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周作人
写于2008-11-20 文/裳裳五月
此时,手中捧着的这本《周作人的最后22年》终于翻到最后一页,阖上书,思想的车轮却依然滚滚向前,推动着指尖在键盘上敲打,试图,要为那个时代的他,诉说点什么。
之前对于周先生的了解,仅限于他是鲁迅先生的二弟,且稍稍知道的关于他的传闻,不过是个“大汉奸”,是个在思想上与鲁迅先生背道而弛,兄弟间反目成仇的人而已。但翻看数页,就已经被深深吸引了。用很缓慢很仔细的速度花了一天将它阅读完,感觉思想在这么一瞬间,仿佛又上了一个台阶。
阅读完此书,内心起伏。仿佛看见一位戴着圆眼镜,留着一字胡子,衣着整洁干净的学者缓步走来,向我展现了他的不平凡的曲折一生。一个前半生受人敬仰,后半生却在屈辱中等死的老人。他说“寿则多辱”,我想,我是明白他的。
自幼生活在衰败的大家庭中,他作为次子,在兄长的照顾下成长,并没有象鲁迅先生那样强烈的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和族人的欺凌。且他天性温和安静,与个性强烈,爱恨分明,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哥哥是完全相异的。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习惯于生活在自己个人的内心世界里,他关注细微的事物,喜好安静,对于社会大环境,缺乏鲜明的了解与认识,这也是他后来悲剧的源泉吧。
他是个非常杰出的知识分子,文学家、翻译家。关于这一点,我想无论是批判他的人,还是赞赏他的人,都无可否认的。“五四”时期,他是新文化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著作丰富,以小品和散文见长,并有相当丰富的翻译书籍。在散文中,他娓娓絮语,针砭时弊,纵谈文史,描摹风物,探寻人情物理,显示着爱智者的“博识”与“理智”(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在文字表达上则大巧若拙,举重若轻,构成了平和冲淡的境界。
但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所关注的那个周作人,并不是那个喜爱写小品文,在书斋中品着苦茶、安静读书的人,而是那个以汉奸的身份被关押在国民党的老虎桥监狱里,靠着写他逝世多年,反目成仇的兄长的回忆而苟延残喘的人,又或者是,在新中国低声下气的埋头继续写着他的兄长,却被剥夺政治权利终生的那个八旬老人。
翻看二三十年代的一些历史资料,那时年轻的知堂,也是一个热血澎湃的新青年。他对于女性和孩子,有着深切的关怀与爱护之情(这一点是他一生的信念)。他反对“违反人性”的“古代礼法”、传统“习惯制度”,以及歌颂“才子佳人”,宣扬“迷信”、“黑幕”、“色情狂”、“奴隶”哲学的“非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人的文学》),提倡文明、平等的新思想。但随着时局的动荡,由于他对政治理解得不够透彻,慢慢的,他越来越陷入个人主义中,迷恋着生活中细微的点点滴滴,以此逃避他的社会责任与生活的重担。
但最致命的莫过于那十几年间,在日寇的手下担任教育文化要职的问题了。这也是他穷其一生都无法洗清的罪名。他辩称,自己是为了保护北大的文化书籍,所以留在北平,担任要职。他还说,他是因为家中负担过重,不能舍弃。
也许,这一切都是真的,但后来的事实,还是证明他确实是认为中国是没有出路了,被日本完全占领是迟早的事情。而他要生活,所以,他不得不委屈自己去为日本人工作。
鲁迅先生说他是“昏”。我想真的是这样的。他只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不是象鲁迅先生那样有着极强民族心、政治旗帜鲜明的革命家。但他却也绝不是一个所谓的“大汉奸”。他崇尚美好,喜爱享受舒适的物质生活,他厌恶战争,心地宽厚仁慈,反对一切杀戮,还曾经保护过李大钊的两个孩子。他关注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提倡尊重女性,提高女性的地位。他的婚姻生活从一而终,对他的日本夫人非常疼惜重视。他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赞美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的翻身做主,却偏偏成为日寇的帮凶。他是一个具有复杂思想形态的人,而已。
只可惜,他生错了年代。若是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他的文学成就绝对是超越很多现代作家的,他可能成为当今社会中最优秀杰出的,受人尊敬的大家。但,当他生活在那个充满杀戮、苦难的旧社会里,他的小资思想,他的没有原则性的附和,成了被那些在腥风血雨中艰难存活下来的革命家所憎恨与排斥的。他不懂政治,却偏偏被卷入其中,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这是他人性软弱一面所造成的悲剧,也是时代造就的悲剧。我为他的文学成就而赞叹,也为他的愚钝和懦弱而叹息。
本书对周作人的评价还是相当准确的。虽然有一些语句和态度不够客观,但对于一个不甚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还是觉得可以接受的。
