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晕眩和震撼
人说不懂德文便无法读浮士德,我便从这不懂中,生出了一些不通的感慨,竟也写成了三四千字的读后感。真是够惭愧的。不过歌德大神也不懂中文,汗颜也只是自个儿面壁而汗。
令人晕眩和震撼的《浮士德》
《浮士德》实在是博大到令人晕眩的作品。第一部的故事相对单纯,尚可阅读思考,第二部读来令人头昏脑胀,只能借助一些讲学作品来摸索理解。作为一个文科生,我都觉得我通过自己的解读能把剧情捋一遍下来已经是胜利。正是因为人与人读书的感触不同,选取的情节也会有偏差。于是我打算尝试一下,不靠任何已有的剧情梗概,而是自己把故事梳理出来,一边加入自己的感受,也不愧对我为这书消得人憔悴的历程。
剧情首先在天堂里拉开序幕。魔鬼靡菲斯特和上帝打赌,看他是否能够引诱浮士德放弃那永无休止的高尚追求,使之灵魂堕落、被平凡琐事满足,“让他吃泥土吃得津津有味”。上帝相信人的神圣性,于是同意魔鬼引诱他。(这样的设定令人想起旧约中的“约伯之赌”,为达到证明人类神圣性的目的,上帝放任魔鬼行事,就好像对待约伯那样)。
然后正剧开始,青春不再的浮士德博士在夜晚的书斋中发着精神危机的牢骚,他想到自己大半辈子都埋头于故纸堆中,虽曾鼓起入世的勇气、承担世间的苦乐,但几次努力都没成功。绝望的他中甚至想到了死,但适时传来的复活节钟声又唤起了他生的意志,他来到野外看到庆祝节日的欢乐人群和欣欣向荣的大自然,这些让他受到鼓舞,但仍不能摆脱精神危机。
这一段戏中浮士德面对大自然所发的感慨令人印象深刻,竟然同时夹杂着悲观又乐观的思绪,看到壮美的自然万象他心中涌动着“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自强不息、渴望上升。随后他坦承了自己纠结已久的矛盾,即在高贵理性和感官享受中的挣扎。于是他一方面赞美造物的光荣,一方面又在不断地向瓦格纳抱怨着对传统学科的不满,以及平民的生存困境。
正是在这样的困惑中,靡菲斯特出现,他变成一条小狗跟随浮士德回到书斋,化为本相后他说自己是“作恶与为善的力之一体”,浮士德向他诉说自己的痛苦,表示宁死也不愿再过这种无所作为的生活。于是靡菲斯特与浮士德订约,靡菲斯特做浮士德的仆人,带他重新经历人生,满足他的一切欲望与要求,帮助他“认识世界最本质的关联”;而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说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那他的生命则要终止,被“套上枷锁”,且灵魂归魔鬼所有,来生要做魔鬼的仆人。浮士德根本不信来生,他毫不犹豫地与魔鬼定了契约。
浮士德面在寻找不到生之意义时没有选择死亡,而是自愿借助魔鬼的力量来完成自我认知与救赎——与恶相伴是得以启程去寻找善的前提,这种矛盾也体现了人性的本质,在神魔互动、光暗相生之间,使得接下来的一切经历都有了特殊的魅力和含义。
他们来到一个酒窖,靡菲斯特用法术戏弄了酗酒的大学生们(这似乎是歌德对当时大学风气的一种讽刺)。然后他们来到魔女之厨,浮士德在镜中看到海伦的影像,心醉神迷,他在饮下魔汤变为翩翩少年,恢复了情欲。浮士德路遇格蕾琴,一见钟情,浮士德利用首饰和邻妇来引诱她,占有了她的肉体,堕入情网的格蕾琴为了与浮士德幽会,失误中毒死了母亲,格蕾琴当兵的哥哥瓦伦廷知道了妹妹的丑事,与浮士德决斗却被杀,死前公开指责妹妹的不贞。格蕾琴亲手溺死了她与浮士德的孩子,被囚入监牢,判了死刑。此时浮士德跟随靡菲斯特去布罗肯山参加瓦普吉斯之夜的魔女盛会,狂欢淫荡的场面没有使他丧失本性,当得知格蕾琴身陷囹圄时他立刻清醒过来要求去解救她。监狱中的格蕾琴已精神崩溃,把浮士德当做是提她上刑场的刽子手,浮士德催促格蕾琴随他出狱,但笃信上帝、忏悔罪恶的格蕾琴拒绝逃走。在天亮之前靡菲斯特拉走了悔恨痛苦的浮士德。
