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肥皂剧

我的趣味属于恶俗那一种。比如读书,我经常选择一些大路货。我曾经喜欢极了金庸、张恨水、三毛、王朔等人的小说,呵呵。最近呢,读读艳词而已。不过,艳词读多了,腻歪的很。那就读读才子佳人小说吧。前日去图书馆捧回才子佳人小说十余本。这段时间睡前,可以好好享受了。
我喜欢谈情说爱,也喜欢看人家行侠仗义,所以在才子佳人小说中先挑了这一本《侠义风月传》。(又名《好逑传》)。听说德国的歌德,看到这本小说,赞赏不已,以为是中国最好的小说。我想大多数中国人听了都要笑。才子佳人小说嘛,“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情节结构不外乎:(1)男女一见钟情;(2)小人拨乱离散;(3)才子及第团圆。《好逑传》虽然略有变化,毕竟还是在套路之中。然而,仅仅因为人家的模式化就来批评他不好,未免不太公平。模式化的小说很多,比如武侠,比如侦探,其实很多类型小说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记得莱辛(是不是他呀,没有把握哟)总结过戏剧场景的八十八种(?)模式。我看连续剧《隋唐英雄传》、《情定大饭店》、《浪漫满屋》、《李卫当官》(断断续续看了一点,大多没有看完),果真如此,没有脱离那些模式。
但这样的模式化相当严重的作品,仍然拥有大量的读者。如时下流行的电视连续剧。细节的胜利和感人,使这类作品翻空出奇,热闹非常。我常常觉得,现在韩国剧在结构模式并不比中国大陆、或台湾、香港的言情剧高明多少,主要是,人家的细节往往很感人。韩剧里头卿卿我我的场景很多,但极少类同,很新鲜,很动人。什么时候有空,总结一下。当然,写肉麻的谈情说爱并不是才子佳人小说的所长。在一个大体相似的情节结构模式下,小情节的离奇曲折(也算是细节的一种吧),令人赞叹。
《好逑传》的作者自署“名教中人”。所以书中,男女主角,开口闭口封建名教,程朱理学,我刚看时,不耐烦的很。后来想明白了,作者揄扬名教,无非是在传统的价值框架里为才子佳人小说找一生地。此外,可能是更重要的一点。男女主角对名教的笃信,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不能单纯地把书中出现的那些东西归于糟粕。
我喜欢谈情说爱,也喜欢看人家行侠仗义,所以在才子佳人小说中先挑了这一本《侠义风月传》。(又名《好逑传》)。听说德国的歌德,看到这本小说,赞赏不已,以为是中国最好的小说。我想大多数中国人听了都要笑。才子佳人小说嘛,“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情节结构不外乎:(1)男女一见钟情;(2)小人拨乱离散;(3)才子及第团圆。《好逑传》虽然略有变化,毕竟还是在套路之中。然而,仅仅因为人家的模式化就来批评他不好,未免不太公平。模式化的小说很多,比如武侠,比如侦探,其实很多类型小说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记得莱辛(是不是他呀,没有把握哟)总结过戏剧场景的八十八种(?)模式。我看连续剧《隋唐英雄传》、《情定大饭店》、《浪漫满屋》、《李卫当官》(断断续续看了一点,大多没有看完),果真如此,没有脱离那些模式。
但这样的模式化相当严重的作品,仍然拥有大量的读者。如时下流行的电视连续剧。细节的胜利和感人,使这类作品翻空出奇,热闹非常。我常常觉得,现在韩国剧在结构模式并不比中国大陆、或台湾、香港的言情剧高明多少,主要是,人家的细节往往很感人。韩剧里头卿卿我我的场景很多,但极少类同,很新鲜,很动人。什么时候有空,总结一下。当然,写肉麻的谈情说爱并不是才子佳人小说的所长。在一个大体相似的情节结构模式下,小情节的离奇曲折(也算是细节的一种吧),令人赞叹。
《好逑传》的作者自署“名教中人”。所以书中,男女主角,开口闭口封建名教,程朱理学,我刚看时,不耐烦的很。后来想明白了,作者揄扬名教,无非是在传统的价值框架里为才子佳人小说找一生地。此外,可能是更重要的一点。男女主角对名教的笃信,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不能单纯地把书中出现的那些东西归于糟粕。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