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河帝国走向黑暗森林——《基地》的科学宗教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只涉及《基地》第一部。
“他最大的里程碑基地三部曲,写于科幻小说家能够把他们写的作品看作是书,而不是短篇小说或廉价杂志上的连载物之前。”——奥尔迪斯《亿万年大狂欢:西方科幻小说史》
不管这本书的中文版的包装设计如何被批评为恶俗,最初的《基地》就是这样从廉价杂志上连载起家的,阿西莫夫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大约是21岁,他想读博士,不过二战爆发了,他面对应征入伍的压力,而且他还要跟一个脾气不太好的妹子结婚,需要挣钱养家,所以他去一个海军航空兵站工作了,他和上司同事的关系也不是太好,没事写点小说消遣。换句话说,他是个屌丝。
这本小说以一本科幻的形式出现完全是因为阿西莫夫的无能,他想写历史小说的,不过那时候的他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去考证历史细节,所以写一个未来科幻背景的历史小说比较方便,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何况他和科幻小说杂志很熟。
所以从一开始阿西莫夫就没想写什么超出人类认知的科幻构想,他写的东西都是很通俗的,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四分五裂趋于崩溃,其实就是个建立在太空中的古罗马,他一开始就想写一个关于古罗马的历史小说的,跟科学没关系。如果让阿瑟•克拉克或者刘慈欣来写这个帝国,他们会思考另外的东西,比如人类已经走遍银河系了,一个帝国这样的社会体系真的是合理的吗?为什么没有新的社会结构?那时候科学家们对银河系之外的探索和猜想是什么?怎样看待生命在宇宙时空中的位置和意义?当然,这本书里也没有超越当时时代的技术细节设想,核能是最高的能源了,也没出现计算机,写这本书的时候原子弹和计算机都还没发明出来,虽然在研制,但阿西莫夫没资格接触那些秘密工程,那是属于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冯•诺依曼脑子里的东西,其中的细节,作为屌丝的阿西莫夫做梦都想不到。所谓这本书最早提出一个银河帝国的庞大时空设想影响星球大战云云纯属商业炒作,拜托,银河系的概念在康德的时代就提出了,在19世纪的时候天文学前沿一步步已经把它算得很精准了,你真以为这一百年里没人想过一个建立在银河系里的帝国吗,阿西莫夫自己在自传里都说是在向斯塔普莱顿致敬呢……刘慈欣十几年前写过一篇叫《SF教》的文章,批的就是这种构思,他说科幻是应该有宗教感的,人面对宇宙的浩渺不应麻木不仁,可是这种构思里,人借助跃迁飞船,几个月就穿越银河了,好像和在地球上旅游也差不多,那你何苦非要写在宇宙里呢?科幻真正擅长表现的,难道不是那种花费无数代人的时间从一颗恒星到另一颗恒星,起源地和目的地都像一个遥远神话的那种感觉吗?
