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狂宴

从受人敬仰的王者之姿到成为敌人刀下的无名游魂,也许只需要短短的几个篇章。
在这场王者们的纷争中,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人有受益。自命清高,雍容华贵的蓝礼国王被黑魔法所杀,只是短短的一瞬,国王那张俊俏的脸孔便与身体分了家。可怜的蓝礼真是要死不瞑目了。
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看来史坦尼斯还是很清楚的。不费吹灰之力便掌控了弟弟手下大部分的兵力。在形式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史坦尼斯可谓是当时最强力的一方诸侯。可惜,人往往会被权势和力量给冲昏头脑。指挥庞大的船队虽气势恢宏,可惜却无法抵挡得住小恶魔的地狱之炎。被那一把野火烧得溃不成军,随即又被泰温公爵突袭得手。虽然军力是敌人的几倍,不过结局却是早已明了。我觉得这里和三国演义里的火烧赤壁也有些类似。铁索连环被小恶魔换成了用粗大的铁链封锁住河口,东吴的火船则被换成了野火弩炮。形式上的确有些雷同。其实就我个人而言,还是非常看好史坦尼斯的。首先,在名义上,他是劳勃的弟弟,在瑟西的乱伦被曝光后,他理应是王位的继承人,在这点上,他在政治上有优势,名正言顺发动战争。其二,我认为他因该果断稳住提利尔家族,虽然蓝礼手下的大半兵力都归于他的麾下,但不可否认,高庭的主要兵力还是在于提利尔家族。这是一股不可被忽视的力量。这时的史坦尼斯因该果断试图去拉拢他们,纵然无法将他们收入麾下,也该以利诱或者其他手段稳住提利尔家族。最好的结果便是不要让他们加入君临之战。
另一方面,想要赢得君临之战,必须与北方的罗柏联手,使其牵制住泰温公爵的大军。对于君临之战,我认为这是必须的前提。这样不仅没有了侧翼受到袭击的后顾之忧,而且在狼与狮两败俱伤之际还能获取渔人之利。一举两得。
可惜史坦尼斯虽然和弟弟有着截然不同的坚毅性格,但是他的犟驴脾气还是导致了自身的失败,从修改“敬爱的劳勃”这个小小的行为就能看出,这位光之王旗下的王似乎有些犟过了头,一旦是自己认准的事,绝对不会改变。当然,他的溃不成军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再来看罗柏的北境大军。虽然未尝败绩,不过他在识人方面的欠缺,却导致了自己失去北方这个巨大后盾的下场。不过谁又会想到,和自己从小长大,相处了十年的兄弟会背叛自己,甚至不惜杀害自己年幼的弟弟。当然,变色龙席恩的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表面上占领了临冬城,可实际给他带来的并不是荣誉和父亲的赞许,换来的只是无尽的恐惧和噩梦,以及曾经伙伴的唾弃。其实我觉得席恩是一个很悲剧的角色。他想要获得认可,诚如所有的儿子都想获得父亲的认可一般。可惜他从小却被亲生父亲送到北境作为人质。受到史塔克家截然不同的教育。铁民之血渐渐淡去,他开始向往荣誉,像真正的骑士一样与兄弟驰骋于沙场,可惜,史塔克公爵始终不是他的亲生父亲,罗柏也不是他的亲兄弟。他的铁民之血被重新唤醒,他开始提醒自己,杀害自己亲生兄弟的祸首便是史塔克家族。在天枰的摇摆下,他还是倒向了自己真正的姓氏葛雷乔伊。铁民的血再度地苏醒了过来。
可是当一个男人紧咬牙关做出决定之后,换来得可能并非他人善意的目光,而是更多的鄙夷和唾弃。姐姐带给席恩十个帮手和一肚子的嘲讽,父亲也未给予他预料中的褒奖。等待着席恩的不是荣誉,而是慢慢接近的死亡。不得不佩服马丁叔,将一个我一直认为是龙套的角色变成了一个悲情类的人物。
最后再来看看为兰尼斯特家赢取君临之战的得力功臣,也是本人在冰与火之中最喜爱的角色,小恶魔提里昂。他的下场实在是让我为之愤慨!鞠躬尽瘁这样的词往往是用来形容诸葛亮这样的忠臣,但是我始终不明白,提里昂到底是站在哪边的,也不明白他到底忠于谁?但是在守护君临免遭屠城的战役中,他的确是做到了鞠躬尽瘁。铁索封河,野火焚舟,利诱提利尔家族,联姻稳定边境的亲王。步步为营,他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而且在战争来临之际,在猎狗畏惧之时,是他只身抡起战斧,跨上战马,杀疆出城门!毫不畏惧野火与数倍于己方的敌兵。半人的智慧与魄力在列王的纷争中尽显无疑!
但是,他换来得又是什么呢?荣誉?财富?权力?还是爱?
什么都不是,只有姐姐无情的背叛和脸上的剑伤。荣誉与他无缘,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梦幻。他到底做错了什么?诸神给予这位半人的试炼是不是也太艰苦了?
