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必读书——《简爱》
推荐给所有女性的必读书——《简爱》
12月3日,我观看了国家大剧院版本的话剧《简爱》。从剧院中走出,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着总该是要写些什么东西的。
首先是演出。作为国家顶尖的话剧演出团体,本剧的演员,布景,灯光,舞美的无可挑剔。尤其是女主角袁泉,完全演绎出了简爱这么一位坚强、独立、敢爱敢恨的女性的内心世界,优雅的谈吐气质和温柔的女性美更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加上她本身就具有的西方化的面庞,对简爱的演绎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倘若说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简爱。我想,那个晚上的“简爱”,是不会比一千多观众心中的任何一个简爱有哪怕一丁点逊色的。
其次我要讲的是这本书本身,《简爱》被称为英语文学中文字最优美的小说之一,在我有限地所知里,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文中的对景物心理的描写,大多措辞优美,行文流畅,仿佛是诗篇一般,细读起来,有齿颊留香的感受。我在这里不列举那个已经耳熟能详的片段,那个为平等的爱情而发出的呐喊:
“——你难道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瘦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而以下面的这段描写作为我最乐意的推荐的对象:
“到现在我结婚已有十年了。我知道一心跟我在世上最爱的人在一起生活,为他而生活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自己无比幸福,幸福到难以用语言形容,因为我完全是我丈夫的生命,正像他完全是我的生命一样。没有哪个女人比我更亲近丈夫,更完完全全是他的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了。我跟我的爱德华在一起,永远不会感到厌倦,正像我们俩各自对自己胸膛中那颗心的跳动永远不会厌倦一样,因而我们总是厮守在一起。对我们来说,守在一起既像独处时一样自由,又像在伙伴们中间一样欢乐。我想我们整天都在交谈,而互相交谈只不过是一种更加生动活跃、可以听见的思考罢了。我把全部信赖都交给了他,他把全部信赖都献给了我。我们的性情正好相投,结果自然是完美的和谐。”
与文字上的优美相比,简爱这本书的精神内核,也就是对简爱的高贵人格的发扬和赞颂,她的真挚的情感的褒扬,是更加值得肯定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我想有必要提醒读者去了解一下本书的时代背景。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在这个时期,英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各个社会阶层出现明显分野,劳工阶层,中产阶层,富豪和贵族阶层,有着完全不同的经济背景,从而形成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并彼此充满歧视与偏见,门第观念根深蒂固,另外一方面,女性地位低下,被定位为“相夫教子”的工具,在家庭中侍奉丈夫,亲自或者指挥女仆操持家务,教育子女被认为女性天生的和唯一的使命。这实际上就是女性彻底放弃独立性,以依附于家庭和男性为生存方式。这种社会的大背景和女性观,婚姻观的结合,剥夺女性所有选择命运的权利,她们留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嫁给一个相同阶层,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男性,功利婚姻成为婚姻的主流。女性所能做的想尽一切办法学习取悦和吸引男性的技巧,以便将来在婚姻市场上拍出个好价钱,或者最低限度能够找到买家,顺利售出。而如果未能婚配的女性,则被视为“古怪”的,“多余的人”,面临无人关怀,无人赡养,更不被理解的悲惨境地。
“一个女人生存的要件就是男人赡养她们而她们侍奉男人。”在这个背景下,为了在婚姻市场上有更好的吸引力,中产阶级及以上家庭的女孩从小学习各种女红,如何操持家务,管理仆人(如果经济条件可以的话),基本的科学常识等,而这些科学常识的学习,都是浅尝则止,了解即可。目的在于让女孩脑子不那么空空如也,以和他们的丈夫有一定的交流语言,或者在社交场合作为谈资,而使他们成为丈夫更好的点缀品。正如后来所归纳的:维多利亚女性 “所受教育的每一个方面,都趋向于某种有用的目的:或是提高她们自身的魅力,或是培养她们含蓄、谨慎、贞洁、节俭的品质,使她们日后能在充任家庭主妇这一角色时举止端庄。”因此,“优雅”便是她们受教育的最终目标。除此之外,“她们还要学习礼仪、舞蹈、唱歌、绘画等才艺以及外语、历史、阅读、写作、语法等知识来增加自己的涵养,使自己看起来更加文雅。甚至还要学习如何掌握晕倒的本领来增加自身的魅力,以引起男人的注意。当然,男孩子也需要好的教育,这教育目的则在于培养将来能够进入寄宿制学校,最终成为能够支撑起家庭经济重担 并和合乎帝国道德准则的绅士。这种对教育的需求催生了家庭教师这一职业,通常由出身中产阶级,但实际上因家道中落,父母双亡或者其他原因陷入贫困的女性担任,已经处于劳工阶级和中产阶级的临界,不过是维持了一些体面。