至于神乎其神的预言未来的历史心理学,和科学更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可以很认真地论证在科学领域里,这种在拉普拉斯的时代登峰造极的科学预测理论到了20世纪初已经破灭了,但归根结底它不过调动了一种对于个人预测能力影响历史的古老叙事结构而已,而这种叙事传统从人类文字还没发明的石器时代就已经口耳相传了。谢顿的未来历史框架和跨越时间的影像,和三国里诸葛亮的茅庐演讲和锦囊妙计并无区别,不管是否打着科学的旗号都一样,数学和社会统计只是让这种叙事传统活在一个未来背景故事里的载体,阿西莫夫本人对相关领域并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不信的话,你可以找一个搞数理统计或社会学的朋友问一下,这里边是否真的有什么科学依据。
奥尔迪斯说,这两个理论都经不起哪怕一分钟的推敲,但是阿西莫夫就是在这样的结构上建立他的纸牌大厦的。
我不是要批《基地》,只是觉得,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完一本很好看的小说,向别人描述它时,完全不是在描述自己最受感动和震撼的那部分,很多人看完《三体》后很激动,然后告诉别人这是一部人类对抗外星人侵略的小说……这究竟是在夸三体还是黑三体?如果你看完《基地》觉得很好看,然后告诉别人这部书之所以很好看是因为宏大的银河帝国和历史心理学,本质上和上边没有区别。
《基地》并不是一部和科学没有关系的小说,这部小说和科学间的联系,可能比克拉克和刘慈欣更加紧密,后两者展望的科技带给人类的未来,人类是如何借着科技飞向遥远群星的,但《基地》写的是科技的历史,是关于今天被称为科学的那一套知识体系,是怎样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社会崩溃中保留下来,渐渐借助宗教和商业的支持,一统世界的,它不完全是照写历史,很多地方经过了错位和变形,这是一个奇特的思想试验,考察科学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顺便见证无数人物的命运起伏。
这本书分五章,前四章阿西莫夫从1942年到1944年先后发表在了杂志上,第五章是50年代出书时加上的,今天谈起基地系列来,第一部几乎只有第一章会被提到,而基地借着自己的科技以各种形式向外扩展的其他各章,作为小说的主体,反而被忽视了。
第一章的开头很有迷惑性,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到了伟大的银河帝国首都川陀,并用他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他似乎很有希望作为一个有着奇特经历和远大前程的男主角,不过,他很快就消失了。他引出了谢顿和他的心理历史学,但谢顿实际上也不是小说的主角,小说各章几乎每章都有一个强力的主人公,但他们都不是主角,这部小说的主角根本不是人,而是藏在基地里的技术,小说讲的是这些技术是怎样走向银河的。
西方近代科学大约是在文艺复兴期间建立的,但源头在古希腊,古希腊衰退后,古罗马对待古希腊留下来的知识体系的态度很矛盾,从根本上来说,这对他们是一个异质文明,他们可以用古希腊的神话体系,用他们的天文、数学、医药、工程来建设自己,但罗马上层依然不喜欢古希腊,那时候古希腊文明的传承重心都在亚历山大,对罗马来说一个偏远的行省,这里是端点星的原型,而那套大百科全书对应的是亚历山大博物馆。古罗马逐渐衰退分裂,基督教势力兴起,和希腊体系的文明有过激烈的碰撞,希腊知识体系和早期基督教相融合,中间有非常复杂的历史细节,但是这些在《基地》里都被简单化了,谢顿在影像中告诉他们基地的真正目的后,端点星的人们几乎立刻想到了把科学用宗教包装起来去对付周围的蛮荒王国——这是谁教他们的?
古罗马衰退并分裂,西罗马灭亡,蛮族入侵,建立起新的国家体系,东罗马则坚持到了14世纪,它的灭亡直接影响到了文艺复兴,期间的几百年中世纪期,从希腊留存下来的知识体系是多点保存的,有的留在欧洲的修道院里,有的留在东罗马,有的传向阿拉伯文明,很难说这一时期究竟哪一个是小说中两大基地的原型,但对应关系是存在的,欧洲基督教在形成时已经渗入了不少希腊哲学的东西,从十一世纪开始,希腊文明在欧洲重新被发现复兴时,他们已经有了接受基础。托马斯•阿奎那直接把亚里士多德的水水晶天球宇宙体系作为基督教宇宙体系的基础,建立经院哲学,使得梵蒂冈凭借自己的上帝和宇宙的解释权控制中世纪各国,他是二三章里哈定市长的原型吗?
