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
睡得太早的悲剧就是中途会醒,而且简直不折腾一翻是几乎很难再睡着的。不如也来写写《传奇》的读后感。
当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读,却很多内涵十足的语言,这次才慢慢地体会明白,好的作品该是这样——《传奇》是很多短篇组成,而每篇都风格相近,题材多有相似,却不让人腻,随便抽一篇出来,都是短小精致,胜过别的同类作品。
有的小说是外表热烈,内在空洞,或许可以说那种仅仅是语言特别花哨的小说,而且极其喜欢用各种表示情绪的新词,以为把感情描绘得像烟花绽放的慢镜头一样,拥有耀眼的美丽,却因为散得极快让人伤感,借这种方式把作者渲染的情感植入读者的大脑。它的美好,经不住咀嚼,也经不住同类作品的冲击。读多了的感觉就像看辛弃疾的词集,翻完才知道好的词真的是流传面广的好,其它看多了真的像是扯着嗓子嘶叫。
我喜欢这种外表淡漠而内在热烈的小说。叙述人与人细微地折磨、鄙夷、无奈、提防、揣测、想法误差等无意识的情绪以及有意识的思考,张爱玲最在行,也最冷静。仿佛不论是《金锁记》中写的孙子嫌外婆因而将其活埋的事,还是《倾城之恋》中范柳原想逼白流苏就范而利用舆论的手段,都是见怪不怪的。完全不必大肆渲染,仅是三言两语交代一下便可以了,却恰恰是这种冷处理,给了读者很多的思考空间,是残忍无情,还是穷酸可怜,张爱玲不说,让我们去评价。
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哪一段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爱情不是激情四射,绝大多数时候也不是惺惺相惜,举案齐眉。爱情似乎更多时候是误打误撞的缘分,一种下意识地给自己制造幻觉,故而某个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无非是因为自己想让他成为特别的人,而当冷静下来,对方的缺点和不符合自己原初的追求的地方,心里隐隐的不满拉开人和人的距离,然而距离又不得不被拉近,因为你给了这样一个人可以制造幻觉的机会,别人却没有,为了幻觉的美好,聪明的人学会了周旋,这便是有格调,不聪明的人学会了忍耐和抱怨,这便是绝大多数人的状态。
所以年龄越大真爱越难,因为看得真切,或许又学会了几招周旋的本领,假性情、装逼太多,却不棋逢对手,一人的演戏,另一人早已经看透,有耐心的为了生活的稳定或是莫名的占有欲就去周旋,几招下来心里觉得寡味,只有遇见对手了,即使已经互相看透,却不得不佩服对方能够见招拆招,能够握住自己的命脉,这和江湖高手交手很像。
偶尔也有张爱玲式的议论,刺破皮肤的辛辣尖刻,让人咋舌的总结陈词,譬如:
娄太太也觉得嚣伯生了气,都是因为旁边有人,她要面子,这才得罪了她丈夫。她向来多嫌着旁边的人存在的,心里也未尝不明白,若是旁边关心的人都死绝了,左邻右舍空空的,单剩下她和她丈夫,他丈夫也不会再理她了,做一个尽责的好丈夫给谁看呢?她知道她应该感谢旁边的人,却因而更恨他们了。
看到这种评论,总是想反驳而没有力量。细细想来,这也是常有的心态,只是大概当事人都察觉不到自己恨的是什么,最多知道自己的悲哀之处,却被张爱玲一语道破。人又怎么不是这样呢?什么关系都是双向的,好坏镶嵌共生,只有这样的牵制,关系才长久,可惜不知道类似于“恨”是不是一种好的情绪。
一眨眼,过了一小时去了,恕我不能就情节而谈,毕竟是小说集。
晚安。
当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读,却很多内涵十足的语言,这次才慢慢地体会明白,好的作品该是这样——《传奇》是很多短篇组成,而每篇都风格相近,题材多有相似,却不让人腻,随便抽一篇出来,都是短小精致,胜过别的同类作品。
有的小说是外表热烈,内在空洞,或许可以说那种仅仅是语言特别花哨的小说,而且极其喜欢用各种表示情绪的新词,以为把感情描绘得像烟花绽放的慢镜头一样,拥有耀眼的美丽,却因为散得极快让人伤感,借这种方式把作者渲染的情感植入读者的大脑。它的美好,经不住咀嚼,也经不住同类作品的冲击。读多了的感觉就像看辛弃疾的词集,翻完才知道好的词真的是流传面广的好,其它看多了真的像是扯着嗓子嘶叫。
我喜欢这种外表淡漠而内在热烈的小说。叙述人与人细微地折磨、鄙夷、无奈、提防、揣测、想法误差等无意识的情绪以及有意识的思考,张爱玲最在行,也最冷静。仿佛不论是《金锁记》中写的孙子嫌外婆因而将其活埋的事,还是《倾城之恋》中范柳原想逼白流苏就范而利用舆论的手段,都是见怪不怪的。完全不必大肆渲染,仅是三言两语交代一下便可以了,却恰恰是这种冷处理,给了读者很多的思考空间,是残忍无情,还是穷酸可怜,张爱玲不说,让我们去评价。
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哪一段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爱情不是激情四射,绝大多数时候也不是惺惺相惜,举案齐眉。爱情似乎更多时候是误打误撞的缘分,一种下意识地给自己制造幻觉,故而某个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无非是因为自己想让他成为特别的人,而当冷静下来,对方的缺点和不符合自己原初的追求的地方,心里隐隐的不满拉开人和人的距离,然而距离又不得不被拉近,因为你给了这样一个人可以制造幻觉的机会,别人却没有,为了幻觉的美好,聪明的人学会了周旋,这便是有格调,不聪明的人学会了忍耐和抱怨,这便是绝大多数人的状态。
所以年龄越大真爱越难,因为看得真切,或许又学会了几招周旋的本领,假性情、装逼太多,却不棋逢对手,一人的演戏,另一人早已经看透,有耐心的为了生活的稳定或是莫名的占有欲就去周旋,几招下来心里觉得寡味,只有遇见对手了,即使已经互相看透,却不得不佩服对方能够见招拆招,能够握住自己的命脉,这和江湖高手交手很像。
偶尔也有张爱玲式的议论,刺破皮肤的辛辣尖刻,让人咋舌的总结陈词,譬如:
娄太太也觉得嚣伯生了气,都是因为旁边有人,她要面子,这才得罪了她丈夫。她向来多嫌着旁边的人存在的,心里也未尝不明白,若是旁边关心的人都死绝了,左邻右舍空空的,单剩下她和她丈夫,他丈夫也不会再理她了,做一个尽责的好丈夫给谁看呢?她知道她应该感谢旁边的人,却因而更恨他们了。
看到这种评论,总是想反驳而没有力量。细细想来,这也是常有的心态,只是大概当事人都察觉不到自己恨的是什么,最多知道自己的悲哀之处,却被张爱玲一语道破。人又怎么不是这样呢?什么关系都是双向的,好坏镶嵌共生,只有这样的牵制,关系才长久,可惜不知道类似于“恨”是不是一种好的情绪。
一眨眼,过了一小时去了,恕我不能就情节而谈,毕竟是小说集。
晚安。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