简爱作为罗切斯特的家庭女教师,便是低层的中产阶级女性的代表。罗切斯特拥有庄园,土地,属于乡绅阶级,已经进入下层贵族的交际圈子。应该说,两者在男女地位和阶级地位上,相差很大,名义上还有着主仆的关系,这种阶级之间的歧视和偏见,全书随处可见,可以想见两者结合是不合主流价值观的。对此,简爱表现了鲜明的平等意识,并对这种不公平的歧视表达了鲜明的反抗。她认为,在爱情面前,每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不论男女,不论贫富,不论美丑,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爱情是两个灵魂的平等的美好的结合,与财产,地位没有丝毫的关系。这个观点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大胆而新颖的,使得当时的读者震惊不已。在现在社会中,男女平等的思想被视为理所当然,可以用一句不过分的话说,《简爱》这部作品是促使男女平等这一观念被广泛接受的原因之一。
我着重要推荐《简爱》一书,除了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的普世价值而具有的魅力之外。另外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当下的中国,这本书,令人无不惊讶而又理所当然地,重新具有了时代性意义。
不粗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中国当下的社会,竟然是和维多利亚时代如此相似,都是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期,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阶层分层,相互不无敌意。在两性关系上,更多的经济责任被赋予男性(维多利亚时期是要求男人能够支撑家庭开销,供养妻子子女以及雇佣仆役,现在中国的男性承担买房义务)。婚姻的功利化因素比以往大大地加深了(公正地说,婚姻的功利性在任何时代普遍地存在,但其严重程度则有所差别)。
表面上看来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很受优待,她们的丈夫负有供养她们的义务。但记住这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女性得到了经济的扶持,失去的则是尊严和平等。经济不独立人格就不可能独立,地位也就无从谈起平等。这被从有文字记录以来的所有历史所证实。
当婚姻充满了功利性动机,寻找丈夫或者妻子的过程就变成在市场之间寻找合适买卖双方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成为女性生活的中心所在,在王尔德的作品《理想丈夫》里面,切弗利太太就认为“伦敦的社交活动就知道围着婚姻转,人们要么寻找丈夫,要么躲避丈夫。”可见,寻找丈夫在当时非常普遍,但却并不是建立在认真考虑结婚对象或者爱情基础上的。“维多利亚女性将婚姻作为一种目标,对于未婚女性,音乐、绘画、刺绣,流行小说,梳妆打扮,监督仆人充斥着她们每一天的生活。她们的任务就是找一个丈夫,一个幸福的保障。”对于这些女性来说,一桩理想的婚姻可以改变且保证她们的社会地位,即使不幸福,也至少拥有一个体面的社会地位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但是,没有平等就没有爱,同一时期,男人在婚姻中的不忠非常普遍,已婚男性只要有点钱就会养情妇,妻子则要充耳不闻。正如温德米尔夫人所说,“我听说在伦敦,一个丈夫如果不出轨是不可能的。” 因为婚姻功利的动机,女性就典当掉了她们追求爱情的资本。
另外一个方面,女孩对于其未来丈夫的物质要求也使她们自己成为受害者,由于这些经济上的要求,使婚姻在这一时期变得越来越昂贵,对于一个事业刚刚起步的中产阶级青年男子而言,与一个相同阶级的女子结婚并维持一个与其地位相符合的体面家庭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男子采取不愿结婚的逃避方法,更多的人则推迟婚龄,直到他能够供养一个符合其地位的家庭。1861年,有人曾给《泰晤士报》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明确表达了对于这种越来越昂贵的婚姻的担忧。“现在女孩们被奢侈地、自私地养大,她们也期望在其丈夫那里得到同样奢华的生活,那么除非丈夫的钱财是无限多的,否则,满足这样一个摩登妻子的要求很快会使他陷于赤贫。……体面的代价也许太高了。”(注:Trever May, A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Britain 1760—1970[M],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7。)