小说中,科学作为宗教被包装地极为成功:四王国对基地虎视眈眈,但又相互牵制,基地为四王国提供技术培训,但技术教育都附带宗教教育,科学宗教随着无所不在的技术产品扩散到四王国每一个角落,于是基地的市长成为了“宇宙圣灵”,教皇一样的人物,当四王国的统治者决定对基地宣战时,他发现所有的人民和士兵都拒绝命令,最终,四王国成了基地的附属国。
中世纪的的教会教育历史是这样的,十一世纪起,亚里士多德理论在欧洲被重新发掘,一批最早的大学建立,它们是从修道院起步的。欧洲教会大学常分两院,艺学院和神学院,前者教授天文、音乐、几何和代数,后者神学,只有艺学院毕业才有读神学院资格,所以神职人员都掌握这些希腊知识体系。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掀起科学革命的人都是神职人员,比如哥白尼,那个时候派往世界各地,第一次把西方天文数学机械知识带给中国人的也是传教士。
如果说历史中的科学宗教化是自发的,《基地》中的科学宗教化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这种目的计划性的背后是,基地的决策者们可能并不相信他们宣传的东西,他们并不认为科学是一种宗教,是神圣的,但是为了政治目的,他们必须要让别人相信科学是,好在他们掌握的科学能够制造各种神迹,比如美丽的光影效果和个人防护力场。阿瑟•克拉克曾说,真正高深的科技与魔法无异。克拉克眼中科技是属于全人类的,像魔法的科技属于外星文明,而在阿西莫夫眼中,人类是高度分化的,掌握高科技的文明对科技程度低的文明来说,已经属于魔法,这种魔法通过精心的包装,就成为了宗教。——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就是通过这些在中国获取信徒的,他们带来了超出这个地方人想象的世界地图,天体宇宙模型,复杂机械和数学算法,让这个地方的人相信,自己来自一个更高等更神圣的文明。当然,中国的情况和西方不同,小说中的各王国毕竟之前属于同一的帝国,有共同的文化基础,而中国和传教士的文明从来都不是一路,所以传教运动很难成功。
正如同单纯的传教可以控制欧洲各国,但无法控制不同文化的中国,小说中基地的传教也遇到了困难,远方国家对科学宗教十分警惕,所以基地改变了策略。从第四章开始,行商发展起来,通过将技术商品化,以利润吸引对象国家的当权者,第四章《行商》的主人公彭耶慈假称自己对宗教不感兴趣,以黄金转化机器叩开了阿斯康的大门,在这里,宗教和商业并行不悖。而到了第五章《商业王侯》,主人公马洛已经完全不在意宗教,他认为基地的科学和技术能够制造需要,提供所有人都离不开的商品,宗教完全是个累赘。商业资本形成了新的势力,与基地内部宗教派支持者战斗并获胜。阿西莫夫的历史书写显然已经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开始以资本主义全球化征服世界,科学家开始告别上帝。西方国家也不再需要用传教士叩开中国大门,用鸦片和枪炮就可以了。
《基地》当然是很好看的小说,但是它的阅读快感在什么地方?阿西莫夫的每一个阶段的主人公都是历史中胜利的一方,不论是擅长宗教控制的哈定市长还是技术商品控制的行商马洛,最初都是极其迷茫的,他们在困惑和探索中分析实际情况,发现了下一个阶段应对历史的策略,而读者将自己投射于其上,有一种发现历史规律的感觉——如同克拉克和刘慈欣的小说中,发现新的宇宙规律的感觉:通向另一道世界的星门,球状闪电的本质,或是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而谢顿则掌管着所有的历史规律,他为基地设计了一个千年发展计划,历史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直到将整个银河复兴。
但是,这样的历史规律真的有什么建设性吗?
小说中,科学和技术几乎没有其他用途,不但没有克拉克和刘慈欣小说中那样,可以将全人类带往新的阶段的宗教感,相反,它是反宗教的,科技被宗教化包装,人们被技术制造的光影效果迷惑,产生了神圣感和意义,在这种描绘中,科技的意义被摧毁了,它仅仅成了部分人控制他人和获得自我成功的工具。基地对科技的运用,有着一个看似神圣的目的:复兴银河帝国的文明,但是,谁来评价他们的文明比别人更好?小说中描写的那些基地之外的国家,将他们的统治者都写得残暴、贪婪、野心勃勃而又无能,非常像好莱坞电影中邪恶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表面廉价的正义感可以吸引很多受教育程度低的读者,其本身也是很危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正确,伟大,光明的世界,而其他人则生活在水深火热的黑暗中,我们必将走向群星,拯救他们,这是另一种我们耳熟能详的叙事方式。
不管怎样,小说并没有给历史以其他选择,阿西莫夫的小说中,历史如同一条河,只有一个流向,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有伟大的先知预言过它的流向,他的信从者们终会到达幸福的世界。这种论调我们不论在圣经还是共产党宣言里都已经听够了。即使基地真的能将整个银河恢复到当初银河帝国的状态,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否就会幸福?