在有关格蕾琴的桥段里,时常能感觉到感觉歌德在强烈地回溯莎士比亚,比如在浮士德与瓦伦廷决斗的那场戏中,人物关系与《哈姆雷特》如此相似——浮士德相当于哈姆雷特,瓦伦廷相当于雷欧提斯,格蕾琴相当于奥菲利娅;而为了刻画欲望的魔力而特意描写的瓦普吉斯之夜,又显然带着《麦克白》和《仲夏夜之梦》的某些痕迹。
以上是浮士德第一部的大体情节,以浮士德与格蕾琴的恋爱故事为主线。阅读过程中我对格蕾琴这个可爱而虔诚的小家碧玉形象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对于的她遭遇也十分同情。剧情中有许多刻画格蕾琴的场面令人难以忘怀,比如她拒绝浮士德搭讪时的端庄自爱、对于自己是穷人就不该追逐浮华的清醒认识、安慰邻妇时的善良乖巧、用扯花瓣的方法来占卜爱情的谦卑纯洁、对于浮士德不信上帝的担忧、在圣母像前多次祈祷的虔诚、在狱中坚持悔罪拒不逃走的忠贞……所有这些都展现了这个平民少女羔羊般纯朴与美好的个性,令人对她的生活和命运抱以极大的关怀。她虽然思想简单、性格柔弱,在与浮士德的对话中经常显得见识浅薄,但的确是个可爱可敬的女孩子;因此后文所述的她因为爱情而毒死母亲、未婚先孕、哥哥被杀、溺婴,最终入狱发疯的悲剧,读来经常令我心下闷闷——这样的郁闷比读《哈姆雷特》时看到奥菲利娅这个同样纯善无辜的女子发疯溺死的悲剧时更加深刻。有对于弱女子悲惨命运的哀怜,甚至是对浪荡子浮士德勾引少女的怨恨。
但这一段戏并不能只当做一个爱情悲剧来看,否则就失掉了在全剧开头那两个赌约的意义。须知与格蕾琴的恋爱当是浮士德永不满足人生中的一段经历,虽然在这段经历中他没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既害死了无辜的格蕾琴,又让自己的心灵在结尾时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绝望与痛苦;但这一切悲剧段落都在他的人生游记中被书写下来,成为日后证明自己完成自我认知的人生任务的重要标记。在全剧的末尾,这个被伤害的、曾经“堕落”的少女以浑身洒满花瓣的圣女形象出现在饱经沧桑的浮士德眼前,我读到这里时感动极了,那一瞬是全剧救赎主题的闪现和升华。
从这一点上来想,我也能够理解年轻而放荡的浮士德为何要不顾一切地引诱一个无辜的平民姑娘,这无关乎道德,而是他在同意拿生命与魔鬼作交换之后,遵循自己欲望前进的一种体现。如果从格蕾琴个人悲剧的角度上看,浮士德无疑是个罪人;但如果从浮士德经历人生的角度来看,格蕾琴的意义却不止是一个被他爱恋并伤害的少女那么简单,她可以作为浮士德悲剧不断却仍自强不息的生命历程中一个纯洁的符号而存在。她象征着一个以爱情为题的悲剧阶段,这与其他知识悲剧、事业悲剧等共同构成着浮士德蹒跚跋涉的自我认知过程。因此拼命勾引格蕾琴的浮士德就无所谓对错善恶,他一开始就承认了自己的欲望和矛盾,并愿意承担它们,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更高的目的,也就是镌刻在古老的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而这个古老的命题自从被提出就一直折磨着思考者的心灵。
在哈姆雷特的时代,人因会思考而痛苦;浮士德同样因为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而感到痛苦,但他的可敬之处在于他永远承认自己的空虚和局限、自己真实的欲望,他虽然与魔鬼为伍,他的眼睛却始终注视着自己永不停止跳动的清白内心——这也是《浮士德》带给我的最大震撼。