过高的索价导致需求萎缩,直接引发的后果就是剩女潮,有一段时期,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45至49岁的女子中未婚女子就占1/7,而苏格兰地区竟高达1/5。英国将此称为“过剩女子”(Surplus women problem)的现象,所以有人说:“英国是老处女的祖国”(注:Rita S. Kranidis, The Victorian Spinster and Colonial Emigration[M], St. Martins Press, 1999. ),这些现象如此明显以至于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剩下来”的女性大多在孤苦无依中度过了一生。
很明显,这些维多利亚时代的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又再次重现。正如我引用过的名言——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历史都只是螺旋式的轮回。例如,现下不少女性(包括丈母娘及社会不少人的认知),需要男性提供住房,或至少首付。这和维多利亚时代要求男性能够供养一个包括不工作的妻子在内的整个家庭的要求,形式上有差别,实质上则几乎一致——都是要求男性主要地承担家庭经济的重担,女性则处于依赖地位。而结果,也以历史早已上演过的方式精确地轮回:缺乏经济能力的男性推迟婚期,努力奋斗,以获得充分的经济基础,而已经拥有经济基础,或获得经济基础的男性,则可以以挑剔的口味和眼光,像挑选商品一样等待女性的献媚和推销。大量女性无法找到合适结婚对象而成为“剩女”……
尽管成书于十九世纪,但《简爱》对于当下的中国,是那么的具有参考和警醒的意义!
只有经济的独立和平等(这里的平等不是相等,不是搞平均,而是指双方对于家庭的一切都负有共同的责任,不因性别而偏袒某一方),才能换来人格的平等,只有人格的平等,才可能有真诚的爱情。这一切,被历史多次反复地证明,成为颠簸不破的真理。
每一个女性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塑造自己强大内心,以期待真正发自内心的觉醒,使她自信而独立地面对生活,只有这样,女性才能获得最终的圆满与解放。而在这个塑造自我的过程中,《简爱》会是一本非常好的心灵指引。这就是我认为《简爱》堪称女孩必读书的原因。而不管男性还是女性,我们也许会,也许不会那么惊讶地发现,我们在整个世界中寻找幸福的答案,原来这个打开答案大门的钥匙,其实就在我们内心当中。
苹果牙
2011年12月5日 成文于海南三亚
12月3日,我观看了国家大剧院版本的话剧《简爱》。从剧院中走出,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着总该是要写些什么东西的。
首先是演出。作为国家顶尖的话剧演出团体,本剧的演员,布景,灯光,舞美的无可挑剔。尤其是女主角袁泉,完全演绎出了简爱这么一位坚强、独立、敢爱敢恨的女性的内心世界,优雅的谈吐气质和温柔的女性美更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加上她本身就具有的西方化的面庞,对简爱的演绎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倘若说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简爱。我想,那个晚上的“简爱”,是不会比一千多观众心中的任何一个简爱有哪怕一丁点逊色的。
其次我要讲的是这本书本身,《简爱》被称为英语文学中文字最优美的小说之一,在我有限地所知里,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文中的对景物心理的描写,大多措辞优美,行文流畅,仿佛是诗篇一般,细读起来,有齿颊留香的感受。我在这里不列举那个已经耳熟能详的片段,那个为平等的爱情而发出的呐喊:
“——你难道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瘦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而以下面的这段描写作为我最乐意的推荐的对象:
“到现在我结婚已有十年了。我知道一心跟我在世上最爱的人在一起生活,为他而生活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自己无比幸福,幸福到难以用语言形容,因为我完全是我丈夫的生命,正像他完全是我的生命一样。没有哪个女人比我更亲近丈夫,更完完全全是他的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了。我跟我的爱德华在一起,永远不会感到厌倦,正像我们俩各自对自己胸膛中那颗心的跳动永远不会厌倦一样,因而我们总是厮守在一起。对我们来说,守在一起既像独处时一样自由,又像在伙伴们中间一样欢乐。我想我们整天都在交谈,而互相交谈只不过是一种更加生动活跃、可以听见的思考罢了。我把全部信赖都交给了他,他把全部信赖都献给了我。我们的性情正好相投,结果自然是完美的和谐。”