此时,手中捧着的这本《周作人的最后22年》终于翻到最后一页,阖上书,思想的车轮却依然滚滚向前,推动着指尖在键盘上敲打,试图,要为那个时代的他,诉说点什么。
之前对于周先生的了解,仅限于他是鲁迅先生的二弟,且稍稍知道的关于他的传闻,不过是个“大汉奸”,是个在思想上与鲁迅先生背道而弛,兄弟间反目成仇的人而已。但翻看数页,就已经被深深吸引了。用很缓慢很仔细的速度花了一天将它阅读完,感觉思想在这么一瞬间,仿佛又上了一个台阶。
阅读完此书,内心起伏。仿佛看见一位戴着圆眼镜,留着一字胡子,衣着整洁干净的学者缓步走来,向我展现了他的不平凡的曲折一生。一个前半生受人敬仰,后半生却在屈辱中等死的老人。他说“寿则多辱”,我想,我是明白他的。
自幼生活在衰败的大家庭中,他作为次子,在兄长的照顾下成长,并没有象鲁迅先生那样强烈的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和族人的欺凌。且他天性温和安静,与个性强烈,爱恨分明,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哥哥是完全相异的。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习惯于生活在自己个人的内心世界里,他关注细微的事物,喜好安静,对于社会大环境,缺乏鲜明的了解与认识,这也是他后来悲剧的源泉吧。
他是个非常杰出的知识分子,文学家、翻译家。关于这一点,我想无论是批判他的人,还是赞赏他的人,都无可否认的。“五四”时期,他是新文化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著作丰富,以小品和散文见长,并有相当丰富的翻译书籍。在散文中,他娓娓絮语,针砭时弊,纵谈文史,描摹风物,探寻人情物理,显示着爱智者的“博识”与“理智”(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在文字表达上则大巧若拙,举重若轻,构成了平和冲淡的境界。
但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所关注的那个周作人,并不是那个喜爱写小品文,在书斋中品着苦茶、安静读书的人,而是那个以汉奸的身份被关押在国民党的老虎桥监狱里,靠着写他逝世多年,反目成仇的兄长的回忆而苟延残喘的人,又或者是,在新中国低声下气的埋头继续写着他的兄长,却被剥夺政治权利终生的那个八旬老人。
翻看二三十年代的一些历史资料,那时年轻的知堂,也是一个热血澎湃的新青年。他对于女性和孩子,有着深切的关怀与爱护之情(这一点是他一生的信念)。他反对“违反人性”的“古代礼法”、传统“习惯制度”,以及歌颂“才子佳人”,宣扬“迷信”、“黑幕”、“色情狂”、“奴隶”哲学的“非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人的文学》),提倡文明、平等的新思想。但随着时局的动荡,由于他对政治理解得不够透彻,慢慢的,他越来越陷入个人主义中,迷恋着生活中细微的点点滴滴,以此逃避他的社会责任与生活的重担。
但最致命的莫过于那十几年间,在日寇的手下担任教育文化要职的问题了。这也是他穷其一生都无法洗清的罪名。他辩称,自己是为了保护北大的文化书籍,所以留在北平,担任要职。他还说,他是因为家中负担过重,不能舍弃。
也许,这一切都是真的,但后来的事实,还是证明他确实是认为中国是没有出路了,被日本完全占领是迟早的事情。而他要生活,所以,他不得不委屈自己去为日本人工作。
鲁迅先生说他是“昏”。我想真的是这样的。他只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不是象鲁迅先生那样有着极强民族心、政治旗帜鲜明的革命家。但他却也绝不是一个所谓的“大汉奸”。他崇尚美好,喜爱享受舒适的物质生活,他厌恶战争,心地宽厚仁慈,反对一切杀戮,还曾经保护过李大钊的两个孩子。他关注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提倡尊重女性,提高女性的地位。他的婚姻生活从一而终,对他的日本夫人非常疼惜重视。他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赞美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的翻身做主,却偏偏成为日寇的帮凶。他是一个具有复杂思想形态的人,而已。
只可惜,他生错了年代。若是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他的文学成就绝对是超越很多现代作家的,他可能成为当今社会中最优秀杰出的,受人尊敬的大家。但,当他生活在那个充满杀戮、苦难的旧社会里,他的小资思想,他的没有原则性的附和,成了被那些在腥风血雨中艰难存活下来的革命家所憎恨与排斥的。他不懂政治,却偏偏被卷入其中,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这是他人性软弱一面所造成的悲剧,也是时代造就的悲剧。我为他的文学成就而赞叹,也为他的愚钝和懦弱而叹息。
本书对周作人的评价还是相当准确的。虽然有一些语句和态度不够客观,但对于一个不甚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还是觉得可以接受的。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