掌握先进技术的文明是更值得追求的文明吗?阿西莫夫和克拉克在别的地方差别很大,但在这个地方别无二致。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过于宏大,所以缺少了布拉德伯里的那种细腻,当你真正登上火星,看到一个消逝的,完全不同的文明留下来的一切时,有些事情会在你的脑子里突然被颠覆掉。
西方的科幻作家们对于文明留下过很多思考和故事,他们视线的出发点始终在自己身上,有些人认真去学习过其他文明的成长和消亡,去体会他们的思维方式。布雷德伯里笔下的火星人很大程度上是美洲灭绝的印第安人,克拉克在《天堂的喷泉》里也用心去体会南亚文明和他们的佛教观念,在那里居住了大半生,可是看着这些,还是会觉得隔着些什么。《基地》里,偌大的银河只有人类,很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观念,我们不该苛求21岁的阿西莫夫,毕竟他写小说时没想过这部书会流传如此久远,但读它的时候,总是应该小心一些。
我们需要一些其他视角的小说,去想象一个不一样的宇宙,未来的银河不会是一个帝国,它一定是迄今没有人能想象到的社会形态,它会是怎样的,还需要探寻,有时候是很碰运气的事情,因为我们不知道遥远的宇宙里还有什么。刘慈欣笔下的黑暗森林看起来很残酷,但实际上充满了希望,毕竟,每个地方都不一样,都不了解,这个宇宙就永远充满了未知,充满的多样的可能性。这些才是真正的未来,而《基地》,真的只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很好看,我们在阅读中,从历史走向未来,从银河帝国走向黑暗森林。
“他最大的里程碑基地三部曲,写于科幻小说家能够把他们写的作品看作是书,而不是短篇小说或廉价杂志上的连载物之前。”——奥尔迪斯《亿万年大狂欢:西方科幻小说史》
不管这本书的中文版的包装设计如何被批评为恶俗,最初的《基地》就是这样从廉价杂志上连载起家的,阿西莫夫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大约是21岁,他想读博士,不过二战爆发了,他面对应征入伍的压力,而且他还要跟一个脾气不太好的妹子结婚,需要挣钱养家,所以他去一个海军航空兵站工作了,他和上司同事的关系也不是太好,没事写点小说消遣。换句话说,他是个屌丝。
这本小说以一本科幻的形式出现完全是因为阿西莫夫的无能,他想写历史小说的,不过那时候的他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去考证历史细节,所以写一个未来科幻背景的历史小说比较方便,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何况他和科幻小说杂志很熟。
所以从一开始阿西莫夫就没想写什么超出人类认知的科幻构想,他写的东西都是很通俗的,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四分五裂趋于崩溃,其实就是个建立在太空中的古罗马,他一开始就想写一个关于古罗马的历史小说的,跟科学没关系。如果让阿瑟•克拉克或者刘慈欣来写这个帝国,他们会思考另外的东西,比如人类已经走遍银河系了,一个帝国这样的社会体系真的是合理的吗?为什么没有新的社会结构?那时候科学家们对银河系之外的探索和猜想是什么?怎样看待生命在宇宙时空中的位置和意义?当然,这本书里也没有超越当时时代的技术细节设想,核能是最高的能源了,也没出现计算机,写这本书的时候原子弹和计算机都还没发明出来,虽然在研制,但阿西莫夫没资格接触那些秘密工程,那是属于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冯•诺依曼脑子里的东西,其中的细节,作为屌丝的阿西莫夫做梦都想不到。所谓这本书最早提出一个银河帝国的庞大时空设想影响星球大战云云纯属商业炒作,拜托,银河系的概念在康德的时代就提出了,在19世纪的时候天文学前沿一步步已经把它算得很精准了,你真以为这一百年里没人想过一个建立在银河系里的帝国吗,阿西莫夫自己在自传里都说是在向斯塔普莱顿致敬呢……刘慈欣十几年前写过一篇叫《SF教》的文章,批的就是这种构思,他说科幻是应该有宗教感的,人面对宇宙的浩渺不应麻木不仁,可是这种构思里,人借助跃迁飞船,几个月就穿越银河了,好像和在地球上旅游也差不多,那你何苦非要写在宇宙里呢?科幻真正擅长表现的,难道不是那种花费无数代人的时间从一颗恒星到另一颗恒星,起源地和目的地都像一个遥远神话的那种感觉吗?
