總共二十八年,再出社會的時候,恰巧接上獅子林的風光。循著記憶來到舊地,自此不再離開。當初他之所以回返,是為了揮別過往、拒斥恐懼。重訪是為了否定,為了離開。他以為自己可以離開。怎料9047被魘住了,豈止無法離開,反倒無可抗拒留在原處,就地當起遊民。
9047已經八十多歲,在遊戲機台之間握著乞得的零錢跟它拚,跟它搏,久久搏到幾百一千,就買個便宜的老女人溫存一晚,昂貴的年輕女子他不要,這種女孩不會陪她過夜。與他命運相仿的女遊民也不錯,八百塊買個廉價旅店的小房間,緩緩細細洗一趟熱水澡,就成了一對全新的、香噴噴的一夜戀人。
●昔日的金獅、銀獅、寶獅,規模縮減成為今日的「新光影城」,座椅老得像一把受損的骨頭,撐不住觀眾的腰脊,場租便宜,成為各式影展的首選。愈是前衛愈是缺乏經費的,愈是專情於此地。
每年十月,女性影展,城裡最漂亮也最怪誕的妖精們都出門看電影了,鬼兒酷兒與阿妖,醜兒病兒殘障兒,女身男裝的帥踢,男身女裝的跨性人,各色各樣不男不女既男又女的白蘭琪2.0,想變性的、正在變的、已經動過手術的、還想再動手術的……最新最奇(其實自古就有)的陌異之徒,為著自己的妖孽之身而受苦、受痛,而歡愉、驕傲。她們到這裡來看「我們」的電影:看擁有兩個爸爸或兩個媽媽的小孩子,如何度過不一樣的青春期;看身處變性中途的FTM(female to male,女變男)為何只想做切除手術,棄別乳房與子宮,婉拒安裝男人的性器。
妖孽們出門泡影展,自「新光影城」的一樓入場,穿過整列的手機通訊器材行,與滿身刺青的店員錯身而過,搭手扶梯上樓,看見刑具般的綠色按摩椅,聽見遊戲機賭博的噪音,繼續上往三樓,眼前空空蕩蕩,大半的店鋪拉下鐵門,亮著燈的幾間店面,賣的是秀場禮服,大紅大紫大藍大黃,金光閃閃俗豔誇張,套在硬梆梆的人型身上。曾經,紅包場的歌女是主顧,九○年代,工地秀、餐廳秀與牛肉場一一垮掉,秀場傳奇豬哥亮也「出國進修」躲債去了,然而打不死的賴活至今,翻身一變,改接動漫青少年的訂單,特製華麗誇張的cosplay角色扮演大秀服。「最近才剛交出一件獻給瑤池金母的神明裝,是信徒為了還願而訂製的,還大手筆鑲上施華洛世奇(Swarovski)水晶,」老闆在《壹週刊》的專訪中說,「交件前幾天,店裡出現特殊的香氣,以前沒聞過,我猜想大概是神明來過。」
獅子林愈是老朽愈是前衛新穎,埋著幾層不同的時間地質:
舞女歌女老查某的時間層。
男身女裝cross dresser的時間層。白蘭琪2.0的女用內衣褲。
酷兒帥T的時間層。在影展正熱的季節。
政治犯的時間層。保密局的恐怖時光。
賭徒酒鬼流浪漢的時間層。
酷嗜cosplay的青少年與老少女。動漫迷如夢似醉的太虛幻境。
六十年。一甲子。風水輪流轉。昔日的刑場成為「小怪獸」的淘寶區。一幫追隨Lady Gaga的小怪獸們,在這裡找到角色扮演、變形化身的素材。Gaga的本意即是狂熱、癡傻、糊塗、天真。將gaga一字的重音向後挪,變為ga'ga,就成為原住民古老的泰雅語,意味著:對同類的愛──身為少數與異類的「我們」,對同類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