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美哲学概论》,感受。。。

这本书有上下册,上册是总论和相关的专论,下册有一部分的专论及名人的哲学论,本来想看看有关名人的哲学论的,但是我在图书馆只找到了上册,但是看了看专论,觉得还不错,但是真的很难静下心去细细品味,而且有些东西很深奥,高中政治接触一点点辩证法的知识,但是觉得那些很简单,但是看到本书的时候,绕到我头都大了,立马扔下不看了。我知道这样的习惯很不好,但是这样一些纯哲学的东西太耗脑、太枯燥了。
该书的专论部分讲了认识论啊,形而上学,以及各种学科科学,真的体现了哲学无所不在,无所不通,也明白你让我先看哲学的苦心。很多东西我们不是不懂,只是略懂皮毛,或是不会融会贯通,但是我发现我们的潜意识的否定了某种观点,或某种方法之后,在以后的生活中都会一直否定这种观点。比如说高中课本在讲辩证法、认识论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反对形而上学,所以在我的意识里形而上学是一中错误的方法,但是本书却花了大量笔墨去分形而上学的有利方面,从而让我也认识到原来即使是错误的决定或方法,也有它本身的价值,只是看它所处的环境,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它们本身没有错,只是看使用的人如何掌舵,避免其消极作用而已。况且历史的齿轮一直在向前,而它本身没有得到修正和发展的话,也终究避免不了被淘汰。这个时候就觉得哲学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可以从几千年前一直沿用到现在,将会一直延续。
所以,面对如此枯燥的东西,必然有其阅读的价值,为何自己就仅仅是因为枯燥就放弃其潜在的利用价值呢,究其原因,是我不懂得其价值,更不懂得如何利用其价值,自己在敷衍自己,所以才会造成此。明白之后的是行动,而不是哀叹吁息!
该书的专论部分讲了认识论啊,形而上学,以及各种学科科学,真的体现了哲学无所不在,无所不通,也明白你让我先看哲学的苦心。很多东西我们不是不懂,只是略懂皮毛,或是不会融会贯通,但是我发现我们的潜意识的否定了某种观点,或某种方法之后,在以后的生活中都会一直否定这种观点。比如说高中课本在讲辩证法、认识论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反对形而上学,所以在我的意识里形而上学是一中错误的方法,但是本书却花了大量笔墨去分形而上学的有利方面,从而让我也认识到原来即使是错误的决定或方法,也有它本身的价值,只是看它所处的环境,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它们本身没有错,只是看使用的人如何掌舵,避免其消极作用而已。况且历史的齿轮一直在向前,而它本身没有得到修正和发展的话,也终究避免不了被淘汰。这个时候就觉得哲学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可以从几千年前一直沿用到现在,将会一直延续。
所以,面对如此枯燥的东西,必然有其阅读的价值,为何自己就仅仅是因为枯燥就放弃其潜在的利用价值呢,究其原因,是我不懂得其价值,更不懂得如何利用其价值,自己在敷衍自己,所以才会造成此。明白之后的是行动,而不是哀叹吁息!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