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文字的酒徒
與其說老劉在說教,倒不如說是譴責。基本上是借醉行兇,以變臉的方式罵個夠。現實如此,於是被抑壓的心理亦如此,許多人生活也如此。
我是一名喝文字喝醉了的酒徒,在上課報告前夕,我不太忙報告的事,而把靈魂擠進書中的酒池裡。每個地方也有自己的文化,頭一次做了一份不必開會討論的報告,而且一切很順利。老劉必須飲酒,藉以從現實躲進思想中作逃兵。關公喝酒可能更具戰意,他卻不然。
如果要我不再喝文字,恐怕亦不能。我明白老劉何以要喝酒,亦理解現實的殘酷。他對現代主義有過份的偏執,或許正是現實的黑暗的直接扭曲所釀成的。他總共嗔了近三百頁,直接指控很多,即使是逃遁,亦是一項行為控訴。他是自暴自棄,亦畏首畏尾。
他是否以混亂作賣點?他的意識並不活潑,要借醉抒展,與住在台北的錢夫人相比,那實在太幼嫩。喝掉他的文字,並不會使我醉倒。
我喝喝喝,灌完了整部《酒徒》,我的肝臟已能受得起那樣的指責。關於這個模樣的現實,到了今日,已演化到另一個談論模式。《永盛街興衰史》與《靜靜的堅持》已是一種深化狀況,當然還有更多。
我仍然很清醒,面對這個社會,老劉的指責已成陳腔。沒甚麼,我們甚麼也做不了,醉在文字裡的人繼續如此,醉在肥皂劇裡的人亦繼續如此,這是社會。
我是一名喝文字喝醉了的酒徒,在上課報告前夕,我不太忙報告的事,而把靈魂擠進書中的酒池裡。每個地方也有自己的文化,頭一次做了一份不必開會討論的報告,而且一切很順利。老劉必須飲酒,藉以從現實躲進思想中作逃兵。關公喝酒可能更具戰意,他卻不然。
如果要我不再喝文字,恐怕亦不能。我明白老劉何以要喝酒,亦理解現實的殘酷。他對現代主義有過份的偏執,或許正是現實的黑暗的直接扭曲所釀成的。他總共嗔了近三百頁,直接指控很多,即使是逃遁,亦是一項行為控訴。他是自暴自棄,亦畏首畏尾。
他是否以混亂作賣點?他的意識並不活潑,要借醉抒展,與住在台北的錢夫人相比,那實在太幼嫩。喝掉他的文字,並不會使我醉倒。
我喝喝喝,灌完了整部《酒徒》,我的肝臟已能受得起那樣的指責。關於這個模樣的現實,到了今日,已演化到另一個談論模式。《永盛街興衰史》與《靜靜的堅持》已是一種深化狀況,當然還有更多。
我仍然很清醒,面對這個社會,老劉的指責已成陳腔。沒甚麼,我們甚麼也做不了,醉在文字裡的人繼續如此,醉在肥皂劇裡的人亦繼續如此,這是社會。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