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三步走

误打误撞地,从爱佳借了一本钻石途径丛书《自我的真相》。从书的序言里,读到点门道来,对灵性成长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这个理解是纯理论方面的,还没有了解具体的修习方法,权当个知识记一下。
在灵性成长的概念设定中,除了我目前已了解的两个基本概念——其一是“自然的灵性之源”(A),其二是“个体的内在灵性”(a,《自我的真相》一书里称它“本体”,感觉跟佛家说的自性是不是有关系,待考证)——除了这两个概念之外,还应该增加一个——即人的“小我”(书里也把它叫做人的“自我”)。在我看来,所谓“灵性成长”的功课,其实就是在这三者之间做工作。
灵性成长课程的第一步,是以“个体的内在灵性”为圆满的力量源泉(这个力量源泉也被叫做“父母空间”,“安静中心”,“本体”……诸如此类的称谓,说的都是一件事),去修补和解决“自我”的各种不足、匮乏和渴求。(这个自我也可以被称为“小我”、“内在受伤的小孩”等等……)。Ele的“标准灵性成长活动”所做的工作,基本就是这个内容。用自己内在的力量去安抚、接纳、处理内在无力的那个部分,求得平静、安详和完整感。
灵性成长课程的第二步,是要人认清“自我”或“小我”的种种不足和虚无,设法去除人对自我(小我)的认同感。《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这本书所做的,大概就是这个工作。但老实说,张德芬的翻译水准跟她的写作水准基本是同一个层次的,让我实在没胃口读下去。这本书我倒还没有还,试试自己能否克服这种可笑的挑食病,努力去接纳糟糕文字背后的精妙理念。不过,其实读这本书也还早,因为我第一个阶段都还没有走完,应该不急着迈第二步。
灵性成长的第三步,是要人通过对内在灵性的体认和觉悟,达成与“本体”的认同感。这是个高阶的功课,让人最终与完美的喜悦感合一的功课。《自我的真相》这本书讨论的,就是这个议题。我这样误打误撞地直接读了《自我的真相》这本第三个阶段的书,感觉真如隔靴搔痒,不解决问题。
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先从第一步入手,在内心涵养一种安静的力量,清扫情绪的垃圾,解决一些生命里很重要的议题。然后再看能如何学习吧!
在灵性成长的概念设定中,除了我目前已了解的两个基本概念——其一是“自然的灵性之源”(A),其二是“个体的内在灵性”(a,《自我的真相》一书里称它“本体”,感觉跟佛家说的自性是不是有关系,待考证)——除了这两个概念之外,还应该增加一个——即人的“小我”(书里也把它叫做人的“自我”)。在我看来,所谓“灵性成长”的功课,其实就是在这三者之间做工作。
灵性成长课程的第一步,是以“个体的内在灵性”为圆满的力量源泉(这个力量源泉也被叫做“父母空间”,“安静中心”,“本体”……诸如此类的称谓,说的都是一件事),去修补和解决“自我”的各种不足、匮乏和渴求。(这个自我也可以被称为“小我”、“内在受伤的小孩”等等……)。Ele的“标准灵性成长活动”所做的工作,基本就是这个内容。用自己内在的力量去安抚、接纳、处理内在无力的那个部分,求得平静、安详和完整感。
灵性成长课程的第二步,是要人认清“自我”或“小我”的种种不足和虚无,设法去除人对自我(小我)的认同感。《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这本书所做的,大概就是这个工作。但老实说,张德芬的翻译水准跟她的写作水准基本是同一个层次的,让我实在没胃口读下去。这本书我倒还没有还,试试自己能否克服这种可笑的挑食病,努力去接纳糟糕文字背后的精妙理念。不过,其实读这本书也还早,因为我第一个阶段都还没有走完,应该不急着迈第二步。
灵性成长的第三步,是要人通过对内在灵性的体认和觉悟,达成与“本体”的认同感。这是个高阶的功课,让人最终与完美的喜悦感合一的功课。《自我的真相》这本书讨论的,就是这个议题。我这样误打误撞地直接读了《自我的真相》这本第三个阶段的书,感觉真如隔靴搔痒,不解决问题。
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先从第一步入手,在内心涵养一种安静的力量,清扫情绪的垃圾,解决一些生命里很重要的议题。然后再看能如何学习吧!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