王者们的纷争暂告一段落,这因该只是真正的纷争来临之前的开胃菜,长城之外的塞外之王,三头火龙与马王的子民,各种奇幻的元素相继出现。相信之后的故事一定是更加精彩。
在这场王者们的纷争中,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人有受益。自命清高,雍容华贵的蓝礼国王被黑魔法所杀,只是短短的一瞬,国王那张俊俏的脸孔便与身体分了家。可怜的蓝礼真是要死不瞑目了。
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看来史坦尼斯还是很清楚的。不费吹灰之力便掌控了弟弟手下大部分的兵力。在形式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史坦尼斯可谓是当时最强力的一方诸侯。可惜,人往往会被权势和力量给冲昏头脑。指挥庞大的船队虽气势恢宏,可惜却无法抵挡得住小恶魔的地狱之炎。被那一把野火烧得溃不成军,随即又被泰温公爵突袭得手。虽然军力是敌人的几倍,不过结局却是早已明了。我觉得这里和三国演义里的火烧赤壁也有些类似。铁索连环被小恶魔换成了用粗大的铁链封锁住河口,东吴的火船则被换成了野火弩炮。形式上的确有些雷同。其实就我个人而言,还是非常看好史坦尼斯的。首先,在名义上,他是劳勃的弟弟,在瑟西的乱伦被曝光后,他理应是王位的继承人,在这点上,他在政治上有优势,名正言顺发动战争。其二,我认为他因该果断稳住提利尔家族,虽然蓝礼手下的大半兵力都归于他的麾下,但不可否认,高庭的主要兵力还是在于提利尔家族。这是一股不可被忽视的力量。这时的史坦尼斯因该果断试图去拉拢他们,纵然无法将他们收入麾下,也该以利诱或者其他手段稳住提利尔家族。最好的结果便是不要让他们加入君临之战。
另一方面,想要赢得君临之战,必须与北方的罗柏联手,使其牵制住泰温公爵的大军。对于君临之战,我认为这是必须的前提。这样不仅没有了侧翼受到袭击的后顾之忧,而且在狼与狮两败俱伤之际还能获取渔人之利。一举两得。
可惜史坦尼斯虽然和弟弟有着截然不同的坚毅性格,但是他的犟驴脾气还是导致了自身的失败,从修改“敬爱的劳勃”这个小小的行为就能看出,这位光之王旗下的王似乎有些犟过了头,一旦是自己认准的事,绝对不会改变。当然,他的溃不成军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再来看罗柏的北境大军。虽然未尝败绩,不过他在识人方面的欠缺,却导致了自己失去北方这个巨大后盾的下场。不过谁又会想到,和自己从小长大,相处了十年的兄弟会背叛自己,甚至不惜杀害自己年幼的弟弟。当然,变色龙席恩的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表面上占领了临冬城,可实际给他带来的并不是荣誉和父亲的赞许,换来的只是无尽的恐惧和噩梦,以及曾经伙伴的唾弃。其实我觉得席恩是一个很悲剧的角色。他想要获得认可,诚如所有的儿子都想获得父亲的认可一般。可惜他从小却被亲生父亲送到北境作为人质。受到史塔克家截然不同的教育。铁民之血渐渐淡去,他开始向往荣誉,像真正的骑士一样与兄弟驰骋于沙场,可惜,史塔克公爵始终不是他的亲生父亲,罗柏也不是他的亲兄弟。他的铁民之血被重新唤醒,他开始提醒自己,杀害自己亲生兄弟的祸首便是史塔克家族。在天枰的摇摆下,他还是倒向了自己真正的姓氏葛雷乔伊。铁民的血再度地苏醒了过来。
可是当一个男人紧咬牙关做出决定之后,换来得可能并非他人善意的目光,而是更多的鄙夷和唾弃。姐姐带给席恩十个帮手和一肚子的嘲讽,父亲也未给予他预料中的褒奖。等待着席恩的不是荣誉,而是慢慢接近的死亡。不得不佩服马丁叔,将一个我一直认为是龙套的角色变成了一个悲情类的人物。
最后再来看看为兰尼斯特家赢取君临之战的得力功臣,也是本人在冰与火之中最喜爱的角色,小恶魔提里昂。他的下场实在是让我为之愤慨!鞠躬尽瘁这样的词往往是用来形容诸葛亮这样的忠臣,但是我始终不明白,提里昂到底是站在哪边的,也不明白他到底忠于谁?但是在守护君临免遭屠城的战役中,他的确是做到了鞠躬尽瘁。铁索封河,野火焚舟,利诱提利尔家族,联姻稳定边境的亲王。步步为营,他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而且在战争来临之际,在猎狗畏惧之时,是他只身抡起战斧,跨上战马,杀疆出城门!毫不畏惧野火与数倍于己方的敌兵。半人的智慧与魄力在列王的纷争中尽显无疑!
但是,他换来得又是什么呢?荣誉?财富?权力?还是爱?
什么都不是,只有姐姐无情的背叛和脸上的剑伤。荣誉与他无缘,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梦幻。他到底做错了什么?诸神给予这位半人的试炼是不是也太艰苦了?
王者们的纷争暂告一段落,这因该只是真正的纷争来临之前的开胃菜,长城之外的塞外之王,三头火龙与马王的子民,各种奇幻的元素相继出现。相信之后的故事一定是更加精彩。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