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越了解隐藏的陷阱,我们就越不会被无知所控制,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恐惧的了。
2,人们恋爱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他们自己所想的那回事。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3,我们儿时绝大多数的行为,都以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为出发点。
4,我们真正需要的,没有人能给,也没有人能让我们快乐。期望无法满足。期望的目的是让需求得到满足,但在这同时,必然会发生两件事:第一,我们感到内心缺乏爱(如果我们需要某样东西,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其二,如果没有某个人——例如父母——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没有足够的爱。
5,期望=愤恨的前身。
6,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而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当确认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沮丧,然后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
引起注意,权利斗争,报复心理,自我放逐
7,我们宁愿争吵也不愿面对伤口,是因为生气比承受心碎要简单得多。不要忘了伤痛的背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沮丧。于是,当你打算正视争执背后的问题时,会有一个劝阻的声音响起,告诉你将面对的伤痛是你承受不了的。
8,在进入一段新的亲密关系时,我们会把过去的旧痛、旧伤一并带去。
9,过去的创伤如果没有愈合,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想法。
10,如果离开家后,你并不感到平静,那么你其实并没有离开。
11,当我想和妻子吵架时,原因往往不是出在她身上,而是来自过去未解决的伤痛。
12,亲密关系能治愈我们的旧伤,但在过程中,我们必须先体验对我们造成影响的旧伤。
13,你情愿自己是“对的”,还是“快乐的”?
14,状况本身并没有好坏,好坏是你来决定的。状况是不是等于问题,要看你怎么去诠释它。你会有负面的看法,是因为过去的创痛影响了你。
15,痛苦虽然不能避免,要不要受苦却可以选择。
16,身体要告诉我一些重要的事,疼痛只不过是引起我注意的方法而已。
17,做出牺牲很容易,但要面对我们看似高贵的行为背后的折磨和罪恶感却难很多。
2,人们恋爱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他们自己所想的那回事。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3,我们儿时绝大多数的行为,都以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为出发点。
4,我们真正需要的,没有人能给,也没有人能让我们快乐。期望无法满足。期望的目的是让需求得到满足,但在这同时,必然会发生两件事:第一,我们感到内心缺乏爱(如果我们需要某样东西,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其二,如果没有某个人——例如父母——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没有足够的爱。
5,期望=愤恨的前身。
6,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而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当确认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沮丧,然后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
引起注意,权利斗争,报复心理,自我放逐
7,我们宁愿争吵也不愿面对伤口,是因为生气比承受心碎要简单得多。不要忘了伤痛的背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沮丧。于是,当你打算正视争执背后的问题时,会有一个劝阻的声音响起,告诉你将面对的伤痛是你承受不了的。
8,在进入一段新的亲密关系时,我们会把过去的旧痛、旧伤一并带去。
9,过去的创伤如果没有愈合,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想法。
10,如果离开家后,你并不感到平静,那么你其实并没有离开。
11,当我想和妻子吵架时,原因往往不是出在她身上,而是来自过去未解决的伤痛。
12,亲密关系能治愈我们的旧伤,但在过程中,我们必须先体验对我们造成影响的旧伤。
13,你情愿自己是“对的”,还是“快乐的”?
14,状况本身并没有好坏,好坏是你来决定的。状况是不是等于问题,要看你怎么去诠释它。你会有负面的看法,是因为过去的创痛影响了你。
15,痛苦虽然不能避免,要不要受苦却可以选择。
16,身体要告诉我一些重要的事,疼痛只不过是引起我注意的方法而已。
17,做出牺牲很容易,但要面对我们看似高贵的行为背后的折磨和罪恶感却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