至于神乎其神的预言未来的历史心理学,和科学更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可以很认真地论证在科学领域里,这种在拉普拉斯的时代登峰造极的科学预测理论到了20世纪初已经破灭了,但归根结底它不过调动了一种对于个人预测能力影响历史的古老叙事结构而已,而这种叙事传统从人类文字还没发明的石器时代就已经口耳相传了。谢顿的未来历史框架和跨越时间的影像,和三国里诸葛亮的茅庐演讲和锦囊妙计并无区别,不管是否打着科学的旗号都一样,数学和社会统计只是让这种叙事传统活在一个未来背景故事里的载体,阿西莫夫本人对相关领域并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不信的话,你可以找一个搞数理统计或社会学的朋友问一下,这里边是否真的有什么科学依据。
奥尔迪斯说,这两个理论都经不起哪怕一分钟的推敲,但是阿西莫夫就是在这样的结构上建立他的纸牌大厦的。
我不是要批《基地》,只是觉得,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完一本很好看的小说,向别人描述它时,完全不是在描述自己最受感动和震撼的那部分,很多人看完《三体》后很激动,然后告诉别人这是一部人类对抗外星人侵略的小说……这究竟是在夸三体还是黑三体?如果你看完《基地》觉得很好看,然后告诉别人这部书之所以很好看是因为宏大的银河帝国和历史心理学,本质上和上边没有区别。
《基地》并不是一部和科学没有关系的小说,这部小说和科学间的联系,可能比克拉克和刘慈欣更加紧密,后两者展望的科技带给人类的未来,人类是如何借着科技飞向遥远群星的,但《基地》写的是科技的历史,是关于今天被称为科学的那一套知识体系,是怎样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社会崩溃中保留下来,渐渐借助宗教和商业的支持,一统世界的,它不完全是照写历史,很多地方经过了错位和变形,这是一个奇特的思想试验,考察科学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顺便见证无数人物的命运起伏。
这本书分五章,前四章阿西莫夫从1942年到1944年先后发表在了杂志上,第五章是50年代出书时加上的,今天谈起基地系列来,第一部几乎只有第一章会被提到,而基地借着自己的科技以各种形式向外扩展的其他各章,作为小说的主体,反而被忽视了。
第一章的开头很有迷惑性,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到了伟大的银河帝国首都川陀,并用他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他似乎很有希望作为一个有着奇特经历和远大前程的男主角,不过,他很快就消失了。他引出了谢顿和他的心理历史学,但谢顿实际上也不是小说的主角,小说各章几乎每章都有一个强力的主人公,但他们都不是主角,这部小说的主角根本不是人,而是藏在基地里的技术,小说讲的是这些技术是怎样走向银河的。
西方近代科学大约是在文艺复兴期间建立的,但源头在古希腊,古希腊衰退后,古罗马对待古希腊留下来的知识体系的态度很矛盾,从根本上来说,这对他们是一个异质文明,他们可以用古希腊的神话体系,用他们的天文、数学、医药、工程来建设自己,但罗马上层依然不喜欢古希腊,那时候古希腊文明的传承重心都在亚历山大,对罗马来说一个偏远的行省,这里是端点星的原型,而那套大百科全书对应的是亚历山大博物馆。古罗马逐渐衰退分裂,基督教势力兴起,和希腊体系的文明有过激烈的碰撞,希腊知识体系和早期基督教相融合,中间有非常复杂的历史细节,但是这些在《基地》里都被简单化了,谢顿在影像中告诉他们基地的真正目的后,端点星的人们几乎立刻想到了把科学用宗教包装起来去对付周围的蛮荒王国——这是谁教他们的?