人啊人,因为不甘于在愚昧和空虚中虚度生命,为获救赎、求得灵魂的满足与安定,竟必须要付出与魔鬼为伍的代价,让心灵一次次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被抛弃在毫无希望的荒原,而最终却连回望自己那一身伤痕的机会也没有,何其悲凉!想到这一点我几乎绝望。但须知人的高贵性也就在这里,即使注定要经历一场场悲剧,因为心里坚信着“凡自强不息者,终会得到拯救”这个信条,相信头顶上有上帝的双眼在注视着这一切,就不惧怕与魔鬼相伴,在黑暗中一路走来。这个“一路走来”的经历比旅途终点在何方更为重要,人要把这路勇敢地完整地走下来,因为这是知道自身终有一死的人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的唯一方式。
而全书开头的赌约模式是避免浮士德的经历成为一出彻头彻尾悲剧的唯一前提,正是因为有着上帝之眼在作见证,浮士德所经历的种种悲剧才变得有意义,有被救赎的希望。这让我立刻联想到《红楼梦》的开头:一僧一道来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答应带着“无才可去补苍天”的顽石到红尘中走一遭——如果与《浮士德》相较,这便是上帝与魔鬼的那一层赌约;而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还泪之约,又与浮士德和魔鬼的那场约定相对应。正因如此,也使得《红楼梦》中的俗世悲欢故事同样成为了一种经历和昭示,它也就不仅作为单纯的爱情悲剧和家族兴亡史而传世。写至此,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浮士德和贾宝玉作为拥有理想的肉体人身而存在,一生总难遂愿;而大荒中有石俨然,字迹历历。
令人晕眩和震撼的《浮士德》
《浮士德》实在是博大到令人晕眩的作品。第一部的故事相对单纯,尚可阅读思考,第二部读来令人头昏脑胀,只能借助一些讲学作品来摸索理解。作为一个文科生,我都觉得我通过自己的解读能把剧情捋一遍下来已经是胜利。正是因为人与人读书的感触不同,选取的情节也会有偏差。于是我打算尝试一下,不靠任何已有的剧情梗概,而是自己把故事梳理出来,一边加入自己的感受,也不愧对我为这书消得人憔悴的历程。
剧情首先在天堂里拉开序幕。魔鬼靡菲斯特和上帝打赌,看他是否能够引诱浮士德放弃那永无休止的高尚追求,使之灵魂堕落、被平凡琐事满足,“让他吃泥土吃得津津有味”。上帝相信人的神圣性,于是同意魔鬼引诱他。(这样的设定令人想起旧约中的“约伯之赌”,为达到证明人类神圣性的目的,上帝放任魔鬼行事,就好像对待约伯那样)。
然后正剧开始,青春不再的浮士德博士在夜晚的书斋中发着精神危机的牢骚,他想到自己大半辈子都埋头于故纸堆中,虽曾鼓起入世的勇气、承担世间的苦乐,但几次努力都没成功。绝望的他中甚至想到了死,但适时传来的复活节钟声又唤起了他生的意志,他来到野外看到庆祝节日的欢乐人群和欣欣向荣的大自然,这些让他受到鼓舞,但仍不能摆脱精神危机。
这一段戏中浮士德面对大自然所发的感慨令人印象深刻,竟然同时夹杂着悲观又乐观的思绪,看到壮美的自然万象他心中涌动着“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自强不息、渴望上升。随后他坦承了自己纠结已久的矛盾,即在高贵理性和感官享受中的挣扎。于是他一方面赞美造物的光荣,一方面又在不断地向瓦格纳抱怨着对传统学科的不满,以及平民的生存困境。