与文字上的优美相比,简爱这本书的精神内核,也就是对简爱的高贵人格的发扬和赞颂,她的真挚的情感的褒扬,是更加值得肯定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我想有必要提醒读者去了解一下本书的时代背景。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在这个时期,英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各个社会阶层出现明显分野,劳工阶层,中产阶层,富豪和贵族阶层,有着完全不同的经济背景,从而形成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并彼此充满歧视与偏见,门第观念根深蒂固,另外一方面,女性地位低下,被定位为“相夫教子”的工具,在家庭中侍奉丈夫,亲自或者指挥女仆操持家务,教育子女被认为女性天生的和唯一的使命。这实际上就是女性彻底放弃独立性,以依附于家庭和男性为生存方式。这种社会的大背景和女性观,婚姻观的结合,剥夺女性所有选择命运的权利,她们留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嫁给一个相同阶层,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男性,功利婚姻成为婚姻的主流。女性所能做的想尽一切办法学习取悦和吸引男性的技巧,以便将来在婚姻市场上拍出个好价钱,或者最低限度能够找到买家,顺利售出。而如果未能婚配的女性,则被视为“古怪”的,“多余的人”,面临无人关怀,无人赡养,更不被理解的悲惨境地。
“一个女人生存的要件就是男人赡养她们而她们侍奉男人。”在这个背景下,为了在婚姻市场上有更好的吸引力,中产阶级及以上家庭的女孩从小学习各种女红,如何操持家务,管理仆人(如果经济条件可以的话),基本的科学常识等,而这些科学常识的学习,都是浅尝则止,了解即可。目的在于让女孩脑子不那么空空如也,以和他们的丈夫有一定的交流语言,或者在社交场合作为谈资,而使他们成为丈夫更好的点缀品。正如后来所归纳的:维多利亚女性 “所受教育的每一个方面,都趋向于某种有用的目的:或是提高她们自身的魅力,或是培养她们含蓄、谨慎、贞洁、节俭的品质,使她们日后能在充任家庭主妇这一角色时举止端庄。”因此,“优雅”便是她们受教育的最终目标。除此之外,“她们还要学习礼仪、舞蹈、唱歌、绘画等才艺以及外语、历史、阅读、写作、语法等知识来增加自己的涵养,使自己看起来更加文雅。甚至还要学习如何掌握晕倒的本领来增加自身的魅力,以引起男人的注意。当然,男孩子也需要好的教育,这教育目的则在于培养将来能够进入寄宿制学校,最终成为能够支撑起家庭经济重担 并和合乎帝国道德准则的绅士。这种对教育的需求催生了家庭教师这一职业,通常由出身中产阶级,但实际上因家道中落,父母双亡或者其他原因陷入贫困的女性担任,已经处于劳工阶级和中产阶级的临界,不过是维持了一些体面。
简爱作为罗切斯特的家庭女教师,便是低层的中产阶级女性的代表。罗切斯特拥有庄园,土地,属于乡绅阶级,已经进入下层贵族的交际圈子。应该说,两者在男女地位和阶级地位上,相差很大,名义上还有着主仆的关系,这种阶级之间的歧视和偏见,全书随处可见,可以想见两者结合是不合主流价值观的。对此,简爱表现了鲜明的平等意识,并对这种不公平的歧视表达了鲜明的反抗。她认为,在爱情面前,每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不论男女,不论贫富,不论美丑,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爱情是两个灵魂的平等的美好的结合,与财产,地位没有丝毫的关系。这个观点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大胆而新颖的,使得当时的读者震惊不已。在现在社会中,男女平等的思想被视为理所当然,可以用一句不过分的话说,《简爱》这部作品是促使男女平等这一观念被广泛接受的原因之一。
我着重要推荐《简爱》一书,除了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的普世价值而具有的魅力之外。另外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当下的中国,这本书,令人无不惊讶而又理所当然地,重新具有了时代性意义。
不粗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中国当下的社会,竟然是和维多利亚时代如此相似,都是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期,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阶层分层,相互不无敌意。在两性关系上,更多的经济责任被赋予男性(维多利亚时期是要求男人能够支撑家庭开销,供养妻子子女以及雇佣仆役,现在中国的男性承担买房义务)。婚姻的功利化因素比以往大大地加深了(公正地说,婚姻的功利性在任何时代普遍地存在,但其严重程度则有所差别)。
表面上看来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很受优待,她们的丈夫负有供养她们的义务。但记住这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女性得到了经济的扶持,失去的则是尊严和平等。经济不独立人格就不可能独立,地位也就无从谈起平等。这被从有文字记录以来的所有历史所证实。