古罗马衰退并分裂,西罗马灭亡,蛮族入侵,建立起新的国家体系,东罗马则坚持到了14世纪,它的灭亡直接影响到了文艺复兴,期间的几百年中世纪期,从希腊留存下来的知识体系是多点保存的,有的留在欧洲的修道院里,有的留在东罗马,有的传向阿拉伯文明,很难说这一时期究竟哪一个是小说中两大基地的原型,但对应关系是存在的,欧洲基督教在形成时已经渗入了不少希腊哲学的东西,从十一世纪开始,希腊文明在欧洲重新被发现复兴时,他们已经有了接受基础。托马斯•阿奎那直接把亚里士多德的水水晶天球宇宙体系作为基督教宇宙体系的基础,建立经院哲学,使得梵蒂冈凭借自己的上帝和宇宙的解释权控制中世纪各国,他是二三章里哈定市长的原型吗?
小说中,科学作为宗教被包装地极为成功:四王国对基地虎视眈眈,但又相互牵制,基地为四王国提供技术培训,但技术教育都附带宗教教育,科学宗教随着无所不在的技术产品扩散到四王国每一个角落,于是基地的市长成为了“宇宙圣灵”,教皇一样的人物,当四王国的统治者决定对基地宣战时,他发现所有的人民和士兵都拒绝命令,最终,四王国成了基地的附属国。
中世纪的的教会教育历史是这样的,十一世纪起,亚里士多德理论在欧洲被重新发掘,一批最早的大学建立,它们是从修道院起步的。欧洲教会大学常分两院,艺学院和神学院,前者教授天文、音乐、几何和代数,后者神学,只有艺学院毕业才有读神学院资格,所以神职人员都掌握这些希腊知识体系。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掀起科学革命的人都是神职人员,比如哥白尼,那个时候派往世界各地,第一次把西方天文数学机械知识带给中国人的也是传教士。
如果说历史中的科学宗教化是自发的,《基地》中的科学宗教化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这种目的计划性的背后是,基地的决策者们可能并不相信他们宣传的东西,他们并不认为科学是一种宗教,是神圣的,但是为了政治目的,他们必须要让别人相信科学是,好在他们掌握的科学能够制造各种神迹,比如美丽的光影效果和个人防护力场。阿瑟•克拉克曾说,真正高深的科技与魔法无异。克拉克眼中科技是属于全人类的,像魔法的科技属于外星文明,而在阿西莫夫眼中,人类是高度分化的,掌握高科技的文明对科技程度低的文明来说,已经属于魔法,这种魔法通过精心的包装,就成为了宗教。——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就是通过这些在中国获取信徒的,他们带来了超出这个地方人想象的世界地图,天体宇宙模型,复杂机械和数学算法,让这个地方的人相信,自己来自一个更高等更神圣的文明。当然,中国的情况和西方不同,小说中的各王国毕竟之前属于同一的帝国,有共同的文化基础,而中国和传教士的文明从来都不是一路,所以传教运动很难成功。
正如同单纯的传教可以控制欧洲各国,但无法控制不同文化的中国,小说中基地的传教也遇到了困难,远方国家对科学宗教十分警惕,所以基地改变了策略。从第四章开始,行商发展起来,通过将技术商品化,以利润吸引对象国家的当权者,第四章《行商》的主人公彭耶慈假称自己对宗教不感兴趣,以黄金转化机器叩开了阿斯康的大门,在这里,宗教和商业并行不悖。而到了第五章《商业王侯》,主人公马洛已经完全不在意宗教,他认为基地的科学和技术能够制造需要,提供所有人都离不开的商品,宗教完全是个累赘。商业资本形成了新的势力,与基地内部宗教派支持者战斗并获胜。阿西莫夫的历史书写显然已经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开始以资本主义全球化征服世界,科学家开始告别上帝。西方国家也不再需要用传教士叩开中国大门,用鸦片和枪炮就可以了。
《基地》当然是很好看的小说,但是它的阅读快感在什么地方?阿西莫夫的每一个阶段的主人公都是历史中胜利的一方,不论是擅长宗教控制的哈定市长还是技术商品控制的行商马洛,最初都是极其迷茫的,他们在困惑和探索中分析实际情况,发现了下一个阶段应对历史的策略,而读者将自己投射于其上,有一种发现历史规律的感觉——如同克拉克和刘慈欣的小说中,发现新的宇宙规律的感觉:通向另一道世界的星门,球状闪电的本质,或是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而谢顿则掌管着所有的历史规律,他为基地设计了一个千年发展计划,历史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直到将整个银河复兴。
但是,这样的历史规律真的有什么建设性吗?