正是在这样的困惑中,靡菲斯特出现,他变成一条小狗跟随浮士德回到书斋,化为本相后他说自己是“作恶与为善的力之一体”,浮士德向他诉说自己的痛苦,表示宁死也不愿再过这种无所作为的生活。于是靡菲斯特与浮士德订约,靡菲斯特做浮士德的仆人,带他重新经历人生,满足他的一切欲望与要求,帮助他“认识世界最本质的关联”;而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说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那他的生命则要终止,被“套上枷锁”,且灵魂归魔鬼所有,来生要做魔鬼的仆人。浮士德根本不信来生,他毫不犹豫地与魔鬼定了契约。
浮士德面在寻找不到生之意义时没有选择死亡,而是自愿借助魔鬼的力量来完成自我认知与救赎——与恶相伴是得以启程去寻找善的前提,这种矛盾也体现了人性的本质,在神魔互动、光暗相生之间,使得接下来的一切经历都有了特殊的魅力和含义。
他们来到一个酒窖,靡菲斯特用法术戏弄了酗酒的大学生们(这似乎是歌德对当时大学风气的一种讽刺)。然后他们来到魔女之厨,浮士德在镜中看到海伦的影像,心醉神迷,他在饮下魔汤变为翩翩少年,恢复了情欲。浮士德路遇格蕾琴,一见钟情,浮士德利用首饰和邻妇来引诱她,占有了她的肉体,堕入情网的格蕾琴为了与浮士德幽会,失误中毒死了母亲,格蕾琴当兵的哥哥瓦伦廷知道了妹妹的丑事,与浮士德决斗却被杀,死前公开指责妹妹的不贞。格蕾琴亲手溺死了她与浮士德的孩子,被囚入监牢,判了死刑。此时浮士德跟随靡菲斯特去布罗肯山参加瓦普吉斯之夜的魔女盛会,狂欢淫荡的场面没有使他丧失本性,当得知格蕾琴身陷囹圄时他立刻清醒过来要求去解救她。监狱中的格蕾琴已精神崩溃,把浮士德当做是提她上刑场的刽子手,浮士德催促格蕾琴随他出狱,但笃信上帝、忏悔罪恶的格蕾琴拒绝逃走。在天亮之前靡菲斯特拉走了悔恨痛苦的浮士德。
在有关格蕾琴的桥段里,时常能感觉到感觉歌德在强烈地回溯莎士比亚,比如在浮士德与瓦伦廷决斗的那场戏中,人物关系与《哈姆雷特》如此相似——浮士德相当于哈姆雷特,瓦伦廷相当于雷欧提斯,格蕾琴相当于奥菲利娅;而为了刻画欲望的魔力而特意描写的瓦普吉斯之夜,又显然带着《麦克白》和《仲夏夜之梦》的某些痕迹。
以上是浮士德第一部的大体情节,以浮士德与格蕾琴的恋爱故事为主线。阅读过程中我对格蕾琴这个可爱而虔诚的小家碧玉形象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对于的她遭遇也十分同情。剧情中有许多刻画格蕾琴的场面令人难以忘怀,比如她拒绝浮士德搭讪时的端庄自爱、对于自己是穷人就不该追逐浮华的清醒认识、安慰邻妇时的善良乖巧、用扯花瓣的方法来占卜爱情的谦卑纯洁、对于浮士德不信上帝的担忧、在圣母像前多次祈祷的虔诚、在狱中坚持悔罪拒不逃走的忠贞……所有这些都展现了这个平民少女羔羊般纯朴与美好的个性,令人对她的生活和命运抱以极大的关怀。她虽然思想简单、性格柔弱,在与浮士德的对话中经常显得见识浅薄,但的确是个可爱可敬的女孩子;因此后文所述的她因为爱情而毒死母亲、未婚先孕、哥哥被杀、溺婴,最终入狱发疯的悲剧,读来经常令我心下闷闷——这样的郁闷比读《哈姆雷特》时看到奥菲利娅这个同样纯善无辜的女子发疯溺死的悲剧时更加深刻。有对于弱女子悲惨命运的哀怜,甚至是对浪荡子浮士德勾引少女的怨恨。
但这一段戏并不能只当做一个爱情悲剧来看,否则就失掉了在全剧开头那两个赌约的意义。须知与格蕾琴的恋爱当是浮士德永不满足人生中的一段经历,虽然在这段经历中他没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既害死了无辜的格蕾琴,又让自己的心灵在结尾时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绝望与痛苦;但这一切悲剧段落都在他的人生游记中被书写下来,成为日后证明自己完成自我认知的人生任务的重要标记。在全剧的末尾,这个被伤害的、曾经“堕落”的少女以浑身洒满花瓣的圣女形象出现在饱经沧桑的浮士德眼前,我读到这里时感动极了,那一瞬是全剧救赎主题的闪现和升华。
