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上去,并且带着微笑
与其说书评不如说整理出的读书笔记。
P11、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过,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
P13、
“自杀,就是认可,就是承认被生活超越或是承认人们并不理解生活。”
“自杀只不过是承认生活并不“值得”。诚然,活着从来就没容易过。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还继续着由存在支配着的行为,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习惯。一个人自愿去死,则说明这个人认识到——即使是下意识的——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到人活着的任何深刻理由都是不存在的,就是认识到日常行为是无意义的,遭受痛苦也是无用的。”
会起意去看加缪的《西西弗神话》,是因为两个人。一是周宁,他的《人间草木》里,最后关于梁济和王国维的一章,讲的是自杀。开头引用的,就是加缪那句“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过,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当时就被这句话震住了。这一句,是《西西弗神话》的开篇。而他的整本书,讨论的也都是生命的话题,以求“置身阴影,发现光亮”。二是包晓峰,我的一位选修课老师,曾选过他的“希腊神话与圣经”,他通常是讲一些神话与圣经故事,然后抛出问题,但并不给出答案。而那些问题,也通常是关于生命中那些永恒的问题。其中他便讲了西西弗神话。我还记得他有提问,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西西弗往山顶推石头有什么本质区别。
诚然,生活从来没有容易过。而关于宿命、生死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在任何一个时代,也从未终止过,无论世界是发达、蛮荒,这些命题亘古永存。它们或许没有答案,但人们无法停止去思考。因为每一个降生于世的人都注定生,注定死,注定被命运左右又注定一生追逐。
加缪的一个观点我再认同不过,他说哲学的第一性不该是讨论唯物唯心,而是生活是否值得过。因为不会有人为了唯物、唯心去死,却常常看见有人否定生命的意义而去自己了结生命。
P14、
“在一个真诚的人看来,他笃信的东西能够制约他的行为。”
“然而,那些自杀的人又常常可能确信生活的意义,这样的矛盾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在逻辑学反而显示出那种强烈的诱惑力这点上讲,这些矛盾从来没有如此深刻过。”
“在对生活意义持否定态度的思想家中,除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基里洛夫,天生耽于幻想的贝尔格里诺斯和善于预见假设的于勒·洛基叶之外,没有一个人把否定生活意义的逻辑推理发展到否定这个生活本身。 ”
P23、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总是一个节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很容易沿循这条道路。一旦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被提出来,一切就从这带点惊奇意味的厌倦开始了”
“一切都起源于这平淡的‘烦’”
“同样,时间为着平淡无光的日日夜夜而背负着我们。但是,一个我们在其中背负时间的时刻总会到来。我们是向着未来生活着的:‘明天’,‘以后’,‘你到那时’,‘随着年龄增长你自然会明白’。这些悬而未决的设想值得重视,因为它们最终都指向死亡。
P28、
“这个世界,我能触摸它,而且我还能断定它存在着。我的全部学识就到此为止,其余的需要再建设。”
“有一些事实,但却没有真理。”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这句话与我们布道者所说的“你要有道德”的话具有同等价值。二者都揭示了一种怀念,同时也揭示了一种无知。
我从来不觉得我不热爱生活,或没有生活的激情。但我也时常会限于一种“虚无”主义的“消极”情绪里。
从某种角度上说,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我需要一种意义,被我奉为信仰或者说信念,让我得以积极地良性生活下去。我一度在很长时间内(高中到大一)认为我已经找到了,却又在后来将之推翻,并怀疑意义、终极意义的存在。我曾将我生命的意义寄托于文学,但随着年纪渐长认识到,文学本身不可能大于生活,否则只能沦于空中楼阁。我曾信奉知识,却又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它产生怀疑——显然,知识并不能带来幸福,想得越多烦恼越多,学得越多也可能思维成见与习惯越深。但我又自觉浅薄。
古希腊人热爱知识信奉理性,这几乎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思想传统。然而,自尼采始,对理性的抨击从未有近一百年来这般猛烈。犹太人早在十一世纪就消灭了文盲,而他们始终虔心信封的是神明和苦难。然,无论知识抑或宗教,也都为人所创造。任何绝对的真理或者说终极的意义或许都不存在。
我又想回到生活本身去,将所有的感官沉浸于生活的分寸,去体验每一点平凡光景带给我的感悟。如庄子所言,“道在屎溺”。或许是境界不够,年轻的毛糙未除尽,平常的生活和日常活动——发呆,往往依旧带给我无尽的怀疑与困惑。但这种困惑又显然不仅仅是发生于我这么一个平凡年轻人身上的。贝克特笔下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是一个久等不至的戈多。《百年孤独》里,老布恩里亚在疯掉以后,坚持不相信“今天”已经过去了,因为它和“昨天”没有区别。
生活周而复始,剔除琐细的区别,“每一天都是新的”更像是一句安慰自己的谎言。我们的生活,和西西弗周而复始的往山顶推石头,有什么本质区别?