小说中,科学和技术几乎没有其他用途,不但没有克拉克和刘慈欣小说中那样,可以将全人类带往新的阶段的宗教感,相反,它是反宗教的,科技被宗教化包装,人们被技术制造的光影效果迷惑,产生了神圣感和意义,在这种描绘中,科技的意义被摧毁了,它仅仅成了部分人控制他人和获得自我成功的工具。基地对科技的运用,有着一个看似神圣的目的:复兴银河帝国的文明,但是,谁来评价他们的文明比别人更好?小说中描写的那些基地之外的国家,将他们的统治者都写得残暴、贪婪、野心勃勃而又无能,非常像好莱坞电影中邪恶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表面廉价的正义感可以吸引很多受教育程度低的读者,其本身也是很危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正确,伟大,光明的世界,而其他人则生活在水深火热的黑暗中,我们必将走向群星,拯救他们,这是另一种我们耳熟能详的叙事方式。
不管怎样,小说并没有给历史以其他选择,阿西莫夫的小说中,历史如同一条河,只有一个流向,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有伟大的先知预言过它的流向,他的信从者们终会到达幸福的世界。这种论调我们不论在圣经还是共产党宣言里都已经听够了。即使基地真的能将整个银河恢复到当初银河帝国的状态,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否就会幸福?
掌握先进技术的文明是更值得追求的文明吗?阿西莫夫和克拉克在别的地方差别很大,但在这个地方别无二致。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过于宏大,所以缺少了布拉德伯里的那种细腻,当你真正登上火星,看到一个消逝的,完全不同的文明留下来的一切时,有些事情会在你的脑子里突然被颠覆掉。
西方的科幻作家们对于文明留下过很多思考和故事,他们视线的出发点始终在自己身上,有些人认真去学习过其他文明的成长和消亡,去体会他们的思维方式。布雷德伯里笔下的火星人很大程度上是美洲灭绝的印第安人,克拉克在《天堂的喷泉》里也用心去体会南亚文明和他们的佛教观念,在那里居住了大半生,可是看着这些,还是会觉得隔着些什么。《基地》里,偌大的银河只有人类,很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观念,我们不该苛求21岁的阿西莫夫,毕竟他写小说时没想过这部书会流传如此久远,但读它的时候,总是应该小心一些。
我们需要一些其他视角的小说,去想象一个不一样的宇宙,未来的银河不会是一个帝国,它一定是迄今没有人能想象到的社会形态,它会是怎样的,还需要探寻,有时候是很碰运气的事情,因为我们不知道遥远的宇宙里还有什么。刘慈欣笔下的黑暗森林看起来很残酷,但实际上充满了希望,毕竟,每个地方都不一样,都不了解,这个宇宙就永远充满了未知,充满的多样的可能性。这些才是真正的未来,而《基地》,真的只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很好看,我们在阅读中,从历史走向未来,从银河帝国走向黑暗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