从这一点上来想,我也能够理解年轻而放荡的浮士德为何要不顾一切地引诱一个无辜的平民姑娘,这无关乎道德,而是他在同意拿生命与魔鬼作交换之后,遵循自己欲望前进的一种体现。如果从格蕾琴个人悲剧的角度上看,浮士德无疑是个罪人;但如果从浮士德经历人生的角度来看,格蕾琴的意义却不止是一个被他爱恋并伤害的少女那么简单,她可以作为浮士德悲剧不断却仍自强不息的生命历程中一个纯洁的符号而存在。她象征着一个以爱情为题的悲剧阶段,这与其他知识悲剧、事业悲剧等共同构成着浮士德蹒跚跋涉的自我认知过程。因此拼命勾引格蕾琴的浮士德就无所谓对错善恶,他一开始就承认了自己的欲望和矛盾,并愿意承担它们,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更高的目的,也就是镌刻在古老的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而这个古老的命题自从被提出就一直折磨着思考者的心灵。
在哈姆雷特的时代,人因会思考而痛苦;浮士德同样因为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而感到痛苦,但他的可敬之处在于他永远承认自己的空虚和局限、自己真实的欲望,他虽然与魔鬼为伍,他的眼睛却始终注视着自己永不停止跳动的清白内心——这也是《浮士德》带给我的最大震撼。
人啊人,因为不甘于在愚昧和空虚中虚度生命,为获救赎、求得灵魂的满足与安定,竟必须要付出与魔鬼为伍的代价,让心灵一次次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被抛弃在毫无希望的荒原,而最终却连回望自己那一身伤痕的机会也没有,何其悲凉!想到这一点我几乎绝望。但须知人的高贵性也就在这里,即使注定要经历一场场悲剧,因为心里坚信着“凡自强不息者,终会得到拯救”这个信条,相信头顶上有上帝的双眼在注视着这一切,就不惧怕与魔鬼相伴,在黑暗中一路走来。这个“一路走来”的经历比旅途终点在何方更为重要,人要把这路勇敢地完整地走下来,因为这是知道自身终有一死的人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的唯一方式。
而全书开头的赌约模式是避免浮士德的经历成为一出彻头彻尾悲剧的唯一前提,正是因为有着上帝之眼在作见证,浮士德所经历的种种悲剧才变得有意义,有被救赎的希望。这让我立刻联想到《红楼梦》的开头:一僧一道来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答应带着“无才可去补苍天”的顽石到红尘中走一遭——如果与《浮士德》相较,这便是上帝与魔鬼的那一层赌约;而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还泪之约,又与浮士德和魔鬼的那场约定相对应。正因如此,也使得《红楼梦》中的俗世悲欢故事同样成为了一种经历和昭示,它也就不仅作为单纯的爱情悲剧和家族兴亡史而传世。写至此,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浮士德和贾宝玉作为拥有理想的肉体人身而存在,一生总难遂愿;而大荒中有石俨然,字迹历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李寻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