区别就是有个尽头吧。
生活怎么过不是过呢?人们不停地告诫着做这些做那些是让自己过得更好,但这些那些都做过后也未必比美美睡上一觉让一天闲闲过去好。至于身后的意义又和自己何干?人类都会灭亡,地球也终于一日会被太阳吞掉,宇宙或许也会归于寂灭……宇宙之外?我不知道,知道也不会怎么样。
每每这么想时,我就什么都不想做了,觉得生活更加寡淡。
最后一章——
“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还因为他的激情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
“如果说,这个神话是悲剧的,那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若他行的每一步都依靠成功的希望所支持,那他的痛苦实际上又在哪里呢?今天的工人终生都在劳动,终日完成的是同样的工作,这样的命运并非不比西西弗的命运荒谬。但是这种命运只有在工人变得有意识的偶然时刻才是悲剧性的。西西弗,这诸神中的无产者,这进行无效劳役而又进行反叛的无产者,他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在他下山时,他想到的正是这悲惨的境地。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成了他的胜利。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
“如果西西弗下山推石在某些天里是痛苦地进行着的,那么这个工作也可以在欢乐中进行。这并不是言过其实。我还想象西西弗又回头走向他的巨石,痛苦又重新开始。当对大地的想象过于着重于回忆,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这就是巨石的胜利,这就是巨石本身。巨大的悲痛是难以承担的重负,这就是我们的客西马尼之夜。”
“世界只有一个,幸福与荒谬是同一大地的两个产儿。”
“荒谬的感情还狠可能产生于幸福。‘我认为我是幸福的’,俄狄浦斯说,而这种说法是神圣的,它回响在人的疯狂而又有限的世界之中,它告诫人们一切都还没有也从没有被穷尽过。”
“我把西西弗留在山脚下!我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而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而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惟有对西西弗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
我是带着一种对生活的虚无感、荒谬感,对世界的陌生感和怀疑态度翻开这本书的。却在读到最后一章时,感动的几乎要哭泣。
这本书的有些段落于我还是有些艰涩,但它的每一页还是被我打上了一条又一条的下划线,打得太多了,想着这么一条条对应自个乱七八糟的想法说下去何时是个头,于是,就直接跳到了最后一章……最后一章,我几乎想全篇摘抄。
就像爱是苦难,人们却依然能从爱里汲取幸福一样,无论怎样对生活不满与怀疑,我无法停止热爱它,也无法否认生活与生命的伟大。这本身也是荒谬的事。荒谬无处不在,而荒谬本身也是一种“令人心碎的激情”。
看到有评论里说由“西西弗神话”联想到中国的“精卫填海”。有人回复道,该是“吴刚伐桂”。
是的,“精卫填海”是主动地有选择地去进行,并且是怀有希望的,就和“愚公移山”一样。它也可以选择终止这种行为。而吴刚,同西西弗一样,他们是被神明或者说命运所惩罚的,没有终止的权力,并且,他们清晰的知道,这种行为的循环往复与无可终止,是一种“痛苦的清醒”。
生、和死、和过这样的生活(即命运),都是我们无从选择,就如西西弗推石头一样。但相比起来,我们又实在是幸运的。因为,或许从某个微妙的角度,我们“推石头”,是会产生意义与效果的。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有一个尽头——死亡。死亡,是上天给予的最珍贵的馈赠。因为有死,生才有了重量。
但,本章的价值当然是不在于这种比较的。
它赞颂的,是一种扎根于那种“痛苦的清醒”或者说“自觉性”的超越。
荒谬,是一种心碎的激情。
俄狄浦斯王里的人们,从自知命运又逃避命运起,就是悲剧的开始。那么,如果带着一种清醒的痛苦的自知,迎上去呢?
