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五月风筝2009-01-06 22:15:50
第一次知道李重光的词,是在初一的时候吧。
“林花谢了春红,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间长恨水长东。”
那时年龄尚幼,所读到的,也仅仅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伤和美丽。
接着便是一遍又一遍的听着邓丽君的“虞美人”,跟着那“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起长大了。后来不经意的在家中翻到一本小说,描述了他成为亡国之君后,被赐饮了“牵机”这种毒药而死的悲惨结局。于是,心底深深的印下了“李后主”这个人。
买下这本书——《南唐二主词校订》,总算圆了自己完整的阅读完他全部词的梦。很薄的一本,特价时买的,非常实惠。反反复复翻阅了数日,才将它细细品读完全。作为编者——王国维先生次子,王仲闻先生,对于这本书的编写是非常严谨与认真的。王先生查阅了众多的古籍,比如有名的《诗话总龟》、《苕溪苕溪渔隐业话》、《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全唐诗》、《词苑业谈》、《古今词话》、《花间集》等等进行校订,收集可以完全确定的38首。他还将原书未收词作的校勘辨伪、散见各书的二主词评语和本事、各家序跋及有关考证资料等附编于后,非常有益于读者的辨析。其个人功力也是可以从中一窥。
虽然中华书局的书一向纸质欠佳,且竖排繁体字有稍微的不习惯,但总体而言,我还是非常的喜欢这一本书。
很惊喜的发现,即使是他的父亲,南唐中主李璟,也是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才华。虽然只有四首诗,却也是极美。尤其喜欢那句“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读来实是说不尽的惆怅与伤悲。
李后主的词浅白易懂,有多数是读得滚瓜烂熟了,这次是相当系统的阅读了一遍。他前期的词,描述了他在奢华的宫廷中玩乐、调情、欢爱的情景,比如:“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肆无忌惮的描写了他和周后的感情生活。却也生动而华丽;后期的词,由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变得悲伤又刚强,带着扑面而来的清丽与脱俗。并有着沉重而现实的意义。比如:“【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令人感触极深。
即使他心底宽厚,即使他从不愿跻身皇位,他想要的不过是吟诗作画的文人生活……他却很不幸的依然成了权力的牺牲品。阖上书本后,心里恍然间似乎看到,于萧瑟的秋风中,一个绝美的布衣男子在轻轻的吟唱起“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第一次知道李重光的词,是在初一的时候吧。
“林花谢了春红,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间长恨水长东。”
那时年龄尚幼,所读到的,也仅仅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伤和美丽。
接着便是一遍又一遍的听着邓丽君的“虞美人”,跟着那“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起长大了。后来不经意的在家中翻到一本小说,描述了他成为亡国之君后,被赐饮了“牵机”这种毒药而死的悲惨结局。于是,心底深深的印下了“李后主”这个人。
买下这本书——《南唐二主词校订》,总算圆了自己完整的阅读完他全部词的梦。很薄的一本,特价时买的,非常实惠。反反复复翻阅了数日,才将它细细品读完全。作为编者——王国维先生次子,王仲闻先生,对于这本书的编写是非常严谨与认真的。王先生查阅了众多的古籍,比如有名的《诗话总龟》、《苕溪苕溪渔隐业话》、《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全唐诗》、《词苑业谈》、《古今词话》、《花间集》等等进行校订,收集可以完全确定的38首。他还将原书未收词作的校勘辨伪、散见各书的二主词评语和本事、各家序跋及有关考证资料等附编于后,非常有益于读者的辨析。其个人功力也是可以从中一窥。
虽然中华书局的书一向纸质欠佳,且竖排繁体字有稍微的不习惯,但总体而言,我还是非常的喜欢这一本书。
很惊喜的发现,即使是他的父亲,南唐中主李璟,也是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才华。虽然只有四首诗,却也是极美。尤其喜欢那句“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读来实是说不尽的惆怅与伤悲。
李后主的词浅白易懂,有多数是读得滚瓜烂熟了,这次是相当系统的阅读了一遍。他前期的词,描述了他在奢华的宫廷中玩乐、调情、欢爱的情景,比如:“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肆无忌惮的描写了他和周后的感情生活。却也生动而华丽;后期的词,由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变得悲伤又刚强,带着扑面而来的清丽与脱俗。并有着沉重而现实的意义。比如:“【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令人感触极深。
即使他心底宽厚,即使他从不愿跻身皇位,他想要的不过是吟诗作画的文人生活……他却很不幸的依然成了权力的牺牲品。阖上书本后,心里恍然间似乎看到,于萧瑟的秋风中,一个绝美的布衣男子在轻轻的吟唱起“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