当婚姻充满了功利性动机,寻找丈夫或者妻子的过程就变成在市场之间寻找合适买卖双方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成为女性生活的中心所在,在王尔德的作品《理想丈夫》里面,切弗利太太就认为“伦敦的社交活动就知道围着婚姻转,人们要么寻找丈夫,要么躲避丈夫。”可见,寻找丈夫在当时非常普遍,但却并不是建立在认真考虑结婚对象或者爱情基础上的。“维多利亚女性将婚姻作为一种目标,对于未婚女性,音乐、绘画、刺绣,流行小说,梳妆打扮,监督仆人充斥着她们每一天的生活。她们的任务就是找一个丈夫,一个幸福的保障。”对于这些女性来说,一桩理想的婚姻可以改变且保证她们的社会地位,即使不幸福,也至少拥有一个体面的社会地位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但是,没有平等就没有爱,同一时期,男人在婚姻中的不忠非常普遍,已婚男性只要有点钱就会养情妇,妻子则要充耳不闻。正如温德米尔夫人所说,“我听说在伦敦,一个丈夫如果不出轨是不可能的。” 因为婚姻功利的动机,女性就典当掉了她们追求爱情的资本。
另外一个方面,女孩对于其未来丈夫的物质要求也使她们自己成为受害者,由于这些经济上的要求,使婚姻在这一时期变得越来越昂贵,对于一个事业刚刚起步的中产阶级青年男子而言,与一个相同阶级的女子结婚并维持一个与其地位相符合的体面家庭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男子采取不愿结婚的逃避方法,更多的人则推迟婚龄,直到他能够供养一个符合其地位的家庭。1861年,有人曾给《泰晤士报》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明确表达了对于这种越来越昂贵的婚姻的担忧。“现在女孩们被奢侈地、自私地养大,她们也期望在其丈夫那里得到同样奢华的生活,那么除非丈夫的钱财是无限多的,否则,满足这样一个摩登妻子的要求很快会使他陷于赤贫。……体面的代价也许太高了。”(注:Trever May, A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Britain 1760—1970[M],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7。)过高的索价导致需求萎缩,直接引发的后果就是剩女潮,有一段时期,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45至49岁的女子中未婚女子就占1/7,而苏格兰地区竟高达1/5。英国将此称为“过剩女子”(Surplus women problem)的现象,所以有人说:“英国是老处女的祖国”(注:Rita S. Kranidis, The Victorian Spinster and Colonial Emigration[M], St. Martins Press, 1999. ),这些现象如此明显以至于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剩下来”的女性大多在孤苦无依中度过了一生。
很明显,这些维多利亚时代的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又再次重现。正如我引用过的名言——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历史都只是螺旋式的轮回。例如,现下不少女性(包括丈母娘及社会不少人的认知),需要男性提供住房,或至少首付。这和维多利亚时代要求男性能够供养一个包括不工作的妻子在内的整个家庭的要求,形式上有差别,实质上则几乎一致——都是要求男性主要地承担家庭经济的重担,女性则处于依赖地位。而结果,也以历史早已上演过的方式精确地轮回:缺乏经济能力的男性推迟婚期,努力奋斗,以获得充分的经济基础,而已经拥有经济基础,或获得经济基础的男性,则可以以挑剔的口味和眼光,像挑选商品一样等待女性的献媚和推销。大量女性无法找到合适结婚对象而成为“剩女”……
尽管成书于十九世纪,但《简爱》对于当下的中国,是那么的具有参考和警醒的意义!
只有经济的独立和平等(这里的平等不是相等,不是搞平均,而是指双方对于家庭的一切都负有共同的责任,不因性别而偏袒某一方),才能换来人格的平等,只有人格的平等,才可能有真诚的爱情。这一切,被历史多次反复地证明,成为颠簸不破的真理。
每一个女性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塑造自己强大内心,以期待真正发自内心的觉醒,使她自信而独立地面对生活,只有这样,女性才能获得最终的圆满与解放。而在这个塑造自我的过程中,《简爱》会是一本非常好的心灵指引。这就是我认为《简爱》堪称女孩必读书的原因。而不管男性还是女性,我们也许会,也许不会那么惊讶地发现,我们在整个世界中寻找幸福的答案,原来这个打开答案大门的钥匙,其实就在我们内心当中。
苹果牙
2011年12月5日 成文于海南三亚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