迎上去,并且带着微笑。
没有不切实际的奢求、没有消沉不得自处的颓丧。坦然承载生命赋予的所有喜悦与苦难,说,我热爱它,我是幸福的。
我无法想象加缪是以怎样的深情、心态、口吻、眼神,说出“……它告诫人们一切都还没有也从没有被穷尽过”。想必也是那种心碎的荒谬激情,或者用杜小真的话,含着微笑的悲歌。
是啊,一切都还没有也从没有也不会被穷尽。
只要记住这一句,就足够支撑我走很远。它是含着无限力量的一句话,同样回响于这个疯狂又有限的人间。
我是幸福的。一切都还没有也没有被穷尽。当你发自内心地承认这句话,在你清醒、自觉地认识到命运中一切荒谬感与悲剧性后,那么命运中你所不能更改的一切,已然被超越。
这就是加缪展现给我们的——绝望中包裹着的积极,甚至激情的内核。
2012年5月
P11、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过,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
P13、
“自杀,就是认可,就是承认被生活超越或是承认人们并不理解生活。”
“自杀只不过是承认生活并不“值得”。诚然,活着从来就没容易过。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还继续着由存在支配着的行为,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习惯。一个人自愿去死,则说明这个人认识到——即使是下意识的——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到人活着的任何深刻理由都是不存在的,就是认识到日常行为是无意义的,遭受痛苦也是无用的。”
会起意去看加缪的《西西弗神话》,是因为两个人。一是周宁,他的《人间草木》里,最后关于梁济和王国维的一章,讲的是自杀。开头引用的,就是加缪那句“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过,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当时就被这句话震住了。这一句,是《西西弗神话》的开篇。而他的整本书,讨论的也都是生命的话题,以求“置身阴影,发现光亮”。二是包晓峰,我的一位选修课老师,曾选过他的“希腊神话与圣经”,他通常是讲一些神话与圣经故事,然后抛出问题,但并不给出答案。而那些问题,也通常是关于生命中那些永恒的问题。其中他便讲了西西弗神话。我还记得他有提问,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西西弗往山顶推石头有什么本质区别。
诚然,生活从来没有容易过。而关于宿命、生死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在任何一个时代,也从未终止过,无论世界是发达、蛮荒,这些命题亘古永存。它们或许没有答案,但人们无法停止去思考。因为每一个降生于世的人都注定生,注定死,注定被命运左右又注定一生追逐。
加缪的一个观点我再认同不过,他说哲学的第一性不该是讨论唯物唯心,而是生活是否值得过。因为不会有人为了唯物、唯心去死,却常常看见有人否定生命的意义而去自己了结生命。
P14、
“在一个真诚的人看来,他笃信的东西能够制约他的行为。”
“然而,那些自杀的人又常常可能确信生活的意义,这样的矛盾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在逻辑学反而显示出那种强烈的诱惑力这点上讲,这些矛盾从来没有如此深刻过。”
“在对生活意义持否定态度的思想家中,除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基里洛夫,天生耽于幻想的贝尔格里诺斯和善于预见假设的于勒·洛基叶之外,没有一个人把否定生活意义的逻辑推理发展到否定这个生活本身。 ”
P23、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总是一个节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很容易沿循这条道路。一旦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被提出来,一切就从这带点惊奇意味的厌倦开始了”
“一切都起源于这平淡的‘烦’”
“同样,时间为着平淡无光的日日夜夜而背负着我们。但是,一个我们在其中背负时间的时刻总会到来。我们是向着未来生活着的:‘明天’,‘以后’,‘你到那时’,‘随着年龄增长你自然会明白’。这些悬而未决的设想值得重视,因为它们最终都指向死亡。
P28、
“这个世界,我能触摸它,而且我还能断定它存在着。我的全部学识就到此为止,其余的需要再建设。”
“有一些事实,但却没有真理。”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这句话与我们布道者所说的“你要有道德”的话具有同等价值。二者都揭示了一种怀念,同时也揭示了一种无知。
我从来不觉得我不热爱生活,或没有生活的激情。但我也时常会限于一种“虚无”主义的“消极”情绪里。
从某种角度上说,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我需要一种意义,被我奉为信仰或者说信念,让我得以积极地良性生活下去。我一度在很长时间内(高中到大一)认为我已经找到了,却又在后来将之推翻,并怀疑意义、终极意义的存在。我曾将我生命的意义寄托于文学,但随着年纪渐长认识到,文学本身不可能大于生活,否则只能沦于空中楼阁。我曾信奉知识,却又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它产生怀疑——显然,知识并不能带来幸福,想得越多烦恼越多,学得越多也可能思维成见与习惯越深。但我又自觉浅薄。
古希腊人热爱知识信奉理性,这几乎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思想传统。然而,自尼采始,对理性的抨击从未有近一百年来这般猛烈。犹太人早在十一世纪就消灭了文盲,而他们始终虔心信封的是神明和苦难。然,无论知识抑或宗教,也都为人所创造。任何绝对的真理或者说终极的意义或许都不存在。
我又想回到生活本身去,将所有的感官沉浸于生活的分寸,去体验每一点平凡光景带给我的感悟。如庄子所言,“道在屎溺”。或许是境界不够,年轻的毛糙未除尽,平常的生活和日常活动——发呆,往往依旧带给我无尽的怀疑与困惑。但这种困惑又显然不仅仅是发生于我这么一个平凡年轻人身上的。贝克特笔下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是一个久等不至的戈多。《百年孤独》里,老布恩里亚在疯掉以后,坚持不相信“今天”已经过去了,因为它和“昨天”没有区别。
生活周而复始,剔除琐细的区别,“每一天都是新的”更像是一句安慰自己的谎言。我们的生活,和西西弗周而复始的往山顶推石头,有什么本质区别?
