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真的该抑郁了

我其实很遗憾自己都不由自主的上研了,才看到这本书。
一本书能让你激动,有很多不同的理由,这本对于我来说,就是讲出了很多自己积郁于胸很久却无法表达的情绪。
也许你也是一个常年哀叹待在学校很压抑,一抬头又看不到什么让你激动的事情的学生,你也听了高晓松的那些“白衣飘飘的年代”而神往不已,看了国外大学天堂一样的环境暗自叹息。你也经常看着各种类似于《转山》、《搭车去柏林》的故事,跟着兴奋几天,然后又因为前途的迷茫,生活的压力,而重归困顿。
终于有人戳穿了你,戳穿了你没有灵魂的标准化的皮囊。
十年前,许知远写这书的时候,时代已经飘荡在物欲中没了方向,你又何必在如今仍然指摘自己遭遇的不幸呢?
倒不是悲观,只是如今这个年代,又岂能容得下你去恣意的“务虚”,酣畅的寻找你所爱的?可终归还是想挣扎一下,不然就在这泡沫中一直做个小人物,做个小零件,岂不是太浪费这几十年光阴?
选择从来都是从在的,你没有那幸运碰到一位灵魂的导师,却也应该自己跑到麦田中找些小径去自得其乐。
一本书能让你激动,有很多不同的理由,这本对于我来说,就是讲出了很多自己积郁于胸很久却无法表达的情绪。
也许你也是一个常年哀叹待在学校很压抑,一抬头又看不到什么让你激动的事情的学生,你也听了高晓松的那些“白衣飘飘的年代”而神往不已,看了国外大学天堂一样的环境暗自叹息。你也经常看着各种类似于《转山》、《搭车去柏林》的故事,跟着兴奋几天,然后又因为前途的迷茫,生活的压力,而重归困顿。
终于有人戳穿了你,戳穿了你没有灵魂的标准化的皮囊。
十年前,许知远写这书的时候,时代已经飘荡在物欲中没了方向,你又何必在如今仍然指摘自己遭遇的不幸呢?
倒不是悲观,只是如今这个年代,又岂能容得下你去恣意的“务虚”,酣畅的寻找你所爱的?可终归还是想挣扎一下,不然就在这泡沫中一直做个小人物,做个小零件,岂不是太浪费这几十年光阴?
选择从来都是从在的,你没有那幸运碰到一位灵魂的导师,却也应该自己跑到麦田中找些小径去自得其乐。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