区别就是有个尽头吧。
生活怎么过不是过呢?人们不停地告诫着做这些做那些是让自己过得更好,但这些那些都做过后也未必比美美睡上一觉让一天闲闲过去好。至于身后的意义又和自己何干?人类都会灭亡,地球也终于一日会被太阳吞掉,宇宙或许也会归于寂灭……宇宙之外?我不知道,知道也不会怎么样。
每每这么想时,我就什么都不想做了,觉得生活更加寡淡。
最后一章——
“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还因为他的激情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
“如果说,这个神话是悲剧的,那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若他行的每一步都依靠成功的希望所支持,那他的痛苦实际上又在哪里呢?今天的工人终生都在劳动,终日完成的是同样的工作,这样的命运并非不比西西弗的命运荒谬。但是这种命运只有在工人变得有意识的偶然时刻才是悲剧性的。西西弗,这诸神中的无产者,这进行无效劳役而又进行反叛的无产者,他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在他下山时,他想到的正是这悲惨的境地。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成了他的胜利。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
“如果西西弗下山推石在某些天里是痛苦地进行着的,那么这个工作也可以在欢乐中进行。这并不是言过其实。我还想象西西弗又回头走向他的巨石,痛苦又重新开始。当对大地的想象过于着重于回忆,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这就是巨石的胜利,这就是巨石本身。巨大的悲痛是难以承担的重负,这就是我们的客西马尼之夜。”
“世界只有一个,幸福与荒谬是同一大地的两个产儿。”
“荒谬的感情还狠可能产生于幸福。‘我认为我是幸福的’,俄狄浦斯说,而这种说法是神圣的,它回响在人的疯狂而又有限的世界之中,它告诫人们一切都还没有也从没有被穷尽过。”
“我把西西弗留在山脚下!我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而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而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惟有对西西弗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
我是带着一种对生活的虚无感、荒谬感,对世界的陌生感和怀疑态度翻开这本书的。却在读到最后一章时,感动的几乎要哭泣。
这本书的有些段落于我还是有些艰涩,但它的每一页还是被我打上了一条又一条的下划线,打得太多了,想着这么一条条对应自个乱七八糟的想法说下去何时是个头,于是,就直接跳到了最后一章……最后一章,我几乎想全篇摘抄。
就像爱是苦难,人们却依然能从爱里汲取幸福一样,无论怎样对生活不满与怀疑,我无法停止热爱它,也无法否认生活与生命的伟大。这本身也是荒谬的事。荒谬无处不在,而荒谬本身也是一种“令人心碎的激情”。
看到有评论里说由“西西弗神话”联想到中国的“精卫填海”。有人回复道,该是“吴刚伐桂”。
是的,“精卫填海”是主动地有选择地去进行,并且是怀有希望的,就和“愚公移山”一样。它也可以选择终止这种行为。而吴刚,同西西弗一样,他们是被神明或者说命运所惩罚的,没有终止的权力,并且,他们清晰的知道,这种行为的循环往复与无可终止,是一种“痛苦的清醒”。
生、和死、和过这样的生活(即命运),都是我们无从选择,就如西西弗推石头一样。但相比起来,我们又实在是幸运的。因为,或许从某个微妙的角度,我们“推石头”,是会产生意义与效果的。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有一个尽头——死亡。死亡,是上天给予的最珍贵的馈赠。因为有死,生才有了重量。
但,本章的价值当然是不在于这种比较的。
它赞颂的,是一种扎根于那种“痛苦的清醒”或者说“自觉性”的超越。
荒谬,是一种心碎的激情。
俄狄浦斯王里的人们,从自知命运又逃避命运起,就是悲剧的开始。那么,如果带着一种清醒的痛苦的自知,迎上去呢?
迎上去,并且带着微笑。
没有不切实际的奢求、没有消沉不得自处的颓丧。坦然承载生命赋予的所有喜悦与苦难,说,我热爱它,我是幸福的。
我无法想象加缪是以怎样的深情、心态、口吻、眼神,说出“……它告诫人们一切都还没有也从没有被穷尽过”。想必也是那种心碎的荒谬激情,或者用杜小真的话,含着微笑的悲歌。
是啊,一切都还没有也从没有也不会被穷尽。
只要记住这一句,就足够支撑我走很远。它是含着无限力量的一句话,同样回响于这个疯狂又有限的人间。
我是幸福的。一切都还没有也没有被穷尽。当你发自内心地承认这句话,在你清醒、自觉地认识到命运中一切荒谬感与悲剧性后,那么命运中你所不能更改的一切,已然被超越。
这就是加缪展现给我们的——绝望中包裹着的积极,甚至激情的内核。
2012年5月
有关键情节透露